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龍 車小波 王豐景
(1.洛陽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營分公司,河南洛陽 471000;2.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在軌道交通運行過程中,運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化要求,在進行排查的過程中,需要滿足“三全”原則。
(1)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系統(tǒng)性較強,在對系統(tǒng)進行排查時需要確保排查范圍的全面性。
(2)排查過程中涉及的部門需要具有全面性,體系在應用階段,橫向涉及所有建設單位,縱向涉及所有參建單位。在體系建立過程中,也需要對部門責任進行明確,使其能夠為體系順利運營提供保證。
(3)在體系應用階段,需要滿足全員參與的原則,將工作落實到個人,加強全過程運營控制,提高體系運營過程的安全性。
總結以往的運營經驗可以了解,在體系推行過程中,需要滿足標準化應用原則,推行體系的標準化作業(yè),提高系統(tǒng)運營過程的可靠性。目前在體系可接收文件組成中,其包含類別相對較多,包括圖片信息、文字信息、數據包信息、影像信息等。在體系應用中還需要做好分類整理工作,對有效的數據信息進行及時匯總,并將重復的數據信息剔除,精簡整理體系,提升信息的準確性,加快對已發(fā)現故障問題的排查速度。
在對軌道交通運營進行隱患排查時,需要注意分開性應用原則,將隱患排查和隱患治理獨立,分開執(zhí)行相應工作,提升工作內容的針對性。排查系統(tǒng)和治理系統(tǒng)間需要保持較強的關聯性,完成隱患問題識別后,需要及時匹配對應治理措施對其進行處理,提升治理結果的時效性,提升系統(tǒng)應用過程的使用價值。
在應用過程中,還需要發(fā)揮建設部門的督查作用,明確部門的排查責任和治理責任,明確界定兩種責任的分界線,提升治理體系的完整性與獨立性。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隱患較多,做到完全杜絕不符合管理科學,“零隱患”只能作為運營控制的理想目標。在實際建設管理中,宜以風險受控為準則開展隱患治理。在進行隱患排查和治理時,主次不分,導致安全資源的投入未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隱患治理未取得預期成效。不對隱患進行評價會導致隱患被高估或低估,被高估指可接受的安全風險被當成高度風險,重大或高風險等級隱患被辨識出的數量超出認知范疇,導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整治;被低估指高度風險被當成一般風險,重大風險管控工作方向不精準,措施針對性不足,造成重大危險源的管理疏漏。因此,必須研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行業(yè)事故發(fā)生的規(guī)律,借鑒風險管理的成熟做法,結合實際和管理需要,對隱患進行風險分析和評價分級,并據此構建隱患治理分級督導和管控責任體系。
在體系應用期間,首要的工作任務便是明確分級標準,在實際應用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參考既定的管理規(guī)定內容,以此為基礎落實分級標準內容。
常規(guī)情況下,針對軌道交通運營隱患可以根據嚴重情況將其分為嚴重隱患、中等隱患、一般隱患三個等級。重大隱患在預防和處理過程中的難度最大,一旦爆發(fā),帶來的危害性最大,是部門必須完成相應措施對其進行消除的內容;中等隱患在預防和處理過程中的難度屬于中等,爆發(fā)帶來的危害性屬于中等,需要擬定可靠措施將隱患控制在合理范圍,減少隱患帶來的負面影響;一般隱患在預防和處理過程中的難度較小,爆發(fā)所帶來的危害性比較小,可以酌情擬定措施對其進行處理,發(fā)現后也可以及時對其進行處理,整體處理難度相對較小?;谠摲诸悩藴书_展后續(xù)的排查治理工作,提高最終的治理效果。
在體系應用過程中,明確排查治理流程是重要的工作內容,總結以往應用經驗,制定科學的排查治理流程。
(1)數據上報。
針對排查出的故障進行上報處理,基于大數據技術、數據采集技術對排查出的故障數據進行整理,依托通信系統(tǒng)完成故障數據上報工作。
(2)響應處理。
接收故障上報信息后,系統(tǒng)采用調度的方式向責任部門下達整改通知,明確隱患位置、隱患內容,為快速整改提供參考。
(3)問題整改。
根據系統(tǒng)給予的提示信息,抵達現場對系統(tǒng)的隱患內容進行消除,該步驟主要由責任部門完成。
(4)工作復核。
針對處理后的隱患問題進行檢查,校驗處理的效果,如果沒有達到整改要求,需要重新對其進行處理,直至校核結果通過。
(5)銷號處理。
所有工作完成并且滿足要求后,可以進行整改指令的備份,隨后消除已發(fā)指令,恢復到正常的監(jiān)測體系。
軌道交通運營過程涉及許多管理內容,為確保隱患排查治理效果,需要對職責分配進行合理優(yōu)化,使各部門明確自身的責任,在工作中明確相應的工作要點,提高工作開展的應用效果。在具體的分配中,軌道交通集團公司負責統(tǒng)籌安排管理內容,并對安全隱患排查情況進行監(jiān)督。運營分公司負責細致工作,如信號通信管理、車輛調度管理、生產技術調整等工作。
在此過程中,各部分也需要加強信息交互工作,對隱患排查工作的進程進行信息交流。遇到故障治理問題也可以向集團公司提出申請,委派專員輔助完成故障治理工作。已完成的隱患排查工作需要及時反饋到總公司,利用數據庫對隱患處理過程進行記錄,定期對數據進行整合,為后續(xù)完善應用體系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提升應用數據的使用價值。
在隱患排查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制定隱患清單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1)做好清單分類工作。
在隱患清單編輯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多項應用因素,如人為因素、設備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為了提高隱患清單內容的實用價值,可以基于隱患的基礎特點將其分為通用隱患與專業(yè)隱患。同時也需要對隱患進行進一步的分類處理,如可以將其細分為三類應用標準,分別是專業(yè)類別、項目內容類別以及具體內容細化描述類別,以滿足隱患清單的制備要求。
(2)建立清單數據庫。
在數據庫中,包含了隱患內容的類別、所排查的項目內容、排查的具體內容、隱患對應編碼等,為后續(xù)隱患治理提供了數據參考,為抽調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提高決策內容的可靠性。
建立績效考核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工作人員對于工作的重視程度,降低不合規(guī)問題的發(fā)生概率。
(1)完善考核制度內容。
擬定制度內容中,需要確保排查工作開展的及時性,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對制度內容進行細化。除了落實部門責任工作以外,還需要對個人工作任務進行明確,確保管理制度相關內容的有效性。
(2)建立獎懲體系。
基于目前管理存在的問題,需要匹配相應的獎懲體系,除了每月進行一次考核外,還需要按照季度對其進行考核,多次不合格的成員進行調崗,給予薪資懲罰,表現優(yōu)秀者給予薪資獎勵,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重視程度[1]。
在智能化技術完善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企業(yè)需要借助智能化技術加快智能化系統(tǒng)的建設管理。
(1)完善各部分應用模塊。
基于排查治理體系中的相關內容,建立在線監(jiān)測模塊、信息展示模塊、治理模塊、綜合處理模塊、評估考核模塊等,每個模塊分別管理不同的應用內容,提高系統(tǒng)應用過程的針對性,加快各類問題的處理速度。
(2)做好系統(tǒng)更新工作。
在系統(tǒng)應用期間,需要結合實際需求對其進行軟、硬件的更新處理工作,充分體現智能化系統(tǒng)應用價值。在管理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專業(yè)人才的儲備工作,使其可以將體系應用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提升建立體系內容的應用價值[2]。
除了上述提到的應用內容外,在實際處理中還需要做好拓展特色功能模塊的建設工作。
(1)培訓模塊。
培訓是確保專業(yè)人員技能滿足要求的基礎條件,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組織相關人員展開定期培訓。集合其他數據庫信息,匯總目前檢修時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應用處理,確保信息內容的使用價值。
(2)應急處理模塊。
大部分事故的發(fā)生都具備突發(fā)性和不可控性,在問題出現的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快速處理也是降低故障負面影響的重要途徑。建立應急管理模塊,有效控制應急線路、應急物資、突發(fā)信息傳達等內容,確保模塊中的應用價值可以順利體現,提升管理內容本身的實用價值[3]。
綜上所述,在城市軌道交通運行過程中,建立完善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梳理建立體系時需要注意的相關內容,一方面,可以加快應用體系的完善速度,提升體系在系統(tǒng)運行期間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城市軌道交通運行環(huán)境的安全性,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