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鶴忠
上海制筆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上海 201615
2020年12月21日,日本工業(yè)標準調查會發(fā)布了3項經(jīng)修訂的圓珠筆標準,分別為JIS S 6039:2020 《油性ボールペン及びレフィル 》;JIS S 6054:2020 《水性ボ-ルペン及びレフィル》;JIS S 6061:2020 《ゲルインキボールペン及びレフィル》。
1957年日本開始制訂油性圓珠筆標準,最近一次修訂為2006年;水性圓珠筆標準的制訂始于1987年,最近一次修訂為2006年;中性墨水圓珠筆(日本亦稱凝膠墨水圓珠筆)標準于2005年制訂,最近一次修訂為2010年。因此,這三項標準均已超過十年了,此次修訂改版可謂是眾望所歸。
之前,我國的圓珠筆三項標準亦進行了制修訂,并于2019年8月30日發(fā)布,2020年3月1日實施。其中GB/T 26714—2019《油墨圓珠筆和筆芯》和GB/T 32017—2019《水性墨水圓珠筆和筆芯》為修訂,GB/T 37853—2019《中性墨水圓珠筆和筆芯》為制訂。
本文將對上述標準進行比較分析,從中可以看到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過程中前進的步伐,以及適合中國國情的特色和亮點,更要看到我們與國外先進標準的差距,通過學習借鑒進一步提高我國標準的整體水平。
為了簡單明了對比中日兩國圓珠筆標準,以對照表形式分別列出油墨圓珠筆、水性墨水圓珠筆和中性墨水圓珠筆的異同點。
表1 油墨圓珠筆標準對照表
(接表1)
表2 水性墨水圓珠筆標準對照表
(接表2)
表3 中性墨水圓珠筆標準對照表
(接表3)
ISO 標準中圓珠筆的三項標準的第一部分均于2017年進行了修訂改版,即ISO 12757—1:2017《Ball point pens and refills-Part 1:General use》、ISO 14145—1:2017《Roller ball pens and refills-Part1:General use》、ISO 27668—1:2017《Gel ink ball pens and refills-Part 1: General use》;第二部分則維持原版本,即ISO 12757—2:1998《Ball point pens and refills -Part 2:Documentary use 》、ISO 14145—2:1998《Roller ball pens and refills - Part2:Documentary use》、ISO 27668—2:2009《Gel ink ball pens and refills -Part 2:Documentary use》。
我國的圓珠筆三項標準均修改采用(MOD)了ISO標準,同樣,日本的圓珠筆三項標準此次同時修訂改版主要也是為了與ISO 標準協(xié)調,亦是修改采用(MOD)了ISO標準,兩國根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作出適當?shù)男薷?。因此,ISO 的圓珠筆三項標準是中日兩國圓珠筆三項標準的共同基礎。
ISO 標準中圓珠筆三項標準的術語和定義,分別由ISO 12756:2016《Drawing and writing instruments - Ball point pens and roller ball pens - Vocabulary》 和ISO 27668—1:2017《Gel ink ball pens and refills -Part 1: General use》進行了規(guī)范。其中ISO 12756:2016規(guī)范了油墨圓珠筆和水性墨水圓珠筆的術語和定義,共有22 個,分別為筆、圓珠筆、油墨圓珠筆、水性墨水圓珠筆、墨水囊、筆芯、劃圓書寫儀、耐水性、耐乙醇性、耐鹽酸性、耐氨水性、耐漂白性、耐擦性、耐光性、滲透性、干燥性、復印性、保存性、間歇書寫、書寫速度、書寫載荷、書寫角度等。因此,在ISO 12757—1:2017和ISO 14145—1:2017 中術語和定義沒有重復具體的內容,讓讀者去瀏覽ISO 的網(wǎng)站。在ISO 27668—1:2017中術語和定義則有21 個,除了中性墨水圓珠筆替換油墨圓珠筆和水性墨水圓珠筆之外,其他均與ISO 12756:2016 相同。
我國的圓珠筆標準同樣有術語標準,即QB/T 3651.2—2008《筆類產(chǎn)品術語 第2 部分:圓珠筆》。因此,在圓珠筆三個標準中術語和定義僅各有1 個,即GB/T 26714—2019 的油墨圓珠筆定義為:除中性墨水圓珠筆外,使用在(23±2)℃下,動力黏度大于1000mPa· s(1000cP)油墨的圓珠筆;GB/T 32017—2019 的水性墨水圓珠筆定義為:除中性墨水圓珠筆外,使用在(23±2)℃下,動力黏度小于20mPa·s(20cP)的墨水的圓珠筆;GB/T 37853—2019 的中性墨水圓珠筆定義為:書寫時由于球珠轉動使墨水黏度明顯降低,停止書寫時黏度回升到或接近靜止狀態(tài)黏度的圓珠筆。
日本的圓珠筆標準中術語和定義各有4 個,在JIS S 6039:2020 中分別為:圓珠筆、油性圓珠筆墨水、油性圓珠筆和筆芯。在JIS S 6054:2020 中分別為:圓珠筆、水性圓珠筆墨水、水性圓珠筆和筆芯。在JIS S 6061:2020 中分別為:圓珠筆、凝膠墨水、凝膠墨水圓珠筆和筆芯。
我國標準與日本標準對圓珠筆三個標準的術語和定義的表述,均以ISO 標準為基準,大部分意思是相同的,如果文字上有所差異可能是翻譯所致。但是,日本標準通過分別定義油性圓珠筆墨水、水性圓珠筆墨水和凝膠墨水,進而再定義這三種圓珠筆,應該是更為合理。JIS S 6039:2020 對油性圓珠筆墨水的定義為:一種高黏度墨水,其書寫時球珠轉動狀態(tài)下的墨水黏度,與不書寫的靜止狀態(tài)下的墨水黏度基本一致。JIS S 6054:2020 對水性圓珠筆墨水的定義為:一種低黏度墨水,其書寫時球珠轉動狀態(tài)下的墨水黏度,與不書寫的靜止狀態(tài)下的墨水黏度基本一致;對水性圓珠筆的定義為:一種圓珠筆,在圓珠的后端具有墨水引導芯,并用水性圓珠筆墨水書寫。上述這些表述均與ISO 標準不同,僅有JIS S 6061:2020 對凝膠墨水的定義與ISO 標準相同。
日本標準盡管在定義中沒有明確墨水黏度,但在標準正文的質量要求中規(guī)定了油性圓珠筆墨水的黏度應具有至少1000 mPa·s 的表觀黏度;水性圓珠筆墨水的黏度應具有小于20 mPa·s 的表觀黏度;凝膠墨水的黏度比(η1/η2)必須為2.0 或更高,表觀黏度(η3)必須為20 mPa·s 或更高。特別是對凝膠墨水的要求,原先是放在資料性附錄中(GB/T 37853—2019仍然為資料性附錄中),現(xiàn)在放在標準正文中,成為必須檢測的項目,對質量要求更為嚴格。
中國的圓珠筆標準所采用的檢測用書寫紙,要求符合GB/T 12654—2008(該標準已于2018年修訂)的定量規(guī)格為70g/m2或80g/m2書寫紙,并沒有進一步明確具體要求。而日本的圓珠筆標準則全部按照ISO 標準,分別列表規(guī)定了70g/m2和80g/m2書寫紙的具體要求(見表5、表6)。
表5 70g 書寫紙的要求
表6 80g 書寫紙的要求
表7 筆類產(chǎn)品檢測用書寫紙的要求
為了與ISO 標準一致,縮小與進口檢測用書寫紙的差異,建議制訂《筆類產(chǎn)品檢測用書寫紙》標準,主要檢測項目與技術要求見表7,盡可能逐步將各種筆類產(chǎn)品的檢測用書寫紙統(tǒng)一起來,使得國產(chǎn)檢測用書寫紙的要求達到ISO 標準要求,從而獲得國際上的認可。
在ISO 標準和日本標準中,保存性檢測項目均為在(40±2)℃、(55±5)%R.H.環(huán)境下放置90 天后檢測書寫性能是否合格,而我國國家標準則將此作為B 法(并且是仲裁方法),A 法則是油墨圓珠筆在(60±2)℃環(huán)境下放置10 天后檢測初寫性能與書寫性能是否合格,水性墨水圓珠筆和中性墨水圓珠筆在(50±2)℃環(huán)境下放置10 天后檢測初寫性能與書寫性能是否合格。之所以提出A 法是因為B 法的試驗周期太長,成本太高,并且(40±2)℃的溫度作為加速老化試驗的條件是否充分還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別是對耐溫性比較好的油墨圓珠筆來說。如何才能研究出一種科學合理的圓珠筆長期穩(wěn)定性快速檢測方法,一直是制筆行業(yè)同仁孜孜以求的追求,我國國家標準保存性中A法的實施,亦是一種有益嘗試與探索。
GB/T 37853—2019 新增了書寫潤滑度檢測項目,這是中國制筆行業(yè)承擔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筆行業(yè)關鍵材料及制備技術研發(fā)與產(chǎn)業(yè)化》項目,其中課題三《筆頭與墨水匹配技術評價體系及新型筆頭研發(fā)》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通過對筆頭的球珠與球座體的摩擦研究,研究了各種墨水的理化性能與筆頭之間的匹配關系,特別是對書寫流暢性和潤滑性的影響。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發(fā)明了圓珠筆書寫潤滑度檢測的方法及其檢測儀器,申請了國家發(fā)明專利并獲授權,為國內首創(chuàng),解決了長期困擾行業(yè)的一個技術難題,即書寫潤滑度由原來只能依靠人的經(jīng)驗作定性判斷,變?yōu)榭梢钥旖轀蚀_地進行定量檢測。該方法率先在輕工行業(yè)標準QB/T 5255—2018《圓珠筆筆頭與墨水匹配檢測技術規(guī)范》中呈現(xiàn),這次國家標準制修訂時成為《中性墨水圓珠筆和筆芯》標準中新增檢測項目。
圓珠筆起源于油墨圓珠筆,之后相繼出現(xiàn)了水性墨水圓珠筆和中性墨水圓珠筆,表面上看似乎就是墨水的不同,因此,無論是ISO 標準、日本標準還是中國國家標準,均充分體現(xiàn)了其在墨水方面的不同。但是,其他方面的不同還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來,特別是水性墨水圓珠筆的結構特點。這方面日本標準已經(jīng)先走了一步,在水性圓珠筆的定義中明確了“在圓珠的后端具有墨水引導芯”的結構特點;中日兩國標準在分類中亦明確了水性圓珠筆按儲水結構分為儲水芯式和直液式,日本標準還增加了直液式結構的圖例;我國國家標準中有抗漏性檢測項目,專門針對直液式水性墨水圓珠筆,相比ISO 標準和日本標準又進了一步。當然,直液式水性墨水圓珠筆的特殊結構與要求,如何科學合理、恰如其分地在未來的標準中進一步體現(xiàn)出來,是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與任務,需要我們擁抱變革,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