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chao:當周琦和郭艾倫一起上節(jié)目的時候,面對吐槽還笑得出來,真把自己的職業(yè)當笑話在對待嗎?
@無聊之人:可憐的中國男足又一次燃燒了自己,點亮了別人。是的,他們不爭氣,但他們是我們的孩子,胸口繡的是五星紅旗,揶揄他們的段子再搞笑,真的能幫到他們嗎?未來,中國男足和男籃都要繼續(xù)前行,愿大家陪著他們,一路春風。
@asf:如果周琦和郭艾倫把節(jié)目當作對自己的一次磨礪,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激勵自己知恥后勇,那會讓人心服口服。然而,如果他們的“ 配合出演”是沖著流量甚至商業(yè)利益,則又另當別論了。
@海布里de天空:念別人寫的臺本,不重要。球員上不上綜藝,也沒關系。但是,聽著別人用你曾經的恥辱來寫臺本開你玩笑,你還這么開心地去參加,也是沒誰了。
@宋詞:從圈外人的角度看,這并沒有什么,本身成績已經很差了,有什么不能被吐槽的呢?從行業(yè)內的角度看,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別拿自己的傷疤當笑料。其實站在不同角度看都沒錯,關鍵是未來要把成績提高上來,否則人家記住的只是你輸?shù)媚樁紱]有了。
@敖銘:意大利足球與娛樂的結合是很廣泛的,但沒有哪個節(jié)目去調侃巴喬世界杯射失點球。為什么,是因為這不僅僅是巴喬的個人失誤,大多數(shù)球迷會把這次失誤看成是自己的痛苦。偶爾也會撫摸傷疤,但不要用非建設性的方式去調侃嘲諷。
@徐江故事會:如果吐槽針對他個人,我覺得多大尺度都無所謂。但借他個人,去消費整個中國籃球,我并不覺得所有人都支持。如果你失敗了,重新站起來了,你有這個資格吐槽你曾經的失敗。但當你還倒在地上的時候,請先知恥,才能后勇,而不是配合別人挖苦你和這個行業(yè)的恥。
@橘樂樂樂:討厭一如既往污名化男子大球運動的風向,以為把大球當痰盂就能找到存在感了嗎?把周琦換成更聰明的王琦李琦張琦,這代男籃成績都不會變得更好,所以在這笑啥呢?我寧肯吐槽的話題是他們的緋聞,而不是業(yè)務層面。還把話題擴大到中國男籃、中國足球的范圍,這是我心中不滿的根源。
@悲素清風:人家愿意去,有人愿意看,大家開心的同時不忘自省,有什么不好?
@娜是我5:為什么場上老失誤?就是心里素質差,多吐槽吐槽就百煉成鋼了。楊鳴不是說了嘛,不讓說不讓罵,都成溫室的花了,那哪行!
@那一瞬間我明白: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很大,從業(yè)者是非常有壓力的。這種自嘲、解構也是與公眾拉近距離。
@峰宇雷電的貓:范大將軍臺上自嘲,臺下不耽誤帶隊訓練,他一直率真踏實。別人嘲笑中國足球我會付之一笑,范大將軍的自嘲笑中含淚,他是那個最愿意中國足球好的人。
@蕭深:沒必要往“出圈”這種方向去引導?!俺鋈Α敝荒芙鉀Q個人問題,解決不了行業(yè)問題。體育尤其是大型集體項目,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長時間、多維度投入。中國體育事業(yè)面臨的核心問題,是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消費關系和經濟基礎,是沒有根據(jù)國家的發(fā)展完成社會職能的轉變。
@顏強:娛樂節(jié)目中,萬事嘲諷,都是為了娛樂;競技體育的人物,不論場上競技,還是場下交鋒,都是爭強好勝的拼爭。兩個項目之間,出現(xiàn)這樣的對立,也是好事。太顧及面子便溫吞了,有點相互刺激和對抗,何嘗不是彼此砥礪進步的另一種激勵?只是沒必要將娛樂節(jié)目太當真。
@孫雷沒有紅:國內頂級的運動員通常都是少說話、多做事、不惹事的典型。這樣的類型,會成為標兵,但很難有話題,也很難成為偶像。所以我更希望有現(xiàn)役的教練和球員能參與到娛樂節(jié)目當中,這樣才有機會跳出純粹的成績論,讓大眾對于某個體育項目有更具象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