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 朱 磊
搜爆犬在示警訓練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很多錯誤行為,如“扒”“拱”“咬”等。在搜爆犬實際使用過程中,這種錯誤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對于很多不穩(wěn)定的爆炸裝置,這種行為極有可能直接導致爆炸裝置引爆,后果非常嚴重。所以,在訓練過程中出現這種行為是必須要制止和糾正的。
傳統(tǒng)的糾正方法基本使用機械刺激或口令來達到糾正的目的,但是存在很多弊端,如時機不能準確把握、刺激力度不好掌握、口令達不到刺激效果等。通過長時間的訓練以及經驗總結,我們研究出一種全新的糾正方法,并在實際訓練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日常搜爆訓練中,根據基本搜索能力培養(yǎng)訓練的基本流程,通常將目標物隱藏方式按照可視、半隱藏和隱藏的形式進行布置,以便犬能夠將搜索方式從視覺轉化到嗅覺。為了保持犬的興奮性,我們還經常會采用直接獎勵的方式(犬能夠自行將獎勵物品從隱藏形式中銜出),并且基本不對犬進行機械及口令刺激,使犬能夠盡快建立良好的搜索形式。
在犬建立良好的搜索形式之后,我們通常會進行示警行為的訓練,通常為“坐”“臥”兩種形式,并且對錯誤行為進行糾正,如“扒”“拱”“咬”等。但是由于在之前的訓練中,犬的這些錯誤行為同正確行為一起受到了多次獎勵,有些犬已經形成錯誤的條件反射,將之前的“扒”“拱”“咬”等連同之后的“坐”“臥”聯(lián)系在一起,當作完整的示警行為,進而形成錯誤的示警行為。
這種訓練方式的原理是通過外界刺激使犬建立氣味聯(lián)系并示警,但是存在很多弊端。例如犬的錯誤行為比較牢固,糾正難度大;刺激時機不好把握;多次刺激會降低犬對形式的興奮性;犬對訓導員或助訓員產生恐懼等。
通過對以往的訓練方式進行分析和研判,我們總結出一種新的訓練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充分發(fā)揮犬的主動性,使犬自主發(fā)現錯誤,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種不良后果的產生,并且迅速達到訓練要求。
將兩個鑒別罐底部整齊疊加,放置地面為一組,布置形式為3組以上,將目標物隨意放置在一組鑒別罐中,并在罐口內目標物上放置統(tǒng)一的掩蓋物(如干凈的紙巾、一次性手套等)。布置完成后,訓導員攜犬距形式3~5米命令犬進行自由搜索,由于兩個鑒別罐的疊加擺放相對于單個鑒別罐并不穩(wěn)定,犬在搜索過程中如有錯誤行為將使鑒別罐倒塌,并伴有一定的聲響,此時訓導員將犬喚回,不可進行任何其他刺激。將形式恢復后繼續(xù)命令犬進行搜索,如果犬在不破壞形式的前提下正確示警,則進行充分獎勵。之后逐漸將上下兩個鑒別罐錯開擺放,提高形式的不穩(wěn)定性,直至犬在不觸碰形式的前提下完成搜索并正確示警。
模擬安檢或涉爆現場條件。在陌生環(huán)境中,利用現場環(huán)境布置不穩(wěn)定的搜索形式。例如將目標物放置在桌椅邊緣,如果犬在搜索過程中觸碰到目標物使其掉落,則訓導員將犬喚回,恢復形式后再進行搜索,直至達到訓練目標。
這種訓練方法的原理為犬通過自己的錯誤行為使現場的搜索形式發(fā)生改變,并可能伴隨一些可接受的聲響,結合訓導員喚回使犬得不到獎勵。通過多次訓練,犬在沒有其他機械及口令刺激的前提下能夠自主發(fā)現并規(guī)避自己的錯誤行為,直至正確地完成搜索及示警。
利用操作式條件反射原理,不對犬產生的錯誤行為進行相關機械及口令刺激,既不會使犬對助訓員和訓導員產生恐懼,最大程度保證親和關系,也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犬對搜索形式的興奮性。同時,犬自主改正錯誤行為的時間短、見效快、反復率低。
目前,本單位在崗服役的搜爆犬中,已有6頭犬通過使用此方法進行相關訓練后徹底改正錯誤行為。其余的犬正在訓練中,且糾正效果明顯。在與其他單位交流中,此方法受到同行的認可并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