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驪
一次在紅海潛水,在海底深處珊瑚礁間巖洞與通道間的水路穿梭時,突然感覺到有目光正在逼視著我,如芒刺在背,不禁全身顫栗。我一動不動地趴下來環(huán)視周圍水域,透過縫隙看見一個細頸如玻璃花瓶的腦袋、一張巨大的嘴巴、一對滾瓜溜圓的豬眼睛。其眼睛噴射著兇狠的目光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看,仿佛要把我“穿透”。珊瑚礁上這種猛獸一下接著一下張開大嘴巴,暴露出尖利的牙齒,喘息著……“大海鱔!難道我碰上了大海鱔?”可怕的念頭一閃而逝。我注視著它的一舉一動,看見它身上斑斑點點呈波紋狀,體長約3米。我拿起攝像機用閃光燈拍攝了一組照片。我的行動顯然驚怒了這尾大魚。它從上面的覆蓋物中掙脫出來,怒不可遏地上竄下跳。尾隨著它,我又成功地拍下另一組鏡頭。一切發(fā)生得如此迅雷不及掩耳,海鱔身后留下的只有它攪起的一團團懸浮物。
這種水下猛獸有“殺手”的惡號。它體長如蛇,腦袋小,嘴巴前凸,嘴里長滿尖利的牙齒,牙齒大得嘴巴都合不上。
海鱔令人驚奇的男一個特點是牙齒的位置。海鱔的牙齒長在兩對頜上,一對頜在嘴里,另一對頜在咽喉部。當抓到獵物時,海鱔運動肌肉將后頜移向前,靠近前頷。多出的那對頜上彎彎巨齒幫忙壓住獵物,咀嚼、粉碎、送進食管。若獵物體積過大,海鱔的上咽頜能將其分解成碎塊。
長期以來以為海鱔的牙齒有毒。實際上,它的牙齒被腐爛的食物殘渣糊得嚴嚴實實。腐爛的食物殘渣在海鱔受傷時有止血功效。海鱔的皮膚沒有鱗,覆蓋著一層經(jīng)過化妝似的紅暈花紋。其栗色斑點、零星斑點、條紋有時形成離奇的花紋。
在太平洋熱帶、亞熱帶海域棲息著約120種海鱔。它們都生活在珊瑚礁間。海鱔總是保持著“潛伏”狀態(tài),在色澤鮮艷的珊瑚間隱蔽著,伺機等待獵物自己送上門來。在黃昏、夜晚時段,海鱔異常活躍。它咄咄“逗人”,逼得章魚、烏賊還有螃蟹等水中生物毛骨悚然、呆若木雞,這時海鱔便趁機狠狠地猛撲上去,用牙齒咬住獵物撕碎并吞食掉。而后,它回到洞中等待下一個愛看熱鬧的“閑人”。
在海底,海鱔不容忍任何冒犯,它把影響它生活質量的同伴一律視為“敵人”,毫不客氣地統(tǒng)統(tǒng)囊括口中。也正因此,海鱔隨時隨地要聚精會神地聽、要張開長滿尖利巨齒的大嘴巴待命出擊。只有一種魚——隆頭魚,魚類中的“清道夫”,膽大包天、肆無忌憚地各處亂鉆亂竄,和海鱔肩并肩兄弟般嬉戲,抑或鉆進它嘴中。小隆頭魚無所畏懼,它悠然地游進海鱔的血盆大口中,幫它剔除牙垢,清潔口腔。借用海鱔彰顯自我勇敢精神的還有小蝦,小蝦的作用與隆頭魚有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