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煜竣,張亞蘭,宋伯騏,楊凌毓,劉未艾,王 麗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長沙 410005)
《針灸大成》[1]是我國明代時期著名針灸學家楊繼洲根據(jù)其家傳的《玄機秘要》一書,并結(jié)合歷代名醫(yī)及自身的思想與經(jīng)驗所著[2]。其實用性和權(quán)威性得到了歷代醫(yī)家的推崇和認可,不僅是明以前針灸學文獻資料庫,也是針灸學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對針灸學的發(fā)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至今仍對針灸學的理論基礎(chǔ)和臨床應(yīng)用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3]。風池穴出自《靈樞·熱病》,在本書中也有較多的記載,臨床上風池穴也常用于治療各種疾病。筆者通過分析總結(jié)書中關(guān)于風池穴的理論以及臨床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旨在為風池穴臨床應(yīng)用提供一定的參考和理論指導。
《針灸大成》中對于風池穴的定位有4處記載,但所描述的位置都是一致的。其中有兩處模糊記載,分別是《針灸大成·百穴法歌》[1]91:“風池發(fā)后際中論”和《針灸大成·奇經(jīng)八脈》[1]375:“風池(腦空下)”,其意指風池穴在項后發(fā)際中,腦空穴下方。書中還有兩處風池穴較精確的定位記載,分別是《針灸大成·穴法》[1]399:“在腦空下發(fā)際陷中”和《針灸大成·足少陽經(jīng)穴主治》[1]342:“耳后顳后,腦空下,發(fā)際陷中,按之引于耳中。手足少陽、陽維之會。”由此可見,風池穴的定位與現(xiàn)今《經(jīng)絡(luò)腧穴學》[4]中描述的定位一致,即在頸后區(qū),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針灸大成·穴法》[1]399認為,風池穴的針刺深度原則上為“一寸二分”,但對于治療不同疾病和不同刺法時所針刺的深度有“三分”“一寸半”和“五分”的不同。如《針灸大成·玉龍歌》[1]99對于治療頭痛使用風池透刺風府深度為一寸半:“風池刺一寸半,透風府穴,此必橫刺方透也”。對于頭痛,《針灸大成·雜病十一穴歌》[1]111-112中對風池穴的針刺深度描述為:“風池針刺三分深”,而本節(jié)中對于癱瘓所用風池的針刺深度為“風池……各刺五分隨后瀉”。艾灸壯數(shù)在《針灸大成·穴法》[1]399載:“日七壯,至百壯”,其中對于頭痛?!夺樉拇蟪伞び颀埜琛穂1]99中用到了“十一壯”;對于癱瘓,《針灸大成·雜病十一穴歌》[1]112用到了“七壯”,由此觀之風池穴的艾灸壯數(shù)較多。因此,對于風池穴的針刺深度和艾灸壯數(shù)需根據(jù)疾病與手法的不同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書中關(guān)于本穴的針刺深度記載都較淺,現(xiàn)代解剖學也發(fā)現(xiàn),風池穴深部中間為延髓,必須嚴格把控針刺深度和方向,以防刺傷延髓危及生命。
對于風池穴的針刺操作書中有多處記載,如《針灸大成·玉龍歌》[1]98-99中描述道:“偏正頭風有兩般……風池刺一寸半,透風府穴,此必橫刺方透也,宜先補后瀉,灸十一壯?!庇纱丝梢姡瑢τ谥委熎^痛使用風池穴的特殊針刺操作為向風府穴透刺,且宜先用補法后用瀉法。本節(jié)中還指出,選用風池穴治療佝僂病時的補瀉方法應(yīng)為:“患僂者,補風池,瀉絕骨”?!夺樉拇蟪伞るs病十一穴歌》[1]112云:“咽喉以下至于臍,胃脘之中百病?!轴槥a到風池”,可見對于胸腹部疾患,配伍風池穴治療時應(yīng)采取瀉法操作?!夺樉拇蟪伞ゎ^面門》[1]430中提及針刺風池穴所采取的體位應(yīng)是“垂手著兩腿”,即坐位,兩手自然搭在腿上?!夺樉拇蟪伞儆窀琛穂1]107載:“頭風頭痛灸風池”,可見,頭痛可用灸風池的方法治療?!夺樉拇蟪伞ぱǚā穂1]399對于風池的灸法所用的艾炷要求“炷不用大”。
風池穴不僅為足少陽膽經(jīng)上的腧穴,更是膽經(jīng)、三焦經(jīng)和陽維脈的交會穴?!夺樉拇蟪伞ぶ尾∫ā穂1]385中對風池穴的治療范圍概括為“主肺中風,偏正頭風”,即風池可治療風邪客肺所引起的一系列肺系病癥以及偏正頭痛,其特殊治療作用為善治一切內(nèi)風和外風病癥。風池穴位于頸后區(qū),根據(jù)“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規(guī)律,其近治作用可以治療頭痛、頭暈、頸項痛等腧穴所在之處的疾病。《針灸大成·經(jīng)絡(luò)迎隨設(shè)為問答(楊氏)》[1]185中也說到:“風池、頭維治頭項,古人亦有不系井滎俞經(jīng)合者如此。蓋以其病在上,取之上也。”根據(jù)“經(jīng)脈所過,主治所及”,足少陽膽經(jīng)起于目銳眥,其耳部支脈循行過耳,故其可治療耳目疾患。書中有三處記載陽蹺脈與風池穴的關(guān)系。如《針灸大成·標幽賦》[1]59云:“陽蹺脈,起于足跟中,循外踝,上入風池,通足太陽膀胱經(jīng),申脈是也。”陽蹺脈主肢體運動和目之開闔,故風池穴對于一些肢體經(jīng)絡(luò)疾病和目疾也能有治療作用。
3.2.1 頭痛 因足少陽膽經(jīng)循行經(jīng)過頭部,根據(jù)腧穴的近治作用可知風池穴可以治療頭痛,風池穴至今仍廣泛用于治療頭痛[5-6]。書中關(guān)于風池穴的主治中,有關(guān)頭痛的記載是最多的?!夺樉拇蟪伞ゎ^面門》[1]429中對于頭痛的基本處方為:“百會、上星、風府、風池、攢竹、絲竹空、小海、陽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沖、中渚、昆侖、陽陵”,而頭強痛則選用“頰車、風池、肩井、少海、后溪、前谷”,對于偏正頭痛和腦痛的處方也包含了風池穴?!夺樉拇蟪伞び颀埜琛穂1]99中對痰飲作祟的偏正頭痛指出須選用風池穴:“偏正頭風有兩般,有無痰飲細推觀,若然痰飲風池刺,倘無痰飲合谷安?!薄夺樉拇蟪伞だm(xù)增治法》[1]450中提到,頭痛脈弦者應(yīng)選用風池治療:“頭痛:有風熱,痰,濕,寒,真頭疼,手足青至節(jié),死不治……脈弦刺∶陽池風府風池?!薄夺樉拇蟪伞ぶ伟Y總要》[1]456中還對風邪所致腦頂痛的治療處方中選取了風池穴:“頭頂痛,乃陰陽不分,風邪竄入腦戶,刺故不效也。先取其痰,次取其風,自然有效。中脘三里風池合谷?!?/p>
3.2.2 眩暈 與風池穴治療頭痛的原理一樣,其同樣可以治療眩暈病。當今學者通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風池穴是治療頸性眩暈病的最常用穴位之一[7]?!夺樉拇蟪伞ねㄐ敢x》[1]79中對風池穴治療眩暈的療效進行了高度的肯定:“頭暈?zāi)垦?,要覓于風池?!薄夺樉拇蟪伞ぐ嗣}圖并治癥穴》[1]243對于眩暈的處方中也使用了風池穴:“頭目眩暈:風池、命門、合谷?!薄夺樉拇蟪伞ゎ^面門》[1]430中對于頭風眩暈的處方中也使用了風池穴并加用灸合谷法:“頭風眩暈:合谷、豐隆、解溪、風池,垂手著兩腿,灸虎口內(nèi)?!睂τ谔摶饖A痰型頭眩,《針灸大成·續(xù)增治法》[1]452中也使用到了風池穴?!夺樉拇蟪伞ぶ伟Y總要》[1]456中對于反復(fù)發(fā)作的眩暈的病因病機進行了概括,并指出需要使用風池穴:“頭風目眩:解溪豐隆,問曰:此癥刺效復(fù)發(fā),何也?答曰:此乃房事過多,醉飽不避風寒而臥,賊風竄入經(jīng)絡(luò),冷癥再發(fā),復(fù)針后穴:風池?!?/p>
3.2.3 肢體經(jīng)絡(luò)病證 風池穴位于頸部,故風池穴對于頸項部疾患有一定的作用,現(xiàn)代醫(yī)家也將風池穴廣泛用于治療頸椎病[8]。足少陽膽經(jīng)循行“至肩上”,故風池穴可治療肩部疾患。因風池穴為陽維脈的交會穴,陽維脈具有維系全身陽經(jīng)的作用,而督脈為陽脈之海,故風池穴能間接治療督脈所過的脊柱疾患?!夺樉拇蟪伞ぐ嗣}圖并治癥穴》[1]242-243中對于頸項強痛不能轉(zhuǎn)側(cè)的處方中包含了風池穴:“頸項強痛,不能回顧:承漿、風池、風府。”此外,本節(jié)中對于頭項強痛和伴有局部紅腫的頭項強痛都選用了風池穴。《針灸大成·刺瘧論》[1]10中記載:“先項背痛者,先刺之(風池、風府、大杼、神道)?!薄夺樉拇蟪伞ば乇趁{門》[1]435對于腰背痛不能轉(zhuǎn)側(cè)的穴位處方中也應(yīng)用了風池穴。此外,對于瘧疾伴隨項背痛者和腰背傴僂者,也選用了風池穴?!夺樉拇蟪伞び颀堎x》[1]75還記載了風池穴是治療佝僂病的要穴為“風池、絕骨,而療乎傴僂”。《針灸大成·玉龍歌》[1]98中指出,治療佝僂病風池應(yīng)用補法為“患僂者,補風池,瀉絕骨”?!夺樉拇蟪伞るs病十一穴歌》[1]111更有兩句原文都應(yīng)用了風池穴治療癱瘓,如“風池手足指諸間,右瘓偏風左曰癱。各刺五分隨后瀉,更灸七壯便身安”。
3.2.4 五官疾患 足少陽經(jīng)起于目銳眥,其耳支、外眥支的循行與目、耳都有聯(lián)系,因此風池穴可治療一些耳目方面的五官疾患。書中記載了風池穴可以治療的眼科疾患頗多[9],如目赤膚翳、迎風流淚、冷淚、目昏、目眩以及目痛等。如《針灸大成·耳目門》[1]432:“目赤膚翳:太淵、俠溪、攢竹、風池?!庇秩纭夺樉拇蟪伞だm(xù)增治法》[1]450:“眼目……痛者:針風池、合谷?!睂τ诓糠盅劭萍不迹瑮罾^洲在書中不僅對其病因病機作出了闡述,還對其先后使用穴位的區(qū)別作出了詳細介紹。如《針灸大成·治癥總要》[1]457-458曰:“努肉侵睛:風池、睛明、合谷、太陽。問曰:此癥從何而得?答曰:或因傷寒未解,卻有房室之事,上盛下虛,氣血上壅……皆有此癥,非一時便可治療,漸而為之,無不效也。復(fù)針后穴:風池、期門、行間、太陽?!鼻昂蠖加杏玫斤L池,可見風池對于治療目疾的重要性。對于耳疾,楊繼洲在書中僅有一處使用了風池,見于《針灸大成·耳目門》[1]431:“重聽無所聞:耳門、風池、俠溪、翳風、聽會、聽宮?!?/p>
3.2.5 傷寒及肺系疾患 風池作為祛風要穴,善治一切內(nèi)風和外風引發(fā)的疾患,其功用相當于中藥中的防風。肺為嬌臟,直接與外界相通,是五臟中最易受到風邪侵襲的臟腑?!夺樉拇蟪伞は胭x》[1]70中寫道:“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可見風池穴對于傷寒的療效顯著,楊繼洲在此對其進行了高度評價?!夺樉拇蟪伞るs病十一穴歌》[1]112云:“咽喉以下至于臍,胃脘之中百病?!轴槥a到風池”,可見對于胸部疾病,可使用風池穴行瀉法治療?!夺樉拇蟪伞ぐ嗣}圖并治癥穴》[1]253還記載了風池穴可用治咽喉閉塞證。此外,《針灸大成·傷寒門》[1]416中還記載了風池穴為傷寒寒熱往來和無汗的處方用穴之一。《針灸大成·治癥總要》[1]458中還以問答的形式,對鼻流清涕的病因病機和風池穴的使用時機進行了闡述。《針灸大成·續(xù)增治法》[1]447中還將傷寒惡風癥狀使用針刺風池與中藥湯劑聯(lián)合治療的方案:“惡風:有汗為中風,傷衛(wèi),無汗惡風為寒,傷滎。先刺風府、風池,后飲桂枝葛根湯?!?/p>
3.2.6 其他 風池穴在書中的應(yīng)用十分廣泛,楊氏在書中還記載了其對于氣血津液病、神志病、皮膚病以及婦科病等都可選用。如《針灸大成·續(xù)增治法》[1]447中對汗不出的選穴處方中應(yīng)用了風池穴;《針灸大成·中風癱瘓針灸秘訣》[1]445和《針灸大成·續(xù)增治法》[1]449中關(guān)于中風病都有選用風池穴;《針灸大成·諸風門》[1]415和《針灸大成·心邪癲狂門》[1]422分別記載了風池用于治療癇證和癲狂;《針灸大成·治癥總要》[1]468-469還有一條條文中記載了婦女崩漏可選風池穴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風池穴的定位是在頸后區(qū)、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根據(jù)疾病、手法的不同補瀉也有不同,針刺深度亦有“一寸二分”“三分”“一寸半”和“五分”的不同,艾灸有“七壯”“十一壯”和“日七壯,至百壯”之分。風池穴可以治療臨床方面的疾病種類繁多,可歸納為以下幾點:“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故風池穴可治療其鄰近部位處的頸項部疾患?!敖?jīng)脈所過,主治所及”,膽經(jīng)的循行與頭、腦、五官都有聯(lián)系,因此其可以治療這些部位的疾患。風池穴作為祛風要穴,可治療一切外風與內(nèi)風相關(guān)的疾病。風池穴在使用中根據(jù)疾病和需求的不同,可針刺與艾灸或中藥湯劑聯(lián)合治療疾病以提升療效。風池穴作為臨床常用的治病要穴,其功用還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和研究,臨床上也須靈活使用方能針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