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華 洪家惠 黃雪婷 郭翠娜
(揭陽市空港經濟區(qū)砲臺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 廣東 揭陽 515559)
面神經炎俗稱面神經麻痹,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不受年齡限制,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1, 2]。其主要癥狀為口眼歪斜,患者無法自主完成抬眉、閉眼、鼓腮等動作。對于面癱患者,常見的治療原則是促進局部炎癥、水腫及早消退,并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如果是病毒感染,可采用抗病毒、營養(yǎng)神經、糖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等藥物治療方法[3,4]。除此以外,面部康復訓練可以預防患者面部肌肉萎縮,加快神經肌肉的恢復,從而改善患者面部神經肌肉的麻痹狀態(tài)。本研究主要探討面癱康復操輔助訓練對周圍性面神經炎患者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診并接受治療的周圍性面神經炎患者6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我國周圍性面神經炎診斷標準[5]:急性發(fā)病,患側眼裂變大,眼瞼不能閉合,額紋變淺或消失,患側鼻唇溝變淺或變平,嘴角向健側歪斜;或有舌前2/3味覺障礙,乳突部疼痛等;部分伴有耳后疼痛、淚液或唾液分泌異常,并排除其他發(fā)病原因;②所有患者發(fā)病時間均在2周內。排除標準:①病程超過2周患者;②中樞面神經麻痹患者;③合并有重要臟器疾病患者,如心腦血管、肝腎疾病等;④神經損傷引起的周圍性面神經炎患者;⑤膽脂瘤侵蝕面神經骨管引起的面癱患者;⑥妊娠期和產褥期患者;⑦嚴重精神疾病或中重度骨質疏松患者。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治療組(30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與本研究。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肌肉注射維生素B12(由遂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41021261),500 μg/次,1次/d;口服醋酸潑尼松片(由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33021207),10 mg/次,3次/d;口服維生素B1(由華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42020611),10 mg/次,3次/d;藥物治療均連續(xù)使用1個月。治療組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面癱康復操治療。面癱康復操主要包括四個動作:①挺眉:目光向上看,眉弓上揚,使額頭出現(xiàn)皺紋,鍛煉額部肌肉;②閉目:上下眼瞼完全閉合,可配合皺眉等動作帶動眼瞼,鍛煉眼輪匝??;③鼓腮:嘴唇緊閉,雙頰鼓起,鍛煉口輪匝?。虎芘欤簩⒆齑酵黄?,向兩側反復努動,鍛煉笑肌和頰肌。每個動作重復2 min,5次/d。
采用面部神經功能簡易評定量表,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2周和治療后4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評分標準:①病側面部表情運動一致,計3分;②面部表情肌運動減弱,計2分;③面部表情肌稍有運動,計1分;④面部表情肌無運動,計0分。共10個動作,滿分3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病程越輕。通過《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判斷患者面部功能恢復情況,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等級。痊愈為面部功能及臨床癥狀恢復正常,表情正常;顯效為面部功能及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表情有點不自然;有效為面部功能及臨床癥狀有一點好轉,表情不自然;無效為面部功能及臨床癥狀有嚴重障礙或完全麻痹??傆行?(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相比較(見表1),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對照組和治療組在治療后2周及4周,面神經功能評分均有明顯提高。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接受面癱康復操輔助訓練后,2周及4周的神經功能評分均顯著升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面部神經功能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4周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周圍面神經麻痹(以前稱為面癱)通常是特發(fā)性突發(fā)單側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其癥狀是單側面癱,包括上、下面部[7, 8]。在特發(fā)性面癱中,耳后疼痛常先于面癱發(fā)生。面癱常于數(shù)小時內進行性加重,48~72 h達到高峰,且通常為完全性面癱?;颊叱W允雒娌柯槟净蛴谐林馗小;紓让娌科教?,缺乏表情;皺額、眨眼、扮鬼臉受限或不能。嚴重患者可出現(xiàn)瞼裂增寬和閉目不能,有結膜刺激和角膜干燥[9]。除了外耳道和耳后小塊區(qū)域(乳突后方)有觸痛外,面部感覺檢查正常。如果病變發(fā)生在膝狀神經節(jié)近端,還會影響唾液分泌、味覺和流淚,出現(xiàn)聽覺過敏。
對于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在起病48 h內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神經營養(yǎng)物質,能減少面癱持續(xù)時間、減輕面癱后遺癥程度,主要治療方式是口服潑尼松和維生素B1。但研究報道顯示,維生素B12聯(lián)合潑尼松和維生素B1的治愈率僅為28%[10, 11]。中醫(yī)針灸也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式,但對針灸治療時間尚有爭議。部分學者認為發(fā)病8~10 d時針灸效果最佳,也有學者認為發(fā)病后立即進行針灸治療效果更好[12]。周圍面神經炎的治療原則為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消除面部神經炎癥和水腫[13]。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面癱康復操輔助訓練,可以顯著提高患者面部神經功能評分,改善患者的面癱癥狀。神經受壓可能是周圍性面神經炎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當面部受到外界刺激后會導致神經水腫,從而壓迫面部神經出現(xiàn)功能障礙,導致面神經麻痹。維生素B1可以預防面神經軸突變,維生素B12可以參與面部神經中脂蛋白的合成,促進面部神經恢復[14]。面癱康復操可以鍛煉額部肌肉、眼輪匝肌、口輪匝肌、笑肌和頰肌,進一步促進面神經功能恢復[4]。綜上所述,面癱康復操輔助訓練可有效改善周圍性面神經炎患者的面部神經功能,療效確切,簡單易操作,患者依從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