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孟津詩》到《續(xù)孟津詩》
        ——清初孟津王氏家族之詩歌傳承

        2021-03-25 11:47:04黃玉琰
        關鍵詞:孟津王鐸詩作

        黃玉琰

        (金陵科技學院人文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38)

        王鐸,字覺斯,號嵩樵,河南孟津人。作為明清之際詩壇的風雅宗盟,他以“海涵地負之才,駘蕩縱橫”[1],散發(fā)著強烈的個性光芒和詩意光輝,在清初詩壇有著重要影響。關于《孟津詩》《續(xù)孟津詩》,據《中國古籍總目》集部第6冊總集類·氏族之屬著錄:“孟津詩十九卷續(xù)一卷,清王鐸、清王鑨撰,(續(xù))清王無咎、清王無忝等撰,清康熙五年王允明刻本。國圖?!盵2]具體來說,“孟津詩十九卷”即合選王鐸與王鑨詩作而成;“續(xù)一卷”是其子侄數人的作品,目前僅國家圖書館有藏,流傳甚少,更見其珍貴。本文擬從《孟津詩》《續(xù)孟津詩》入手,分析王鐸子侄王無咎、王無回、王無忝、王無逸及王鑨愛婿傅而師等人的詩作,以透視王氏家族子弟的詩歌傳承意識,由此進一步了解該文化世家的內在脈絡。

        一、《孟津詩》:王鐸、王鑨的詩歌成就

        王鐸、王鑨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頗具成就。薛所蘊對王鐸的才華十分推崇,曾贊其“一代宗工可漫稱,千秋詩格賴傳燈”[3],并指出其詩學好尚對明末清初詩壇影響重大。王鑨比王鐸小十五歲,從小隨兄長學詩,深受王鐸熏陶,二人分別有《擬山園選集》《大愚集》行世。時人徐子能云:“二三十年間海內所稱有文章道德之望者,無不首推孟津……老先生為宗伯公難弟,說者擬之元方之有季方,子瞻之有子由,鳳洲之有麟洲?!盵4]337比之以東漢陳紀、陳諶,宋代蘇軾、蘇轍,明代王世貞、王世懋兄弟,他認為兄弟二人是“堪比前賢的兼美之士”[5]。周亮工在《孟津詩》序中稱兄弟二人“追溯風雅,接踵比肩”[1]。

        對王鐸、王鑨詩歌的研究,可參見拙文《王鐸與明清之際的詩學思潮》《論王鐸詩歌的意象與色彩》《“身任狂愚惟愛拙,詩同兄好亦矜奇”——論清初孟津詩派之王鑨兼及與王鐸之比較》。竊以為,孟津王氏家族的詩歌傳統(tǒng)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傳承:高標的詩教精神、強烈的現實關懷、深切的故園親情、鮮明的意象色彩。這體現在長輩對晚輩的諄諄教誨中,也體現在孟津王氏家族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

        二、《續(xù)孟津詩》:王氏子裔的詩歌情懷

        由于王鐸、王鑨博通經史,且以詩文為性命,故其平時與家人書信往來、節(jié)日宴飲亦喜以詩作相和,如王鐸的《喜閱三弟近詩》、王鑨的《嘉遁園同仲和二兄,藉茅子侄輩飲》等作。受他們影響,王氏家族子弟亦多好詩文者,子侄輩中王無黨、王無咎、王無回、王無忝、王無荒、王無逸等皆能詩工書,有文名。

        王氏子弟詩作選為《續(xù)孟津詩》一卷,附于王鐸、王鑨《孟津詩》十九卷之后,得以留存。另外在《中州詩鈔》《中州詩征》《孟津縣志》中亦可散見一二。翻檢《續(xù)孟津詩》,從“擬山園內花初發(fā),紅藥壇邊月再明”(王無忝《華州旅夜聞鳥》)、“只今閑詠瓜藤下,猶記囊詩待父歸”(王無咎《城南小園,先文安公所構別業(yè)也。昔為予讀書地,每一經游,不勝感嘆》)、“先人墓上誰重掃,諸弟行中孰好文”(王無咎《喜六弟自家至》)諸詩句中可見,他們皆能致力于詩文,手足情深,以繼承家族的詩歌傳統(tǒng)為豪。詩句中所提及的擬山園乃王氏別業(yè),紅藥壇為其中一景,園中遍植紅牡丹,正是王鑨、王鐸和子侄們拈題分韻之處。因此,擬山園、紅藥壇對于王無咎兄弟來說,不僅是家園的空間意象,是父親和叔叔的詩文集名,更是他們對父輩情感的追念和寄托?!伴e詠瓜藤”“囊詩待父”,字里行間可以想見家族生活日常;甚至在掃墓祭祖時,他們也以“諸弟行中孰好文”作深情告白,可以想見家族榮耀所在。

        總體而言,在王氏諸子弟中,王無咎、王無忝、王無荒、王無回、王無逸等皆有詩作可尋,而在詩歌方面成就較大、存詩較多者為王無咎、王無忝。

        三、《續(xù)孟津詩》之王無咎:追步其父之意象色彩

        王無咎,字藉茅,王鐸次子,幼隨父居于官署,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宏文院侍讀學士,授浙江按察使,遷江西布政使,四十七歲卒于太常寺少卿任上。王無咎受父親影響甚深,博學工詩,兼工草書,“詩字自娛,直窺晉唐堂奧,生平以忠孝自命”[6]875,著有《崝嶸山房詩集》,惜刻本已不存。

        王鐸對兒子的期望頗高,訓教亦極嚴,他曾教導無咎云:“吾聞之舉業(yè)以求仕,非以玷仕,仕以攄道,非以破道。自今日入紛華之途,汝尚能仍仍然念汝祖汝父篳路食貧、倍簁困厄否?尚能念山巔江漈屈竭悲侘、哭歌無聲否?富貴浮名中,最足壞人,豪杰不免,汝尚能念下第俯首伈躬梧桐之傍否?”[6]355-356時刻感念父祖衣食為艱,告誡兒子勿忘祖德,顧及民生疾苦,胸懷大道,不為富貴浮名所遮蔽。由于身為王鐸公子,無咎弱冠時已名噪東南,王鐸在此希望無咎踏上仕途后能踏實為人,不慕虛華,并勤勉于學問。

        無咎從青少年時期始就一直隨父親東奔西走,所以詩中多故園情深之作,如《行至溫縣憶家》《懷擬山園》《秋日憶家》等。無咎著有《崝嶸山房詩集》,“崝嶸澗”亦為王鐸所構筑之擬山園一景,既是無咎少年讀書之處,也是父子吟詠之地,寄寓了父輩的教誨,詩集以此命名,也記錄著自己的成長和美好的回憶。

        另外《續(xù)孟津詩》收了一些王無咎的紀實之作,可補史料之不足。例如:“大江墨浪漾驚鴻,四壁靈光接混濛。古廟昔年屯兕甲,磨崖今日換鵝籠。豐碑曾篆岣嶁處,實藏重翻海岳雄。自是先臣憂國淚,金山帶血灑蒼穹”(《甲申先文安公書飛巖驚幬四字于金山寺壁,戊戌摹勒上石恭紀五十六字》);“千秋大業(yè)事何如,拭淚閑窗把父書。吐納元音天地外,推敲只字夢魂余。五車不盡登梨棗,三篋還從辨魯魚。昨夢趨庭頻莞爾,須眉猶似在階除”(《重鐫先文安公擬山園集告成》)。詩中記載了王鐸在甲申年(1644年)曾于金山寺題字,在戊戌年(1658年)即王鐸逝世六年之后,此題字摹勒上石。其后,無咎又整理重刻了父親的《擬山園集》行世。這些既是文學文獻史料的記載,也是家族詩歌創(chuàng)作的傳承。

        彭而述《王藉茅詩序》云:“孟津先生(王鐸)于文章一道,星宿也。海內仰之不減昌黎。今讀藉茅太史所著,抑何象賢接武,迥出流輩哉。”[7]他認為王無咎為詩有十五年之變:少年為詩“大約冠劍離陸,猶有雋不疑,初謁暴公子習氣”[7],其后有逸氣,至順治十二年(1655年)而述盡讀無咎之詩,則與江左諸作如出二手。作為王鐸的平生知己,彭而述見證了王無咎的成長歷程,對其詩作風格和家學傳承了如指掌。

        王無咎《聞楚露布(考館)》詩云:“萬里風云指顧間,雄文赫赫下荊蠻。崖中鼠散耕人喜,野外花開戰(zhàn)馬閑。衡岳千峰無遠戍,湘江一路有重關。更看百粵烽煙靜,鐵券彤弓未易攀”[8]22?!把轮惺笊ⅰ迸c“野外花開”,“耕人喜”與“戰(zhàn)馬閑”,一派升平氣象。而“衡岳千峰”與“萬里風云”,雖然不算多么典雅脫俗,但整首詩也顯得沉郁雄偉、氣勢磅礴,筆力所及,意在追步其父風采。《憶洛》(1)《孟津縣志》中此詩題為《西湖憶家》,為無咎按察浙江時所作。詩云:“蒼蒼云樹滿關河,百戰(zhàn)中原涕淚多。伊闕時通春草夢,平湖乍聽采菱歌。天心厭亂亡熒感,人意還家眷薛蘿。八月潮來江海動,孤舟高臥有漁蓑?!盵8]22當時中原戰(zhàn)亂初平,無咎遠宦江南,正值夏秋之際,看江潮涌動,聽綿綿吳歌,不禁觸動思鄉(xiāng)之情。全詩一氣呵成,意境沖遠,尤其是末一句中,遠觀海潮奔涌,近看孤舟漁蓑,構成一幅立體景象,詩畫兼得,頗有逸氣。

        就風格而言,無咎詩中有氣勢飛動、蒼老凌厲、肖似其父者:蛟龍晝出黃塵黯,鐵馬云屯白日低(《懷擬山園》);怪石藏妖魅,蒼煙亂古丘(《秋日奉懷吳中兵憲、比部兩叔父》其四);妖蛇纏地軸,腥雨過江漘(《秋日奉懷吳中兵憲、比部兩叔父》其五),詩作用詞詭譎,色彩和意象直追王鐸[9]。亦有雄壯揮灑、豪邁渾成者:絕壁風云趨眾壑,大江日月走中峰(《棲霞》)。但就境界來說,王無咎詩中雖有諸如“萬里孤鴻來暮色,千山落木下秋聲”(《長干秋興》)、“天高一鳥下,木落萬山秋”(《秋日奉懷吳中兵憲、比部兩叔父》其四)這類視野開闊的景象,將較小的意象置于巨大的空間和遼闊深遠的背景之中,展現出蕭條、凄清的色彩,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暮旅圖,但其作品中的孤寒之意與其父胸懷之博大卻又不同。

        王鐸詩善用寓大于小、置小于大的對比手法,例如:“吟殘一片月,笑轉萬年星”(《飲灌溪亭同諸子》);“虛懷千種語,都付一聲哀”(《挽虞素心師》);“一瓢淹歲月,萬卷拂山阿”(《南方》);“千層濕翠尊中落,萬里孤帆雨外飛”(《送友南歸》)。以上詩句多為上下相對,共同構成一渾然融合的意象。與其父相比,王無咎詩作的意境創(chuàng)造略顯松散,乃“隔”與“不隔”之異,且顯得過于注重對仗的工穩(wěn),“馬蹄舊識烏衣巷,雉堞平分赤石磯”(《城南小園,先文安公所構別業(yè)也。昔為予讀書地,每一經游,不勝感嘆》),其中的地名對仗亦略有生硬之感。

        另外,王鐸第三子王無回,字緣督,號又癡,“有異骨,能詩能畫,尤工行楷草隸圖書及秦漢圖章”[6]875?!睹辖蚩h志》云其“性篤孝,幼工文,以母病不與試。太保(指王鐸)奉命祭告秦蜀山川,道病,無回疾馳迎抵家,太保旋歿。哀毀得咯血疾。以蔭補內閣中書舍人,閣中誥敕一皆手書,書法有父風。尋發(fā)舊疾卒官。著有《瑞芝園集》八卷”[10],今已佚?!独m(xù)孟津詩》中有無回《夜雨》詩云“夜雨因何至,偏來葉上聲。蛟龍豈得已,魑魅未分明。捫舌安吾志,澄心檢道情。所事關天意,即此見虛盈”,波瀾之中亦見清新。

        四、《續(xù)孟津詩》之王無忝:仕途多舛的羈旅詩人

        王無忝,字夙夜,王鑨之子,順治十四年(1657年)舉人,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皻v刑部主事,遷兵部郎中。值楚寇亂,運籌合機宜。寇平,大司馬欲上其績,夙夜曰:‘此臣職也,敢自以為公乎?’出為金華知府,金華當耿逆初平后,城郭榛蕪。夙夜招徠安集,百廢俱興?!盵8]153王鑨對愛子多諄諄教誨,《三月語二子無逸無忝》《乙亥春雨示二子無逸無忝》等作可證之。其中,《示二子無逸無忝》有同題之作:“過時然后學,勤苦必無成。經史乾坤淚,箕裘父子情。弓刀爭歲色,虎豹啖秋聲。須念艱難意,立心莫近名”[4]181;“讀書須讀夏商書,觀物須觀莊子魚。書備天人通上下,魚游江海悟沖虛。秋冬日月光陰短,南北兵戈性命余。世事經心愁不了,悠悠何以謝居諸”[4]253。兩首詩分別為五律、七律,詩中對時代大背景下如何立命修身皆殷殷叮囑,希望兒輩能進時思退,淡看功名,虛懷若谷,以讀書養(yǎng)心修身立命。無忝詩作中亦多有透露父子深情以及學詩的情景,如《秋月送家嚴入都至河干》《家君校試兗州,諸生賦得秋色老梧桐》諸作。

        無忝于順治十四年中舉,但其后科場屢試不第,直至康熙九年即其父逝世前一年方中進士。其間漂泊之感、壯志未酬之意屢現筆端:“酸風茅店清秋夜,羸馬繁霜古渡頭”(《乙亥秋下第》);“西風殘月嘶寒馬,野霧荒煙冷敝裘”(《秋月送家嚴入都至河干》);“山城風過亂云流,寒水酸風叫野鷗”(《九日》其二);“鳳凰臺上起秋風,冷雨荒煙鎖故宮”(《金陵懷古》)。無忝詩的凄涼迷離實有倍于王鑨,堪稱羈旅詩人。但無忝的羈旅詩作與其父所為又不盡相同?!昂P西去是秦州,去去山程路未休。烽燧偶傳云夢信,雁聲頻叫洛陽秋。半生冷淚添愁眼,一片荒原過古溝。入世無才堪自笑,狂歌拔斷五箜篌”(《函谷關聞南信》),自嘲中有憤激之感。其時,無忝正有世路之悲,仕途蹭蹬,又恰好路經邯鄲,復有感于黃粱一夢之說,故感情迸發(fā),激憤為詩。再如,《秋夜有感》:“涼風動此夕,物序依時休。圓月鳴弓駟,長河入地喉。螢流戍壘白,鬼聽墓門秋。惆悵功名事,誰封萬里侯?!睔q月流轉,功名未就,心中惆悵,終是意緒難平。

        此外,亦可從王鑨《欲歸江南》詩句中看出王鑨、王無忝父子境遇的分野:“日日詩囊掛敝裘,七年空度薊門秋。南來也買維陽棹,一夜西風過潤州。”王鑨雖處羈宦,卻能有淡宕之態(tài),心境亦平和得多。王無忝為詩雖不依王鑨之法,但筆力蒼勁處亦不失其父風采。另外無忝尚有些詩作,如《春日即事》《秋日游龍?zhí)端隆返?,自然清新,別有韻致。總體而言,無忝詩尚工穩(wěn),含蘊深沉,多觸動心弦之作,沉靜內斂之處尤肖似其父。

        除上述三人外,王鑨之子王無逸曾以選貢為黃巖令,后以母疾棄官歸,以孝友聞于鄉(xiāng)里,其村居詩作,清靜安閑,亦有懷古之作,寄興亡之感。另外,四弟王鏌之子王無荒,襲伯父王鐸蔭,肆力于學,尤嫻書畫,其詩亦有可觀?!独m(xù)孟津詩》選其《江夜》詩:“霜天漠漠水無聲,水上船燈夜不明。塞雁初隨黃葉到,秋心頻向故園生。滇閩往日曾加賦,吳楚今年暫罷兵。何事沙鷗驚復起,月明深處是江城。”這首詩為無荒初官浙江游龍知縣時所作。當時戰(zhàn)亂初息,百姓流離失所。無荒抵賦蠲租,保境安民,固于時事深悉,而發(fā)之于詩歌。全詩文字樸實精煉,語言明白如話,但情景交融,言之有物,意境頗為清朗蒼遠。

        五、《續(xù)孟津詩》之旁支:郁郁而終的少年才俊傅而師

        馬大勇先生指出:僅以《孟津詩》與《續(xù)孟津詩》所收王鐸、王鑨及其子裔數人,“似難副一派之稱”[11]。不過,“從明清之交及清前期豫中文化狀況可以考察得,這是一個以孟津為核心,以王鐸、王鑨為渠帥,尊奉七子宗唐家法而通過血緣、姻親紐帶聯結成的鄉(xiāng)邑詩學群體,其流風迄于雍正初而猶有存者”[11]。

        由姻親所聯結的傅而師(王鑨之婿)亦在《孟津詩》中頻頻出現。傅而師,字余不,河南嵩縣人,順治年間舉人,后兩仕禮闈不第,郁郁而卒,年僅及壯。王鑨為其選刻《枕煙亭集》,有詩七卷。他“少有雋才,詩文不事涂飾。往往有合作”[12]894。順治年間東南、西南皆戰(zhàn)亂不休,而傅而師的詩文中多有關注時事之作。鄧之誠云其詩“多作于順治十年以后,時兵甲未息,饑饉洊臻,故感事傷時,隨事吐露,雖詞尚含蓄,然怨而近于怒矣。豫中文人,商丘與洛陽競爽。侯、宋之作,不事質言,若貴質言則而師為得風人之旨焉”[12]894。

        王鑨對愛婿的期許頗高,屢有詩作寄懷:“余不余不建安才,骨格卓犖真奇哉”[4]127;“功名待汝銘鐘鼎,我向玉郎作隱丘”[4]289。同時對其創(chuàng)作亦多指點:“料得飛花后,學詩大歷前”[4]208,時刻關注著他的學業(yè)進步,如《喜余不婿讀書》《又示余不》等,鼓勵愛婿專注讀書,其惜之深切溢于言表。王鑨還對人生對未來給傅而師以諄諄告誡:“道古防人面,才高避酒船。功銘鐘鼎后,同去飲山泉?!盵4]221良苦用心,拳拳可見??上Ц刀鴰熾m為少年才俊,十五歲中舉,但其后卻屢困場屋,二十五歲即郁郁而亡。王鑨在傅而師去世后曾有詩哭之,詩前序云:“余不諱而師,潁上人也。生而溺于詩書,嗜古博學,曠世奇才,少年即以孝聞。屢困公車,感憤憂思,郁郁而終,時在辛丑(2)順治十八年(1661年)。閏七月也。余情關樂衛(wèi),悲慟不忍搦管,偶于癸卯(3)康熙二年(1663年)。嘉平月長安旅舍漏下二鼓作此哭之?!盵4]313該詩其三云:“十載恩情一日休,遺來兒女使人憂。等閑說到傷心處,腸斷血枯淚不流”[4]313;其六云:“少小才名迥不群,如何年壽似終軍。應知千古詞人重,彩筆先修地下文”[4]314。哀慟之情盡付其中。

        《孟津詩》收有王鑨寫給愛婿的數首詩:《為婿傅余不作》《五月廿八薄暮雨后得余不書促余如少室因柬余不得三十七韻》《趙州寺壁畫二水婿余不有歌余因復為之歌》《秋月同栗八谷傅余不游嵩陰宿下龍?zhí)端隆贰痘谀袘厌陨礁涤嗖弧贰洞撼跬凳甯使ㄓ嗖粡垷ǔ嚼醢斯榷訜o逸無忝游潁川大小石淙》《老年柬傅余不》等?!独m(xù)孟津詩》中也收有王無忝的《春日懷嵩陽傅余不》,其中有“聞說著書深澗里,青蘿明月許誰攀”,贊賞傅而師之才華。

        以年齡論,傅而師較王鑨子侄輩更小,清朝定鼎時年方八歲。他天才艷發(fā),少年中舉,對時世、民生之悲慨不亞于前輩王鐸等人,足可想見其胸次。就詩歌創(chuàng)作而言,他年未及壯卻著詩七卷,眼界宏瞻,格調蒼涼,情志哀憫,足動人心。例如,《春感和云間吳六益韻》:“湖北風煙猶未息,閩南羽檄更如何。”[12]895該詩寫于順治十年(1653年),此時清廷尚立朝未穩(wěn),各地復明起義此起彼伏。又如,《宿柏林寺聞警》:“傳聞海上兵戈起,旅客經秋更不堪。鐵馬千群屯薊北,貔貅十萬下江南。寅時吹角云出塞,子夜占星月滿庵。卻憶家書幾日到,年年紅葉占嵩嵐。”[12]896從中亦可見當時戰(zhàn)亂未消。終順治一朝,兵戈不斷,而師之作亦多關時事消息,足可征史。這位天才少年滿懷強烈的憂國憂民情愫,不由得讓人想到《孟津詩》所選的王鐸詩,如《寇急宵避潘家塘》:“夜走心悸十不堪,匆劇塞野多白煙。蒼黃潛匿蒿中屋,草澤濕洳不敢哭。蛇矛撥戣無救師,火光照山聞馬嘶。石崩打破南山砦,洛陽路上人尸礙?!币栽娂o史,寫中原寇亂,所見皆哀鴻滿地、尸橫遍野之慘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時代如此,民生如此,個人遭際如此,讀之令人深感悲風四起。以詩識而論,傅而師能辨古今詩歌源流,主張“活天地人物之性情”[4]8,亦有卓見。無怪乎王鑨對其喜愛有加,引為同調。以其才華,在清初詩壇本大有可為,可惜享年未永,令人為之扼腕。

        六、結語

        周亮工在《孟津詩序》中寫道:“予往在白門,聞有吳門士夫以詩質于文安公者,公睨之曰:詩道之大,愿公慎為之。其人面赧去。”[1]王鐸在為人詩集作序時也說:“夫詩以察風俗,審王化,系國家之盛衰”(《冷心芬詩序》);“子曰興于詩,詩之道關世道。攸以精微盡廣大,經紀三靈,其質欲省,非小櫟之用”(《喬文衣詩序》)[6]346??梢娡蹊I對詩教風雅之道格外重視。他的格局境界,蘊含在自己的詩作中,也體現在對晚輩的教誨里,甚至與人論詩也毫不諱言。

        《孟津詩》和《續(xù)孟津詩》承載著王鐸、王鑨的詩學審美、家國情懷以及對晚輩的耳提面命、諄諄教誨。從《續(xù)孟津詩》中所錄王氏家族子弟的詩歌來看,他們幼承庭訓,潛移默化,長而或為官四方,關注民生,同樣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同時,王無咎兄弟數人從小耳濡目染,拈韻吟詠,修心立命之間,也有詩歌傳家的自覺意識,詩中飽含的父子手足親情更是觸動人心。王鐸逝世之后,王鑨和子侄們用心搜羅王鐸的多種詩集版本并重新輯校,四處訪求書法碑刻遺跡進行整理,刊行于世,也是珍重家族文化和自覺傳承家風的盛事??傊辖蛲跏霞易蹇胺Q清初中州文化世家,梳理其家族詩歌傳統(tǒng),對研究和傳承地域文脈有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孟津王鐸詩作
        梁潮詩作《水里邊》·源清書法
        藝術品鑒(2023年10期)2023-07-23 09:55:30
        ???? ????? ??(詩作)?? ??
        “止哭神器”等十五則
        止哭
        雜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2
        天資聰穎,幼年詩作得贊許
        梨為媒 奔小康
        簡論梅堯臣寫實詩作的晚唐情結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11
        漫畫
        金山(2016年9期)2016-10-12 14:34:09
        河南孟津新莊漢代燒窯遺址
        大眾考古(2015年9期)2015-06-26 07:58:26
        孟津井田山西組沉積環(huán)境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6期)2014-02-27 14:06:44
        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不卡| 最新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www国产亚洲精品| 手机看黄av免费网址|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久久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成人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91自拍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孕妇| 中文亚洲爆乳av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西区| 国产日产韩国级片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亚洲综合伦理| 日本妇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欧美精品se一二三四|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无码AV午夜福利一区| 久久久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熟日本熟妇中文在线观看| 99re久久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色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超级老熟女影音播放|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日韩高清毛片| 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美女与黑人巨大进入免费观看 | 欧美丰满大爆乳波霸奶水多| 资源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97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无亚洲人成网站77777| 男女一级毛片免费视频看|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观看黄av片|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91极品尤物在线观看播放| 91九色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国产aⅴ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