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芳
華建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1
在建筑工程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參與的單位眾多,而且相互間也經常出現沖突,為了使得這個問題能夠順利解決,必須要尋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利用BIM模式就可完成碰撞檢查工作,確定是否存在問題,進而依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在此之后要繼續(xù)展開碰撞檢查,這樣就可保證管線布置能夠實現最優(yōu)化[1]。
建筑工程項目對人員、材料、設備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投入的資金量也很大。將BIM技術予以應用就可完成成本預測、計算工作,保證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從建筑企業(yè)的角度來說,要將獲得的工程數據作為基礎,完成資源計劃的制定工作,如果采用傳統(tǒng)方式來對成本予以計算、確認的話,準確性是難以得到保證的,資源浪費也就無法避免。而通過BIM技術則能夠使得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成本測量數據也可以保證是準確的。
從傳統(tǒng)建筑工程管理來看,采用的技術手段顯得比較陳舊,這就使得成本投入明顯增加,施工企業(yè)難以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對項目預算編制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較大的。在工程建設期間,建設單位的關注重點是投資控制,承包商則是對施工造價予以嚴格管控,確保不會超出合同造價,而這就導致發(fā)生利益沖突的概率大幅增加。除此以外,因為造價信息顯得較為模糊,參與工程建設的各方對造價管理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知,而且信息共享也未能實現,而這就使得造價投入大幅增加。
從傳統(tǒng)建筑工程管理來說,進度監(jiān)督是不可忽視的,然而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對于建筑工程而言,設計、施工需要同等關注,怎樣才能使得兩者真正整合為一體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組織施工時,設計、施工的相關人員應該要建立起通暢的溝通渠道,這樣可以使得相互交流更為便捷,然而這一目標想要達成是難度非常大的。在展開設計工作時,需要對可操作性予以重點關注,一旦施工過程中發(fā)現操作難度很大,應及時和設計人員進行溝通,由其完成修正工作,這對工程施工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極大的。另外,建筑施工本就呈現出明顯的復雜性,因而設計想要十分順利的實施就會存在困難,施工進度自然就會受到影響。對傳統(tǒng)建筑項目管理予以分析后發(fā)現,工程進度監(jiān)督工作落實不夠徹底,實際操作價值并不高[2]。
展開傳統(tǒng)建筑工程管理時,相關人員對建設效率的重視程度較高,而質量管理則明顯忽視。有些管理人員并未認識到項目決策的重要性,決策失誤的情況經常出現,比方說,由于自身擁有的專業(yè)知識不足,專業(yè)技能比較低下,項目設計存在疏漏,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達不到標準要求。質量監(jiān)管采用的措施并不適合,建筑施工質量自然就無法保障,這對工程建設產生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
CAD技術雖然已經得到應用,將設計程序加以利用就能夠獲得所需的施工圖紙,然而這個過程呈現出單向特征,即使對圖紙進行了修改,但是相關的構建依舊保持原有狀態(tài),如此一來,工序就會發(fā)生重疊的情況,而且錯臺、碰管之類的問題也會經常出現,這對后期施工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返工也難以避免。
為了使得建筑施工能夠順利展開,必須要完成方案設計工作,只有獲得場地的相關信息才能確保方案更加合理,否則的話,正常施工必然會受到影響。相關人員在對方案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對場地的各方面情況有清晰的認知,地形、地貌、地質、交通等均是不可忽視的。傳統(tǒng)的場地分析通常是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并未得到應有的關注。而對BIM技術加以充分利用,確保其和定位系統(tǒng)能夠真正融合起來,如此就可對施工現場予以模擬,并獲取相關的物理數據,這樣就可使得施工現場規(guī)劃工作順利完成,效果有明顯的提升。
設計階段中對BIM技術加以應用可以使得設計效率大幅提升,設計質量也能夠得到保證,進而保證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BIM技術具有的價值是明顯的,通過其能夠使得項目現狀能夠更為直觀的呈現出來,抽象性就會明顯降低。對BIM技術予以充分利用可以實現三維設計目的,系統(tǒng)、成員、內容均可集成到同一環(huán)境中,如此就可使得項目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及時尋找出來,設計質量自然就會得到大幅提升。有些建筑的設計是較為復雜的,采用傳統(tǒng)方法是難以保證設計質量的,而將BIM技術予以充分應用則能夠使得這個問題切實消除。
BIM模型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載體,通過其能夠獲得大量的信息,這樣一來,項目經理就能夠完成好計劃制定工作。利用此模型就能夠將各個節(jié)點清晰呈現出來,如此可以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順利展開。建立起B(yǎng)IM模型后,可依據自身的實際需要提取出所需的數學模型,并可以對相關的數據有清晰的認知,只需要利用專業(yè)軟件就能夠獲得相關的數據。依據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來對項目成本展開計算,如此一來,項目計劃就能夠制定出來,并可保證其能夠落實到位,比方說可以完成進度計劃、資金計劃、資源分配計劃等的制定,進而對項目成本進行有效的管控,保證資金流入、流出更加的合理。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來說,將BIM技術予以充分應用可以使得施工的實際需要得到滿足,相較于傳統(tǒng)方法,其具有的優(yōu)勢是明顯的,這樣就可使得管理的實效性有大幅提升,尤其是進度控制的效果能夠真正達到預期。
為了使得建筑工程造價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應該要將BIM技術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通過其可以使得工程量計算更為準確,并可依據原材料價格來對工程造價予以模擬、運算,確保造價是最為合理的,進而使得預算編制呈現出科學性。另外來說,BIM技術還可使得相關人員真正認識到造價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夠形成更為牢固的造價控制意識,如此一來,資金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繼而使得施工企業(yè)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經濟效益。將BIM技術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可以保證項目管理的實效性大幅提高,并保證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確保浪費的情況能夠切實消除,如此也能夠使得工程項目的進度、質量切實保證,整個建筑行業(yè)可以保持穩(wěn)健發(fā)展。
在展開建筑工程管理時,若想保證其更為規(guī)范,管理水準有大幅提升,要組織管理人員參與到培訓中。從人員培養(yǎng)的角度來說,安全培訓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切實將培訓工作做到位,方可使得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有大幅提升,施工可以順利完成。從事建筑工程管理的相關人員擁有的管理知識、技術能力等會對施工質量產生直接影響,一旦對安全知識、安全技術不夠了解的話,那么就難以緊跟時代前行的腳步,建筑企業(yè)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也達不到預期。切實做好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能夠使得管理水平有大幅提升,并可使得建筑行業(yè)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組織安全培訓的過程中,將BIM技術加以充分利用能夠使得培訓效果更為理想,比方說,在施工的過程可以實現三維仿真目的。通過三維仿真施工能夠了解存在的安全問題,這樣可以使得管理人員認識到問題所在,并尋找到可行的方法予以解決,現實施工中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幾率也就會明顯降低。同時,相關人員還能利用BIM技術進行安全措施的仿真,例如,安全救援等,為相關人員的安全培訓增添一份生動的體驗,使得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能夠得到有效增強。這種方式也將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優(yōu)勢有效地發(fā)揮出來[3]。
驗收階段作為工程項目實施的最后一道環(huán)節(jié),是工程項目質量和進度管理的有力保障,關系到工程項目整體建設品質,建設方應在該環(huán)節(jié)加大效能監(jiān)察實施力度,對工程竣工驗收實行全過程監(jiān)督與管理,不但要監(jiān)察驗收標準是否全面細化,而且要核實驗收方法是否得當,使驗收人員做到全面細致地記錄工程驗收內容以及存在的問題,防止缺項漏項、應付了事等現象發(fā)生,對于工程項目中需要整改返工的地方,應及時督促驗收人員如實客觀反映驗收情況及后期整改建設意見,提高驗收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在建筑的設計以及施工的環(huán)節(jié)使用BIM技術可以極大地提升整體的建筑水平,當下也已經得到了十分普遍的使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完善,當下的BIM的技術以及水準等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建筑的過程中有效的使用BIM技術可以極大地提升建筑設計的整體水準,使得整體的建筑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十四五發(fā)展綱要明確指出要通過技術融合來為發(fā)展賦能,因此建筑業(yè)也要重視BIM等技術的更廣泛應用和進一步技術革新,從而利用技術推動行業(yè)更健康、更高效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