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犖
2020年注定是一個要被載入史冊的年份。這一年發(fā)生了太多的事情,因為全球疫情肆虐,電影行業(yè)也遭受極大影響。許多原定于2020年上映或有望在2020年電影節(jié)上首映的電影都沒有如約而至,數(shù)十部甚至可能數(shù)百部電影被推遲到了2021年,今年可能會成為一個極為“致命”、極為擁擠的電影年。有人已經斷言,樂觀一點說,如果北美影院今夏開始正常運轉(當然這是個很大的假設)——那便意味著一場潛在的影市“血戰(zhàn)”的到來。
如今,盡管全球影市依舊沒有擺脫新冠陰云的籠罩,盡管北美影市低迷到出現(xiàn)了近40年來的最低票房,我們終于艱難地和2020年揮手再見了。因為疫情前景依然撲朔迷離以及各種因素綜合影響,對于電影行業(yè),一切依然在變化之中,不可預測。甚至于很多備受期待的電影是否能在2021年亮相,現(xiàn)在誰也說不好。不過,能確定的是,無論今年、明年、未來會發(fā)生什么,有一點是不會改變的,就是電影會一直繼續(xù)拍下去,觀眾會一直繼續(xù)期待下去。
就像2020年11月金雞獎頒獎典禮上主持人所言:“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沒有電影到不了的遠方。” 當我們一起走過2020年的陰霾,2020年那些堅挺上映、溫暖人心的影片,以及2021年那些已經確定、或是大有可能上映的電影,都將會是新的一年里點燃你我生活的小小火光。
2020年最炸裂的一部電影,竟然是一部續(xù)集,這是很多影評人此前萬萬想不到的。電影《拆彈專家2》到底有多燃呢?這么說吧,看完這部電影,我看到不止一個人在朋友圈發(fā):誰再敢跟我說港片已死,我跟誰急!
2020年12月24日,《拆彈專家2》上映了。貓眼開畫9.4,豆瓣評分8.1,破1億票房僅用了14個小時?!恫饛棇<?》成為2020年港片壓軸爆款,已經毫無懸念,不僅如此,它還成為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影片全程無尿點,不僅從開頭到結尾每個拆除爆炸物的驚險動作片段扣人心弦,就連穿插其中的感情戲也都節(jié)奏緊密,沒有廢話,沒有拉胯。
2017年,導演邱禮濤與劉德華合作了《拆彈專家》,電影中導演邱禮濤完成了港片中近些年少見的大場面,劇組花了兩個月特地搭建一條1:1的紅磡海底隧道,再將其炸掉的震撼場面,讓不少觀眾印象深刻。
如果說《拆彈專家》是一部合格的港產警匪片,《拆彈專家2》就是對傳統(tǒng)港片格局和類型的一次全新探索和突破。《拆彈專家2》的劇情和《拆彈專家》沒有絲毫延續(xù),影片不僅場面、特效全面升級,危機一場緊接著一場,不斷刺激觀眾腎上腺,而且重新定義了“拆彈專家”這個IP。最難得的是,邱禮濤留住了那份港味。而這份港味最終的落腳點,是在劉德華飾演的角色身上。
影片對于人性的挖掘頗深。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最開始是警隊工作能力強悍、屢建奇功的拆彈專家,為了救人可以犧牲自己。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中,他為了救一只小貓,意外引爆了炸彈,失去了一條腿。盡管如此,他依然樂觀,積極鍛煉身體,想早日回歸??墒羌幢闼谂祻陀柧殹⑴Ρ憩F(xiàn),警隊高層卻依然估計他的身體殘疾會引發(fā)日后民眾質疑,而想要將他轉入文職。潘乘風憤怒了,在被制度用完即棄之后,他變得敏感、偏激、多疑,并最終淪為恐怖分子。善與惡從來都是一念之間,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所以在影片最后被成功拆除的,不僅僅是核彈,還有潘乘風心中那顆炸彈。
“沒有華仔,不成事?!边@是邱禮濤在拍《拆彈專家》時說的話。2017年墜馬事件之后,劉德華開始怕了,自曝患有創(chuàng)傷后遺癥?!稈叨?》有一場天臺戲,需要他跑到天臺邊緣往下看。他第一次提出要用威亞拉住自己,那一刻他真怕自己掉下去。拍《拆彈專家2》,他又忘記“怕”字怎么寫了?!恫饛棇<?》中劉德華不僅是主演,他還是制片人和監(jiān)制。多重身份的背后,卻是疲于奔命的復出:作為主演,59歲的他能打能拼,吊威亞、澆冰水、追逐、奔跑、摔倒,穿著幾十斤重的戲服拖著一條腿狂奔,有網友開玩笑說“邱禮濤把劉德華當成龍用”,個中辛苦可想而知。作為監(jiān)制,他要死摳細節(jié),嚴格把控電影的質量,同時他還要執(zhí)導年輕演員們的表演;作為制片人,他要對投資人和觀眾們負責。這么拼命為什么?2005年,劉德華發(fā)起“亞洲新星導”計劃時曾言:“我想為香港電影做點事?!彼沁@么說的,他也做到了。
《拆彈專家》 的主題是“ 用生命拯救生命”,“ 但救人是不是一定要犧牲自己呢”?
《拆彈專家2》 試圖探討這樣的主題。
編劇李敏:
在創(chuàng)作劇本的過程當中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劉德華先生把他平時寫歌詞的一些靈感化成金句,作為中心思想放進那場戲里,其中一句大概是:這是我選擇的路,就算我只剩下一只腳,我都會繼續(xù)走下去。這是一個比喻,就是無論多么艱辛,哪怕只剩我自己一個人,是我選擇的事情那就做下去。我覺得這種堅持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第一部的主題“用生命拯救生命”,讓人印象很深刻,但其實救人是不是一定要犧牲自己呢?這就是我們第二部想探討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