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周麗芳
我們對于青泥瓦的記憶是怎樣的?是江南淅淅瀝瀝的雨季下雨滴順著青泥瓦接連不斷下落;是肅蕭冬日暖陽撫摸下鴿子在老房子屋頂青泥瓦上靜靜的守候;又或是佇立高樓眺望的人們在凝視著高樓林之外遠方別具一格的零星半點的青泥瓦。
我對于青泥瓦的記憶還存留在小時候住的老房子。在多雨的江南,尖頂房屋仿佛就是為了多愁善感的江南而生,那青泥瓦就是尖頂房屋的良配。呈四邊形拱狀的青泥瓦,就是為了方便一層層堆疊起來,像魚鱗般整整齊齊的鑲嵌在尖頂?shù)姆课萆希甏眠h些,這些青色的魚鱗就會隨著時間的沖刷變成黑色的,也跟隨著黃褐色的泥土房一起變老。
如果說時間是無形的,那青泥瓦就是時間的使者吧,它見證了一個家的成長。從一個家開始,它見證了一個男人迎娶他的心上人;見證了每一個結(jié)晶的出生;小孩慢慢長大,青泥瓦上總是會出現(xiàn)一顆顆蛀牙或是完整乳牙,他們是小孩的下牙,老一輩的人總是說,下面換下來的牙齒往屋頂上扔——小孩的新牙則會整齊的往上長,它又見證了每一個小孩的成長;小孩抓貓的屋頂上,被踩斷的老青泥瓦;老父親在屋頂上修補著斷裂的青泥瓦,將黑色的瓦片拿下,換上嶄新的青泥瓦片;小孩長大為大人,也有他的小孩,他的小孩也將下乳牙扔上房頂……
現(xiàn)在的人們對于這些陳年的物件或許早以將它拋之腦后,但確實承載了老一輩的生活,還有那個煙囪時代煙火氣息的生活。
每當(dāng)我回到老家看著僅存的一間青泥瓦屋時,它帶給我的是很多的記憶和一些感慨,既有些懷念又有些許感傷。每日不到天明是喔喔啼叫的公雞喚醒休息一晚的人們開始勞作,我想爺爺奶奶那輩的人都是勤勞的。他們總是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伴著雞鳴起床,開始一天的勞作。以前的那個時候,連電熱水壺都沒有,每天都需要在一大早就將一天需要的開水在鍋里燒煮好,柴火順著煙囪往上升,變成黑煙在屋頂上一圈一圈的消失了;伴著日落,把晾曬在青泥瓦上的蘿卜干、李子干、梅子干一摞摞的搬下來,留在青泥瓦上的是零星半點的果核,那是我們這些嘴饞小孩留下的偷吃的證據(jù),當(dāng)然還有果干在晾曬過程中滴落的汁水黏在瓦片上,半夜,大概就有成群結(jié)對覓食的螞蟻嗅著甜味順著房梁爬上青泥瓦片上開心的舔食吧。
恬靜的生活伴著青泥瓦在這歲月靜好中悄悄的度過,青泥瓦的時代終將是隨著我的記憶悄無聲息的退場,進入我們生活中的是紅磚平頂房,走向更大的地方是林立的高樓,恬靜也隨著青泥瓦的退場變得喧囂、忙碌、繁雜起來,我的記憶因青泥瓦而起,也因青泥瓦而傷。
不管歲月如何變遷,我獨愛這江南的青泥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