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輝
(伊犁職業(yè)技術學院,新疆 伊寧 835100)
帶式輸送機是由摩擦提供驅動力,從而達到連續(xù)輸送目的的機械,目前,主要被用來對物料/物品進行輸送,在煤礦等領域均得到了廣泛運用。隨著使用次數(shù)的增加,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輸送機較易出現(xiàn)能源浪費的問題,基于節(jié)能減排視角,對上述問題成因加以分析,其現(xiàn)實意義有目共睹。
輸送機作用主要是將輸送帶一端的物料向另一端進行輸送。目前,大部分露天煤礦所用輸送機,均包括托輥、輸送帶以及驅動裝置等部分,接下來,筆者將逐一對各部分作用進行介紹。
托輥被用來對輸送帶物料進行支撐,確保其能夠被輸送到相應區(qū)域;輸送帶是物料輸送所依托載體;驅動裝置的作用,主要是為輸送機提供動力;儲帶裝置的存在,能夠確保多余皮帶得到有效保管與利用;拉緊裝置存在的意義,則是避免滾筒、皮帶間摩擦力過小,導致打滑等問題出現(xiàn)[1]。
組成帶式輸送機的構件,主要是滾筒還有閉合輸送帶。通過將皮帶緊套在滾筒上的方式,確保所構成環(huán)形完全封閉,且滾筒與皮帶間存在較大摩擦力。在驅動滾筒持續(xù)運行時,上述摩擦力的存在,可確保輸送帶始終處于運行狀態(tài),物料自然能夠得到高效輸送。對輸送機來說,輸送帶扮演著牽引機構和承載機構的角色,其作用是對物料進行輸送,要想確保牽引力達到理想狀態(tài),關鍵是借助張緊裝置,對滾筒、皮帶做張緊處理,通過增加摩擦力的方式,為牽引力提供保證。此外,對輸送機能力加以衡量的依據(jù),通常是圍包角和摩擦系數(shù),由此可見,確保輸送機發(fā)揮出應有作用的前提,便是以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對阻力與摩擦力加以調整。
對處于運行狀態(tài)的輸送機而言,可能使其運行受阻的阻力,通常分為主要阻力/次要阻力/其他阻力,下文將逐一進行介紹,供相關人員參考。
輸送帶中間段發(fā)生的阻力為主要阻力,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輸送機對煤炭進行輸送時,受物料、托輥與輸送帶存在相互作用影響所形成阻力。對強調長距離輸送的煤礦輸送機而言,主要阻力是無法被忽視的部分,其占比通常大于其他阻力因素之和。
結合輸送帶運行情況不難看出,主要阻力往往可被分為擠壓阻力、運行阻力、壓陷阻力和擺動阻力。擠壓阻力的成因是輸送帶為懸垂曲線,還有物料存在粘結力與摩擦力,由此可見,擠壓阻力既與物料特性相關,還與輸送帶張力及載荷相關,輸送帶垂度往往會隨著張力的增加而減小,此時,物料被拉伸或擠壓的情況有所緩和,阻力自然較小。運行阻力與密封阻力、摩擦阻力密切相關,其中,占據(jù)主導位置的是密封阻力,除特殊情況外,運行阻力均由托輥轉速及荷載所決定。壓陷阻力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是輸送帶有硬度及彈性存在,若外界所施加重力的不斷增加,輸送帶便會與托輥重合,隨著重合部分向前行進,運行阻力出現(xiàn)。這里要明確一點,該阻力并不受輸送帶張力影響。通過上文的敘述可知,輸送帶為懸垂曲線,在輸送帶通過有托輥存在的區(qū)域時,將會被托輥反復彎曲,而反復彎曲所形成阻力,即為擺動阻力。
在驅動站/改向站部件上發(fā)生的阻力,通常為次要阻力。首先是基于裝料點對物料進行加速處理而帶來阻力,還有輸送帶和物料間存在的摩擦阻力。在到達輸送帶前,物料往往具有不同于輸送帶的運行方向及速度,這也是投影速度形成的原因[2]。除特殊情況外,物料速度均較輸送帶速度更小,此時,就需要輸送帶對物料做加速處理,確保二者同時運行。若二者運行速度存在較大差異,便會有相對摩擦出現(xiàn),無論是摩擦,還是上文提到的加速力量,均屬于典型的運行阻力。其次是處于加速區(qū)域的物料和導料板間存在的摩擦阻力。導料板往往需要承受較大壓力,當物料處于運動狀態(tài)時,必然會有摩擦阻力出現(xiàn),有關人員可利用現(xiàn)有公式,對摩擦阻力進行計算。再次是輸送帶清掃器運行帶來摩擦阻力。要想對輸送帶煤渣進行有效清理,關鍵是對清掃器施加壓力,摩擦阻力隨之形成。最后是改向阻力。帶式輸送機所用輸送帶,其塑性及彈性相對固定,如果輸送帶有改向需求,先要進行彎曲,再拉直,要想使輸送帶彎曲,通常要向其輸入較多能量,隨后,通過釋放儲存能量的方式,確保輸送帶能夠被拉直。這里要明確一點,輸送帶彈性有限,這也導致其所釋放能量往往無法與輸入能量持平,能量被消耗的情況無法避免。而所消耗能量的外在表現(xiàn),便是改向阻力。
作為出現(xiàn)頻率較低的阻力,對帶式輸送機而言,其他阻力主要是指特殊阻力與附加阻力。
第一,并非全部帶式輸送都有特殊阻力存在,只有輸送機增加了某些裝置,才能夠出現(xiàn)特殊阻力。對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的輸送機而言,該阻力出現(xiàn)的概率極低,因此,下文在對運行阻力進行計算時,默認忽略特殊阻力所帶來影響。
第二,附加阻力往往是指落料阻力和轉動阻力,對強調高帶速與大運量的煤礦輸送機來說,該阻力同樣可以選擇忽略。
基于露天煤礦開采開展設計工作,有關人員往往以礦井輸送力、生產(chǎn)力為主要依據(jù),對帶式輸送機加以選擇。在強調高帶速、長距離與大運量運行的當下,運行速度固定的傳統(tǒng)輸送機,要想長期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通常要消耗大量功率,這并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倡導的節(jié)能減排,要想使該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關鍵是明確輸送機消耗功率的因素,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優(yōu)化方案。
即便是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的輸送機,帶上煤流量也并不穩(wěn)定,這便是輸送機負載頻繁出現(xiàn)變化的原因,由此可見,要想減少輸送機所消耗能源,確保其擁有更為理想的運行效率,前提是全面分析運行工況,
礦用帶式輸送機的特點,主要是高帶速、長距離與大運量,因此,給輸送機運行帶來阻力較小的特殊阻力、附加阻力,除特殊情況外,有關人員均可對其進行忽略?;诖?,從理論上說,對輸送機運行所需牽引力進行計算的公式為:在 式 中,Wk用來指代回程基本阻力。Wz用來指代承重基本阻力。Wq用來指代傾斜阻力。q用來指代物料密度,單位是kg/m。iq′用來指代回程旋轉線密度,單位是kg/m。q i′用來指代承重旋轉線密度,單位同上。qd用來指代輸送帶密度,單位同上。g用來指代重力加速度,單位是m/s2。β用來指代巷道斜角,單位是°,如果輸送機為向上輸送,那么,巷道斜角為正,若輸送機需要向下輸送,則巷道斜角的數(shù)值為負。fi用來指代承重阻力系數(shù)。li用來指代輸送帶具體長度,單位是m。ci用來指代相關系數(shù)。f0i用來指代無關系數(shù)。
另外,在確定消耗因素時,有關人員還要掌握以下公式:
在式中,Q用來指代煤流量,單位是t/h。將上述公式結合后可知,可能給功率帶來影響的因素,主要為qd/qi′/qi′/fi/li/β/Q/v。對帶式傳輸機而言,在上述因素中,qd/qi′/qi′′/li/β均有固定值對應,另外,fi為速度函數(shù)。因此,對輸送機所消耗功率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是Q和v,其中,v代表輸送機實際帶速。
除特殊情況外,對特定輸送機所消耗功率有直接影響的因素為v、Q。如果輸送機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那么,Q相對穩(wěn)定,此時,功率和v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v提高,該輸送機的功率消耗量也會有所增加,反之,其功率消耗量會隨著帶速的降低而減少[3]。由于將輸送機帶速降低這一過程,通常會被帶強及帶寬所制約,因此,如果條件允許,有關人員應以輸送機運行可靠且安全為前提,酌情降低帶速,以此來達到節(jié)能的最終目的。
研究表明,要想使輸送機表現(xiàn)出理想的安全性,前提是確保輸送帶張力始終處于安全系數(shù)所界定范圍內,這也給有關人員提出了全新要求,即:以輸送帶具備長期、穩(wěn)定運行的條件為前提,通過調整運行速度的方式,避免大量功率被不必要消耗的情況出現(xiàn)。
如果輸送機運行正常,此時,皮帶承受物料密度的最大值為qm,而用來描述Q和v的關系的公式為:
只要qm處于設計范圍內,輸送機就能夠表現(xiàn)出理想的安全性。由此可見,基于帶強得到滿足,對輸送機速度加以調整,可確保v隨Q變化而出現(xiàn)變化。若Q是0,那么,v同樣為0。對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的輸送機而言,要想避免Q過小的情況出現(xiàn),最應當注意的就是減少輸送機啟停次數(shù),若輸送機Q過小,此時,有關人員可將其與最小值畫上等號,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在輸送機運行正常的前提下,給煤量往往處于αQM的范圍,且%,要想達到節(jié)能的最終目的,關鍵是最大程度避免qm出現(xiàn)變化,那么:
圖1是此時Q和v所對應變化關系[4]。
圖1 Q和v的關系
如果Q出現(xiàn)明顯降低,有關人員可選擇對變頻器頻率進行減小的方式,確保Q和v所對應匹配關系能夠達到理想狀態(tài)。同樣,如果Q在短時間內大幅增加,只有對v進行增加,確保二者匹配科學且合理,才能取得理想的節(jié)能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輸送機進行設計時,有關人員應以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對富裕量進行預留,當輸送機投入使用后,多數(shù)時間均不會出現(xiàn)達到設計最大值的情況,此時,僅需酌情增加填充率并減小帶速,便可使其功率損耗得到有效降低。
上文對輸送機結構進行了詳細介紹,通過對運行阻力、功率消耗加以分析的方式,明確在諸多因素中,給其功耗所帶來影響最為直觀的因素是煤流量和帶速,在此基礎上,又圍繞二者的匹配關系展開了討論。希望能為日后節(jié)能工作的落實提供幫助,在保證輸送機保有理想狀態(tài)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減少其所消耗能源,使節(jié)能減排目標具備達成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