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琴
泌尿系結石是指在泌尿系統(tǒng)管道中異常生成的結石性病變,主要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等4種。泌尿系結石發(fā)生的病因十分復雜,主要與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遺傳因素、飲食習慣、營養(yǎng)狀態(tài)和全身疾病等有較密切的關系。
泌尿系結石可以引起腰腹部疼痛甚至絞痛等癥狀而影響正常生活,并且常常反復發(fā)作。結石的存在容易引起泌尿系反復感染;可引起尿路梗阻導致腎功能受損甚至腎功能衰竭;結石長期不愈有可能引起癌變。因此,對泌尿系結石,特別是反復發(fā)作的結石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積極進行治療。目前,對泌尿系結石的治療首選為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但在治療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碎石容易排石難的問題,使許多醫(yī)生感到很棘手。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法,則能取得較理想的臨床療效。具體可概括為5個方面:融、排、碎、取、防。
泌尿系結石的形狀不但有圓形的,還有帶棱角的。如果結石形態(tài)不好干預,就要使用具有融石作用的藥物,比如金錢草、滑石、烏梅、薏苡仁、蒼術等。采用該方法進行干預,必須要保證患者沒有腎部功能障礙和損傷。
多數(shù)情況下,結石成分比較復雜,通過藥物很難融掉,在結石比較小的情況下(六七毫米以下),可以使用藥物促進結石直接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西藥包括a-受體阻滯劑(如多沙唑嗪)、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等,可顯著抑制平滑肌的收縮,讓尿路迅速擴張,消除尿管部位的痙攣,促進結石排出。
中藥主要使用排石湯,組方為魚腦石、冬葵子、海金沙(布包)、川郁金、雞內金、炒金鈴子、澤瀉、茯苓、川牛膝、延胡索各10克,白茅根15克,金錢草20克等。腹痛尤甚者,加芍藥、甘草以緩急止痛;腰膝酸軟、腰部隱痛者,加杜仲、川斷補腎益氣;若尿中帶血,可加小薊、生地、仙鶴草涼血止血;年老體弱氣虛者,加黃芪、黨參以益氣健脾;伴有淤滯,舌質紫者加桃仁、紅花以破氣活血、化淤散結;高熱感染者,加蒲公英、黃芩以清熱解毒;膀胱結石者,可加石韋;尿道痛者,可加甘草梢;膽道結石者可酌加廣木香、柴胡等疏肝利膽之品。從中醫(yī)角度上來說,泌尿系統(tǒng)結石屬于“石淋”“血淋”的研究范疇。其主要病因病機為濕熱蘊結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此排石湯,則正好具有清熱利濕、排石通淋、理氣止痛的功效。
若結石過大,阻塞尿路,腎盂嚴重積水者,宜手術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經(jīng)尿道輸尿管鏡下碎石術、經(jīng)皮腎鏡下碎石術、腹腔鏡下切開取石術。
對排石、沖擊波都無法解決的體積比較大的結石,同時有其他并發(fā)癥的情況下,通過各種腔鏡把結石取出來。
充分利用中醫(yī)優(yōu)勢,用排石茶、排石膏方等方法,調理患者的體內環(huán)境,達到預防結石復發(fā)的目的。
總之,治療泌尿系結石,應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根據(jù)患者結石部位、大小、形狀和多少的不同,制定出最佳治療方案。結石數(shù)量少且結石較大者,首選碎石、排石治療,待碎石的小沙粒樣結石排出之后,對剩下的大塊結石再行碎石;對多個大小不等的結石,可以先行排石療法,將一些小結石(6mm以下)排出之后,剩下大塊結石又可成為碎石的適應證;對結石較多且病情復雜者,可采取排、碎、融相結合或聯(lián)合其他措施進行治療,取長補短,互為補充,提高治療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