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芮
合肥市市政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BIM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設計者通過以塑造建筑信息模型的方式,來構建設計方案,能夠在設計過程中,更加全面、直觀地了解設計效果,以便于及時發(fā)現、處理方案中的不足,提高設計質量。因此,應深入分析該技術在建設設計中的應用,以總結出更佳的應用方法,增強建筑設計方案完成效果。
(1)管線位置設計。在建筑設計中,基于CAD的傳統(tǒng)設計方式,所形成的設計方案為二維圖紙文件,其無法完整地顯示設計方案中管線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因此,設計者很難發(fā)現自身在管線位置參數的設計上存在的問題,同時,也不方便施工人員對具體管線空間位置設計方案的理解。為此,在建筑管線設計中,設計者可以采用BIM技術,在軟件上以繪圖、參數輸入的方式,構建出三維立體的管線設計方案圖,以及時發(fā)現管線空間位置的交叉、重合問題,并弱化施工人員的設計方案理解難度,提高后續(xù)建設施工的準確性與效率。但在此過程中,應選擇好專用的BIM設計軟件,并做好軟件安裝工作,確保軟件運行的穩(wěn)定性,以深入優(yōu)化設計工作效果。
(2)管線參數設計。管線參數包括空間距離、直徑、長度等多項數據,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管線系統(tǒng)的使用性能。因此,在設計中,保證參數的準確性與合理性,是優(yōu)化設計方案質量的重要途徑。而在BIM技術下,各項參數均能夠以三維實體的形式,展示在設計文件中,使設計者可以直觀感受到方案的實際建成效果。此時,具備一定經驗的設計者,即可通過目測,迅速發(fā)現設計方案中存在的參數不合理問題,然后予以及時改正,保證設計質量。此外,當前大部分BIM設計軟件均有表格導出功能,設計者可以利用該功能,羅列出所有的管線參數數據,然后再通過全面地檢查數據,來發(fā)現、處理設計中的參數問題,增強設計方案完成效果。
(1)主體結構框架設計。就目前來看,當前建筑的結構類型主要以框剪結構為主,而這種建筑的主體結構包含兩個部分,即承重結構和非承重結構。設計者借助BIM技術,不僅能夠查看整體的主體結構三維狀態(tài),而且還能通過操作配套軟件,單獨查看承重結構三維形態(tài)、非承重結構的三維形態(tài),以便于設計者能夠更加準確地發(fā)現設計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增強主體結構框架設計的準確性。此外,利用BIM軟件,設計者還可以單獨查看同種類型結構件的所有參數設計結果,以更加精細地對設計的合理性予以核查,有助于后續(xù)設計變更頻率的降低,推動施工效率水平的發(fā)展。
(2)力學計算校核。一般來說,為了保證建筑主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設計者通常會基于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等力學方面的公式,對建筑主體結構的承重能力進行校核計算,以免主體結構設計方案存在科學性缺陷。在此過程中,設計者可以基于BIM技術,使用配套軟件,導出各個構建的工程量數據,如長度、體積等,然后再進行校核計算,這樣可以省去數據統(tǒng)計環(huán)節(jié),減少人為操作對校核計算結果準確率的影響,增強設計質量。
(1)結構修改。在設計中,若經過自檢后,發(fā)現了設計中存在不合理問題,那么設計者則需立刻進行修改,以保證最終的方案成形效果。但基于CAD的傳統(tǒng)設計,不能具體地呈現出修改后的設計效果,同時其在操作上也相對煩瑣,容易影響設計工作效率?;诖?,在設計修改中,設計者可以采用BIM技術,并利用其操作友好性、具象性,實現高效、準確的設計修改。其中,在結構修改中,可以使用軟件繪圖工具,在三維模型上進行直接修改,并在修改過程中,實時地確認修改的實際效果。同時,當模型被修改時,配套的參數也會進行同步變化,如:在修改管線豎管長度時,設計者通過一鍵刪除原來的豎管,再選取、布設所需長度的豎管,即可快速完成修改,而且配套參數也會直接顯示當前的長度參數,消除傳統(tǒng)模式下,重復進行的手動繪制、輸入程序,提高了結構修改效率。
(2)參數修改。在建筑設計修改中,參數修改一般包括,柱尺寸的修改、鋼筋型號修改、管直徑修改等操作。在傳統(tǒng)設計模式下,若涉及同類構件的單項參數全部修改,那么設計者就需要反復進行參數的修改輸入,但這樣容易出現遺漏,影響最終的修改效果。為此,在參數修改中,設計者可以使用BIM技術,來進行修改,以消除傳統(tǒng)模式下煩瑣的設計修改操作程序。在BIM技術下,設計者要先借助配套軟件中的全選功能,選擇需要修改的構件類型,然后打開參數編輯器,即可對同類構件的參數進行修改,而且僅需修改一次,就能夠實現對所有同類構件參數值的調整,增強了設計修改的便捷性。
(1)結構審核。在建筑設計中,審核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效果,直接關系著設計方案的整體質量。因此,設計方必須保證審核的精度與全面性,以優(yōu)化設計方案出具效果。在此過程中,可以將BIM應用到結構、參數審核中,使審核人員得以更加直觀地核查整體設計方案,加強審核工作力度。其中,在結構審核中,審核人員借助BIM軟件的選擇功能,查看每個樓層的結構三維形態(tài)、單個結構件的三維形態(tài)、某一結構件類型的整體三維形態(tài),以確認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提高審核環(huán)節(jié)效用[1]。
(2)參數審核。在參數審核中,利用BIM技術,審核人員可以通過操作軟件的統(tǒng)計功能,導出工程量明細,以判斷工程量參數是否合理。此后,再操作軟件的構件全選功能,查看各類構件的參數設置情況,判定結構參數的合理性。最后,操作軟件的參數整體顯示功能,對各個結構件的參數進行整體的審核,確認無問題后,再向建設方呈交設計方案,即可有效降低設計不合理問題出現的概率,提升建筑設計水平。
綜上所述,增強BIM技術的應用效果,能夠加快推進建筑設計領域的優(yōu)化發(fā)展。在設計中,借助BIM技術可以合理化管線安裝位置、優(yōu)化建筑主體力學性能、提高設計效率、保證設計審核工作的有效性,從而為后續(xù)的建筑施工提供更加翔實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