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浪浪 徐驲 劉中勇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是指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1〕。CHD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2〕指出,我國現有心血管病人數2.9億,其中CHD 1 100萬,大陸地區(qū)CHD介入治療總例數為753 142例,患病率和死亡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給國家醫(yī)療衛(wèi)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外泌體是由細胞分泌的一種直徑在40~100 nm之間的囊泡,屬于細胞外囊泡的一種,含有脂質、蛋白、受體、不同種類的RNA等成分,可以調節(jié)受體細胞的行為〔3〕,并且可以作為疾病的循環(huán)生物標志物,在血液、眼淚、唾液、尿液、腹水等多種體液中都廣泛存在〔4〕。研究表明〔5~8〕,外泌體不僅能在生理情況下通過轉運蛋白質、RNA、DNA等物質在細胞間通訊發(fā)揮作用,還能影響缺血再灌注損傷、血管鈣化、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理狀態(tài)。有證據表明〔9〕,非編碼(nc)RNAs,包括微小RNA(miRNA,miR)、長非編碼(ln)cRNA和環(huán)狀(circ)RNA在各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lncRNA/circRNA可以作為競爭內源(ce)RNAs,通過其miRNA反應元件與miRNA競爭性結合,然后間接調節(jié)miRNA靶向mRNA的表達〔10〕。近年來,隨著基因芯片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fā)展和各大生物信息數據庫的建立,為CHD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本研究通過生物信息學方法,對CHD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液外泌體數據進行分析,探究關鍵的lncRNA/circRNA-miRNA-mRNA ceRNA軸并預測其可能的靶基因,為臨床上診斷和治療CHD提供新的方向。
1.1數據收集 從exoRBase數據庫(http://www.exorbase.org/)下載正常人和CHD患者血液外泌體樣本中的mRNA、lncRNA和circRNA數據。其中正常樣本32個,含有16 932個mRNA、10 626個lncRNA和40 645個circRNA;CHD樣本6個,含有13 848個mRNA、1 628個lncRNA和3 914個circRNA。
1.2外泌體中差異mRNA、lncRNA和circRNA的篩選 在R3.6.2版本軟件環(huán)境下,應用Bioconductor中l(wèi)imma軟件包對CHD樣本和正常樣本數據進行mRNA、lncRNA和circRNA差異分析。所有數據經軟件進行背景校正、標準化和log2轉換。
1.3預測差異mRNA、lncRNA和circRNA結合的miRNA 利用TargetScan網站(http://www.targetscan.org/vert_72/)、miRanda網站(http://www.microrna.org/microrna/home.do)、miRcode網站(http://www.mircode.org/)和ENCORI網站(http://www.starbase.sysu.edu.cn/)分別對mRNA、lncRNA和circRNA結合的miRNA進行預測。將得到的結果導入Cytoscape 3.7.2(https://cytoscape.org/)軟件中,對調控網絡結果進行可視化。
1.4網絡中mRNA功能通路注釋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mRNA的功能和主要作用通路,將上述篩選得到的mRNA輸入DAVID數據庫(https://david.ncifcrf.gov/),選定物種為“homo sapiens”,設定閾值P<0.05進行GO富集和 KEGG 通路注釋分析,并對富集分析結果進行可視化處理。
2.1差異mRNA、lncRNA和circRNA的篩選 通過R軟件對CHD樣本和正常樣本數據進行處理及差異分析,得到312個差異mRNA、43個差異lncRNA和85個差異circRNA。其中上調的mRNA 55個,下調的mRNA 257個;上調的lncRNA 24個,下調的lncRNA 19個;上調的circRNA 4個,下調的circRNA 81個。差異mRNA、lncRNA和circRNA中上調與下調最顯著的前5個見表1。前20個繪制雙向聚類熱圖,橫坐標為樣本,縱坐標為差異基因。如圖1~3所示。
圖1 差異表達mRNA熱圖
圖2 差異表達lncRNA熱圖
圖3 差異表達circRNA熱圖
2.2lncRNA/circRNA-miRNA-mRNA調控網絡 將上述得到的差異mRNA、lncRNA、circRNA分別輸入TargetScan、miRanda、miRcode和ENCORI網站預測所結合的miRNA。運用Cytoscape軟件構建mRNA、lncRNA、circRNA-miRNA調控網絡,網絡中共有145個節(jié)點(其中含有48個mRNA,10個lncRNA、15個circRNA,72個miRNA)和361條邊。藍色節(jié)點代表circRNA,綠色節(jié)點代表lncRNA,紫紅色節(jié)點代表mRNA,黃色節(jié)點代表miRNA,每條邊表示mRNA、lncRNA、circRNA與miRNA的作用關系。在網絡中,一個節(jié)點的度表示網絡中與節(jié)點相連的路線的條數,根據網絡拓撲學性質選出度值較高的節(jié)點,這些節(jié)點可能是整個網絡中的關鍵,并發(fā)揮著關鍵作用。見圖4。
圖4 lncRNA/circRNA-miRNA-mRNA調控網絡
2.3靶點通路分析 將上述篩選出的48個差異mRNA通過DAVID數據庫進行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GO條目69個,其中生物過程(BP)條目39個,細胞組成(CC)條目7個,分子功能(MF)條目23個(P<0.05)。在BP中,基因主要富集于protein localization to nucleus、positive regulation of phosphoprotein phosphatase activity、positive regulation of phosphatase activity中。在CC中,主要富集在calcium channel complex、host、host cell等中。在MF中,主要富集在phosphatase regulator activity、protein phosphatase activator activity、phosphatase activator activity中。各類別排名前10的GO條目繪制氣泡圖,如圖5所示。KEGG通路富集篩選得到4條信號通路(P<0.05),涉及Glucagon signaling pathway、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Phototransduction、RNA transport。見圖6。
圖5 差異表達mRNA GO富集分析
圖6 差異表達mRNA KEGG富集分析
在臨床上,許多CHD患者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表現癥狀,而一旦發(fā)病,嚴重者則會導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狀動脈造影作為有創(chuàng)性檢查手段,目前仍是診斷CHD的“金標準”。但其在實際運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CHD患者還存在藥物不良反應、介入手術費用昂貴、術后再狹窄等方面的問題。因此,進一步對CHD生物標志物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都可以分泌外泌體,目前研究發(fā)現的外泌體中所含的核酸包括mRNA、lncRNA、circRNA、miRNA等。mRNA是一大類RNA分子,種類繁多,它是指導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11〕。miRNA、lncRNA和circRNA是非編碼RNA,已被證實參與了CHD的發(fā)病和進展〔12,13〕。miRNA是小的內源性非編碼RNA分子,19~22個核苷酸長度,轉錄后調節(jié)基因表達,參與細胞發(fā)育、分化、增殖、凋亡和代謝的調控〔14〕。lncRNA存在于細胞核或細胞質中,長度大于200個核苷酸長度,其功能沒有明顯的蛋白質編碼功能,它們可以與DNA,RNA或蛋白質相互作用〔15〕。circRNA來源于單個RNA分子,其末端由共價鍵連接而非5′和3′游離端組成。一些circRNA能與RNA結合蛋白相互作用,調節(jié)轉錄,或者被翻譯成蛋白質〔16〕。在心血管組織和器官中,circRNA參與了心肌修復調節(jié)、血管平滑肌細胞和心肌纖維化等生理和病理過程〔17〕。lncRNA和circRNA能競爭性結合miRNA,導致miRNA結合的mRNA減少,從而影響蛋白的表達。因此lncRNA/circRNA-miRNA-mRNA相互作用網絡調控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關鍵基因的RNA表達。由于外泌體的特殊結構和功能,使得它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一方面可以作為診斷多種疾病的生物指標,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治療手段,未來有可能作為藥物的天然載體用于臨床治療〔18〕。本研究結果提示差異表達下調的hsa_circ_0000038和hsa_circ_0000160;miRNA 3個,分別為hsa-miR-27a-3p、hsa-miR-23b-3p、hsa-miR-363-3p可能是CHD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可作為早期檢測生物標志物在臨床工作中進一步探索。對CHD網絡中差異表達的48個mRNA進行GO和KEGG富集分析,GO生物過程富集分析涉及磷酸蛋白磷酸酶活性的正調節(jié)、磷酸酶活性的正調節(jié)等。磷酸酶包括酸性磷酸酶和堿性磷酸酶。血清堿性磷酸酶是一種催化血管鈣化抑制劑無機焦磷酸鹽水解的酶,它能通過破壞無機焦磷酸鹽的結構和活性,降低焦磷酸水平,導致血管鈣化,而血管鈣化是冠狀動脈疾病形成的基石〔19〕。相關研究表明〔20,21〕,堿性磷酸酶水平不僅與CHD患者的冠狀動脈鈣化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而且還與CHD患者不良預后和死亡率相關。唐恩燕等〔22〕對470例CHD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發(fā)現堿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可能與冠狀動脈狹窄有關。通過KEGG富集分析顯示,差異表達mRNA主要通過參與胰高血糖素、雌激素和核糖核酸運輸等信號通路作用于CHD。胰高血糖素是一種由胰臟胰島α-細胞分泌的激素,能夠激活脂肪酶,促進脂肪的分解和脂肪酸氧化。在腸黏膜的L細胞中,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的主要表達產物是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23〕。GLP-1可以通過以下機制影響CHD:①能直接作用于腺苷酸環(huán)化酶,導致eNOS和NO釋放,起到抗凝血、抗氧化的作用,從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②抑制炎癥反應和氧化損傷,從而改善機體動脈粥樣硬化情況;③促進心肌缺血后左心室功能和心肌頓抑的恢復,減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損傷〔24~26〕。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由雌激素受體(ESR)介導,ESR 分為ESRα和ESRβ兩種亞型,ESRα可以通過抑制CD4+T 淋巴細胞轉移和降低腫瘤壞死因子以及白細胞介素-6 的表達來減輕炎癥反應。雌激素既能通過增加血漿中內皮源性松弛因子NO的濃度來促進血管舒張,也能通過減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轉錄來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此外,還被認為可以調節(jié)特定的炎癥標志物和細胞因子〔27,28〕。
CHD歸屬中醫(yī)“胸痹”“心痛”范疇。中醫(yī)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理論上獨樹一幟,在臨床上也很豐富。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是中醫(yī)的兩個基本特征。中醫(yī)藥在CHD的預防、治療和預后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中醫(yī)藥治療CHD的機制尚未闡明。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認為lncRNA/circRNA-miRNA-mRNA網絡可能是中醫(yī)有效治療CHD的一種新的調節(jié)機制。lncRNA和circRNA與miRNA彼此相互作用,以調節(jié)CHD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某些關鍵基因的mRNA表達〔29〕。據相關研究表明〔30〕,中藥具有保護心肌細胞、抗動脈粥樣硬化、抑制細胞凋亡及通過調節(jié)miRNA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因此,中醫(yī)藥可以通過影響lncRNA/circRNA-miRNA-mRNA調控網絡,以輔助CHD的診斷和臨床療效評估。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學技術,篩選出CHD患者外泌體中差異表達的lncRNA、circRNA和mRNA,構建了lncRNA/circRNA-miRNA-mRNA調控網絡,分析了差異表達mRNA的生物學功能和調控通路,為后期實驗研究提供數據和基礎,也為確定CHD早期診斷標志與中醫(yī)藥治療開辟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