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益才
梁橋建設項目對交通運輸業(yè)的變化有著不同的反應,影響著人們的出行需求。以掛籃施工技術為基礎,結合一座連續(xù)梁橋實例,從施工工藝、掛籃設計與試壓、懸臂段施工、合攏段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掛籃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施工要點。通過分析,可以簡單總結掛籃施工技術的應用方法,有利于該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和改進,旨在為橋梁工程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類橋梁的施工工藝也在不斷改進。高強混凝土結構是橋梁工程中常用的結構形式之一。但因各橋梁承載能力不同,對結構形式的要求也不一樣。橋梁的施工方法有現澆支架法、懸臂法、頂推法等多種施工方法。采用懸臂式澆注的,即掛籃法,應用頻率最高。事實上,掛籃施工就是把橋梁結構分成若干段,然后由墩臺向兩邊依次澆筑的施工。懸籃懸臂澆注是橋梁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種施工工藝。伴隨著橋梁建設數量的不斷增加,對吊籃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明確掛籃施工難點,并對其進行質量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懸臂式掛籃澆筑施工達到要求。
廣明高速富灣特大橋橋址位于廣東省佛山市,該項目橫跨西江下游干流河段,連接高明區(qū)富灣鎮(zhèn)和西江兩岸的三水區(qū)白坭鎮(zhèn)。富灣大橋主橋為(112+2×200m+112)m 預應力混凝土剛構梁體系。上結構為三維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箱梁截面為單箱單室結構,箱形梁高由跨中3.86m 分別變到根部11.56m,箱梁頂板全寬16.38m,底板寬7.68m。主橋主墩每墩18 根、過渡墩每墩12 根,共78 條樁基,主橋全部為水中墩,均需進行水上施工。其中樁徑有2 種形式:主孔54#~56#墩為18′Ф250cm;53#、57#過渡墩為12′Ф180cm;樁長從35.5m 至93.5m 不等。根據地質資料分析,橋位處覆蓋層主要由細沙、細沙、泥質細沙、砂礫、含卵石的礫石和卵石等組成,其厚度在數米至十幾米之間,基巖為砂巖、泥質細沙、泥粉細沙、灰?guī)r等,且分布不連續(xù)。橋址江中靠高明岸的位置河床基底為灰?guī)r分布地帶,溶洞發(fā)育,其分布范圍和規(guī)模大小,以溶洞為主,土洞為輔,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洞高0.4~15.3 m,洞高0.4~15.3 m,空洞或半充填,或完全充填,充填物一般為軟塑狀的亞粘土,局部含碎石,縱向上,溶洞主要分布在江中至高明岸的岸邊,空洞發(fā)育的基本規(guī)律是右岸多,左岸少;橫向上,靠高明岸的溶洞發(fā)育,規(guī)模大,其他位置的溶洞發(fā)育,溶洞規(guī)模最小,最復雜,溶洞層數最多,達11 層之多;單孔高度較大,約19.7 m;溶洞間多相互交織,施工影響較大。
(1)靜載預壓與觀測數據分析。檢測預壓靜狀態(tài)分析所得的資料,旨在確保吊籃及支架能正常工作,在建筑物內,根據施工要求進行預壓靜狀態(tài)分析及評價。對此,應特別注意保證安全系數,在預壓過程中模擬梁的重量分布。(2)檢查懸吊系統(tǒng)。當掛籃移動時,應及時檢查起重系統(tǒng),以確保掛籃穩(wěn)定。確保軌道的自然運動和縱梁的正?;瑒印#?)斜拉梁和斜拉帶。斜拉梁和斜拉帶是放置掛籃的主要方式,在保證橋身力平衡的前提下,要求合理布置其位置,起著約束作用。(4)定期檢查。在施工過程中,定期檢查錨固件的斷裂程度,并根據檢驗結果進行加固,完善進動系統(tǒng)。
連梁是由若干支承梁構成的橋梁。采用連續(xù)梁結構,不僅減少了橋下空間占用面積,還減少了所用材料,保證了橋梁的剛度和穩(wěn)定性。根據這些特點,連續(xù)梁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橋梁結構形式。但掛籃施工技術是指在橋梁施工過程中,為解決橋梁復雜地形環(huán)境所帶來的施工難題,采用連續(xù)梁掛籃的施工方法。吊籃既可裝載施工人員,又可吊起一些小型施工機械,在施工過程中運用杠桿原理移動,保證施工的靈活性。
(1)掛籃可以幫助維持建筑物的穩(wěn)定。工程中,實際重量與自身重量之間的距離很近,即在此力的作用下,杠桿的施工活動能得到最大的幫助。在滿足結構要求的前提下,預應力的抗拉強度可以被提高。(2)施工可以保證沒有施工框架。沒有獨特的施工框架:適合山區(qū)、河流、地方的橋梁、立交橋和施工地點。目前的吊裝技術,可以在沒有橋下資源的前提下施工,保證橋下最大流量。(3)加快施工進度。施工前,首先要進行環(huán)境調查,確定施工階段可采用連續(xù)施工技術,這樣施工過程中才不會出現施工技術的臨時改變而導致施工中斷。采用該技術還可使各墩臺之間并行施工,避免各施工隊之間的施工沖突,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進度。
(1)掛籃設計。這是一座預應力三向連續(xù)梁橋。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先T 構后連續(xù)”的方案,即先澆注T 構,通過系統(tǒng)轉換,再合攏段施工,最終形成連續(xù)梁橋。根據這個計劃,所需的掛籃數是4 個,型式為菱形。包括桁架、底模、走錨、懸掛裝置、橫梁等。本工程中的桁架為多桁片組合結構,在橫梁上設置形成一個桁架,為保證其安全強度,采用四層強化桁架結構。連桿采用貝雷架結構,相鄰的連桿由鋼絲連接。前、后部的桁架上必須有一橫梁,用于下籃式懸掛。底模具由鋼板和螺紋板組成,底模具的固定采用下縱梁扣焊法。(2)掛籃試壓。①桁架加工完成后,需進行現場試驗,以檢驗其承載能力;②掛籃裝配完成后,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小塑性變形,必須對吊籃在加載狀態(tài)下的變形進行檢測,并預先加載以消除變形。本工程采用的預壓方法為:采用砂袋加鋼筋堆放法,5 級荷載分別為0.25、0.50、0.75、1.0、1.2。裝車后立即對吊籃變形進行檢測,以確保安全使用。此外,由于前撓度的變化將導致桁架的變形,因此,在測試時,有必要確定力與位移的關系,以作為高度調整的重要依據。壓力點分別設置在前后支撐和上下、后橫梁的上方,加載完成后,按6 h/次的頻率進行測量,當實際沉降量小于48 h 時,要停止加載,并根據等級卸料要求測量變形值。
雙掛籃均為1#分段結構,雙掛籃對稱安裝完畢后,可開始懸臂施工。通過抽水澆注混凝土,有效控制了坍落度,保證不超過14~18 cm,并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進行壓力、溫度、速度的調節(jié)。以下就是一些要引起重視的關鍵問題。箱形梁澆注前,必須嚴格檢查吊籃的中線和底模標高,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澆注作業(yè)。后澆梁段應根據前期測量結果進行適當調整,消除偏差,保證結構的直線性和平滑度。澆筑要求一次成型,必須在底板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完成,否則會產生裂縫。澆筑有必要從吊籃的正面開始澆筑,以有效避免出現新的裂縫。澆鑄前對管件預加應力,并在管件中加入硬塑管作襯里,可以提高管件的強度,防止外力壓平。為防止隨后振搗引起管道上移,若發(fā)生上移,接著將連結在箱形梁上的鋼筋網固定,相鄰定位鋼筋的間距不超過0.2~0.8 m。以免引起管路上移,若發(fā)生上移,向上的移動會產生不均勻的力量。在使用過程中,混凝土結構可能發(fā)生坍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工程中應確保吊籃錨位設置正確,各部位連接牢固。施工過程中的混凝土應對稱澆筑,各環(huán)節(jié)緊密結合。在每一個施工階段完成之后,測量梁端高度的控制參數。如合格,可將吊籃移至下一階段施工。建造前應選擇合適的材料,計算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含水量。其次,在混凝土攪拌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混凝土是否分層,并根據施工位置合理分層分段澆注,以確?;炷翝仓|量。澆注混凝土時,建設者應該檢查澆筑質量。本工程采用一次成型法施工連續(xù)梁的底板、腹板和翼板。
鉆孔壓漿從下往上進行,壓漿完成后清除殘渣和泥漿,同時在鉆孔端面鑿毛,綁筋,最后進行養(yǎng)護。
(1)中跨合龍。掛籃卸載、中跨跨內連接件安裝、掛籃支架澆筑合攏段、預應力筋張拉、臨時固定件拆除、掛籃支架卸載。(2)邊跨合龍。邊跨處安裝連接件,澆注合攏段,張拉預應力筋,拆下臨時支撐和落梁,改造連續(xù)梁橋,拆下臨時錨索,清理橋面,鋪裝設施。(3)施工注意要點。①箱梁上安裝的預埋件,施工前用于后續(xù)施工;檢查混凝土的強度,主要檢查前支點、掛籃后錨、模板設計、前后吊桿及掛籃結構的強度。為保證掛籃結構與相應的設計要求基本一致,并保證前后桿件的正常使用。②澆筑混凝土時,要嚴格按照相應工序施工,并實時控制好灌注速度。③拉起底籃,掛在底板和懸臂板上,在懸臂板上安裝一個水槽。④正確調整合龍段模板的安裝位置和高度,在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在低溫環(huán)境中必須調整模板。⑤在箱梁之間安裝有可傳遞內力的構件。按承載能力嚴格確定結構截面,邊跨式和中跨式典型勁性骨架,要求內外剛性支撐。⑥安全問題:在連續(xù)梁掛籃作業(yè)時應注意安全。一般而言,在每個吊籃的施工過程中,都要保證工程設計人員的安全,以減少安全風險。對于橋梁工程,如采用管道控制,應合理控制吊籃施工,不受外力的影響。另外,還應根據模板合理設置,減少外力的影響。為提高工程設計的整體質量,在安裝、調試過程中進行安全模板控制。⑦應急措施:采用連續(xù)梁掛籃,全面分析橋梁施工進度。橋梁施工過程中,遇有與車輛有關的問題,施工人員應做好現場工作安排,以減少事故的發(fā)生;其次,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坍塌事故時,應及時檢查施工人員傷亡情況,疏散人員,撥打應急電話,合理控制事故現場。
總之,在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結構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橋梁的運行能力和承載能力。為此,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完成連續(xù)梁掛籃施工。為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實現連續(xù)梁施工的連續(xù)性,嚴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質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該橋梁已完成施工任務,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監(jiān)控,尤其是線形控制和應力控制。該掛籃技術在橋面合龍施工中的成功應用,為同類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參考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