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馨予,董睿陶,李志平,杜琳,劉艷
肝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2018年,肝癌已成為全球癌癥相關(guān)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約有841000例新增確診患者和782000例死亡患者[1]。目前,早期預防手段主要是接種乙肝疫苗,而發(fā)病后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shù)切除、放射療法和化學療法等,但未能從根本上預防和阻止肝癌的發(fā)展[2]。
大波斯菊苷(Apigenin-7-O-Glucoside,AGL)是一種具有黃酮類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可從貢菊、律草等多種藥用植物中分離得到[3]。目前的研究表明,AGL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還能夠抑制HepG2細胞的增殖[4-5],但其抗肝癌活性的相關(guān)機制未見報道。AGL雖未被應用于臨床治療,但從植物中分離得到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藥理作用強、毒副作用小的特點。因此,本研究在體外探究AGL對Huh7肝癌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同時,在體內(nèi)進一步驗證AGL對Huh7細胞荷瘤小鼠腫瘤進展的影響,擬為AGL用于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思路和實驗依據(jù)。
AGL(578-74-5)購自上海純優(yōu)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uh7細胞(YB-ATCC-2811)購自上海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ALB/c裸鼠(SPF級,雄性)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實驗動物倫理批號為SYXK-(JI)20190012;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養(yǎng)基(DMEM),胎牛血清(FBS)購自美國Gibco公司;細胞計數(shù)試劑盒(CCK-8,40203ES60)購自上海翊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線粒體膜電位檢測試劑盒(JC-1,T4069)、2',7'-二氯熒光黃雙乙酸鹽(DCFH-DA,D6883)購自美國Sigma公司;Muse? Oxidative Stress Kit購自美國Millipore公司;細胞組織裂解液(RIPA,P0013B)購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BCA蛋白定量試劑盒(23225)購自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化學發(fā)光劑(ECL,WBKlS0100)購自美國Millipore公司;B淋巴瘤-2基因(Bcl-2,ab32124)、Bcl-2關(guān)聯(lián)X蛋白(Bax,ab32503)、Bcl-2關(guān)聯(lián)死亡啟動子(Bad,ab129192)、重組人B細胞淋巴瘤因子2-xL(Bcl-xL,ab32370)、裂解的(Cleaved)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ab2302)、Cleaved Caspase-9(ab2324)、磷酸化的(p)-NF-κB(ab86299)、總(T)-NF-κB(ab7970)、p-IKKα/β(ab195907)、T-IKKα/β(ab178870)、p-核因子κB的抑制蛋白α(IκBα,ab12135)、T-IκBα(ab32518)及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GAPDH,ab8245)均購自美國Abcam公司;小鼠IL-2(MM-0701M1)、IL-6(MM-0163M1)、IL-10(MM-0176M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MM-0132M1)ELISA試劑盒購自江蘇科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酶標儀(SYNERGY4)購自美國BIOTEK公司;高速離心機(MiniSpin)購自德國Eppendorf公司;熒光倒置顯微鏡(CKX41)購自日本OLYMPUS公司;Muse細胞分析儀(Muse)購自美國MIILLIPORE;凝膠成像系統(tǒng)(BioSpectrum 600)購自美國UVP公司。
Huh7細胞采用含有10% FBS的DMEM培養(yǎng)基、于37℃、含5%CO2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當細胞長至80%時進行傳代。
細胞長至80%時傳代,收集細胞懸液,并將Huh7細胞以8×103個/孔的密度接種于96孔板,于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后,更換培養(yǎng)液。將細胞分為空白對照組(CTRL)、10、20、40、60、80和100 μmol/L AGL處理組,每組設(shè)置6個復孔??瞻讓φ战M加入含0.1% DMSO的DMEM基礎(chǔ)培養(yǎng)基,AGL處理組使用DMSO溶解并用DMEM基礎(chǔ)培養(yǎng)基稀釋(DMSO濃度不高于0.1%),將稀釋后的藥品加入96孔板中,孵育24 h。每孔中加入10 μl的CCK-8試劑,培養(yǎng)箱中孵育2 h后,450 nm波長下使用酶標儀測定吸光度值,并計算細胞存活率。
細胞長至80%時傳代,收集細胞懸液,并將Huh7細胞以2×105個/孔的密度接種在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后,將細胞分為空白對照組(CTRL)、25和50 μmol/L AGL處理組。孵育12 h后,棄去培養(yǎng)液,并使用溫育后的磷酸鹽緩沖溶液(PBS)清洗細胞,在避光條件下加入10 μg/ml的JC-1染液,培養(yǎng)箱中孵育10 min,PBS清洗,熒光顯微鏡觀察熒光強度。
細胞長至80%時傳代,收集細胞懸液,并將Huh7細胞以2×105個/孔接種在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后,細胞分組及處理方案同1.5。孵育12 h后,棄培養(yǎng)液,PBS清洗,在避光條件下加入2 μmol/L的DCFH-DA探針溶液,培養(yǎng)箱中孵育15 min,PBS清洗。在熒光酶標儀上使用488 nm的激發(fā)波長和525 nm的發(fā)射波長,檢測各組細胞的活性氧(ROS)含量。
細胞長至80%時傳代,收集細胞懸液,并將Huh7細胞以將2×105個/孔的密度接種在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細胞分組及處理方案同1.5。孵育12 h后,收集細胞,PBS沖洗沉淀2次,避光加入Muse?氧化應激染液(Muse?Oxidative Stress Reagent),室溫孵育20 min,Muse細胞分析儀分析細胞內(nèi)ROS含量變化。
細胞長至80%時傳代,收集細胞懸液,并將Huh7細胞以5×104個/孔的密度接種在24孔板,培養(yǎng)24 h。細胞分組及處理方案同1.5。孵育12 h后,收集細胞,PBS沖洗細胞沉淀2次,避光加入含有碘化丙啶(PI)和膜聯(lián)蛋白V(Annexin)的染液,室溫孵育20 min后,Muse細胞分析儀進行分析。
細胞長至80%時傳代,收集細胞懸液,并將Huh7細胞以2×105個/孔的密度接種在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后,以1.5中的方案進行分組給藥。孵育24 h后,加入100 μl含有1%蛋白酶抑制劑和2%苯甲基磺酰氟(PMSF)的RIPA裂解液,在冰上裂解10 min。BCA蛋白檢測試劑盒對各組別的蛋白含量進行檢測,并將蛋白定量至40 μg。12%的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并將其轉(zhuǎn)移至PVDF膜上。5%牛血清白蛋白(BSA)4℃封閉4 h,將膜分別與Bax、Bad、Bcl-xL、Bcl-2、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p-NF-κB、T-NF-κB、p-IKKα/β、T-IKKα/β、p-IκBα、T-IκBα和GAPDH抗體孵育過夜,再與辣根過氧化物酶偶聯(lián)的二抗孵育4 h。使用ECL檢測試劑盒和凝膠成像儀對條帶進行顯色,并使用Image J軟件進行定量分析。
將30只5周齡雄性BALB/c裸鼠于無菌環(huán)境中飼養(yǎng)。適應性飼養(yǎng)一周后,將8×107/ml的Huh7細胞接種至裸鼠的背部右后方。當接種的腫瘤體積達到150 mm3左右時,將小鼠隨機分為三組,分別為空白對照組(n=10,腹腔注射含0.1%DMSO的0.9%氯化鈉溶液)、低劑量給藥組(n=10,腹腔注射含0.1%DMSO的10 mg/kg AGL)和高劑量給藥組(n=10,腹腔注射含0.1%DMSO的20 mg/kg AGL)。給藥共持續(xù)14天,每兩天給藥一次并測量體重和瘤體積。在最后一次給藥后,麻醉小鼠并拍照。待小鼠蘇醒后,眼眶靜脈叢取血,隨后使小鼠安樂死,收集腫瘤組織進行拍照,收集肝臟、脾臟和腎臟組織固定于福爾馬林液體中,用于后續(xù)的組織病理學檢查。
將固定后的肝臟、脾臟和腎臟包埋在石蠟中,使用切片機切割5 μm厚的石蠟切片,采用蘇木精-伊紅染液進行染色,并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收集小鼠外周血,3000 r/min離心10 min,將吸取的上清液再次3000 r/min離心5 min,收集上清液。按照ELISA說明書對血清中IL-2、IL-6、IL-10和TNF-α的水平進行檢測。
實驗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6.0軟件進行ANOVA分析和Tukey’s檢測,結(jié)果采用均值±標準差。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1 AGL對Huh7細胞活力的影響 AGL處理24 h后,Huh7細胞的半數(shù)抑制濃度約為50 μmol/L(P<0.001),隨著AGL濃度的增加,細胞活力下降,表明大波斯菊苷具有抑制肝癌Huh7細胞增殖的能力,見圖1。
圖1 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活力的影響Figure 1 Effects of AGL on viability of Huh7 cells
2.1.2 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線粒體膜電位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不同濃度的AGL處理后,Huh7細胞開始出現(xiàn)綠色熒光,尤其在50 μmol/L AGL處理后,綠色熒光的比例顯著增加,熒光定量分析結(jié)果也顯示,不同濃度的AGL處理能夠顯著降低紅/綠熒光的比率(P<0.001),見圖2。說明AGL可以降低Huh7細胞的線粒體膜電位,促進細胞凋亡。
2.1.3 AGL對Huh7細胞內(nèi)ROS含量的影響 熒光酶標儀檢測結(jié)果顯示,與空白對照組相比,AGL處理組的吸光度值顯著升高,即Huh7細胞內(nèi)ROS的水平顯著升高(P<0.001)。隨著給藥濃度的增加,熒光強度逐漸增強,見圖3A;進一步通過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細胞內(nèi)ROS的積累情況,不同濃度AGL處理后均能顯著升高Huh7肝癌細胞內(nèi)的ROS積累(P<0.001),見圖3B。說明大波斯菊苷能夠促進細胞凋亡。
2.1.4 AGL對Huh7細胞凋亡的影響 空白對照組的細胞凋亡率為7.78%,經(jīng)過25和50 μmol/L的AGL處理后,Huh7肝癌細胞的凋亡率分別增加至12.94%和25.23%(均P<0.001),說明AGL能夠明顯增加Huh7細胞的凋亡率,促進肝癌細胞凋亡,見圖4。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AGL能夠增加促凋亡蛋白Bax和Bad的水平,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的水平,同時增加了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的水平,說明大波斯菊苷能夠調(diào)控細胞中抗凋亡和促凋亡蛋白的表達水平,進而促進Huh7細胞凋亡,見圖5A。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不同濃度的AGL處理均能夠降低NF-κB、IKKα/β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延緩腫瘤的發(fā)展,見圖5B。
2.3.1 對小鼠腫瘤生長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AGL處理后能夠降低Huh7荷瘤小鼠腫瘤的增長速度,腫瘤體積顯著減小(P<0.05)。而在空白對照組和AGL處理組之間,小鼠的體重并無顯著變化,見圖6。
2.3.2 對小鼠臟器組織的影響 進一步通過HE染色觀察小鼠的肝臟、脾臟和腎臟的病理變化。在空白對照組與AGL處理組小鼠的肝臟和脾臟中均未見水腫和炎性浸潤,腎臟中無腎小球病變,各臟器中的細胞排列整齊、狀態(tài)良好且未發(fā)現(xiàn)炎性浸潤,說明AGL對小鼠的臟器組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見圖7。
圖2 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線粒體膜電位的影響Figure 2 Effects of AGL on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of Huh7 cells
圖3 熒光酶標儀(A)和流式細胞術(shù)(B)分析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內(nèi)ROS水平的影響Figure 3 Effects of AGL on ROS levels in Huh7 cells analyzed via fluorescence microplate reader (A) and flow cytometry (B)
圖4 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凋亡的影響Figure 4 Effects of AGL on apoptosis of Huh7 cells
圖5 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內(nèi)蛋白表達的影響Figure 5 Effects of AGL on protein expression of Huh7 cells
圖6 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荷瘤裸鼠體重和瘤體積的影響Figure 6 Effects of AGL on body weight and tumor volume of Huh7-xenograft tumor nude mice
與空白對照組小鼠相比,AGL處理組小鼠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顯著降低(P<0.05),同時IL-2和IL-10的含量升高(P<0.01),其中20 mg/kg AGL對這四種因子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更加顯著(P<0.01),見表1。
大波斯菊苷是一類具有黃酮類葡糖苷結(jié)構(gòu)的單體藥物,研究報道其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真菌生長、細胞內(nèi)和細胞外活性氧的生成,引起細胞停滯和質(zhì)膜損傷[6]。在民間醫(yī)學中,大波斯菊苷常被用于治療肝功能異常(肝炎和黃疸)的患者[7]。據(jù)報道,大波斯菊苷能夠通過TLR4/NF-κB的失活和Nrf2信號通路的增強來阻斷炎性反應和氧化應激,改善脂多糖誘導的小鼠急性中耳炎[8]。大波斯菊苷能夠通過PI3K/AKT/mTOR途徑誘導AGS胃癌細胞的G2/M期細胞周期停滯、外源性凋亡和自噬細胞死亡,這可能會抑制胃癌的發(fā)展[9]。但是,大波斯菊苷在Huh7肝癌細胞中的作用以及機制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大波斯菊苷在肝癌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機制,以期發(fā)現(xiàn)新的治療肝癌的藥物。
圖7 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荷瘤裸鼠肝臟、脾臟和腎臟的影響 (HE ×200)Figure 7 Effects of AGL on liver,spleen and kidney of Huh7-xenograft tumor nude mice (HE ×200)
表1 大波斯菊苷對Huh7細胞荷瘤裸鼠血清中炎性相關(guān)因子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AGL on inflammation-related factors in serum of Huh7-xenograft tumor nude mice
細胞的死亡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壞死和凋亡。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被認為是治療癌癥的有效策略。大量研究表明,細胞的凋亡可以由聚集在線粒體上的多種促凋亡因子刺激而觸發(fā),從而引起線粒體去極化、細胞色素c的釋放以及胱天蛋白酶的激活[10]。在線粒體介導的凋亡內(nèi)在途徑中,細胞色素c從受損的線粒體中釋放出來,使Caspase-9活化,隨后激活下游Caspase-3蛋白,起到級聯(lián)放大作用,最終使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失活,誘導細胞凋亡[11]。在活細胞中,Bcl-2和Bcl-xL與促細胞凋亡家族成員的BH3結(jié)構(gòu)域結(jié)合,從而抑制細胞凋亡[12]。Bad基因編碼的蛋白質(zhì)與Bcl-xL和Bcl-2形成異源二聚體,并逆轉(zhuǎn)它們的死亡抑制活性,因此啟動細胞凋亡[13]。本研究證實,大波斯菊苷能夠引起線粒體上的多種促凋亡刺激來觸發(fā)Huh7細胞的凋亡。
肝癌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炎性反應和肝臟的纖維化有關(guān)。IL-6是參與肝臟炎性反應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在炎性反應中,IL-6通過控制肝急性期反應而充當激活劑,可以激活多種途徑,包括Janus激酶(JAK)/信號轉(zhuǎn)導和轉(zhuǎn)錄激活劑(STAT)、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細胞外信號調(diào)節(jié)激酶(ERK)和磷酸肌醇3激酶[14]。IL-10能夠抑制TNF-α和IL-23的富集,可以通過抑制T細胞和巨噬細胞促炎細胞因子的表達來限制炎性反應的程度[15]。IL-2可以誘導自然殺傷細胞并增強其溶細胞作用,促進去除自身反應性細胞和維持體內(nèi)平衡所需的許多其他免疫系統(tǒng)成分,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增強對腫瘤的殺傷作用[16]。TNF-α能夠通過調(diào)節(jié)E-鈣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達增強腫瘤細胞的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1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大波斯菊苷能夠增加小鼠血清中IL-2和IL-10的水平,同時降低IL-6和TNF-α的水平,減緩炎性反應的發(fā)展。
肝臟的慢性炎性反應會損傷肝上皮細胞,引起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損傷,增加基因組DNA突變的頻率。當高細胞增殖率和DNA突變結(jié)合在一起時,肝臟炎性反應的惡性轉(zhuǎn)化率便會大大增加[18]。促炎細胞因子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引起的慢性炎性反應會激活I(lǐng)κB激酶(IKK)的活性并導致核因子-κB(NF-κB)的組成性激活[19]。現(xiàn)有證據(jù)表明,NF-κB的活化可能是肝癌發(fā)生過程中的主要致癌驅(qū)動因素,這為選擇肝癌治療的分子靶標提供了思路[19]。NF-κB作為一種核轉(zhuǎn)錄因子,可以被多種刺激激活,包括生長因子、細胞因子、淋巴因子、紫外線等,被認為是應激反應的一部分[20]。在正常情況下,NF-κB以無活性的狀態(tài)與IκB結(jié)合,廣泛存在于細胞質(zhì)中[21]。在TNF-α和IL-1β等因子的異常存在下,IKK復合物被激活,IKK作為IκB的激酶,能夠進一步磷酸化IκB蛋白并觸發(fā)IκB的泛素化和降解,從而釋放p50/p65異二聚體,使NF-κB易位至細胞核,引起下游基因的轉(zhuǎn)錄[22]。NF-κB在肝癌中激活后,能夠促進癌癥的發(fā)展和化學抗性,因此,尋找抑制NF-κB活性的藥物可能為抗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23-24]。
綜上所述,在Huh7細胞中,大波斯菊苷能夠通過影響線粒體功能進而誘導肝癌細胞的凋亡,該過程可能與NF-κB途徑相關(guān);同時大波斯菊苷抑制肝癌發(fā)展的效果也進一步在Huh7細胞荷瘤裸鼠中得到證實,本研究結(jié)果將為開發(fā)大波斯菊苷作為抗肝癌藥物提供思路和一定的數(shù)據(j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