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忱泓
(杭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杭州310002)
給排水系統(tǒng)是判定城市建設質量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泵站與其他類型的水利工程項目有所不同,無須修建擋水建筑物,對自然條件和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因此,受地質和地形的制約較小,并且具有工期短、投資小、靈活機動、見效快的特點,承擔著污水處理、排水防澇的功能,可以提升農業(yè)綜合生產發(fā)展效率。但是,在其運行與管理中,常存在一些問題。筆者認為,只有將當前市政給排水泵站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功能,促進市政民生項目的安全高效運行。
泵站是給排水項目中唯一的人工動力來源。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項目的前期規(guī)劃標準過低,設計水平和施工技術條件受到了限制。其中,包括設計人員不能根據實際需求給出整體結構設計方案和規(guī)劃方案,對各級渠道運行情況、出水池水位、量水與配水管理、泵站灌溉面積等方面只能靠人工管理,信息數據采集和利用程度不高,數據時效性差,信息管理系統(tǒng)未充分發(fā)揮作用,泵站設計標準較低,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后續(xù)設備升級與更新過程中難度較大,不能根據泵站的實際需求將網絡通信、集成管理、信息管理相結合,致使運行效率低。因此,在今后泵站管理與維護工作中,應科學設定泵站建設規(guī)模、高低位水池、輸水管線總長度、用水量,從而優(yōu)化給排水工程調度。
設備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4 個方面:(1)電動機和水泵問題。水泵機組葉片安裝是否合理以及安裝位置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泵站電氣設備的運行質量,軸承箱實際潤滑度是否充足,將直接影響電氣設備能否正常運轉,如果水資源存在異物、雜物,可能直接引起電氣設備過載現象,引發(fā)安全隱患。(2)主變壓器溫度問題。泵站電氣設備對變壓器油溫的要求較高,一般應維持在85~95 ℃。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溫度指示容易出現異常,直接影響故障判斷的準確性和及時性。(3)軟起動器問題。顯示屏亂碼、電流不穩(wěn)定、電流擊穿軟起動器、啟動時間故障報警等情況直接影響泵站電氣設備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嚴重時還會對可控硅元件造成損壞。(4)真空開關系統(tǒng)問題。合閘難度較大,機械操作工藝制造粗糙、開關接觸不良等問題將影響真空開關的準確度,或者引發(fā)觸頭溫度升高,埋下安全隱患。
從本質上講,給排水泵站會出現設計、規(guī)劃、設備方面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管理不到位,在日常工作中難以建立規(guī)范化、精細化的檢查機制和監(jiān)督模式。比如,監(jiān)管部門和人員難以發(fā)揮自身職責,將廢水直接排入河道內,直接導致污水腐蝕泵站設備,在帶來運行隱患的同時,不利于其安全經濟運行。其次,廢水長時間集中在集水池內,導致河道的水質下降,排澇效率降低,泵站不能正常運行。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城市的相關部門管理者和建設者缺乏管理意識,泵站運行期間監(jiān)管不夠嚴格,值班人員工作態(tài)度消極、對泵站操作不規(guī)范、瞞報、漏報、隱藏設備故障,直接影響了泵站運行的安全性。最后,沒有定崗定責,未能嚴格制定操作標準,管理人員無章可循,執(zhí)行力無法提高,遇到問題相互推諉。
我國對給排水泵站的運行管理起步較晚,多項研究成果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一些科技化、信息化的使用方式和管理模式只在東南沿海和發(fā)達城市進行了試運行,在中西部地區(qū)、欠發(fā)達地區(qū)技術投入不高、設備更新速度慢、管理工藝難以達到標準要求,重視程度和泵站運行頻率均有待提高。市政工程相關單位能夠提供的財政支持有限,在缺少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的背景下,城市給排水泵站難以實現高效運行。因此,應提升生產和管理技術,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加大設備更新力度,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和設備的普及率和應用率。
要提升給排水泵站的運行和管理質量,首先,應科學選擇泵站位置和泵站樣式。給排水泵站的位置要根據城市發(fā)展和建設的需要,并綜合考慮環(huán)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面調查分析交通狀況、人口分布情況、土地利用性質,盡量不占用耕地,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提升泵站工程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其次,應采取隔離措施,優(yōu)化泵房設計風格,有效減小泵站噪聲,加大環(huán)境保護力度。再次,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結合資金投入和分配,制定水泵機組,科學規(guī)劃設備升級問題,制訂多樣化、多元化的設計方案,并在多種設計方案中選擇性價比高、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的方案。最后,要將信息化理念融入給排水泵站設計環(huán)節(jié)中,提升泵站設計與管理的自動化水平[1]。
要使給排水泵站高效運行,應加強日常維護和保養(yǎng),明確安全運行機制,規(guī)范各項操作行為,尤其在電氣設備養(yǎng)護中,應確保其內部潤滑油充足,定期檢查絕緣電阻、電動機直流、開關柜指示燈、電源接線能否正常工作,降低泵站操作失誤率。在電動機合閘操作時,一旦發(fā)現電動機轉向出現問題,應當立即切斷電源,確保電動機操作能夠有序開展。在高低壓開關柜管理中,應密切關注儀表引線、外觀完整程度、儀表是否損壞、開關熔斷器位置、開關柜接觸狀態(tài)等,確保母線電壓值在允許范圍內,以提升作業(yè)的有序性。在機組運行管理過程中。要隨時維修,經常養(yǎng)護,確保機組完好率,保持設備無灰塵,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經常打掃站區(qū),加強對站內設備維護和管理的重視程度,定期檢查電氣設備情況,確保無漏電短路現象,確保建筑物啟閉設備運行正常。定期清理汛前、汛后時期的絲桿,定期檢查消聲緩沖止回閥,提高給排水效率[2]。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確保止回裝置能夠靈活使用,減小水頭的阻力,及時消除隱患,有效預防事故發(fā)生。
完善泵站系列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和檢修人員應從宏觀層面掌握工程現狀,按照泵站安全鑒定規(guī)程,嚴格查清存在問題。建立詳細的技術檔案,落實各項管理制度[3]。定期對泵站進行安全分析和鑒定,做到有章可循,明確檢修運行人員崗位職責,建立工作票制度獎懲制度,健全泵站運行操作規(guī)程,嚴格建立考勤制度,檢修運行班長對工作現場進行精細化管理,狠抓運行管理制度的落實,細化崗位責任,如果在日常工作崗位中發(fā)現故障,應及時進行規(guī)范、科學的處理,健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為泵站改造提供科學依據,做好詳細記錄,方便后續(xù)進行追責。其次,還應落實各項基礎工作,張貼標識牌及警示牌,制定巡視路線,做好檔案保存管理工作,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轉運部件不會出現銹蝕、腐蝕等情況,避免電氣設備出現短路、漏電等情況,確保電壓、保險絲的安全性,延長泵站的使用期限。
要提升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加強對人的管理。結合公司生產運作實際,提升質量管理體系的規(guī)范性[4]。嚴格落實交接班制度、設備維修規(guī)定、維護保養(yǎng)制度、機電設備巡視制度、安全操作規(guī)程,將維護保養(yǎng)工作責任具體落實到人,以便分析故障原因,掌握設備運行情況,做到“誰維修,誰負責”,實行具體操作標準化,切實做到“誰驗收,誰簽字”。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提升設備管理和維修工作的質量水平,充分發(fā)揮生產技術部的職能,建立設備技術檔案、安裝調試驗收記錄、建立設備臺賬卡、大中型修理檔案記錄資料、維修質量驗收、設備購置審批等相關資料,每月檢查生產完成情況,將技術使用狀況、管理服務質量納入月度考核,并將其作為重點指標。以此規(guī)范操作,提升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的重視程度。
為了探究市政給排水泵站運行與管理的具體措施,本文以H 省某供水工程梯級泵站為例,從方案研究、通水目標、準備工作、技術要求、應急預案、日常管理這幾個方面,探究其聯合調度方案。
梯級泵站屬于調水系統(tǒ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本項目中,供水工程一共有5 座泵站,沿線設1 座高位水池,管線合計長159.78 km,以平原湖泊型水庫為水源地,匯流面積較大,水位變幅較小,供水量遠遠高于取水量,總體水深較淺,以城市供水、排灌為主,
在項目設計過程中,確定了通水研究目標、研究通水任務、檢驗工程設計,并判斷其是否滿足甲方要求。為確保建筑物運行安全,新建支線取水泵站,檢測各項運行指標,檢查是否存在泵站建設移位、變形、滲漏等問題,制訂維修方案,檢驗管材、水泵、調流調壓閥、電機、檢修蝶閥、電動偏心半球閥、泄水閥等設備的型號和質量,加大對自動化設備的管理,盡早發(fā)現存在的設備問題。尤其在設備運行與管理中,電氣設備操作人員采取以下措施對高低壓開關柜、變壓器、電動機等方面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1)泵站電氣設備操作人員提升了作業(yè)的有序性,采用規(guī)范化操作做好高低壓開關柜養(yǎng)護與管理,觀察儀表外觀完整程度,確定高低壓開關柜是否存在脫落情況,儀表指示燈是否準確,保證二次系統(tǒng)熔斷器位置的準確性,提升操作電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加強變壓器修護和管理,確保其參數值可以滿足國家相關標準,有效處理套管破損問題,在日常工作中及時檢查低壓套管,保證進出接線安全可靠,降低安全隱患,準確把握油枕的油位情況,按照檢測流程準確判斷變壓器是否存在偏差,如果出現上層油溫過高情況,技術管理人員必須控制負荷情況,及時解決故障問題。(3)加大電氣設備管理維修人員的重視程度,為電氣設備運行提供安全、穩(wěn)定、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密切關注電動機轉向,全面檢查電動機性能,提升整體管理效率,實現精細化管理,嚴格落實交接班制度,提升人員操作技能。
綜上所述,當前市政給排水泵站在設計、設備、管理、技術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建議科學設計、提升自動化水平、健全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維護和保養(yǎng)、強化部門職責、實現精細化管理、規(guī)范基礎操作,每月檢查生產完成情況,定期檢查電氣設備情況,提升人員重視程度,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