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洋洋
(上海師范大學,上海200234)
《萬里春色滿家園》是一部十分經典的歌劇選段。它在我國歌劇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和影響力。在作品演繹過程中演唱技巧的運用有力的詮釋了愛國主題。因此研究演唱技巧對歌劇藝術價值的探究有重要價值。關于《萬里春色滿家園》的演唱版本比較多,本文選取的最為經典的彭麗媛的版本。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具體分析。
《萬里春色滿家園》節(jié)選自紅色經典歌劇《黨的女兒》。它的故事情節(jié)是依據真人真事編創(chuàng)而來。主要內容是關于:在抗戰(zhàn)革命時期,黨的女兒田玉梅發(fā)現并揭露黨內漢奸叛徒的坎坷曲折過程,最后不幸落入白軍毒手,慷慨就義的片段。
《萬里春色滿家園》從創(chuàng)作到現在一直被藝術界所關注,前后有不下二十余名藝術家對其進行傳唱和演繹。究其根源在于其傳達的革命精神、紅色魅力。該作品的演唱難度較大,不論是在演唱技巧還是在感情處理或是演唱與情感的融合方面都有大量的細節(jié)需要反復考究、品評和打磨。
《萬里春色滿家園》是歌劇《黨的女兒》中的詠嘆調章節(jié)。這一章節(jié)內容從演唱專業(yè)角度來看是難度較高的部分,它要求演唱者利用高聲區(qū)進行演繹,而且感情要豐沛。因此這一章節(jié)內容對演唱者的素養(yǎng)要求極高。如第一段中從“我走”到“清清白白的還”唱段中,對演唱者的情感轉變要求極高。從第一部分的不屈不撓到六個“告別了”再到“孩子啊你抬頭看”、“我走我走”,這其中的情緒變化較大,演唱者必須要精準把握,將情緒處理到位。以塑造豐滿的人物形象,提高對演唱現場的觀眾的感染力。
首先是正確的歌唱姿態(tài)。
發(fā)聲的精準性影響歌劇作品的演繹效果。發(fā)音屬于演員的基本功。通過正確的發(fā)音演唱者的站姿、演唱者的氣息等。在《萬里春色滿家園》片段演唱中,端正準確的發(fā)聲顯得十分出彩。演唱者的身體自然站立,目光平視,頭部保持放松的姿態(tài)看向遠處,將自我情感與作品演繹融為一體,通過聲音、氣場將作品中人物情感傳遞出去。《萬里春色滿家園》片段中有這樣一句“我走,我走不猶豫不悲嘆”。其本身的音調在高音區(qū),因此很容易出現咬字過擠、下巴太用力的現象。最終導致聲音不夠水潤飽滿。在這一過程中,現場的樂器搭配和演唱者的控制顯得十分必要。尤其是演唱者的身體控制就顯得十分重要。演唱者是自然站立,讓氣息由腳底至頭部、口腔順暢流動。
其次是正確的呼吸方法。
《萬里春色滿家園》中演唱者的呼吸相比較我們人普通的呼吸時存在差異的。演唱中的呼吸要盡可能的夸張,盡可能做到氣沉丹田。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模擬聞香、打哈欠等動作技巧來促進自我的深呼吸,切實將氣息呼吸至腰的周圍。《萬里春色滿家園》中段末的字比較特殊,如“還”、“田”“天”等,這就需要演唱者將身體挺直,將吸進來的氣緩緩的呼出。
最后是唱詞吐字要清晰。
《萬里春色滿家園》中很多句唱詞是涵蓋“還”、“田”等開口音的,在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不但要注重唱詞的吐字清晰,確保字正腔圓,而且還要把握這些唱詞的文學內涵,賦予它們以情感色彩,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打動廣大觀眾,帶給他們以美的享受和體驗。
對唱詞和作品旋律的把握能夠更好的解讀作品的內涵,為受眾呈現出獨特的審美體驗和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在歌詞與旋律方面,《萬里春色滿家園》的演繹具有鮮明的技巧性特征。《萬里春色滿家園》主題是刻繪一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共產黨人田玉梅在不幸被捕,臨近就義的時刻,對自己女兒演唱的一個片段。這一片段相比較常規(guī)的作品而言,在高潮處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異性。
由該片段的主題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該段聲樂作品注定有著高昂而復雜的情感呈現。
具體來看,《萬里春色滿家園》的高潮沒有依照常規(guī)的處理方式放在作品的中間部分,而是設置在了開頭和收尾的部分?!度f里春色滿家園》的首句中有“我走我走”,一句話簡短有力,演唱者采用高昂飽滿的情緒來進行呈現,將整個現場的氛圍瞬間帶向一個高潮。作為受眾,我們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革命者田玉梅態(tài)度堅定果敢,對死亡毫無畏懼之情。
在這一段小高潮之后,《萬里春色滿家園》的下半部分旋律開始轉向中音區(qū)。深情婉轉而又透漏出一種清麗的憂傷。這一部分是革命者田玉梅的回憶和告別。從唱詞中,她以趨于柔緩的音調回憶自己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不舍和留戀。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家鄉(xiāng)簡陋的草屋,家鄉(xiāng)和善慈祥的親人都是令革命者田玉梅不舍而向往的事物。這一部分中田玉梅演繹的有多么柔情婉轉,就對比出《萬里春色滿家園》剛開頭她對死亡和反動派的冷酷、堅定與決絕。
第三部分是對未來光明、和平與解放的無限向往與堅定信仰。這一部分的節(jié)奏由低沉憂傷轉向活潑舒朗。它展現出革命者田玉梅所希冀的幸福未來,也唱出了對孩子的心聲和叮嚀?!昂⒆影?,你抬頭看朝霞里太陽正出山”這一句唱詞有著豐富的意蘊和內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表演者從眼神、表情、聲音等都需要進行把控和調整。眼神中是柔和、堅定和深情的,聲音是輕快舒張的,表情是喜悅、輕松的。這一部分也充分展現出革命者田玉梅對新中國和黨事業(yè)的大愛,對臺下的受眾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接下來是《萬里春色滿家園》的結尾部分,同樣是一句“我走,我走”和作品開頭的依據“我走,我走”呼應起來,貫穿為一體,不同的是這一聲“我走,我走”音調進一步提高,演員的音色處理更加有力度,豐沛的情感表達將整部作品帶向新一輪的高潮。在《萬里春色滿家園》的最后部分的“我乘著春風歸去”中演唱者將音調從低向高、從慢到快進行遞進式處理,從而持續(xù)不斷的提升對受眾的感染力,讓受眾和田玉梅這個人物角色的情緒產生共鳴。在演繹革命者田玉梅這一人物的情緒和形象時,表演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讓自己的感情活躍起來,從而更有利于田玉梅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萬里春色滿家園》中的亮點,也是增強作品的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與方式之一。在該部作品中,田玉梅這一人物角色的特征十分鮮明,也是《萬里春色滿家園》這一片段的亮點和關鍵。
具體來看,《萬里春色滿家園》中的革命者田玉梅出身是農村,原本是一名普通的鄉(xiāng)村女性。因此在為廣大受眾展現田玉梅這一人物形象時,表演者要注重通過動作細節(jié)、情感表達來塑造出田玉梅質樸、自然、真實的農家兒女形象。通過這一形象的處理,并結合情感充沛的演唱風格,為受眾展現出豐滿的人物形象。一顰一笑、一詞一聲中,田玉梅的純真、真實、生動的形象打動了每一位受眾的心。
在《萬里春色滿家園》片段中,情感的處理也是一個重要的演唱技巧體現。其中不但有大量的角色矛盾沖突還有藝術演繹和表達。這就要求我們演唱者在情緒和唱詞方面做好把控。該首歌曲自“我走……我走……”開始,就開啟屬抒情格式。這一連貫出現的“我走”能夠表現出田玉梅堅定的性格特征。從《萬里春色滿家園》的情感處理中,演唱者透過表面去呈現主人公田玉梅的心理動態(tài)過程。如第二部分的唱詞中從“告別了到苦也甜”,這一段落和前面的部分相互呼應,充分傳達出演唱者對生養(yǎng)自己的故鄉(xiāng)的懷念和不舍。這一由情感澎湃亢奮到舒緩眷戀的情感變化傳達出田玉梅的生命旅程。其中有憤恨有溫情。從這樣波動的情感中我們感受到她豐滿而生動的人物形象。末尾“苦也甜”同時又稱為點睛之筆,將感情瞬間燃放。
意境在《萬里春色滿家園》中也同樣得到明顯的呈現。我們平常所說的意境一般指的是文學中、自然景觀中所出現的格調、境界等,而在這里我們所提及的意境指的是歌劇《萬里春色滿家園》中不同的人物角色溝通與交流過程中,在不同的獨特場景中體現出的情感意蘊。在《萬里春色滿家園》中,演唱者展現出對獻身革命義無反顧的決心,這一情感決心就是我們所說的作品意境。其中“喊醒我”,音調的力度是弱一強一弱的變化,這樣一個呈現出曲線的表達在演唱處理中相當艱難的,因此演唱者要做到以聲表意、以情帶聲,那么唱詞的意境就具備了。
綜上所述,《萬里春色滿家園》是一部艱巨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內涵的紅色歌劇經典選段。因此在對該作品進行演繹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發(fā)聲、歌詞與韻律、人物形象的塑造、演唱中情感的處理和演唱中意境的表達,以充分展現《萬里春色滿家園》的魅力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