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勤務學院 重慶 401311)
近年來,我國周邊地區(qū)軍事斗爭形勢日趨復雜,各方向上發(fā)生局部戰(zhàn)爭可能性日益加大。在現代戰(zhàn)爭中,奪取制空權是獲得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因素,空軍航空兵具有機動敏捷、作戰(zhàn)進攻距離遠等優(yōu)勢,是奪取制空權,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力量,無論何種樣式的作戰(zhàn),都將首先使用、全程使用??哲姾娇毡鲬?zhàn),依賴飛機、導彈、雷達等高技術裝備,對加油、機務維修、四站等后裝保障要求高,對后裝保障依賴性極強。提升后裝保障能力,是增強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能力的重要支撐。
空軍航空兵后裝保障涉及物資保障能力、機動保障能力、運輸搜救能力、偽裝防護能力等,涉及范圍廣,內容多,并且不同方向上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特點不盡相同,后裝保障能力建設要考慮當前部隊保障能力現狀,方向上敵情、我情和戰(zhàn)場環(huán)境等各個因素。本文根據空軍航空兵后裝保障特點,建立特定方向后裝保障評價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評價模型,形成一套特定方向空軍航空兵后裝保障能力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過對后裝保障能力進行評價,掌握特定方向上空軍航空兵后裝保障能力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重難點問題,指引后裝保障建設方向,為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能力的構成根據不同角度和層次,有不同的分解辦法,本文根據空軍航空兵后裝保障的特點,選取運輸投送保障能力、物資保障能力、裝備技術保障能力、衛(wèi)勤保障能力、軍事設施保障能力等主要因素進行評價,作為評價的準則層。同時綜合各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實際,將每項主要能力細分為各個指標,作為評價的指標層。建立特定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特定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3.1.1 構造判斷矩陣
通過兩兩比較的方法,比較各指標相對重要性,采用1-9標度量化后形成判斷矩陣,如表1所示。
表1 AHP比率標度表
3.1.2 確定指標權重
計算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和特征向量W,W通過歸一化后即為指標的權重。計算的方法有和積法、方根法等,此處使用方根法,公式如下:
3.1.3 一致性檢驗
判斷矩陣是通過指標間的兩兩比較得到的,因為人的主觀判斷可能出現偏差,造成比較結果整體不一致,從而導致特征向量不能真實反映指標權重,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將不一致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首先計算一致性指標CI:
查表得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本文所使用的是RI值參考表2。
表2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2]
最后計算一致性指標CR:
若CR<0.1,則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的,否則需要進行修正。
3.2.1 確定評價因素集
目標層因素集為U={B1,B2,B3,B4,B5}。
準則層因素集為 B1={B11,B12,B13,B14},B2={B21,B22,B23,B14},B3={B31,B32},B4={B41,B42,B43},B5={B51,B52,B53}。
3.2.2 確定評語集
評語集是各評價因素的評語組成的集合,設置特定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評語集為V={好,較好,一般,較差,差}5個等級,為方便計算,賦值為V={90,75,65,40,20}。
3.2.3 確定模糊關系矩陣
對于每一組指標,可以確定一個因素集到評價語集V的模糊矩陣R,矩陣形式為R=(rij)m×n。其中rij表示因素集元素對應評語集vi的隸屬度。由于特定方向上空軍航空兵后裝保障能力涉及因素眾多,隸屬度rij的獲取主要通過邀請來自部隊院校、機關、基層的10名專家組建評價小組,通過查看該方向空軍航空兵后裝保障現狀、敵我情況、戰(zhàn)場環(huán)境等資料,由專家根據自己的判斷,獨立地對指標進行投票打分,填寫評價表,最后統(tǒng)計專家打分結果,經量化計算得到rij。
3.2.4 模糊綜合評價
能力的評估結果B=W?R=(b1,b2,…,bn),其中?為指標權重向量W和模糊關系矩陣R合成時所用的計算模型,根據保障能力評估的特點,本文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作為計算模型。模糊綜合評價結果是一個向量,可以對評估向量進行量化處理,得到保障能力的模糊評判結果為
現以某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能力評價為例,邀請10名專家對各項指標進行獨立打分,經過以上步驟,量化計算后獲得該方向評價結果。
以確定目標層某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能力U下準則層B1,B2,B3,B4,B5的權重為例。邀請專家對準則層權重進行兩兩比較打分,采用1-9標度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U。
采用方根法計算λmax=5.133。
CR=0.03<0.1,因此專家對U的判斷矩陣與一致性檢驗符合要求。特征向量的值(0.4106,0.1709,0.2744,0.0835,0.0605)可以作為準則層B1,B2,B3,B4,B5的權重。根據上述計算過程,可以得出準則層和指標層的權重如表3所示。
表3 各評價指標權重表
4.2.1 單因素評價
邀請10名專家,對指標層每一指標Bij按照評語集V={好,較好,一般,較差,差}5個等級進行打分,統(tǒng)計各專家對各因素的打分情況,如表4所示。
表4 專家打分統(tǒng)計表
4.2.2 構造評價矩陣
以運輸投送保障能力B1為例,根據表4可得到評價矩陣R1。
通過加權平均法,得到運輸投送保障能力B1=W2· R1=(b11,b12,b13,b14)=(0.1380,0.2852,0.4201,0.1201,0.0365)。
目標層和準則層的其他指標分別按照以上方法進行模糊評價計算,可求得結果如表5。
表5 某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能力評價結果
由表5可以得出,該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能力評價得分為67.62分,介于好和一般之間,需要提升的空間較大,其中衛(wèi)勤保障能力和運輸投送保障能力評分較低,需要重點關注與加強建設。
對特定方向空軍航空兵作戰(zhàn)后裝保障能力進行評價并給出結論,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其保障能力涉及的因素指標多,各個指標數值的評價標準各不相同,并且大多數指標難以用準確具體的數值進行定量表達。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相綜合的方法,通過專家打分和量化計算,實現了定性和定量的結合,使得評價的結果更為公正、客觀、合理,為解決這類問題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為各方向空軍航空兵后裝保障能力建設提供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