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蓮 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講師
全球定位系統(tǒ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屬于實用性較強的定位系統(tǒng),由接收機、監(jiān)控站及空間衛(wèi)星等組成,對全球范圍用戶信息加以了解的同時可以提供精度較高的三維坐標。測量高層建筑時應用GPS 測量技術,處理效果較好,有助于確保測量數據的精確性。
1.1.1 精度高特點
采用GPS 測量技術,不會受到天氣因素、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可在較短時間獲得相關建筑坐標信息,確保獲取相關信息的準確性[1]。
1.1.2 節(jié)省時間特點
采用GPS 測量技術,不需與測站間通視就可以確定坐標點,能有效節(jié)省時間。
1.1.3 測量時間短特點
采用GPS 測量技術,一般測量時間在25 min 左右,動態(tài)定位數秒即可完成,利于減少實際測量時間。
1.1.4 操作簡便特點
采用GPS 測量技術,測量天線高,設置開機相關參數,就可以實現自主測量、記錄的效果。
1.1.5 GPS衛(wèi)星數量多
GPS 衛(wèi)星的數量較多,而且可達到分布均勻的要求,使得建筑信息測量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20 世紀70 年代國外研制了衛(wèi)星導向定位系統(tǒng),可做好用戶設備、地面監(jiān)測站及空間衛(wèi)星等銜接工作,將GPS 技術應用于軍事領域的效果較佳[2]。以衛(wèi)星高速運轉瞬間位置為主,將其當作起算數據、借助空間距離交匯方法的作用,及時獲取相關待測電三維坐標數據信息。此外,參照全球定位系統(tǒng)測量規(guī)范、國家相關標準以及全球系統(tǒng)城市測量技術規(guī)范等,合理運用該項技術,發(fā)揮其最大的應用價值。
業(yè)主、施工企業(yè)或上級部門需下達相關技術文件,如測量合同及任務,作為非常強的指令存在明確的測量要求,對于密度、精度及任務范圍等均提出具體規(guī)定,同時對資料上交時間、任務完成指標均需提出相關規(guī)定。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GPS測量技術,能結合測量任務書內容明確經濟、精度、密度等相關指標和情況,再結合現場勘探工作、規(guī)程內容,詳細說明不同位置點連接方法、測量評論及時間等,從而使得測量數據的精度得到有效保障。
利用GPS 測量技術進行高層建筑圖形設計時,需要考慮建筑施工的具體需要、測量經費、時間、接受設備和設備數量等相關情況。當前,GPS 圖形設計涉及三角形、環(huán)形及混合形等,可以確保集合的強度、降低測量工作量。高層建筑施工測量中GPS 網圖形主要應用的是三角形網,原因是三角形網由三角形邊、非同步獨立觀測邊所構成,在可靠性及結構性方面優(yōu)勢突出。
但是三角形網觀測工作量非常大,特別是在接收機數量較少的條件下,觀測時間加長、觀測量加大。如果條件允許,建議使用混合網,因為混合網可確保網幾何強度、提高網的可靠性,并且能有效降低外作業(yè)的工作量和成本,維護建設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環(huán)形網由多個存在多條獨立觀測邊的閉合環(huán)構成,環(huán)形網與靜電大地測量導線網比較相近,結構強度小于三角形結構強度。環(huán)形網主要優(yōu)勢是觀測量小、可以自檢,但是非直接觀測基線邊精度,觀測邊低且臨近點基線精度無法達到均勻分布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附合線路環(huán)形網兩端點間向量精度高,而且附合線路涉及基線邊數,不能超出限值。星形網幾何圖形比較簡單,能夠對邊間加以觀測,而且不會構成閉合圖形,但是檢驗、觀測粗差能力不佳。星形網需使用2 臺儀器作業(yè),測定點位坐標WGS-84,各點坐標均需進行參數轉換處理。
與此同時,GPS 測量基準點布置期間不易遭受建筑物內、外位置因素的影響,測量網連接形式多元化,如點、網、邊、點邊混合等連接形式[3-4]。實行圖形設計相關需要注意準確把握常規(guī)測量需要,尤其是在測量點布置的過程中,應考慮測量點通視性、測量位置通視性,確保不同測量點通視方向數量≥3 個。
此外,應以原城市坐標系統(tǒng)為核心,嚴格控制工作量,利用不同的測量網點,這個過程可借助GPS 測量網布置、非同步獨立觀測技術的作用處理,從而形成閉環(huán)網和附合線路。另外,GPS 測量能獲取GPS基線向量,要求在進行GPS 網技術設計的過程中應用坐標系統(tǒng)、起算數據確定GPS網基準。
精度作為GPS 測量技術設計的主要指標,設計值大小關系到設計計劃布置、實施效果。針對此,要求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結合實際需要、經濟指標,進行精度設計,找到GPS 弦長的誤差,再以σ表示GPS 基線等效距離誤差/弦長誤差(mm),以a、b、d 分別表示GPS 極限進度固定誤差(mm)、GPS 接收機誤差(ppm·D)、相鄰點距離(km)。一般條件下,高層建筑GPS 測量時相鄰點距離保持<0.18 km。
高層建筑施工時需遵循國家坐標系/地方獨立坐標系進行測量,以便獲取測量過程基線向量。針對此,要求進行GPS 網技術設計階段確定坐標系統(tǒng)、收集起算數據,GPS 基準由尺度、方位、位置等構成,實際設計時及時找到網位置中存在的基準問題。另外,選取不同地方控制點、起算數據時,應作以坐標轉變及時計算出GPS地面坐標系坐標。一般需結合被測地區(qū)地形結構控制點分布狀況,將聯測點控制在3個以內,GPS 網重合原城市等級控制網點/國家電網,建議以長方形表示,以確保坐標更加均勻、降低誤差[5]。
以某大廈為例,總建筑面積在50 萬m2左右,塔樓面積在30 萬m2左右,地上、地下層數分別為160、4 層,高度約為700 m。建筑工程將酒店、商務、住宅、娛樂和購物等融為一體,為獲得最佳建筑預期應用效果,使用平面為Y 形結構。結構體系為鋼筋混凝土束筒結構、鋼結構束筒結構,尤其為鋼筋混凝土束筒結構,建筑高度不斷增長,為螺旋收分的狀態(tài),建筑抗風性能較好。
通過對該高層建筑工程測量難點進行分析,發(fā)現存在以下測量難點:①塔樓結構為高、纖細的狀態(tài),調查發(fā)現,溫度增加8 ℃左右、塔樓混凝土結構5 h 偏移12 cm,即偏移2.2 cm/h 左右,而這也是造成測量誤差的基本原因,無法確保測量的準確性;②測量工作量非常大,為防止工期發(fā)生延誤問題,可使用液壓自動爬升模板進行施工,布置220 個參照點,提高內控法測量的性能。這說明通過開發(fā)工程測量系統(tǒng)能達到參照點布設要求,準確測量建筑相關數據信息,防止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該高層建筑施工場地占地面積較大、視野較佳,通過外控的方式進行平面控制傳遞處理。樓層數量不斷增長,塔樓會在多方面因素下產生偏移問題,這時則不能確保測量的進度。但如果樓層超過20 層,因受到模板系統(tǒng)因素影響,使得現場參照點觀察難度加大,尤其為通視惡化情況下不建議使用外控法處理。這個過程可使用GPS 技術定位、測量控制點位置,從而為測量放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究其原因,與使用GPS 測量技術進行精準測量有關,有利于對相關控制點進行修正處理,及時獲得準確的測量數據,確定基礎空間坐標,再制定相應的測量方案。并且根據國家、測繪行業(yè)相關標準,在高層建筑施工定位測量中運用GPS 測量技術,有助于使得工程各道工序順利實施,建議在部分樓層實行基準傳遞,對常規(guī)測量方法結果加以校核處理,以便符合建設企業(yè)相關標準[6-7]。
高層建筑施工階段采用GPS 測量技術非常關鍵,可充分發(fā)揮出該項技術的優(yōu)勢,如精度高、節(jié)省時間、操作簡便、GPS 衛(wèi)星數量多等。針對此,建議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應用GPS 測量技術,進行圖形設計、精度設計、GPS 網基準設計等,旨在有效改善以往測量技術的不足,發(fā)揮出該項技術的最大應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