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清,林 立,王姍姍*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皮膚科,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哈爾濱 150040)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報道[1],我國銀屑病的患病率約為0.59%,且有上升趨勢,現(xiàn)階段我國約有800 萬的銀屑病患者正在承受身體健康和心理精神上的壓力。本病由于病因涉及免疫、環(huán)境、遺傳等諸多因素,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2-4],診斷容易但治療相對困難,成為困擾患者身心、困惑臨床治療的主要疾患。對于銀屑病的治療,中醫(yī)學依靠辨證施治的優(yōu)勢在臨床上往往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近現(xiàn)代的中醫(yī)學者們大多從血熱、血燥、血瘀等角度[5]論治此病,用藥種類繁雜。筆者認為花類藥材質(zhì)地輕揚,活潑靈動,藥性中和,使用靈便,多將此類藥物運用于銀屑病的辨證組方之中,臨床上取得了確定的治療效果,同時又對花類藥材的功效有了新的體會。
1.1 金銀花、菊花、野菊花清解熱毒,引余毒趨表 銀屑病的病機之一是外感邪氣,蘊而成毒化熱,故臨床會出現(xiàn)皮損鮮紅,上覆鱗屑,同時會伴有扁桃體的紅腫疼痛等癥狀。治療上化毒清熱首選金銀花。本品入心經(jīng),因諸痛癢瘡皆屬心火,其消火熱之毒力強,而且不耗氣血,所以治療銀屑病凡是伴有紅腫熱痛者均可應用?,F(xiàn)代藥理研究[6]表明,金銀花具有抗病毒、抗炎、抗過敏、增強免疫的作用。其用量一般都比較大,正所謂“少用則力薄,多用則力厚而功成”,筆者臨床用量常常在25 g 以上。金銀花單價過高,故有時以藥出同源且價格較便宜的忍冬藤來替代以緩解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在配伍方面多和蒲公英、連翹相配達透熱轉(zhuǎn)營、引熱達表的獨特功效,共奏解毒清熱之效。本品性偏寒涼,用量較大,故胃氣虛弱、納差便溏的病人一般慎用。
菊花除有清熱解毒之功外,又輕宣上浮,善于疏散風熱邪氣,同時又為頭面部引經(jīng)之藥,臨床常將其用于銀屑病頭面部皮損的治療。頭面部銀屑病在臨床治療中相對于軀干四肢部位治療難度大,多因藤類、皮類等走下之藥氣味偏為沉降,藥性難以上達病所,故將輕清上揚之菊花加入方中,既有引諸藥上行之妙,又可發(fā)揮疏散清解之功。
野菊花功效與菊花類似,但解毒消腫之力更強,清氣分熱毒的同時又可清血分熱毒,將其與金銀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等配伍組成五味消毒飲,除可治療癤疔癰疽等瘡瘍類疾病之外,也將之用于進行期銀屑病及膿皰型銀屑病的治療。若治療膿皰型銀屑病常配伍澤瀉、車前子、茯苓等利水滲濕之品,使?jié)褡叨眷?,膿皰干癟而愈。
在銀屑病初起祛風散邪的同時加入清熱解毒的花類藥可清解熱毒,引余毒趨表,以防其向血分傳變發(fā)展,生風動血。而且銀屑病的治療往往是慢性、長期的過程,選用性味甘寒的花類藥亦可減少長期服藥對患者脾胃功能的損傷[7]。
1.2 槐花、雞冠花涼血,解血分毒熱 銀屑病從血熱角度考慮其病機實為諸多誘因引動內(nèi)伏之血熱,躁動妄行而發(fā)病,故治療多投以涼血止血之品?;被瓤蓻鲅寡挚汕甯螢a火,將其用至15~30 g,同紫草、白茅根等清熱涼血之品相配伍,增強涼血泄熱之力,用于銀屑病初期屬于血熱者的治療可減輕紅斑皮損,同時遏制皮損的浸潤、融合。銀屑病皮損的病理特征即真皮毛細血管增生、擴張,通透性增加以及炎性細胞浸潤[8]?;被ㄋ幚硌芯縖9]表明,其蘆丁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凝集素成分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引起的炎癥反應。筆者認為槐花雖為瀉火涼血止血的佳品,但過于苦寒,故病人虛寒、脾虛泄瀉者很少用之。
雞冠花涼血、止血,雖味澀收斂,卻質(zhì)輕上行頭面,涼血消斑效果明顯。筆者原將其用于面部過敏性疾病尤其是紅斑明顯,面部有或無灼熱感的患者,現(xiàn)將其用在銀屑病治療中。將雞冠花與金銀花、菊花、川芎相配伍,川芎為“血中之氣藥”,上行頭目,既合花類藥輕清上揚之性,又可引藥上行于頭面。4 藥配合,走氣走血,升浮于面,對銀屑病頭面部紅斑鱗屑較多者較為適宜?,F(xiàn)代藥理研究[10]也表明雞冠花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抗炎效果。
銀屑病的發(fā)生多為素體血熱,或飲食不節(jié),嗜辛辣助熱,或七情所致、郁而化火,或外感邪氣、入里化熱,諸多誘因引動內(nèi)伏之血熱而發(fā)病。治療多投以涼血止血之花類藥,配伍紫草、茜草、丹參等解毒、活血之品,以清解血分毒熱,活血行血消瘀。
1.3 紅花、蒲黃、凌霄花活血化瘀,生新消斑塊 靜止期銀屑病皮損常表現(xiàn)為斑塊狀,部分患者舌面或舌下靜脈可見明顯的紫色瘀點或瘀斑,此為瘀血盤踞于皮損局部,導致氣血運行受阻,阻礙新血生成,營血不能榮于肌表而致。治療上活血化瘀是主要的方向。紅花有祛瘀通脈、化滯生新之功。藥理研究[11]表明,紅花黃色素能抑制血小板黏附,升高游離的鈣離子成分,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阻止血液凝集。筆者認為紅花一物大劑量會破血,小劑量才可活血,故在銀屑病治療中常用少量紅花(5~10 g)配伍桃仁,共成活血、祛瘀、通脈、消散斑塊之功。在臨床中部分患者對紅花過敏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因此用藥前必先詢問患者過敏史,以規(guī)避應用紅花可能引發(fā)的不良反應。
蒲黃臨床雖常被用作治療婦科疾患,但亦可用于治療靜止期銀屑病,因其藥性平和,止血、化瘀共具,且無耗血之慮。對于斑塊皮損日久、氣血津液虧損的患者,若使用行散力過強的藥物易造成血液耗傷、動血出血,故常以蒲黃作為活血化瘀的選擇。
凌霄花除能破瘀血、通經(jīng)脈外還獨有祛風之功。筆者認為“風邪貫穿銀屑病始終”[12],風盛則癢,對于銀屑病靜止期伴有脫屑瘙癢患者的治療,除牡丹皮、赤芍等活血藥外,再取凌霄花佐使荊芥、防風、蟬蛻等祛風散邪之藥共同使用。
活血化瘀之花類藥可用于銀屑病靜止期,而少用于進行期銀屑病,避免其加重皮損。配伍行氣之品可使周身氣血運行流暢,瘀血祛,斑塊散。銀屑病靜止期常氣血津液虧虛,故用藥不宜有耗散陰液之弊,以免津枯化燥,而花類藥辛溫不助燥熱、行氣不助散氣,尤宜用之。
1.4 玫瑰花、月季花、合歡花疏肝解郁,調(diào)神安情志 精神情志因素在銀屑病發(fā)生與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治療用藥上也多注重運用疏肝解郁安神的花類藥。玫瑰花,一花兼具理氣、活血之功。取其疏肝活血、行氣之功治療銀屑病,常與凌霄花相須為用。此外,古人云“凡郁聚之疾,得香藥則氣流行”,玫瑰花花味清香,可疏肝醒脾,既可解抑郁安情志,又可暢中焦使氣血生化有源,提高正氣,從而減少疾病復發(fā)。
月季花長于疏肝解郁,暢調(diào)肝經(jīng),肝氣得以升散,使經(jīng)血得以流暢循經(jīng),從而散斑塊處氣血之瘀滯。用其治療斑塊狀銀屑病可調(diào)暢氣機,使周身營氣循環(huán)不滯,不與內(nèi)邪搏結(jié),氣行瘀散,斑塊乃消。余臨床常用之于女患,尤其是經(jīng)前皮疹加重,伴有乳房脹痛、痛經(jīng)、經(jīng)量少的銀屑病患者或者是面部伴有黃褐斑等色素沉著斑的患者。
合歡花主舒郁安神。在銀屑病的長期慢性病程中患者往往伴有失眠或眠差,情緒焦慮或抑郁等多種精神情志異常,辨證治療時取合歡花單味或配伍遠志、茯神、酸棗仁等[13]入方,取其解郁安神之功,調(diào)五志,養(yǎng)心肝,培正氣,祛內(nèi)邪。
在臨床診治銀屑病患者過程中必注意其精神情緒變化情況[14],耐心開解勸導,使患者能夠正確認識疾病,放松緊張心情,減少疾病帶來的精神心理壓力。在心理疏導“話療”的同時,在治療用藥上也要多注重運用疏肝解郁安神的花類藥,對于提高患者睡眠質(zhì)量,舒緩焦慮情緒,改善精神疲憊均有效果,而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對于疾病的治療具有輔助作用。
齊某,女,17 歲,2019 年10 月5 日初診。主訴:雙上肢點滴狀紅斑,上有薄層鱗屑1 個月?,F(xiàn)病史:患者1 月前感冒治愈后發(fā)現(xiàn)雙上肢點滴狀紅斑,上有薄層鱗屑,遂于本市某醫(yī)院就診,診斷為銀屑病。因住校不便,未口服藥物,只給予外用他卡西醇治療。診見:本次皮損增多,前胸、背部亦出現(xiàn)紅斑、鱗屑,皮疹新發(fā),伴有瘙癢,扁桃體不腫大,咽不紅,平素性格內(nèi)向,悶悶不樂,納尚可,眠可,二便可,舌紅、苔薄白,脈弦滑。中醫(yī)診斷:白疕。方藥:金銀花25 g,野菊花15 g,玫瑰花15 g,凌霄花15 g,雞冠花15 g,大青葉10 g,板藍根10 g,神曲15 g,炒麥芽15 g,焦山楂15 g,荊芥10 g,防風10 g,柴胡15 g,郁金15 g,陳皮10 g,甘草10 g。7 劑,水煎劑300 mL,早晚2 次飯后溫服。2 診:2019 年10 月12 日。紅斑顏色變淡,丘疹減輕,但瘙癢癥狀突出,舌診如前,脈微弦滑。上方去大青葉10 g,板藍根10 g,加白鮮皮20 g,白蒺藜20 g。3 診:2019 年10 月20 日。皮疹已消退,未有新發(fā),瘙癢減輕,未有不適癥狀出現(xiàn),舌脈如2診。繼服上方5 劑鞏固療效。
按:本醫(yī)案患者銀屑病初起紅斑、丘疹多發(fā),且伴瘙癢,“熱象”“風象”明顯,且情緒抑郁。辨證分析內(nèi)有肝郁不舒,日久化火,外有風寒邪氣侵襲,內(nèi)外交雜,乃成本病。方中金銀花、菊花清熱解毒、透熱轉(zhuǎn)營,玫瑰花、凌霄花、雞冠花涼血、活血、消斑,大青葉、板藍根清解余毒,荊芥、防風祛風止癢,焦山楂、神曲、麥芽固護脾胃、防涼克脾,柴胡、郁金疏肝解郁,陳皮理氣健脾、調(diào)暢中焦,甘草調(diào)和諸藥。此方遵從銀屑病“血熱占主導”[15]“風邪貫始終”“調(diào)暢情志”的思想[16-18],運用花類藥材質(zhì)地輕揚、活潑靈動、藥性中和的特點,整體配伍得當,故2 診患者皮疹數(shù)量減少,但仍有自覺瘙癢,遂減寒性藥物大青葉、板藍根以免久用寒涼傷及胃氣,加風藥白鮮皮、白蒺藜增強本方止癢之效力。3診患者皮損基本消失,未有不適,繼服本方5 劑以鞏固療效。
銀屑病作為皮膚科難治的慢性疾病,臨床上可應用花類藥物于其進展期和消退期的治療當中。《內(nèi)經(jīng)》有云:“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化之冥冥?!惫P者在銀屑病治療中運用花類藥物往往取得很好的療效。花類藥物的功效廣泛,給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能?;愃幬锓N類豐富[19]、質(zhì)地輕揚、活潑靈動,雖溫卻不燥熱,不耗液,不傷津,雖寒卻不凝滯,不傷正,不損陽?;愃幐饰抖?,苦味少,藥性平和,作用較溫和[20],其氣味清香辟穢,又可醒神調(diào)情志。對銀屑病病因病機的理解與把握在治療中至關(guān)重要。充分認識疾病的病因及其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在辨病的基礎上辨證論治,并且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對癥治療,這直接影響著遣方用藥[21],使之有法可循、有度可守。同時遣方配藥還須牢記用藥禁忌,以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例如金銀花、菊花、野菊花、槐花、雞冠花、凌霄花六味花藥對比根莖類、葉類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藥雖質(zhì)輕但氣仍偏寒涼,脾胃虛寒的患者應慎用或減少用量,防止寒涼克伐脾土,損傷脾陽,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22];紅花、蒲黃、月季花治療女性疾病時孕婦禁用[23],月經(jīng)量多者用量宜小,時間宜短,以免動血耗血,日久出現(xiàn)貧血征兆,月季花味苦,用藥過久亦會引起腹瀉、便溏,需注意用藥周期。最后,適時拓展與創(chuàng)新可以延伸經(jīng)典理論的現(xiàn)代應用。如由燕趙皮外科名醫(yī)趙炳南老先生所創(chuàng)的“涼血五花湯”[24],本用于治療盤狀紅斑狼瘡、玫瑰糠疹等病[25],現(xiàn)將其用于銀屑病進行期紅斑皮損的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花類藥在皮膚病治療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今根據(jù)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和個人用藥心得初探花類藥在銀屑病治療中的作用,希望日后同仁能關(guān)注此類藥,充分發(fā)揮花類藥的特性及功效,發(fā)掘補充,彌補不足,繼續(xù)擴大花類藥的中醫(yī)臨床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