劉誠龍
章惇據(jù)說是個壞人。
章惇被打成壞蛋,關(guān)系最大的,是這件事。宋哲宗趙煦“吃多了”(敝地報喪用語)——其實吃得不多,只吃了25歲的飯——也可以說吃多了,他一餐抵百姓1095餐(3x365)而不止。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君去得那么急,那么陡(敝地方言:突然),誰來接班呢?趙煦婆娘有蠻多,崽卻沒一個。自己崽沒有,別人崽蠻多。老趙家那么多男丁,生出帶把兒的人,是不少的。
“家國不幸,大行皇帝無子,天下事須早定?!毕蛱筮@句話口頭沒說定誰,心頭早已定了呢,“帝倉促晏駕,獨(dú)決策迎端王”。其他大臣都已經(jīng)揣摩到了向太后心頭算盤,都一個勁夸端王,夸他天縱圣明,夸他君王氣度,夸他仁孝愛民,夸得太后滿心歡喜。
也不曉得章惇神經(jīng)是不是搭錯了,這般重大事情上,居然沒去揣摩太后的心思。其時也,章惇是宰相,向太后來征求他的意見,據(jù)說,章惇會議上聲音老大:“簡王趙似與大行皇帝一母同胞,天子既崩,按禮按律,當(dāng)立簡王?!毕蛱髶u頭;看到太后不滿意,章惇又推薦了一個:照長幼序,當(dāng)立申王佖。這次,向太后腦殼搖得幅度更大,趙佖品性是不錯,卻從小就盲了一只眼的,“豈有堂堂天子眇目之理”?
向太后一個一個否定,就是想讓章惇說出她心上的人,章惇偏不說。你不說,那我說了?。汉喭醪恍?,申王不行,“依次自是端王入繼大統(tǒng),汝等可有異議”?太后說了,誰有異議?太后沒說之前,或許也異議,現(xiàn)在太后說了,誰還有異議?有異議也都是一議了。
不曉得章惇是怎么當(dāng)宰相的,莫說深刻領(lǐng)會上級意圖,便是淺白領(lǐng)會領(lǐng)導(dǎo)講話,他都不行啊,他提了反對意見:“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睂︻I(lǐng)導(dǎo)的反對意見,怎么著也當(dāng)含蓄一些,王顧左右一點(diǎn),這個章惇,卻是那么明確,那么堅決。不知道他宰相是怎么當(dāng)?shù)摹?/p>
本來大家都不做聲,看到章惇這么逆龍鱗,錯了,逆鳳毛,便都站了出來,首先跳出來的是曾布:太后言應(yīng)立端王,“臣聆聽多時,圣諭極當(dāng),何容他喙”?曾布其時任職樞密院,樞密院者,掌軍事也,部隊表態(tài)了,文職還有什么可說的?尚書左丞蔡卞、中書門下許將等等,都站出來表態(tài),堅決支持太后決定。頃刻間,宰相章惇由異議者,變成了被批斗者。
后來的事,不說了,端王趙佶登基,喚作宋徽宗;后來章惇的事,也不用說了,他被當(dāng)了奸臣,貶到海南去了。后來的事,也不說了,“奸臣”蘇軾被召回?!袄霞槌肌碧K軾遇到了“新奸臣”章惇,兩人相視一笑。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章惇對宋徽宗的評價,真真是對極了。不說趙佶與妓女李師師搞在一起,輕佻甚,便是趙佶用蔡京為相,他用人不輕佻嗎?趙佶搞花石綱,趙佶大興土木建艮岳(最豪華最奢侈的皇家花園),為政不輕佻嗎?他更是輕啟戰(zhàn)端,屢開邊釁,一次都沒打贏過。最后鬧得自己被擄,北宋滅亡。
趙佶當(dāng)作家,當(dāng)畫家,當(dāng)書法家,當(dāng)建筑家,實實是本行,他什么都可以當(dāng),但就是不能當(dāng)皇帝?!岸送踺p佻,不可以君天下”,章惇看得遠(yuǎn),看得準(zhǔn)。
這是奇了怪了,一個奸臣如何那么有眼力?說來,章惇非奸臣,真奸臣是那些會議上給趙佶舉手的人。他們不是沒眼光,他們是沒心光,心里墨墨黑,陰暗得很呢。趙佶輕佻,趙佶沒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樣子,他們?yōu)楣倌敲淳?,看不出來嗎?眼睛明亮得很呢,只是心黑了,一心附和上司,一心只往上爬,把趙佶推到皇帝位上,活生生斷送了大宋江山。
童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