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桑雨
家的主人劉燾(Matthew Liu),他創(chuàng)辦了德玉堂畫廊(Matthew Liu Fine Arts)。
1.客廳的茶幾上,劉燾的書籍、畫冊展現(xiàn)出近乎強迫癥的整潔。獵豹花瓶、便簽盒、橢圓托盤和筆筒來自卡地亞Cartier。2.書柜上放著一幅美國藝術家Laura Wulf的攝影作品。藍色飾品托盤(三只一組)來自卡地亞生活藝術的Entrelacés系列,以優(yōu)雅緞帶全新演繹品牌的雙“C”標志圖案;Pasha腕表盒同為卡地亞Cartier出品,方圓交融,剛中有柔。3.壁爐上方的作品描繪了兩只孤零零的行李箱,是劉燾初入投行時的收藏。Diabolo雪球由卡地亞Cartier出品。
2010年,在紐約投行工作了十年的劉燾(Matthew Liu)做出了一個決定:離開金融界,到上海創(chuàng)辦當代藝術畫廊?!澳悄晡?5歲,覺得可以從華爾街‘退休了,要好好做一件自己的事情?!彼f?;蛟S在旁人看來,劉燾的跨界步伐大得令人側(cè)目,但在他自己看來,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兒:“對藝術的熱愛一直在默默地把我引向今天的道路。我在紐約工作時就一直收藏,跟畫廊、拍賣行、藝術家都挺熟悉。藝術圈對我而言并非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我只不過是告別了階段性的金融職業(yè)而已?!?/p>
就這樣,劉燾來到上海,在外灘的一棟老建筑中成立了德玉堂畫廊(Matthew Liu Fine Arts)。隨劉燾從紐約漂洋過?;貒倪€有他龐雜的家什,他們一塊兒在太原路上的公寓里安了家。彼時,劉燾找到意大利設計師Domitilla Lepri為自己設計新居。兩位好友數(shù)年后再次合作,德玉堂如今的空間也正是出自Domitilla之手。從畫廊到住宅,劉燾的兩處空間展示出某種連貫性:它們都用了劉燾喜歡的灰色調(diào)、融匯了跨越時空的折中風格、流露出主人近乎強迫癥的整理習慣……當然,二者都少不了藝術做伴。雖然兩處空間在“面貌”和“性格”上都有所相似,但劉燾的家里多了幾分溫暖和輕松,其中的收藏也呈現(xiàn)出更私人的藝術品位。
劉燾把家里的植物照料得茁壯、蔥郁,養(yǎng)花養(yǎng)草是他多年的愛好。Entrelacés系列藍色飾品托盤(三只一組)與Pasha系列腕表盒來自卡地亞Cartier。
1.書架上的Diabolo雪球及紅色Entrelacés記事本由卡地亞Cartier出品。2.獵豹筆筒、紅色Entrelacés記事本套裝、中號Entrelacés托盤來自卡地亞Cartier。3.珠寶盒、小號飾品托盤、記事本來自卡地亞Cartier的Entrelacés系列。4.客臥也是劉燾的影音休閑空間,他為這里搭配了云南藝術家張?zhí)斓幕旌喜牧献髌贰+C豹毛毯來自卡地亞Cartier。
“在畫廊布展,我需要考慮敘事的完整勝,也得考慮作品的商業(yè)價值,但放在家里的藝術品,我只需要考慮是否符合個人喜好?!眲c稱得上一位直覺型藏家。他的首件“收藏”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當時劉燾在家鄉(xiāng)重慶讀高中,有一次他偶遇大學生在嘉陵江邊寫生,急于將風景定格,于是“委托創(chuàng)作”了一幅江景油畫,買賣以80元成交。“收藏是一件感性的事情,不宜輸入太多理性,更不應把它當成一項系統(tǒng)性的任務。我常常對藏家說,如果你站在一件藝術品跟前,卻無法激起任何反應,那你千萬別收,哪怕它有再大的升值潛力。”劉燾建議。
如今,在這位畫廊主的家中,處于空間核心位置的收藏依然是一幅學生作品,懸掛于起居室里壁爐的正上方。從遠處看,畫面呈一團朦朧的白色;走近細觀,淡淡的鉛筆線條在構圖中央勾勒出兩只行李箱。繪畫的價值不算高,但它對劉燾意義非凡?!澳菚r我剛剛進入投行,打算送自己一件禮物,最后買了這幅在耶魯大學的畢業(yè)展上看到的作品。當時我心想,這可能就是我未來的生活吧!”劉燾回憶道。從紐約的投行到上海的畫廊,劉燾總是滿世界出差,這位環(huán)球旅行者很享受這種四海為家的生活。“我很少在上海的家里久住,正因為如此,家對我反而格外重要。在外奔波時,我其實總盼望回家,因為那里能讓我感覺完全舒適、徹底放松。”他說,“家對我的意義就是——我可以在外流浪很久,但內(nèi)心知道有這么一個地方永遠向我敞開懷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