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冰
當前社會高速發(fā)展,信息呈“爆炸式”涌向所有人,教師已不再是早些年信息知識的獨有者。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知識匹配量也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決定教師能否教好書、育好人的核心,已變成了教師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這樣的實際情況使得筆者不斷思考:新時代教育發(fā)展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師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
綜合近幾年相繼出臺的深化教育改革相關意見、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筆者認為,以下幾個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教師個人綜合素養(yǎng)。
一、不斷研修,提升教師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教師要具備扎實的知識素養(yǎng),包括政治理論修養(yǎng)、學科專業(yè)知識、相關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學科知識,還需要具備較高的能力素養(yǎng),以便更好地組織語言,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在班級管理中,教師也需要運用較強的管理能力,達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紛繁復雜的工作間隙自我調控內心,并對工作進行常態(tài)自我反思。因此,教師可以閱讀心理學的相關書籍,觀看相關視頻,以提升個人心理素養(yǎng),“正身修心”,做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教師。除了心理知識能力素養(yǎng)外,道德修養(yǎng)更是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核心。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而“求真”“做真人”的首要條件,便是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二、踐行教師道德規(guī)范,提升道德素養(yǎng)
教師道德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教師應做愛國守法、關愛學生、愛崗敬業(yè)、終身學習、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師。教師應在日常工作學習中積極踐行此規(guī)范,用具體的行為實踐,不斷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勇于實踐探索。當今社會高速發(fā)展,有不少教師開始追逐名利,將教師道德規(guī)范拋之腦后,開辦有償補習班,收受家長禮金禮品。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在不斷踐行教師道德規(guī)范中尋找到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與天真可愛的孩子不斷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三、樹立全新的教育觀
新課改不斷全面深化推進,其背景下的教育觀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應緊隨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步伐,樹立全新的教育觀。新課改理念下,學生不再是單純地、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個體,學生是獨特的人,是有獨立意義的人,是發(fā)展中的人,而教師則是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學習的不斷學習成長的人,教師與學生是人格上平等,道德上相互促進的?;诖?,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尊重愛護學生,做民主型教師,營造開放、自主、互助的班級氛圍。教師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揚其長避其短,讓學生綻放屬于自己的獨特光彩。
四、以“立德樹人”為首,提高師德修養(yǎng)
《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為師也,教人以事而喻諸德也。新時代教師務必要以德立德,以身示范,率先垂范,不斷提高自身師德修養(yǎng),力爭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愛之心、扎實學識的“四有”好老師。教師要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錘煉品格、奉獻祖國、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與學術規(guī)范相統一,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在堅持“四個統一”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將教書育人和諧統一起來。
五、積極組織開展立德樹人的德育活動
實踐德育的過程也是學生內部矛盾積極轉化的過程,是學生知情意行發(fā)展的過程,是學生交往和活動集多方面教育內容為一體的教育過程。因此,教師在多渠道提升了個人綜合素養(yǎng)后,應多設計、組織學生開展主題多樣、內容教育人、形式吸引人的德育實踐活動,這樣可以將教師綜合素養(yǎng)凝結成合力,以達到教師成長、學生受益的最終教育目的。
綜上所述,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直指學生全面發(fā)展,意在培養(yǎng)學生終身發(fā)展、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樣五育并舉,指向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新教育時代,已吹響教師提升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號角,教師只有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山之高巔”,堅持“三養(yǎng)一觀一實踐”(職業(yè)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師德修養(yǎng)、全新教育觀、德育實踐),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能教好書、育好人的新時代“四有”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