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江,肖 強,張 彥,尹 鑫
(1.內蒙古自治區(qū)經(jīng)濟作物工作站,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內蒙古自治區(qū)農(nóng)牧業(yè)信息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3.內蒙古自治區(qū)農(nóng)牧業(yè)科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育苗是將甜菜種子提前播入裝滿床土的特制育苗紙筒內,在育苗棚內通過給予適宜的水分、溫度、營養(yǎng)成分和光照條件,培育出具有增產(chǎn)潛力的健壯甜菜幼苗。
1.1.1 紙筒。育苗用紙筒是由1400個單筒組合在同一紙具上的集合冊體。大田一畝用4.5冊紙筒即可保證合理的移栽密度。
1.1.2 墩土機和墩土板。墩土機:由電動墩土機和突起板組成。墩土板:主要有4個部件組成,即墩土底板、側板、紙筒拉板、紙筒搬運板。
1.1.3 棚膜。一般用寬3 m,厚0.06~0.08 mm的棚膜為好。
1.1.4 種子。使用由糖廠提供的包衣單粒種,每畝用種60~80 g(視種子的千粒重而定),每桶播1粒。
1.1.5 育苗場地。每育1畝苗占地1.6 m2,育苗場地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管理方便,便于操作,不易被家禽家畜危害的地方,避免在大樹下、坑洼處。凍地上育苗。
1.1.6 床土。每冊紙筒需土60 kg左右。選擇較肥沃的耕作層土,5年以上沒種過甜菜的麥茬、玉米茬或土豆茬,要求通氣、透水性強,含水量在18%左右,即用手可握成團,落地后能散開的土最好。嚴禁用黏土、堿土、生土、噴過除草劑的土和發(fā)生過甜菜叢根病、根腐病的土。
1.1.7 有機肥。每冊用量10~15 kg。以發(fā)酵腐熟好的羊糞最好,也可用腐熟的其他圈肥,嚴禁用生糞。
1.1.8 化肥。每冊用粉碎的磷酸二銨0.2 kg。
1.1.9 農(nóng)藥。每冊用2.5 g敵克松澆在苗床上防甜菜幼苗發(fā)生立枯病。
1.1.10 防寒物及其他。育苗初期育苗棚夜間需加蓋草簾、塑料編織布或麻袋等物品進行保溫,促進出苗。同時還需準備鐵鍬、盤秤、篩子、水桶和噴壺等物品。
烏蘭察布市前山地區(qū)4月上旬為宜,后山地區(qū)4月上中旬為宜,育苗過晚對產(chǎn)量有較大的影響。
大田每移栽一畝按4.5冊育苗,需加熟土250 kg左右,腐熟的有機肥50~60 kg,加拌粉碎的磷酸二銨0.8 kg。土與有機肥必須用6~8 mm網(wǎng)眼的篩子過篩,然后根據(jù)育苗冊數(shù)的用土量將土成堆,把有機肥均勻地撒在堆頂向四周自然散落,然后把粉碎的磷酸二銨加少量細土混拌后,再以同樣的方法撒在土與肥的堆頂。堆好后兩人用鐵鍬從堆側一邊有順序的倒翻,再形成一個圓堆形。這樣反復倒7~8次,使土、糞、肥混拌均勻,禁止在土堆的位置上就地翻動,避免混拌不均勻發(fā)生“燒苗”。
1.4.1 人工墩土。先將墩土底板放在墩土場地上,然后把紙筒搬運板放在底板上,再將兩塊側板固定在底板兩頭角鐵與鋼筋的夾口處。在紙筒兩側插好紙筒拉板,兩人各執(zhí)一端將紙筒拉開,拉時用力不能過猛,邊拉邊上下抖動,慢慢拉開,將紙筒拉板分別卡在側板頂端。紙筒展開后,使單筒小孔呈正六邊形,把配好的床土分3次均勻地裝入紙筒進行墩土,每側必須達到裝滿墩實,注意將四周紙筒床土充實,擠扁的要用木棒撐開裝土,墩土時兩人動作要協(xié)調一致,也可以采用墩土板一頭不動,一端一人上下起落墩土,然后再墩另一頭。墩土時墩土板抬起的高度一般不超過30 cm,防止過高造成床土從紙筒底邊跑出。墩好后再用木板敲平紙筒上面的土,將側板拉板取下,最后兩人抬紙筒搬運板,將裝好床土的紙筒擺放在育苗場地。
1.4.2 用墩土機墩土。先將突起板放在墩土機上,用以上方法將紙筒拉開擺好,但紙筒要以寫字為標志倒放,待墩好床土后將裝滿床土的紙筒翻過來,用同樣的方法擺放在育苗場地。擺放紙筒時要先拉一條直線,使紙筒達到擺放整齊,高低一致,每冊必須挨緊,最后在擺放好紙筒的四周培出寬15 cm、高出紙筒3~5 cm的土埂。以便澆水并防止四周因紙筒風干影響出苗。
每冊紙筒用水15~20 kg,澆水時要按順序均勻、緩慢、反復地澆足澆透,防止大水漫灌,達到單筒可抽出為止。再用2 g敵克松溶解在4 kg水里均勻地噴灑在1冊紙冊上,以防苗期立枯病的發(fā)生。
用墩土機墩好紙筒,再用突起板壓好播種穴,方可用播種盤播種或人工播種。人工墩土的紙筒播前需用木棒或手指扎0.8~1 cm深的播種穴,每個播種穴里播1粒種子,必須達到不漏播、不重播、深淺一致,確保播種質量。
播種后用小篩將已準備好的營養(yǎng)土均勻地篩到紙筒上面,然后用掃帚輕輕的將多余的土掃清,注意必須使單筒邊緣露出,能分清單筒界線為宜。
覆好土后再用2 g敵克松溶解在4 kg水中的敵克松液噴灑苗床,以苗床上下接墑為宜。
甜菜育苗時間短,一般在20~30 d,可采用結構簡單,費用低,便于管理的小弓棚即可。
1.10.1 溫度管理。出苗前期:播種后7 d之內的中心任務是保溫,促進早出苗出齊苗。白天棚內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溫度保持在5℃以上,這個時期一般不通風。子葉期:播種后8~17 d為子葉期。這個時期的中心任務是防止幼苗徒長,促進根系發(fā)育。白天棚內溫度控制在20℃以下,夜間0℃以上。如果白天棚內溫度超過20℃,就開始逐漸小通風。一對真葉期:播種后18~27 d,這個時期的管理重點是蹲苗,防幼苗徒長。白天棚內溫度控制在15℃左右,夜間以不凍為止。二對真葉期:移栽前3~5 d,這個時期中心任務是煉苗,以適應外界環(huán)境,在無霜凍的情況下,無論白天夜間,弓棚全部揭膜進行煉苗。測溫:在弓棚內掛一支溫度計,感溫點距苗床上端10 cm,早、午、晚嚴格觀察棚內溫度,超過各期溫度指標立即采取相應的通風降溫措施。
1.10.2 濕度管理。出苗前期:發(fā)現(xiàn)棚內床土缺水時,應及時補澆水,保持床上濕度。為了防止甜菜立枯病的發(fā)生,在苗床上補澆水時,最好每次都用2000倍敵克松液。二對真葉期:最后階段澆水次數(shù)盡量減少,床土出現(xiàn)裂縫可少澆水,以幼苗不嚴重萎蔫為準。此時主要是為加強幼苗期抗旱及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的鍛煉。揭蓋苫蓋物:播后至第一對真葉展開時,每日下午5時用草簾或編織布將弓棚蓋好,次日8時揭開。噴施壯苗劑:當?shù)谝粚φ嫒~長至米粒大時,每畝噴1袋壯苗劑(即4 g藥對水8 kg),可控制幼苗徒長,培育壯苗。
移栽是將已培育成的健壯幼苗從苗床中移出,然后移栽到田間的過程。這是紙筒育苗移栽的又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移栽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甜菜產(chǎn)量與經(jīng)濟效益的高低。因而,其在技術措施上要比直播有較高的要求。
苗齡達23~28 d即應移栽,視各地氣溫狀況而定,前山地區(qū)5月初、后山地區(qū)5月上旬,最遲不得晚于5月15日,推遲移栽會引起大幅度減產(chǎn)。
2.2.1 選地選茬,整地施肥。選地、整地:選擇4年以上未種過甜菜的下茬地,移前土地要平整好。要求每畝施有機肥2000 kg,甜菜專用肥60 kg或施尿素10 kg+磷酸二銨20 kg+硫酸鉀13 kg+硼肥2 kg+防地下害蟲農(nóng)藥克百威2 kg。翻地后立即進行耙耱整地,達到地面平整踏實,土壤細碎無坷垃。鋪滴灌、覆膜:整好地后,選70~75 cm幅寬地膜與滴灌支管一次性鋪好,地膜要拉緊、鋪平、蓋嚴,膜上每隔10 m橫壓一道土帶,然后進行滴灌,用水量20~30 m3/畝,保證膜內土壤上下有充足水分,但不能澆水過多影響移栽。
2.2.2 對苗床采取“嫁水”“嫁肥”“嫁藥”。嫁水:為保持苗床有足夠的水分,易于紙筒分離,在移栽前一日將幼苗澆足水量,一般一冊澆水15 kg左右。嫁肥:為達到壯苗,移前的3 d用肥王(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灑,用量以一桶水加肥王20 g為宜。嫁藥:為防止幼苗移栽到田間后蟲害,移栽前1~2 d對床內的幼苗用1500倍液敵殺死或1000倍甲基異柳磷液噴灑。
幼苗真葉四片,葉柄長與葉片長之比小于0.7,葉寬1.5 cm,葉片長5 cm以下,胚軸長小于0.5 cm,葉色深綠有光澤無病。
2.4.1 起苗。起苗應本著先育先起先栽,壯苗大苗先起先栽的原則。用專門起苗釵或平板鍬起苗。先從苗床一端開始,將育苗床土埂扒去,露出紙筒,用鐵釵、鐵鍬將紙筒苗分成3~4截掘起,放入苗箱或直接裝在平板車上。運苗時盡量減少顛簸震動,防止床土脫落損根;幼苗上面應遮蓋用水澆濕的麻袋或草袋,防止幼苗在運送、移栽過程中風吹日曬失水萎蔫,影響成活。
2.4.2 移栽密度。選用70 cm幅寬地膜,膜上栽兩行,行距40 cm,株距25 cm,膜間行距控制在60 cm,使寬窄行總播幅穩(wěn)定在100 cm。每畝栽5300穴。
2.4.3 移栽方法。移栽采用人工打孔移栽,可以用打孔器或移栽器打孔,一人打孔,兩人放苗,兩人埋土,應保持紙筒上緣與膜面取平,達到不窩根、不下窖、不上吊、不爛筒、不傷根,栽正栽直,用土將膜孔四周壓好,以免風從膜孔進入膜內,將膜揭起或膜孔邊緣損害幼苗。
如移栽前灌好水則不用澆緩苗水,如移栽前灌水不好,移栽后,立即進行滴灌緩苗。用水量一般在10~20 m3/畝。以土壤透濕、不積水為宜,保證緩苗。
蹲苗結束后(13~15片葉),甜菜生長開始進入葉叢快速生長期,此期需水量很大,每隔7~10 d滴1次水,水量為20~25 m3/畝。以使葉叢迅速達到繁茂。
7月中旬至8月下旬,甜菜已封壟,需水量劇增,要求土壤含水量達到最大持水量的70%~80%。每隔7 d,灌水1次,水量為20~25 m3/畝;這個時期的灌水一定要視土壤墑情、降水、甜菜的生長情況而定,甜菜有閉晌現(xiàn)象就要灌溉,切勿造成田間積水。從9月份開始,應減少灌水,以利塊根積累糖分;收獲前半個月要停止灌水。灌水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
移栽后2~3 d結合查苗、補苗進行中耕,確保移栽成活率95%。一般中耕兩遍較為適宜,在封壟前(13~15片葉)進行中耕培土。甜菜中耕后滴水滲透性較好,土壤保持松散,有利于甜菜的扎根生長。在滴灌進行滴大水作業(yè)時,表現(xiàn)出膜內潮濕陷腳,膜外干燥,不影響其他作業(yè)。
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甜菜封壟前,結合中耕培土及時揭膜,可以改善土壤透氣狀況,增強根系活力,防止功能葉早衰,同時也可防止因土壤通氣不良造成的甜菜爛根現(xiàn)象,對提高甜菜產(chǎn)量,降低青頭有明顯效果。
根據(jù)病情測報,7月上中旬,當發(fā)現(xiàn)田間有中心病株后,用異菌脲、苯醚甲環(huán)唑、吡唑醚菌酯、氟硅唑、丙環(huán)、阿米西達、凱潤、杜邦福星、世高、乙醚酚、翠貝等藥劑進行防治。
按藥劑產(chǎn)品使用說明進行葉面噴施。10~15 d后進行第2次噴藥。噴藥宜在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進行,噴藥后4 h內如有降雨,需要重噴。
甜菜生育中后期田間發(fā)生甘藍夜蛾和藜夜蛾幼蟲危害時,用菊酯類、阿維菌素、敵百蟲、辛硫磷等噴灑,噴藥宜在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進行,噴藥后4小時內如有降雨,需要重噴。
甜菜不僅利用根系吸收各種營養(yǎng),而且能夠通過葉細胞吸收低濃度的營養(yǎng)液。特別是在甜菜塊根糖分增長期進行葉面噴施,效果最顯著,為了節(jié)省用工開支,我們可以結合防蟲、防病進行葉面噴施,但一定要嚴格控制肥液的濃度。一般硫酸鉀應在0.6%~1%;過磷酸鈣在2%~3%;磷酸二氫鉀在0.2%~0.3%;微量元素在0.2%~0.3%。噴肥應選擇晴朗無風天氣,在露水干后進行;中午陽光過強,葉子萎蔫時不宜噴肥。
甜菜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同化器官,功能葉片多少,直接關系到塊根產(chǎn)量和含糖率。甜菜割撇葉片后,會造成大幅度減產(chǎn)、減收、所以甜菜生長中后期嚴禁割撇功能葉片。
甜菜起收前20 d要嚴禁澆水。
以10月上旬為宜,收獲時嚴格按“國標”進行俢削,起收做到“四隨”隨起、隨削、隨堆、隨運。成堆后的甜菜要蓋好,防止風吹、日曬、干耗、受凍變質,造成損失。
甜菜收獲交售后,對地內殘膜要撿干凈,以凈化農(nóng)田,并進行秋翻秋匯,為來年種植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