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立新,云露,曹自成,李海英,黃誠
(中國石化a.西北油田分公司;b.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烏魯木齊 830011)
順托果勒低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圖1),處于卡塔克、沙雅兩大隆起和阿瓦提、滿加爾兩大坳陷之間,是塔里木盆地臺盆區(qū)最重要的構造紐帶,勘探面積約2.7×104km2。順托果勒地區(qū)長期穩(wěn)定沉降,早古生代以開闊臺地沉積建造為主,表生巖溶和大型礁灘建造欠發(fā)育,普遍發(fā)育板內中—小尺度高陡走滑斷裂帶。順托果勒地區(qū)走滑斷裂帶斷穿下寒武統(tǒng)玉爾吐斯組優(yōu)質海相烴源巖,并溝通中—下奧陶統(tǒng)主力儲集層,上奧陶統(tǒng)巨厚(大于1 600 m)陸棚相泥巖形成區(qū)域蓋層,油氣沿走滑斷裂帶垂向運移并富聚,形成沿深大走滑斷裂帶展布的斷控縫洞型油氣藏。針對主干走滑斷裂帶和次級走滑斷裂帶的勘探評價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油氣突破[1-5],證實走滑斷裂帶“控儲、控藏、控富”,是順北地區(qū)最重要的油氣富集區(qū)帶。順北地區(qū)正有序展開不同序級走滑斷裂帶及伴生構造的油氣資源評價,初步估算順北地區(qū)18 條主干走滑斷裂帶油氣地質儲量約17.00×108t油當量,并發(fā)現了億噸級的順北油氣田,展現了研究區(qū)巨大的油氣勘探前景。
圖1 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地區(qū)構造格局和主要構造單元Fig.1.Tectonic framework and primary tectonic units in Shuntuoguole area,Tarim basin
隨著順北油氣田進入快速評價階段,勘探進展和探明儲量增長的同步推進顯得尤為重要,對斷控型油氣藏的地質儲量估算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順北油氣田的發(fā)現,實現了碳酸鹽巖領域多個理論創(chuàng)新,提出一種新型的縫洞型油氣藏——斷控型油氣藏的新認識。斷控型油氣藏與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區(qū)海相碳酸鹽巖喀斯特溶蝕縫洞型油氣藏存在明顯差別。斷控型油氣藏沿深大走滑斷裂帶展布,不受隆坳構造控制,無統(tǒng)一油水界面,空間上油氣藏呈典型的“板狀”特征,橫向含油面積窄,縱向含油高度大。塔河油田溶蝕縫洞型油氣藏則沿不整合面順層狀分布,含油面積大,縱向含油高度受限于流體動力波及邊界,空間上油氣藏呈“餅狀”特征。因此,針對溶蝕縫洞型油氣藏的地質儲量估算方法,難以滿足斷控型油氣藏的地質儲量評估工作,無法準確估算順北油氣田大型走滑斷裂帶的地質儲量。
本文以石油地質條件和勘探領域評價為基礎,闡述了走滑斷裂帶綜合解析評價、斷控縫洞型儲集層三維體雕刻、斷裂帶相控反演等技術及重要儲量參數的確定原則,提出了斷控型油氣藏的地質儲量評估方法。此外,對順北油氣田大型走滑斷裂帶之外的遠景接替區(qū)域也進行了石油地質條件評價與資源前景預測。
1.1.1 下寒武統(tǒng)廣泛發(fā)育優(yōu)質海相烴源巖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統(tǒng)玉爾吐斯組烴源巖在臺盆區(qū)分布廣,烴源巖主體為黑色頁巖,總有機碳含量高,區(qū)域穩(wěn)定分布,生烴潛力大。玉爾吐斯組烴源巖為優(yōu)質海相烴源巖,塔里木盆地東北緣柯坪地區(qū)什艾日克剖面玉爾吐斯組黑色頁巖出露厚度為19.5 m,最大總有機碳含量為11.50%;塔里木盆地腹地的星火1井鉆揭玉爾吐斯組烴源巖厚度為31.0 m,總有機碳含量為1.00%~9.43%,平均為4.31%。順北油氣田位于順托果勒低隆起,早寒武世處于中緩坡沉積環(huán)境,下寒武統(tǒng)玉爾吐斯組底界在地震剖面上表現為高頻、強相位反射特征,連續(xù)性好,全區(qū)可穩(wěn)定追蹤,表明研究區(qū)是玉爾吐斯組優(yōu)質烴源巖分布的有利區(qū)帶。
順北油氣田整體呈現大埋深、高壓力、低地溫地質特征,依據已鉆井實測產層溫壓數據,推算下寒武統(tǒng)玉爾吐斯組現今溫度為182~215 ℃,理論上現今依然具備液態(tài)烴生成條件,勘探也證實順北油氣田資源結構以輕質油—凝析油氣為主。順北油氣田處于塔里木盆地構造穩(wěn)定部位,以海西運動晚期—喜馬拉雅運動期成藏為主,在低溫高壓背景下,中—新生代的短期快速沉降,導致同等埋深條件下,烴源巖熱演化進程明顯減緩,同時高壓對烴源巖生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促使本區(qū)海西運動晚期—喜馬拉雅運動期仍具備大規(guī)模生烴潛力。以實測溫度和大地熱流值為約束,模擬了順托果勒地區(qū)原地玉爾吐斯組烴源巖的熱演化程度,模擬結果認為在海西運動晚期—印支運動期烴源巖鏡質體反射率為1.65%~2.32%,現今烴源巖鏡質體反射率為1.85%~2.80%,模擬結果與地質情況基本吻合。
1.1.2 走滑斷裂帶發(fā)育優(yōu)質斷控縫洞型儲集層
順北油氣田的探評井側鉆走滑斷裂帶的過程中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放空和漏失現象。成像測井、巖心、壓力恢復試井等資料表明,斷裂帶內部結構復雜,發(fā)育縫洞型儲集層,儲集空間由不同尺度的洞穴、縫洞集合體和裂縫帶等組成[6-13]。從區(qū)域成巖演化序列和縫脈礦物地化特征等綜合分析認為,斷控縫洞型儲集層以走滑斷裂構造破裂成儲為主,存在流體系統(tǒng)的改造過程,但流體改造并非普遍存在。走滑斷裂帶發(fā)育典型的“核-帶”結構,由斷層核、斷層角礫帶及誘導裂縫帶組成,斷層結構中不同部位的物性有差異(圖2)。斷層核沿主滑動面發(fā)育,其形成經歷了粉碎、溶解、沉淀、礦物間反應以及相關的破壞原巖結構的力學-化學過程,滲透性較差,不是有效的儲集體。斷層核外側的斷層角礫帶,雖然部分被斷層角礫充填,但其殘留空間仍然可觀,是最有效的儲集空間。在斷層角礫帶外側,發(fā)育未改變原巖結構的誘導裂縫帶,地層滲透性好,也是良好的儲滲空間。整體來看,優(yōu)質儲集層沿斷層主滑動面附近發(fā)育,儲集體規(guī)模大、連通性好,更易形成高產穩(wěn)產,是勘探首選目標。
圖2 順北油氣田走滑斷裂帶斷控儲集層模式Fig.2.Fault?controlled reservoir model of strike?slip fault zones in Shunbei oil&gas field
1.1.3 區(qū)域蓋層和致密圍巖封擋形成特殊的巖性圈閉
斷控縫洞型儲集層主要發(fā)育于中—下奧陶統(tǒng)碳酸鹽巖,其上覆地層依次為上奧陶統(tǒng)恰爾巴克組、良里塔格組和桑塔木組。恰爾巴克組和良里塔格組以泥灰?guī)r和泥巖互層為主,厚度一般在幾十米,具備較好的封蓋能力。桑塔木組為巨厚(大于1 600 m)海相泥巖,埋深普遍超過6 000 m,在超深埋藏壓實條件下具有良好的封蓋能力,是很好的區(qū)域蓋層。斷控縫洞型儲集層以致密碳酸鹽巖構造破碎為主,由構造破碎帶向致密圍巖過渡,巖石物性逐漸變差,側向遮擋油氣。因此,走滑斷裂帶在區(qū)域蓋層和致密圍巖封擋條件下,形成特殊的巖性圈閉。順托果勒地區(qū)走滑斷裂帶在海西運動晚期之后活動強度明顯減弱,斷裂幕式活動無法斷穿巨厚的區(qū)域蓋層,圈閉保存條件良好。含油氣圈閉內原油樣品地化分析結果表明,原油飽和烴色譜圖為單峰前峰型,主峰碳為nC12—nC15,譜圖基線平穩(wěn),未見明顯“鼓包”,原油中未檢測到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指示原油未經歷水洗或者生物降解作用,說明油氣藏未遭受破壞。
1.1.4 走滑斷裂帶是油氣運移的優(yōu)勢通道
順托果勒地區(qū)普遍發(fā)育通源走滑斷裂帶,因長期持續(xù)沉降,不發(fā)育區(qū)域不整合界面和層狀高滲儲集層,無法與走滑斷裂帶共同形成復合油氣輸導系統(tǒng)。順托果勒地區(qū)整體構造平緩,地層傾角?。ㄐ∮?°),油氣側向調整勢能低,走滑斷裂成為油氣運移的唯一優(yōu)勢通道,且以垂向油氣運移為主[14-20]。因此,斷裂帶油氣富集程度高,建產井普遍分布于斷裂帶上。
一般來說,油氣沿斷裂帶垂向運移,會在儲集層系中呈現有序的流體分布。以位于8號斷裂帶旁的順托1 井為例[2-3],在一間房組和鷹山組中流體性質存在差異,一間房組含凝析油,鷹山組為干氣,證實存在多期油氣充注,油氣沿斷裂帶自下而上運移并富集成藏。
1.2.1 斷控型油氣藏特征
斷控型油氣藏是與走滑斷裂帶相關的斷控巖性圈閉在后期油氣充注成藏后形成的巖性油氣藏。順托果勒地區(qū)斷控型油氣藏具有超深(大于7 300 m)、油氣柱高度大(大于500 m)、不受構造高低控制、無統(tǒng)一油水界面、沿斷裂帶連片分布、局部不連通的特點(圖3)。以1 號斷裂帶為例,斷裂長度為26 km,斷裂帶上已完鉆的22 口井均獲得高產工業(yè)油氣,其中順北1-10H井進入中—下奧陶統(tǒng)碳酸鹽巖儲集層430 m側鉆斷裂帶獲高產油氣流,證實1 號斷裂帶油氣柱高度大于430 m。
圖3 順北油氣田奧陶系斷控型油氣藏剖面Fig.3.Schematic profile of Ordovician fault?controlled reservoirs in Shunbei oil&gas field
1.2.2 成藏模式與富集規(guī)律
前人對順北油氣田成藏模式和富集規(guī)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8-10],基本可以概括為“寒武系多期供烴、構造破裂控儲、原地垂向輸導、晚期成藏為主、走滑斷裂控富”的油氣成藏模式。順托果勒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玉爾吐斯組烴源巖經歷多期生烴和排烴事件[2-5],油氣沿通源走滑斷裂帶垂向運移、富集成藏,上覆巨厚泥巖蓋層和平緩的構造形態(tài)有利于油氣原地富集,形成油氣柱高度大的斷控型油氣藏。走滑斷裂帶具有“控儲、控藏、控富”特征,斷裂變形強度和滑移距控制油氣富集規(guī)模,變形強度大、滑移距大的走滑斷裂帶,儲集體規(guī)模大,油氣富集程度高,反之,則變?。▓D4)。此外,順北地區(qū)走滑斷裂帶多期活動,油氣呈幕式充注,兩者在地史時期的時空配置關系也影響了現今不同斷裂帶的油氣性質及富集程度。以勘探程度較高的順托果勒北部地區(qū)為例,1 號、5 號和7 號斷裂帶均呈現多期活動特點,斷裂帶上呈現多期成藏特征,但3 條斷裂帶上的油氣性質存在明顯差異,自東向西斷裂帶上原油密度逐漸增大,原油成熟度逐漸降低。研究認為,3 條斷裂帶在中—新生代自東向西活動強度逐漸減弱,導致燕山運動期—喜馬拉雅運動期的過成熟烴類充注規(guī)模明顯降低,最終表現為3 條斷裂帶的油氣性質存在明顯差異。
圖4 順北油氣田奧陶系斷控型油氣成藏模式Fig.4.Schematic reservoir?forming model of Ordovician fault?controlled reservoirs in Shunbei oil&gas field
2.1.1 地質儲量計算方法
順北油氣田斷控型油氣藏的地質儲量利用體積雕刻法計算。針對溶蝕縫洞型油氣藏形成的改進容積法主要通過層間地震屬性確定的儲集層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積和厚度來求取地質儲量,不適合斷控型油氣藏的空間分布特點。體積雕刻法則是以在三維空間內求取不同類型儲集層的有效體積,結合含油飽和度、原油密度、體積系數和氣油比參數計算地質儲量,更能反映斷控型油氣藏的非均質性特征,計算結果更加準確。
針對斷控型油氣藏,首先通過鉆井精細標定和正演模擬,確定斷控儲集體有利地震相為斷裂+“串珠”相、斷裂+“雜亂”相和斷裂+“線性弱反射”相[21-24]。利用瞬時能量、不連續(xù)性和增強相干等地震屬性能有效識別和描述“串珠”相、“雜亂”相、“線性弱反射”相。利用測井解釋成果、放空漏失等確定不同地震相門檻值,從而在空間上雕刻出有利地震相的形態(tài)和范圍。在地震相控制下,采用低頻趨勢約束下的井震聯合反演,得到波阻抗反演體,利用鉆井資料建立的波阻抗—孔隙度量版,將波阻抗體轉換成孔隙度體。應用孔隙度體,在確定孔隙度下限的基礎上,通過屬性融合技術,分別刻畫儲量計算底界以上有效儲集體的空間展布。在時深轉換基礎上,利用空間積分法,分別計算洞穴、孔洞和裂縫儲集體的有效體積(圖5)。
2.1.2 地質儲量計算參數
斷控型儲集體發(fā)育受斷裂帶控制,平面上根據斷裂展布特征、開發(fā)井距、礦權邊界確定平面地質儲量計算范圍,縱向上依據已鉆井測試、錄井和生產情況確定地質儲量計算底界。
圖5 順北油氣田1號走滑斷裂帶斷控型儲集體三維雕刻Fig.5.3D description of fault?controlled reservoirs in No.1 strike?slip fault zone,Shunbei oil&gas field
斷控型儲集空間由不同尺度的洞穴、孔洞和裂縫組成,不同類型儲集空間的孔隙度和含油飽和度下限依據順北油氣田和塔河油田的鉆井、測井、測試、錄井等資料綜合確定。
(1)有效孔隙度下限 順北油氣田與塔河油田奧陶系碳酸鹽巖地層均發(fā)育縫洞型儲集層,兩者孔隙成因機制不同,但孔隙類型均由不同尺度的洞穴、孔洞和裂縫組成,物理屬性無明顯差別。塔河油田鉆井、測井、錄井、巖心等資料豐富,因此,借鑒塔河油田和順北油氣田的鉆井資料,綜合確定不同類型儲集層的有效孔隙度下限。
洞穴型儲集層是斷控型油氣藏最為關注的儲集層類型,是主要的油氣富集區(qū)域,對儲量具有突出貢獻,在儲量計算和評價時是不可忽略的。從塔河油田和順北油氣田洞穴型儲集層的孔隙度和含油飽和度關系分析,認為洞穴型儲集層孔隙度均大于5.0%??锥葱秃土芽p型儲集層的孔隙度下限參照塔河油田奧陶系油藏孔洞型儲集層的下限標準。用含油產狀法、孔隙度與深側向電阻率交會法,確定儲集層有效厚度下限。
(2)含油飽和度下限 利用順北油氣田投產井測井解釋結果,體積加權平均計算,得到不同類型儲集層原始含油飽和度。順北油氣田中鉆遇洞穴型儲集層且取得測井資料的已鉆井,利用測井解釋結果,通過體積加權平均計算,洞穴型儲集層的含油飽和度為80.0%??锥葱蛢瘜訙y井解釋成果利用體積加權平均計算,孔洞型儲集層的含油飽和度為82.8%,裂縫型儲集層的含油飽和度取經驗值90.0%。原油體積系數、氣油比和地面原油密度取順北油氣田原油化驗分析的平均值。
2.1.3 不同地質儲量計算方法結果對比
順北油氣田1 號斷裂帶斷控型儲集體利用改進容積法計算,儲量提交面積為33.19 km2,石油地質儲量為1 386.36×104t,技術可采儲量為160.17×104t。目前,1 號斷裂帶上投產井生產穩(wěn)定,累計原油產量為80.24×104t,剩余可采原油為305.25×104t,符合率僅為42%。利用體積雕刻法計算,按照洞穴、孔洞和裂縫在三維空間內求取的有效體積,計算出石油探明地質儲量為2 783.68×104t,技術可采儲量為335.38×104t,符合率為87%。2 種方法結果對比,體積雕刻法的計算結果符合率更高。
2.2.1 試采井區(qū)地質儲量
順北油氣田針對開發(fā)試采階段的走滑斷裂帶,利用體積雕刻法提交了三級地質儲量。以順北油氣田1 號和5 號斷裂帶為例,1 號斷裂帶提交石油探明地質儲量7 220.30×104t,溶解氣探明地質儲量324.50×108m3。1 號斷裂帶含油區(qū)平均寬度為1 km,斷裂帶長度為26 km,初步測算石油地質儲量豐度為278×104t/km2;5 號斷裂帶北段提交石油探明地質儲量2 682.50×104t,溶解氣探明地質儲量18.34×108m3,斷裂帶長度為9 km,寬度為1~2 km,含油區(qū)平均寬度為1 km,初步測算石油地質儲量豐度為298×104t/km2。以此類推,針對已提交三級地質儲量的不同斷裂帶分別測算了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氣的儲量豐度。
2.2.2 油氣田斷裂帶地質資源量估算
順北油氣田已發(fā)現18條主干走滑斷裂帶,對于未提交地質儲量的斷裂帶,針對其幾何學、運動學特征和地震異常反射特征等,與提交地質儲量的斷裂帶進行類比分析,借用相似斷裂帶的儲量豐度作為資源量豐度,估算資源潛力。13 號、9 號、2 號、3 號斷裂帶和11號斷裂帶南段等走滑斷裂特征、內部地震異常反射特征與7號斷裂帶具有相似性,石油資源量豐度類比7號斷裂帶,為90×104t/km2;11號斷裂帶北段斷裂活動強度大,內部異常反射多,類似于1號斷裂帶,石油資源量豐度為278×104t/km2。4 號、6 號和8 號斷裂帶的走滑斷裂特征、地震異常反射特征與5 號斷裂帶中段相似,但斷裂帶的油氣性質變化為凝析氣藏,且不同斷裂帶的氣油比有所變化。因此,按照5 號斷裂帶中段石油地質儲量豐度,利用體積系數換算出凝析油和天然氣的資源量豐度。4號斷裂帶凝析油資源量豐度為132×104t/km2,天然氣資源量豐度為27.5×108m3/km2;6 號和8 號斷裂帶天然氣資源量豐度為17.4×108m3/km2。順北油氣田東南部天然氣區(qū)資源量豐度類比1 號斷裂帶,按照天然氣區(qū)順南4 井PVT 取得的壓縮系數(350)折算后,天然氣資源量豐度為18.0×108m3/km2。
在上述資源量豐度確定的基礎上,依據每條斷裂帶的長度,估算順北油氣田石油資源量為7.00×108t,天然氣資源量為1.00×1012m3。
順北油氣田的勘探還處于初期階段,已落實的主干斷裂帶有18 條,資源量為17.00×108t 油當量。目前,僅在2條斷裂帶建成試采區(qū)塊,3條斷裂帶獲得油氣突破,已經累計提交石油探明地質儲量1.30×108t,溶解氣探明地質儲量439.60×108m3,展現了順北油氣田斷控型油氣藏巨大的資源前景。剩余未勘探評價的主干斷裂帶是油氣勘探和地質儲量提交的主攻領域。
順北油氣田的發(fā)現證實了順托果勒地區(qū)寒武系—奧陶系碳酸鹽巖層系連片含油氣、整體成藏,是最有利的油氣富集區(qū)帶,已經具備形成大型油氣田的地質條件。順托果勒地區(qū)下古生界巨厚碳酸鹽巖具備各類巖性圈閉發(fā)育條件,主干斷裂帶之外,擁有更廣泛的勘探領域。
順托果勒地區(qū)寒武系—奧陶系發(fā)育完整的生儲蓋組合,下寒武統(tǒng)發(fā)育玉爾吐斯組原地烴源巖,寒武系—中奧陶統(tǒng)不同層系的碳酸鹽巖發(fā)育成因機制多樣的優(yōu)質儲集層,與上覆致密碳酸鹽巖蓋層、上奧陶統(tǒng)巨厚泥巖區(qū)域蓋層形成良好的儲蓋組合。原地烴源巖發(fā)育、多層系儲蓋組合共存,是探索主干斷裂帶之外不同勘探類型、取得油氣突破和落實規(guī)模資源的前提,將推動順托果勒地區(qū)整體資源潛力再評價。
(1)穹隆構造 順托果勒地區(qū)普遍見小尺度穹隆構造,其在中—下奧陶統(tǒng)碳酸鹽巖中呈離散分布,在平面上投影呈橢圓形或近圓形(圖6a)。統(tǒng)計其與鄰近主干斷裂帶的距離,發(fā)現多數穹隆構造分布于斷裂帶之間,主頻距離為主干斷裂帶之間間距(或連線距離)的一半,整體呈正態(tài)分布特征(圖6b),指示穹窿構造與斷裂帶無直接成因聯系。但是,穹窿構造長軸方向集中在北東—南西向,其展布趨勢與研究區(qū)北東—南西向、北西—南東向主干斷裂帶具有關聯性,說明穹窿構造的形成受到走滑斷裂帶形成時的應力環(huán)境影響。綜合分析認為,在區(qū)域走滑應力背景下,深部熱流體沿次級斷裂垂向活動,導致上覆地層形成穹窿狀凸起,即穹隆構造。
圖6 順北油氣田順北一區(qū)一間房組穹窿構造分布Fig.6.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dome structures of Yijianfang formation in No.1 Block,Shunbei oil&gas field
鉆井證實穹隆構造發(fā)生放空和漏失,最大放空長度為0.5 m,開井測試日產油量為50~70 m3,不含水,整個穹隆構造是一個含油氣構造。儲集層類型及發(fā)育規(guī)模是制約該類型資源潛力評價的關鍵因素。在落實優(yōu)質儲集層分布規(guī)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儲集層三維體雕刻和儲量參數評價,落實單個穹隆構造的儲量基數,實現有序商業(yè)開發(fā)。
(2)內幕縫洞 順托果勒地區(qū)早—中奧陶世經歷多期海平面升降變化,發(fā)育沉積間斷面,具備早成巖期大氣淡水改造條件。以順托果勒東南部天然氣區(qū)為例,中—下奧陶統(tǒng)內幕普遍發(fā)育層狀分布的“串珠狀”強振幅異常,集中分布于蓬萊壩組—鷹山組下段,平面分布與斷裂帶不存在明顯關聯性。實鉆巖性為白云巖和白云質灰?guī)r互層,鉆井普遍發(fā)生放空和漏失,測試獲得工業(yè)氣流,最大測試工業(yè)產層深度879 m(埋深7 276 m),且未見底水。表明主干斷裂帶之外天然氣充注規(guī)模大,含氣高度大[2-5]。但受限于“超深、高溫、高壓”碳酸鹽巖縫洞型氣藏配套工藝技術不完善,鉆井液污染情況較普遍等因素,初期測試雖獲高產氣流,但試采普遍穩(wěn)產難,與鉆探過程中的漏失、放空規(guī)模也不匹配,尚難準確評價該領域的儲集層類型和資源規(guī)模。
總體來看,中—下奧陶統(tǒng)內幕縫洞勘探前景廣闊,資源潛力巨大。制約內幕縫洞資源規(guī)模評價與動用的關鍵是儲集層特征和成儲機制的深化認識,以及“超深、高溫、高壓”碳酸鹽巖縫洞型油氣藏配套工藝技術的攻關。
(1)含油儲集層厚度上限的持續(xù)探索 順托果勒地區(qū)寒武系—奧陶系碳酸鹽巖厚度接近3 000 m,大型走滑斷裂帶切穿基底,直接溝通烴源巖。理論上,斷控縫洞型儲集層可發(fā)育于斷裂帶內部貫穿脆性地層的任何部位,這對順托果勒地區(qū)斷控型油氣藏的油氣富集規(guī)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順北油氣田走滑斷裂帶的含油氣儲集層厚度上限仍處于探索階段,主干斷裂帶上投產井的含油氣儲集層厚度紀錄在持續(xù)刷新,目前主干斷裂帶上含油氣儲集層厚度已超過510 m。
(2)低序級斷裂 主干斷裂和分支斷裂的勘探成果表明,斷控儲集系統(tǒng)具有多尺度特征,走滑斷裂帶中不同序級斷裂均發(fā)育構造破裂控儲機制,具備形成商業(yè)規(guī)模的裂縫-洞穴型儲集層。順北油氣田埋深普遍超過7 300 m,地表沙丘條件復雜,地震波頻率、能量衰減明顯,資料品質整體較差,次級斷裂由于規(guī)模較小,地震剖面成像精度低,識別難度大。因此,加強小斷裂解釋和檢測方法技術攻關,將有助于類比主干斷裂帶,開展次級、分支斷裂的分類評價與資源潛力評估。順托果勒地區(qū)普遍發(fā)育的低序級斷裂組合將會成為斷控型油氣藏拓展評價的新領域。
(1)順托果勒地區(qū)斷控型油氣藏與溶蝕縫洞型油氣藏存在本質區(qū)別,針對溶蝕縫洞型油氣藏形成的地質儲量估算方法,難以滿足斷控型油氣藏的地質儲量評估和油氣勘探決策。體積雕刻法是以在三維空間內求取走滑斷裂帶內部不同類型儲集層的有效體積來計算地質儲量,更能反映斷控型油氣藏“板狀”的空間形態(tài)和非均質性變化,計算結果更加準確。
(2)順托果勒地區(qū)主干走滑斷裂帶具有“控儲、控藏、控富”特點,是最現實有利的油氣富集構造帶。順北油氣田已發(fā)現18條主干走滑斷裂帶,估算順北油氣田石油資源量7.00×108t,天然氣1.00×1012m3,資源潛力巨大,是油氣勘探和地質儲量提交的主攻領域。
(3)順北油氣田的發(fā)現證實了順托果勒地區(qū)下古生界碳酸鹽巖層系連片含油氣、整體成藏,是最有利的油氣富集區(qū)帶。順托果勒地區(qū)寒武系—奧陶系巨厚的碳酸鹽巖具備各類巖性圈閉發(fā)育條件,穹隆構造、內幕縫洞和低序級斷裂是順北油氣田拓展新領域、落實規(guī)模油氣資源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