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河勇│文
浙江義烏市后宅街道下金村,322008
蜂場每個季節(jié)都會有若干個弱群,必須人為快速復壯,否則群勢發(fā)展會十分緩慢。如果在蜜源欠缺的高溫干旱或多雨寒冷季節(jié),會出現舉群飛逃或全群滅亡。
人為快速復壯的方法,無非是多群兼并以增強群勢和調用其他群的老熟子脾介入弱群,數日后以大量的幼蜂出房而壯大群勢。但是人為復壯弱群頗有講究,盲目操作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必須對當時蜜源、季節(jié)、氣象、蜂場蜂況等因素綜合考慮后,再做相應操作,方能湊效。
臨近越夏或越冬,這時期的弱群極可能全群覆沒,而用強群老熟子脾介入,也不適合,原因有二:
1.一般而言,鄰近越夏或越冬之際,強群也很難有大量的老熟子脾可供調出。即使有子脾可抽調,因鄰近越夏或越冬,乃非常時期,抽調出子脾會使強群大傷元氣,可能會既救不了弱群,又傷了強群,兩敗俱傷,得不償失。
2.高溫或寒冷季節(jié),弱群調控溫濕度能力很弱。如果介入大量老熟子脾,弱群工蜂不足,護理不當,部分子脾難以正常孵化,即使勉強出房的幼蜂也較虛弱,壽命縮短。
所以,此期間應以多群兼并方法促強,以期順利度過干旱高溫的夏季或高寒漫長的冬季。
氣象條件良好,有大宗蜜源即將進入大流蜜,為了強群采集,應以多群合并方法,即刻變強,立即投入采集生產,達到增產創(chuàng)收的目的。
如采用補子脾促強的話,在采集蜜源的時間上,已來不及。因為即使是介入子脾后,當天孵化出房的幼蜂也不能僅在數天內出勤采集,必須經過數日后出巢認巢飛行和一段時間的內勤工作,近2周左右時間后才出勤采蜜。顯然在花期上是來不及的,更何況介入的子脾日齡差很大,有的是剛封蓋的,甚至還摻雜著大量的幼蟲和卵,這樣的插花子脾,大批幼蜂的出房時間就更晚了。
若半個多月后,有大宗蜜源進入始花期,那么,應采用介入別群的老熟子脾來復壯弱群方法為上策。等大量幼蜂陸續(xù)出房后,至采集日齡時,剛好蜜源進入盛花期。
若養(yǎng)殖蜂群數量太少,條件不具備,既沒有強群充足的老熟子脾可供調用,也沒有若干個弱群可供兼并,那么對個別弱群而言,只能在日常管理上“用功了”,即抽出多余的空巢脾,加強人工補充飼喂,促進蜂王加大產卵量,以期靠弱群自身的能力復壯,但復壯速度緩慢。在高溫缺蜜季節(jié),連續(xù)多日的人工補飼,極具盜蜜風險,應嚴加防范;在低溫季節(jié),應加強保溫后,才能配合補飼促繁,應認真細致行事。
有的弱群拖得很久,等到人為合并或介入子脾時,殘存的工蜂體色已暗黑,絕大多數都已老齡化。將這樣的弱群兼并后,即使是2群以上的兼并,沒幾天后,又衰弱不堪,原因是兼并的老齡化工蜂每天都有大量死亡,群勢銳減很快,一時無幼蜂補充,從兼并日算起,即使是優(yōu)良蜂王大量產卵,也需20多天后,才能有陸續(xù)出房的幼蜂補充。老齡工蜂本身泌漿量遠沒有青年工蜂泌漿量大,哺育幼蟲能力不足,又要勉強哺育大量幼蟲,更會加速衰老,幼蜂出房之時,老齡工蜂所剩無幾,潰不成群了。
因此,為了防止群勢“青黃不接”,必須雙管齊下:在多群合并的基礎上,再進行介入子脾,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