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波 馬心怡
摘要:全球超過70%的貨物量要跨海穿越歐洲邊界運輸,歐洲港口為150萬人提供就業(yè),并處理著價值1.7萬億歐元的貨物。海上港口是提高歐洲經(jīng)濟競爭力的重要支柱,也是通向歐洲的門戶。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出以來,分別位于海上絲綢之路兩端的中國與歐洲,雙方港口合作發(fā)展迅速,并取得顯著成果。與此同時,在港口合作的進程中,中歐藍色伙伴關系也穩(wěn)步發(fā)展。
Abstract: More than 70% of the world’s cargo crosses the European border across the sea, European ports provide employment for 1.5 million people and handle cargo worth 1.7 trillion euros. Maritime ports are an important pilla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s economy, as well as the gateway to Europe. Since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as proposed, China and Europe, which are locat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port cooperation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port cooperation, the China-EU Blue Partnership has been continuously established.
關鍵詞Keywords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中歐
China and Europe
港口合作
port cooperation
藍色伙伴關系
Blue Partnership
一、藍色投資:中國在歐洲的港口投資與成果
“一帶一路”是中國政府牽頭的一項涉及國際基礎設施建設和貿(mào)易發(fā)展等內(nèi)容的重大倡議,旨在攜手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fā)展新動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部分,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增進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交往,串起連通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各大經(jīng)濟板塊的市場鏈。自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以來,中國企業(yè)一直在投資世界各地的港口。在地中海和歐洲,已有數(shù)十家中國企業(yè)收購了歐洲港口股份。歐盟也專注于篩選外國直接投資(FDI)的新框架,與中國進行高效穩(wěn)定的合作。
2016年,國家開發(fā)銀行向“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提供了126億美元的資金。中國專設“絲綢之路基金”用于投資“一帶一路”建設。過去10年來,中國的私營和國有企業(yè)已收購了比利時、法國、希臘、意大利、荷蘭和西班牙等海運港口的股份。2020年《中歐投資協(xié)定》談判為中歐港口經(jīng)濟投資提供規(guī)范與機遇,在協(xié)定的規(guī)范下,歐盟27個成員國通過統(tǒng)一的合作規(guī)范與中方進行港口合作,最大程度減少了中企投資成本,打破投資壁壘,推動中歐更高層次的港口貿(mào)易合作。
2008年至2018年間,中國在歐洲的投資總額已達3180億美元,比對美國投資多出45%。中國投資項目遍布整個歐洲大陸,特別是港口方面的投資增長迅猛,而且趨勢將長期保持。目前,中國已和主要的歐洲港口國家建立起港口合作(如圖1)。
港口作為海上運輸?shù)墓?jié)點與依托,中歐的港口合作不僅推動中國與歐洲各國之間的對外貿(mào)易,也增加了歐亞間的海上貿(mào)易總額。如表1所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歐亞航線一直保持總額增長,除2019—2020年遭受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每年的年度變動都保持在3.8%~7.1%的增長速度。在港口運輸?shù)闹С窒?,中歐海上貿(mào)易額不斷上升。2020年歐盟與中國的貿(mào)易額高達5860億歐元,與美國的貿(mào)易額為5550億歐元。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最重要的貿(mào)易伙伴,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歐盟對華貿(mào)易額仍在上升。2020年歐盟對華出口增長達2025億歐元,從中國進口達3835億歐元,實現(xiàn)了5.6%的增長。
二、藍色項目:中歐港口合作樣板與成就
目前,中歐的港口合作分為國有企業(yè)與民營企業(yè)兩種合作方式,且均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不乏中國遠洋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合作,以及中國民營企業(yè)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同英國費利克斯托港的合作。
(一)中國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
目前,中國與希臘已簽署《中希重點領域2020—2022年合作框架計劃重點項目清單(第二輪)》,涉及能源、制造業(yè)、交通基礎設施、環(huán)保等領域共14個項目。其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重大成就,中希比雷埃夫斯港合作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旗艦項目。
2008年,中遠簽署了一份與比雷埃夫斯港務局合作經(jīng)營港口的協(xié)議。隨后,中遠通過股權交易,成為比雷埃夫斯港務局的主要股東。2016年,中遠收購了其35年的租約。自被中遠收購以來,隨著新技術和基礎設施的升級,該港口交通量增長了300%以上。中遠還計劃斥資擴大港口容量,以使比雷埃夫斯港成為歐洲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比雷埃夫斯港項目之所以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旗艦項目,不光是因為該港口項目本身就取得顯著成就,還因為該港口的合作具有一體化和多元化特征。
所謂一體化,指的是“項目與相關設施一體化”。中國在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資超出了海運港口本身,擴展到相關配套設施和海陸項目。針對該地區(qū)的鐵路連接區(qū)域較少、行駛速度較低的現(xiàn)狀,中國還計劃建造陸??焖偻ǖ溃@是一個從港口到巴爾干西部和北歐的鐵路連接網(wǎng)絡。比雷埃夫斯港與希臘鐵路系統(tǒng)連接,與環(huán)繞直布羅陀海峽的現(xiàn)有運輸路線相比,陸??焖龠\輸路線可將中國與歐盟之間的運輸時間縮短8~12天,從而降低中歐海上貿(mào)易的運輸成本。
所謂“多元化”,指的是強調(diào)“多方參與”“多邊合作”。中國與希臘的港口合作成就吸引了眾多公司加入比雷埃夫斯港?;萜?、現(xiàn)代和索尼都已決定在此開設物流中心,并將該港口用作其向東歐、中歐以及北非運送貨物的主要配送中心?;萜諞Q定將運營從荷蘭的鹿特丹港轉(zhuǎn)移到比雷埃夫斯港,這一決定表明,隨著鐵路和貨運連接的擴大,比雷埃夫斯港與北歐港口相比已成為一種更低成本、更可行的選擇。
(二)中國與英國:費利克斯托港
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倫敦金融城市長曾提出,“英國倫敦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務和專業(yè)服務,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深入開展”。而中國作為英國在歐洲和北美洲之外的最大貿(mào)易伙伴,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框架下,中英兩國的合作也取得了更為長足的發(fā)展。
英國與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貿(mào)易關系。世界銀行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英國GDP全球排名第5,總量為2.82萬億美元。據(jù)英國稅務與海關總署統(tǒng)計,目前,英國進口排名靠前的國家依次是德國、中國、荷蘭、美國和法國。英國皇家稅收與關稅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英國貨物對德國出口下降1.2%,對中國出口增長12.5%,其中,港口對中英貿(mào)易的支持發(fā)揮重要作用。
從商品看,機電產(chǎn)品及運輸設備是英國的主要出口商品,對這些關乎英國進出口命脈的大宗商品來講,產(chǎn)品體積與重量大,不存在保質(zhì)期等問題,所以海運是最廉價最實際的方式,因此英國在港口合作上的需求與“一帶一路”“設施聯(lián)通”的架構(gòu)不謀而合。
目前,費利克斯托港是英國最繁忙的港口,也是歐洲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承載英國對外商品輸出與海外貿(mào)易。目前,費利克斯托港由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下設的和記港口擁有和經(jīng)營。自2014年以來,其吞吐量已由260萬TEU增長至420萬TEU(表2)。即使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港口吞吐量為378萬TEU,仍然排名歐洲第八。
據(jù)英國稅務與海關總署統(tǒng)計(表3),中國、德國、美國、荷蘭是英國進口排名前四位的國家。自中英港口合作達成以來,即使在疫情期間,2021年前6月英國自中國進口424.3902億美元,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港口合作的推動下,增長48.94%,占英國進口額的13.13%。受疫情影響,法國、美國分別下降4.86%和10.42%??梢娫谝咔橄轮杏⒁矐{借港口合作保持了貿(mào)易合作的增長。
三、藍色關系:港口合作助推中歐藍色伙伴關系構(gòu)建
自開展港口合作以來,中歐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已形成了穩(wěn)定的藍色伙伴關系。比雷埃夫斯港項目為希臘提供了3000 多個直接工作崗位。在中意兩國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后,中方正在開展與意大利熱那亞港和的里雅斯特港的合作。
2017年,中國發(fā)布的《“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明確指出,把經(jīng)北冰洋連接歐洲的藍色經(jīng)濟通道,確立為中歐海上合作的三大主要海洋通道之一。目前,在港口合作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與中國開啟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
2018 年7月,中國和歐盟正式簽署《關于為促進海洋治理、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海洋經(jīng)濟繁榮在海洋領域建立藍色伙伴關系的宣言》(以下簡稱“《藍色伙伴宣言》”),該文件的簽訂標志著中歐海洋合作上升到了新高度。
《藍色伙伴宣言》是歐盟與域外國家建立的第一個藍色伙伴關系。自藍色伙伴關系確定以來,中歐港口合作突破了港口經(jīng)濟、港口基礎設施合作這兩個主要領域,現(xiàn)已延伸至相關海洋產(chǎn)業(yè)合作等其他領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南北極事務所取得的進展已成為中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成果的新亮點。在未來,繼續(xù)深化擴展中歐港口合作,對加強中歐海洋合作、穩(wěn)定發(fā)展中歐藍色伙伴關系,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歐洲的延伸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