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秦蘭英
(1.承德醫(yī)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2.滄州市人民醫(yī)院,河北 滄州 061000)
尋常型銀屑?。≒soriasis Vulgaris),中醫(yī)稱“白疕”“頑癬”等,臨床上很常見,患者多有紅斑、鱗屑、瘙癢等癥狀。該疾病無傳染性,易復發(fā),故患者常罹患終身,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致使其對治療失去信心。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銀屑病的方法有維A 酸類、免疫抑制劑、外用糖皮質激素類、光療及中醫(yī)中藥治療等,一些口服藥物的不良反應與劑量成正相關,可將不同治療方法相互結合,從而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且中醫(yī)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更易為人們所接受,詳細內(nèi)容如下。
1.1.1 入選標準
①符合《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 完整版)》中尋常型銀屑病[1]診斷標準;②18~55 歲,男女不限;③病程為五年以內(nèi)的;④病灶面積累積全身面積(BSA)>3%,PASI ≥3 分;⑤3 個月內(nèi)未系統(tǒng)應用光照治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非甾體抗炎藥、生物制劑;⑥自愿簽署書面的知情同意書。
1.1.2 排除標準
①皮損位于生殖器等粘膜部位;②皮損處于進展期;③處于懷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④伴有關節(jié)型、紅皮病型或膿皰型銀屑病的患者;⑤正在接受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全身系統(tǒng)治療的患者。
2019年10 月至2020年6 月就診于滄州市人民醫(yī)院皮膚科的76例中重度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試驗組,其中試驗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齡25~55 歲,病程1 個月至5年;對照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齡20~55歲,病程1個月至5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治療前PASI 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阿維A 膠囊(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號H20010126,規(guī)格為10mg/粒),根據(jù)患者質量予以10mg/d 或者20mg/d,隨午餐頓服,予以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商品名:得膚寶;愛爾蘭利奧制藥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60204,規(guī)格為15g/支)外用,1 次/d,同時給予NB-UVB具體為儀器使用全倉紫外線治療儀(德國Waldmann,UV100L,輻射波長峰值311nm),首先測定患者的最小紅斑量(MED);初始劑量以0.3~0.5MED 照射;每周照射2 次。根據(jù)患者照射后的反應,遞增前次劑量的10%~20%或固定劑量(0.05J/cm2或0.1J/cm2);治療后如無明顯紅斑,可遞增照射劑量;出現(xiàn)輕度紅斑,維持原劑量照射;出現(xiàn)中、重度紅斑,待紅斑消退可繼續(xù)治療,但照射劑量需減前次劑量的10%~20%;出現(xiàn)痛性紅斑或水皰,應暫停治療并做對癥處理。應在加用小劑量阿維A 膠囊5~10d 后,降低NB-UVB 的照射劑量,如無異常反應,再逐漸增加至常規(guī)劑量。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刺絡拔罐,即常規(guī)消毒所取俞穴(大椎穴、肺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部位,在穴位周圍5mm 用梅花針迅速叩刺3~4 下出血,然后在叩刺處拔罐,留罐10~15min,出血量約3~5mL,取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干凈,1 次/周,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4 周后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脂,并記錄治療后不良反應。
采用PASI 評分,對治療前后進行療效評估。治愈:PASI 評分下降≥90%;顯效:PASI 評分下降60%~89%;好轉:PASI 評分下降30%~59%,無效:PASI 評分下降<30%。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
本課題為前瞻性類實驗,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治療前的PASI 評分平均 為(16.487±3.812)分,對照組治療前的PASI 評分平均為(16.350±4.480)分,治療4 周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PASI 評分分別為(4.995±2.602)分、(6.789±3.255)分,且治療4 周后試驗組PASI 評分比對照組PASI 評分下降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65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4 周后的PASI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4 周后的PASI 評分比較(,分)
試驗組38例患者中治愈3例,顯效27例,好轉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78.95%。對照組38例中治愈2例,顯效19例,好轉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55.2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058,P=0.04<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4 周的療效比較(n,%)
試驗組有9例,對照組有7例發(fā)生口干,均未影響正常生活,未予以特殊治療,兩組患者治療后均未出現(xiàn)肝腎功能異常、血脂升高等嚴重不良反應。
尋常型銀屑病是一種遺傳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誘發(fā)的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fā)性、炎癥性、系統(tǒng)性皮膚疾病[2]。根據(jù)《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 完整版)》,銀屑病治療的目的旨在有效控制疾病,降低藥物不良反應,提高患者依從性,其治療原則為規(guī)范、安全、個體化。
阿維A 有調節(jié)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分化、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的作用,使銀屑病角化不全的表皮正?;?,是臨床上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常用藥物[3]。史玉玲等[4]阿維A 對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Th17 細胞相關因子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阿維A 對Th17 相關細胞因子的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炎癥性樹突狀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和成熟作用,降低Th17 細胞的活性,最終導致Th17 細胞的相關因子下降,即對IL-17、IL-22 和IL-23 均有抑制作用。
紫外線應用于銀屑病的治療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如今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是NB-UVB,其波長為311nm。近年來國內(nèi)外有報道NB-UVB 具有明顯下調銀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 細胞比例及細胞因子IL-17、IL-23 和IL-22 的水平[5],從而發(fā)揮治療效果。其不僅不易灼傷皮膚、穿透力強,而且在治療中有致癌性小、紅斑反應率低、費用低和病情緩解時間長等諸多優(yōu)勢[6]。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是卡泊三醇與二丙酸倍他米松的復合制劑,卡泊三醇有免疫抑制活性的作用,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作用,且卡泊三醇可明顯放大糖皮質激素抑制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因此二者結合可增加藥效,減少單方制劑使用對皮膚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能,使用更為方便,患者樂于接受[7]。該類制劑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證實。
刺絡拔罐是臨床上最常使用的中醫(yī)傳統(tǒng)治療方法之一。其是刺絡放血與拔火罐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具有養(yǎng)血、活血、疏通經(jīng)絡及調和陰陽之效。閆紅倩等[8]綜合外治法對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xù)期患者γ干擾素、IL-4、IL-17、IgE 及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的影響和作用機制研究表明拔罐療法可以降低IL-17含量。為探討NB-UVB 聯(lián)合刺絡拔罐治療中重度尋常型銀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周后試驗組PASI 評分比對照組PASI 評分下降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NB-UVB 聯(lián)合刺絡拔罐治療中重度尋常型銀屑病是將不同的治療方法相結合,從而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9-10],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而且為臨床治療尋常型銀屑病提供一種有效的中醫(yī)外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