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qū)西街小學 徐亞寧
愛國主義教育既是貫穿思想政治引領的主旋律,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體現(xiàn)。作為少先隊輔導員,我們要幫助隊員“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把立德樹人的目標落實、落細、落小。
少先隊輔導員要在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的基礎上,不斷為之注入時代特色,讓紅色文化變得可敬、可親、可學、可用,引導隊員們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理解、認同紅色文化,自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主動傳承紅色基因。
比如,每年清明節(jié)和烈士紀念日,西街小學的少先隊輔導員都會組織隊員們前往寶天烈士紀念館掃墓,緬懷革命先烈;在北坡烈士陵園擦拭烈士墓碑,講述英雄張寶生的故事等,引導隊員們在實踐中學習家鄉(xiāng)先烈事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此外,學校還邀請寶天烈士紀念館、寶雞烈士陵園和長樂塬抗戰(zhàn)工業(yè)遺址的專家學者,走進校園為隊員們講紅色故事;擺脫過去單一的參觀模式,借鑒翻轉課堂的形式,利用現(xiàn)代網絡信息技術引導隊員們在扮演英烈和講解英烈故事的過程中,走進紅色文化、認同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為思想政治引導提供了鮮活的教材,思想政治引導也為紅色文化提供了傳承路徑。少先隊輔導員抓住紅色資源和思政教材在內容上的關聯(lián)點,讓課堂內外的少先隊活動形成了良性互動、同頻共振,有效增強了思想政治引領的現(xiàn)實感、體驗感、親和力,更幫助隊員們實現(xiàn)了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激勵著他們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比如,西街小學創(chuàng)建了“紅領巾思政學院”,研發(fā)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思政主題活動課程,針對低、中、高三個年級段共有10課時,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黨史、陳倉地方史、榜樣先鋒人物事跡、革命傳統(tǒng)故事、紅色路線研學五個方面,系統(tǒng)地培育隊員們的家國情懷,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徐亞寧(右一)和隊員們一起走進長樂塬抗戰(zhàn)工業(yè)遺址,感受前輩們的民族氣節(jié)
為了幫助隊員們銘記歷史,學習革命前輩的奮斗精神,輔導員依托“紅領巾思政學院”的紅領巾研學課程,帶領隊員們走進長樂塬抗戰(zhàn)工業(yè)遺址的窯洞車間,了解抗戰(zhàn)時的歷史故事。當70多歲的馮驅爺爺為隊員們講述200多名工人不要遣散費,堅定不移地跟黨走時,隊員們都莊嚴地向英雄墻的方向敬隊禮。在研學過程中,隊員們記住了長樂塬的紅色歷史,理解了家鄉(xiāng)革命前輩的奮斗精神,紅色基因就這樣深深地融入了他們的血脈之中,激勵著他們向前。
研究員馮驅為隊員們講述紅色歷史
如何通過情感激發(fā),強化對少先隊員的思想政治引導呢?體驗是隊員們的感官經驗,情感越強烈,體驗會越深刻;體驗越深刻,情感也會越強烈。為此,少先隊輔導員通過組織開展多樣的紅色體驗活動,引領隊員們在親身參與和體驗中認知國情、了解社會、增長才干,將紅色文化的種子根植于心。
比如,為了增強隊員們對中國航空科技的了解,提升他們的愛國情感,輔導員帶領隊員們走進航空工業(yè)陜西寶成航空儀表有限責任公司 ,開展了“中國夢 航空夢”研學活動。隊員們在身臨其境的實地體驗中,理解了科研人員為實現(xiàn)航天夢所付出的艱苦努力,以及一千多項榮譽背后的付出。他們紛紛立志長大要當航空人,從現(xiàn)在起好好學習,早日為國效力。
實踐證明,新時代少先隊員只有在紅色資源中吸取營養(yǎng),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讓紅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脈,自覺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踐行者,才能成長為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少先隊輔導員要培育更多的“紅孩子”,就要為少先隊活動注入紅色元素,讓紅色文化成為“活化”思想政治引導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