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娟化學一輪復習以課本為主線,按知識模塊結合課本的章節(jié)順序,梳理知識細節(jié),構建知識網(wǎng)絡,掌握每個知識點。二輪復習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
>>>張喜娟
化學一輪復習以課本為主線,按知識模塊結合課本的章節(jié)順序,梳理知識細節(jié),構建知識網(wǎng)絡,掌握每個知識點。二輪復習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通過專題訓練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注重歸納總結,做到概念準、規(guī)律清,能準確理解化學概念和原理的意義及適用條件,并把自己在一輪復習中的薄弱點補強到位。三輪復習主要通過綜合模擬訓練的形式提升應試技能,包括考試時間的把控、知識點的熟練程度、題型的變化以及考試心態(tài)的調整,通過大量模擬訓練實現(xiàn)從學生到考生的轉化。下面就二輪復習過程中如何形成知識網(wǎng)絡并實現(xiàn)專題突破談幾點看法。
回歸課本是高考命題的主基調,最好的高考試題都源于課本,要重視教材中的正文敘述、思考與交流、實驗、資料卡片、圖、表、科學視野、課后習題甚至科學史話、小字注釋等,解題過程中遇到不明白的考點一定要回歸課本,找到對應的知識,徹底弄清楚。必修一課本92 頁科學視野“火箭為什么能飛上天”的描述中提到了偏二甲肼作燃料與四氧化二氮反應的方程式;2018 年全國卷Ⅰ第8 題B 項:“酶是一類具有高選擇催化性能的蛋白質”,相應概念在必修二81 頁描述為“酶是一類特殊的蛋白質”,選修五91 頁描述為“酶是一類由細胞產(chǎn)生的、對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2018年全國卷Ⅰ第35 題考查了三個概念:第一電離能、鍵能、晶格能,相應概念分別在選修三課本的17 頁、30 頁、80 頁;高考題中考查的比能量的概念出現(xiàn)在選修四76 頁圖表中;2018年全國Ⅱ卷28 題(1)顯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源自選修四課本87 頁科學探究的討論。這都是平時訓練中需要注意的課本上的細節(jié)問題。高考實驗選擇題主要考查實驗裝置和基本操作,比如2020 年山東卷第5 題的裝置圖,第8 題涉及的萃取、分液、蒸餾等實驗操作;2020年浙江卷第2 題固液分離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儀器、第11 題四個選項的實驗操作等,都來自于課本,或稍作改動,所以回歸課本特別重要。
二輪復習通過專題訓練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練習時一定要注意歸納總結,跳出題海,突出方法,找出同一類題目之間的共通點,同時,構建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電化學是高中化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高考的熱點,縱觀近幾年各地的高考試題,主要有以下特點:①時代感強,立意往往著眼于科技前沿;②高起點,低落點;③文字與圖表信息結合。雖然題目形式新穎多樣,但考查的內容大多與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有關,所以,只要掌握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基本原理,結合題給信息能正確書寫電極方程式,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我們以2018 年全國卷Ⅰ第13 題為例:
最近我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CO2+H2S協(xié)同轉化裝置,實現(xiàn)對天然氣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圖如下所示,其中電極分別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電極區(qū)發(fā)生反應為:
該裝置工作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陰極的電極反應:CO2+2H++2e-=CO+H2O
B.協(xié) 同 轉 化 總 反 應: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電勢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為酸性
此類題的判斷方法是:先判斷電池的類型,看有沒有外接電源,若有則為電解池,反之則為原電池。此題圖中顯示有光伏電池,即為電解池,按電解池原理判斷即可。從圖像看出CO2在ZnO@ 石墨烯電極上轉化為CO,化合價降低,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為陰極;則石墨烯電極為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陰極的電極反應看圖中箭頭指向可寫為:CO2+2H++2e-=CO+H2O,則A 正確;B項提到的總反應即為兩電極加和,根據(jù)石墨烯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可知①+ ②即得到H2S-2e-=2H++S,再結合A 項的電極方程式,總反應式為CO2+H2S =CO+H2O+S,B 正確;陽極接電源正極,電勢高,陰極接電源負極,電勢低,因此,石墨烯上的電勢比ZnO@ 石墨烯電極上的高,C 錯誤,這個選項須從物理學的角度借助于陽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去分析;D 項Fe3+、Fe2+因水解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D 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依據(jù)電解池的基本原理準確判斷出陰陽極,從元素化合價變化的角度去分析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結合圖示就能準確書寫電極方程式。所以,對于電化學的復習,必須掌握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基本原理并牢記原電池、電解池、燃料電池以及可充電電池的書寫技巧。例如,常見鋰離子電池電極反應的通式可以總結為:
電解質溶液最重要的就是三大守恒規(guī)律:電荷守恒、物料守恒、質子守恒。對于電荷守恒,只要是電解質溶液,就有陽離子所帶的電荷總數(shù)等于陰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即溶液呈電中性,關鍵點在于找出溶液中所有的陰陽離子,這是三大守恒中最好寫的一個;物料守恒即原子守恒,關鍵是找溶質,在電解質溶液中,由于電離或者水解電解質要發(fā)生變化,通常物料守恒不寫氫原子和氧原子守恒,但某些特定元素的原子總數(shù)不會變,這就是書寫物料守恒的關鍵點。質子守恒是最難寫的,但可以簡單理解簡單寫:電解質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一定等于由水電離出的OH-,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在溶液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自由移動的,另一種就是被結合的,只要能找出這兩種即可。以NaHCO3溶液為例:NaHCO3溶液中存在著以下關系,和
,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存在于后兩個方程式中,有自由移動的氫離子,也有被結合生成H2CO3的,而溶液中的氫離子也有來源于第二個方程式的,所以,溶液中的氫離子比水電離的相當于多出了碳酸根,故質子守恒可以寫為:)。質子守恒在理解上比電荷守恒、物料守恒要難,且不易掌握,所以,在實際運用中還要學會一些技巧—質子守恒可根據(jù)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聯(lián)合求出,很多題目中,不管是等式關系還是大小關系,只要能寫出電荷和物料守恒,就會變得簡單。
研究高考真題是把握高考方向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徑。要對其命題意圖、思路、教材中的原型等做深度剖析,規(guī)范解答方法。歷年試題整體研究找共性,近年試題重點研究找趨勢,相同試題對比研究找變化,不同試題分類研究找差別,通過學習研究,做到胸中有考綱,腦中有學法,腹中有教材,手中有考題,從而跳出憑經(jīng)驗走老路、程序化復習的框框,提高復習針對性和有效性。
研究真題,把握高考脈搏,體會命題意圖,領會題目內涵,拓寬解答思路。如2018年全國卷Ⅰ第7 題碳酸鋰和硫酸鋰的溶解性;2017 年全國卷Ⅰ第28 題比較由硫化氫和水兩個系統(tǒng)得到氫氣所需的能量;2016 年全國卷Ⅰ第37 題題干告知Ge 為半導體元素,⑷小題設問:Zn、Ge、O 三元素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都有3 種解法,說明研究真題的重要意義。
在專題訓練中,近幾年的高考題差不多都會做到,大家會發(fā)現(xiàn)近幾年高考題的命題規(guī)律是變中求穩(wěn)、求新,題目具有新穎、開放、關注熱點和閱讀量增大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強化訓練,注意積累;同時,通過做歷年高考題會發(fā)現(xiàn),二卷中有些會做的題目卻得不到滿分甚至不得分,主要原因是審題不清或答題不規(guī)范,所以訓練的重點是審題和規(guī)范。
審題注意兩點:一、讀完題后再做題;二、讀題時標出重點,找出關鍵信息。對于描述性的問題要形成答題模板,例如有關實驗現(xiàn)象準確、全面的描述。針對不同狀態(tài)可按以下模板回答:
(1) 溶液:顏色由……變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變渾濁,生成(產(chǎn)生)……沉淀,溶液發(fā)生倒吸,產(chǎn)生大量氣泡(或有氣體從溶液中逸出),有液體溢出等。
(2)固體:表面產(chǎn)生大量氣泡,逐漸溶解,體積逐漸變小(變細),顏色由……變成……
(3)氣體:生成……色(味)氣體,氣體由……色變成……色,先變……后(加深、變淺、褪色)。
在規(guī)范答題方面要注意化學基本用語規(guī)范、文字敘述描述準確。對于高考題一定要看參考答案,理解出題人的用意及答題要點,從細節(jié)入手,強化規(guī)范意識,提高化學語言的運用能力,避免答非所問,減少失分。
總之,二輪復習中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嚴謹、踏實、認真、細心、高效、全面地復習,在注重專題訓練的同時緊扣教材,多進行專題總結,掌握做題的方法和技巧,訓練答題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提高解題速度,多整理易錯點、失分點,再進行強化練習,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