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菊,楊朝霞,劉桂林,楊興梅
(1. 鶴慶縣金墩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云南 鶴慶 671501;2. 鶴慶縣龍開口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云南 鶴慶 671505;3. 鶴慶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云南 鶴慶 671500)
在養(yǎng)牛過程中,由于養(yǎng)殖人員飼養(yǎng)不科學、管理不當,極易導致妊娠母牛發(fā)生難產、胎衣不下等現象,這些問題不僅會危害母牛身體健康,會影響母牛今后的繁殖力,嚴重時母牛死亡,對提高養(yǎng)牛效益非常不利。
導致母牛難產的原因主要有胎位不正和胎兒過大。據統(tǒng)計胎位不正約占12.2%,胎兒過大約占81%。此外,母牛妊娠期如果運動不足、營養(yǎng)不良、管理不當,也極易造成難產,但僅占6.8%。
助產時,必須因勢利導,在拯救胎兒及母牛的基礎上,盡量降低對母牛產道的損傷及感染,從而最大限度保持母牛的生產能力。
在對母牛助產時,除了要檢查母牛的身體狀況,還要著重檢查母牛的產道,查看其是否存在水腫、干燥、狹窄等狀況;著重檢查母牛的骨盆,查看其是否存在腫瘤、有無畸形等等,然后根據檢查結果,結合胎兒體位,采取與之相應的助產方法。
(1)正生 術者要先用手術繩綁住小牛的前腳蹄部,用手輕輕托住胎兒的下頜,配合母牛努責,緩緩將胎兒拉出。在強拉過程中,術者需要助手配合拉出胎兒的前兩腳,并緩慢轉動胎兒的前兩肢,使胎兒的骨盆及肩胛骨斜向母體骨盆,只有這樣,才能將胎兒慢慢安全拉出。
(2)倒生其助產方法與正生的助產方法正好相反,即將胎兒的膝關節(jié)及髖關節(jié)連成斜線,從母體產道拉出。如果在強拉過程中,胎兒的后肢無法拉出,術者可以胎兒的臀部為軸點,轉動胎兒的后肢,這樣能輕松將胎兒拉出。
(3)胎兒異常 在母牛產前檢查時,如果發(fā)現胎位胎向異常、胎頭下彎、頭勁側彎等問題,術者要立即按照助產方法加以矯正,將胎兒順利拉出。
對難產母牛的施救主要有三種情況:(1)母牛出現難產時,術者要立即對其檢查,如果是胎姿異常、胎位異常引起的難產,先要采取糾正術助產,據權威調查顯示,運用糾正助產術順利產出胎兒的比例約占93.6%。(2)糾正助產術失敗后,術者要立即采取剖宮產或截胎手術,并采用抗感染、抗休克、術后護理等相應措施。(3)糾正助產術成功后,術者要立即為母牛補充能量,施加抗菌類藥物,以防母牛因體力衰竭而死亡,或因繼發(fā)感染而死亡。
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主要是母牛妊娠期運動不足、營養(yǎng)過剩,導致胎兒過大,母牛子宮收縮乏力,或是難產、流產或取出胎兒后,導致母牛子宮收縮乏力,致使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可分為部分胎衣不下或完全胎衣不下,完全胎衣不下較易檢查,只要通過陰道檢查,即可查明胎衣是留在陰道還是子宮。未排出的胎衣經過24h,最多48h 即開始腐敗,發(fā)出異常難聞的氣味,腐敗的胎衣會被子宮吸收,從而引發(fā)母牛全身中毒和子宮感染而廢食。
對母牛胎衣不下,術者主要采用兩種方法治療,一是在母牛分娩后的24h 內進行藥物治療,二是在母牛分娩24h 后可手術剝離治療。
2.3.1 藥物治療
(1)選用1g 金霉素、2g 土霉素,配入10%的生理鹽水500mL 中,混合均勻,注入母牛子宮,從而促使胎盤收縮,便于胎衣排出;(2)選用100IU 的垂體后葉素,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到母牛體內,在母牛分娩的6~8h 注射效果最佳;(3)選用10%的氯化鈉500mL,靜脈滴注。
2.3.2 手術治療
若藥物治療不佳,可采用手術治療。首先,術者要給母牛灌腸,用手掏出或用溫水沖出直腸中的積糞。然后,術者用繃帶綁住母牛尾部或由助手把尾部拉向外側,用0.3%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和消毒母牛外陰部,之后向母牛子宮注射10%氯化鈉500mL。最后,術者要用手握住外露的胎衣,之后順著陰道繞絲狀扭轉慢慢拉動胎衣,直至將胎衣完全剝離。
如果妊娠期母牛的飼養(yǎng)管理不當,極易發(fā)生難產和胎衣不下,不僅影響母牛體健康,也會影響母牛今后的繁殖力。因此,養(yǎng)殖人員必須高度重視母牛難產、胎衣不下,加強飼養(yǎng)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舉措,最大限度減少養(yǎng)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