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玲
(商洛市商州區(qū)麻街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站 陜西 商洛 726000)
大青葉蟬,又名大綠跳蟬、大青浮塵子,屬同翅目葉蟬科,是核桃重要害蟲之一,又是雜食性害蟲。除為害核桃外,還為害楊、柳、槐、柿等林木。以成蟲、若蟲吸食核桃樹汁液為害,以致枝條干枯或整株死亡。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1 年發(fā)生3 代,成蟲有較強趨光性,若蟲常群集寄生嫩枝上為害。10 月中下旬成蟲產(chǎn)卵,產(chǎn)卵密度大,以卵在枝干上越冬。為防治此蟲為害,筆者將大青葉蟬防治效果試驗總結如后。
1.1 試驗林概況。試驗地設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麻街鎮(zhèn)湖新村核桃林,試驗品種為香玲。試驗面積1 000 m2,樹齡14 年,樹高2.9 ~3.8 m,株行距4 m×5 m,郁閉度0.8,生長一般。林內(nèi)有大青葉蟬為害,樹木受害較嚴重。
1.2 供試藥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赤峰市帥旗農(nóng)藥公司),21%滅殺斃(增效氰馬)乳油1 500倍液(斯樂公司)。
1.3 田間識別。成蟲:體長9 ~10 mm,綠色,頭部黃褐色,頭頂有2 個黑點,前翅端部灰白色,半透明。卵:長1.6 mm,長卵圓形,稍彎曲,黃白色,在枝干上產(chǎn)卵。若蟲:低齡若蟲灰白色,微帶黃綠,3齡后黃綠色,體背面有褐色縱條紋,并出現(xiàn)翅芽。
1.4 試驗方法
1.4.1 黑光燈誘殺成蟲防治試驗。9 ~10 月成蟲發(fā)生期,利用成蟲有較強趨光性的習性,設置在夜晚9:00~11:00 用黑光燈誘殺成蟲與對照(CK)未設燈防治2個處理組,做防治對比試驗,試驗后調(diào)查防治效果。
1.4.2 樹枝干纏紙條阻止成蟲產(chǎn)卵防治試驗。10 月上旬成蟲遷來產(chǎn)卵前,在核桃樹枝干上纏紙條,以阻止成蟲在上面產(chǎn)卵。設置樹枝干上纏紙條與對照(CK)未纏紙條2 個處理組,做防治對比試驗,11 月下旬調(diào)查防治效果。
1.4.3 21%滅殺斃(增效氰馬)乳油1 500 倍液噴霧防治試驗。滅殺斃由60%氰戊菊酯和15%馬拉硫磷混配而成,以觸殺、胃毒作用為主,兼有拒食、殺卵及殺蛹作用。10 月中下旬成蟲產(chǎn)卵期,設置21%滅殺斃乳油1 500 倍液與對照(CK)清水2 個處理組,做噴霧防治對比試驗,每10 d 噴1 次,連續(xù)噴2 ~3 次后調(diào)查防治效果。
1.4.4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噴霧防治試驗。吡蟲啉屬有機氯殺蟲劑,是新一代尼古丁殺蟲劑,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并有觸殺、胃毒和內(nèi)吸多重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害蟲接觸藥劑后中樞神經(jīng)受阻,使其麻痹死亡。成蟲產(chǎn)卵期(10 月下旬),設置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與對照(CK)清水2 個處理組,做噴霧防治對比試驗,每7~10 d 噴1 次,連續(xù)防治2 ~3 次后調(diào)查防治效果。
2.1 黑光燈誘殺成蟲防治效果。9 ~10 月利用成蟲的趨光習性,夜晚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從表1 可以看出,死亡率為91.9%,防治效果良好。
表1 黑光燈誘殺成蟲防治效果
2.2 樹枝干上纏紙條阻止成蟲產(chǎn)卵防治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10 月上旬產(chǎn)卵前纏紙條于樹枝干上后,成蟲產(chǎn)卵減退率為91.8%,防治效果明顯。
表2 樹枝干上纏紙條阻止成蟲產(chǎn)卵防治效果
2.3 21%滅殺斃(增效氰馬)乳油1 500 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從表3 可以看出,10 月中下旬用21%滅殺斃(增效氰馬)乳油1 500 倍液噴霧后,成蟲死亡率為88.6%,防治效果明顯。
表3 21%滅殺斃(增效氰馬) 乳油1 500 倍液噴霧防治效果
2.4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從表4 可以看出,10 月中下旬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 倍液噴霧后,成蟲死亡率為88.4%,防治效果明顯。
表4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噴霧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