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261400
蜂蜜作為藥用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古埃及、古印度和我國都有記載。中醫(yī)認(rèn)為,蜂蜜性味甘平,具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等功效。蜂蜜以色澤白或黃,透明、半透明或凝固如脂,無雜質(zhì),甜味純正,無酸味者為佳。蜂蜜早已成為廣泛供應(yīng)的營養(yǎng)食品,同時也是烹飪中所用的一種甜味調(diào)料,廣泛應(yīng)用于制作糕點和一些風(fēng)味菜肴。蜂蜜在烹調(diào)中多用于甜味菜點,也可用于咸味菜點,可起到矯味、調(diào)味、增色的作用。在技法上多見于蜜汁,亦見于燒、燜、蒸、扒等烹法,或清甜脆口,或香甜味鮮,各具特色。蜂蜜因能助濕,令人中滿,且可滑腸。因此有濕熱痰滯,胸悶不寬,便溏或泄瀉者忌服。蜂蜜忌煮沸,忌用沸水沖泡,以免破壞其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介紹一些蜂蜜美味保健食譜,供讀者朋友選食。
原料:牛奶200g,芝麻20g,蜂蜜30g。
做法:先將芝麻炒熟,研末。再將牛奶煮沸,稍溫后調(diào)入蜂蜜和芝麻末即成。
特點:香甜粘稠,滋陰潤燥。
原料:榛子500g,蜂蜜適量。
做法:將榛子用清水浸漲,磨細(xì)為粉,粗篩去渣,靜置沉淀后除去清水,取淀粉曬干備用。每次取榛子粉2~3 羹匙,用沸水沖成糊,稍溫后加蜂蜜調(diào)勻即成。
特點:羹甜味美,益氣補脾,明目潤膚。
原料:紅薯250g,蜂蜜30g,糖桂花少許。
做法:將紅薯洗凈,切成小厚片,倒入鍋中,加水1000g,煮至紅薯片熟爛,離火稍溫后加入蜂蜜和糖桂花即成。
特點:蜜羹香甜,補中和脈,寬腸通便。
原料:銀耳30g,黑芝麻50g,核桃仁50g,葡萄汁50g,蜂蜜150g。
做法:將黑芝麻、核桃仁炒香,研碎。銀耳用清水洗一下,再用熱水發(fā)漲,去掉根部硬質(zhì)部分。鍋上中火,加入清水,放入銀耳,燒開后改用小火慢熬,加黑芝麻和核桃仁末、葡萄汁,燉至銀耳軟爛汁稠,離火稍溫后調(diào)入蜂蜜即成。
特點:羹香味甜,嫩膚美容。
原料:北五味子5g,核桃仁30g,蜂蜜30g。
做法:將北五味子、核桃仁去雜洗凈,共搗成糊狀,混合后用蜂蜜調(diào)勻即成。
特點:糊稠香甜,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
原料:黑芝麻60g,黃芪20g,蜂蜜30g。
做法:將黑芝麻搗爛磨成糊狀,煮熟后調(diào)入蜂蜜。另將黃芪加水煎湯,然后用黃芪水沖芝麻蜜糊服用。
特點:香甜可口,補中益氣,潤腸通便。
原料:月季花5 朵,西米100g,桂圓肉50g,蜂蜜100g。
做法:將西米用涼水浸泡30 分鐘,撈出待用。桂圓肉切成碎米粒狀。月季花瓣用水漂洗干凈,切碎。鍋中加入清水1000g,放火上燒開,放入西米、桂圓肉末煮粥,待粥將成時拌入月季花,再略煮片刻,離火稍溫后加入蜂蜜,拌勻即成。
特點:粥稠香甜,活血消腫,清熱解毒。
原料:生薏苡仁30g,紅棗30g,蜂蜜30g,糯米30g。
做法:先將生薏苡仁用冷水洗凈,瀝干。紅棗用溫水浸泡片刻洗凈。再將糯米淘洗干凈,與薏苡仁、紅棗一同入鍋,加水1500g,用中火煮成稠粥,離火稍溫后調(diào)入蜂蜜即成。
特點:粥香味美,補脾益腎,利水除濕。
原料:山茱萸10g,蜂蜜25g,粳米100g。
做法:將山茱萸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入鍋,加水1000g,用旺火燒開后轉(zhuǎn)用小火熬煮成稀粥,離火稍溫后調(diào)入蜂蜜即成。
特點:粥稠味甜,補肝益腎。
原料:酸棗仁30g,小米100g,蜂蜜30g。
做法:先將酸棗仁加工成末。再將小米淘洗干凈,入鍋,加水1000g,用旺火燒開后轉(zhuǎn)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快熟時加入酸棗仁末,離火稍溫后調(diào)入蜂蜜即成。
特點:粥甜微酸,補脾潤燥,寧心安神。
原料:鮮生姜30g,蘿卜1 只,陳茶3g,蜂蜜30g。
做法:將生姜、蘿卜分別洗凈,搗爛取汁,與陳茶一同放入茶杯,加開水沖泡,稍溫后調(diào)入蜂蜜即成。
特點:香甜可口,解毒殺菌。
原料:蕎麥面120g,茶葉6g,蜂蜜60g。
做法:將茶葉碾成細(xì)末,與蕎麥面、蜂蜜混勻,備用,每次取20g 左右,沸水沖泡,代茶頻飲。
特點:甜中有苦,潤肺止喘。
原料:香蕉50g,茶葉、蜂蜜各適量。
做法:將茶葉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泡好。香蕉研碎,加到等量茶水中,再加蜂蜜即成。
特點:茶葉香甜,清熱解毒,潤肺滑腸。
原料:韭菜籽60g,蜂蜜適量。
做法:將韭菜籽洗凈晾干,研細(xì)粉備用。每次取韭菜籽末15g,加入適量蜂蜜,溫開水沖服。
特點:蜜飲辛甜,溫中散寒,止呃止嘔。
原料:決明子10g,肉蓯蓉10g,蜂蜜適量。
做法:將決明子炒熟,研細(xì),與肉蓯蓉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濾取汁液,加入蜂蜜,調(diào)勻即成。
特點:飲汁香甜,補腎通陽,潤腸通便。
原料:火麻仁3g,蜂蜜適量。
做法:將火麻仁研為細(xì)末,放入杯中,開水沖泡,稍溫后調(diào)入蜂蜜,代茶飲。
特點:飲汁微甜,潤燥滑腸,通淋活血。
原料:連翹30g,蜂蜜適量。
做法:將連翹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稍溫后加入蜂蜜,代茶飲。
特點:苦中有甜,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潤腸通便。
原料:黃芪20g,火麻仁3g,陳皮9g,蜂蜜30g。
做法:將火麻仁砸碎,與黃芪、陳皮一同入鍋,加水煎成濃汁,去渣后加入蜂蜜,調(diào)勻即成。
特點:飲汁微甜,益氣潤腸。
原料:黑豆30g,合歡花30g,小麥(去殼)30g,蜂蜜適量。
做法:將黑豆、合歡花、小麥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湯,稍涼后調(diào)入蜂蜜即成。
特點:蜜飲香甜,養(yǎng)心安神。
原料:覆盆子200g,蜂蜜25g。
做法:將覆盆子去雜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沸20 分鐘,去渣后稍涼,調(diào)入蜂蜜即成。代茶飲。
特點:蜜汁味甜,補中潤燥,補腎固精。
原料:女貞子20g,桑椹20g,旱蓮草10g,蜂蜜適量。
做法:將女貞子、桑椹、旱蓮草分別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煎好后去渣濾出藥液,加適量蜂蜜調(diào)勻即成。
特點:飲汁微甜,滋補五臟,滋陰清熱。
原料:新鮮番茄2 個,蜂蜜30g。將番茄洗凈,切成厚片,置于碗中,加入蜂蜜,拌勻,腌1~2 小時,待番茄汁大部分浸出時即成。
特點:甜美爽口,和血脈,降血壓,生津開胃,清熱解毒。
原料:蘿卜葉160g,蘿卜160g,檸檬60g,胡蘿卜400g,海帶粉4g,蜂蜜適量。
做法:將蘿卜葉、蘿卜、檸檬、胡蘿卜洗凈切細(xì),入果汁機中榨汁,然后加入海帶粉及適量蜂蜜,調(diào)勻即成。
特點:清香味甜,化痰止咳。
原料:蘋果300g,土豆300g,胡蘿卜300g,芹菜200g,蜂蜜適量。
做法:將蘋果、土豆、胡蘿卜、芹菜分別洗凈,切細(xì),放入果汁機中榨汁,再調(diào)入適量蜂蜜即成。
特點:酸甜可口,通絡(luò)止痛。
原料:新鮮山楂1000g(或山楂片500g),桃仁100g,蜂蜜250g。
做法:將新鮮山楂洗凈打碎,與洗凈的桃仁一同放入砂鍋,加水浸泡1 小時,先用中火煎沸,再用小火慢煎30~60 分鐘,煎取藥液兩次,合并藥液,去渣后加入蜂蜜,隔水蒸1 小時,離火冷卻,裝瓶備用。
特點:活血化瘀,健胃消食,降壓降脂,營養(yǎng)心肌。
原料:獼猴桃1000g,蜂蜜300g,冰糖30g。
做法:將獼猴桃洗凈擦干,切成薄片,放入盆中,加入蜂蜜和冰糖,盆上加蓋,不讓蒸氣進(jìn)入,隔水用旺火蒸約1 小時,取出,用筷子將獼猴桃肉攪爛,再蒸1 小時離火,晾涼裝瓶備用。
特點:味甜可口,滋養(yǎng)五臟,生津止渴,利尿降壓,祛風(fēng)通絡(luò)。
原料:鮮芹菜120g,蜂蜜適量。
做法:將芹菜去根洗凈,搗爛取汁,加入等量的蜂蜜,隔水燉熟即成。
特點:清香微甜,清熱解毒,保肝降壓。
原料:杏仁10g,生姜3g,蜂蜜30g。
做法:將杏仁、生姜放入鍋中,加水煎湯,去渣后兌入蜂蜜即成。日服2 次。
特點:甜中有苦,辛香可口,潤肺止咳。
原料:黃精30g,黑豆30g,蜂蜜10g。
做法:將黃精洗凈,黑豆去雜后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1500g,浸泡10 分鐘,再用小火慢燉2小時,離火稍涼后加入蜂蜜,攪勻即成。
特點:豆香蜜甜,補中益氣,強腎益胃,降脂降壓。
原料:核桃仁200g,花生仁200g,蜂蜜300g,豬油適量。
做法:將核桃仁、花生仁放入豬油鍋中,炸酥至嫩黃,撈出晾涼,砸碎。將蜂蜜在鍋中煮沸,去雜質(zhì),下入酥核桃仁、花生仁碎粒,拌勻即成。
特點:香甜油潤,補腎養(yǎng)顏。
原料:南瓜500g,蜂蜜60g,冰糖30g。
做法:將南瓜頂上開一小口,挖出部分瓜瓤,納入蜂蜜和冰糖,蓋上南瓜蓋,放蒸籠內(nèi)蒸約1 小時,取出即成。
特點:南瓜香甜,平喘止咳。
原料:荸薺750g,山楂糕50g,蜂蜜100g,白糖20g,麻油適量。
做法:將荸薺洗凈去皮,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立即撈出,放在大碗內(nèi),加入白糖,上籠蒸爛取出。將蒸荸薺的原汁潷在鍋內(nèi),加入蜂蜜燒沸。山楂糕切成象眼片,放入熱水中稍燙一下。將蒸好的荸薺擺在碗內(nèi),荸薺上面加入山楂糕片,再將加工好的蜜汁淋上少許麻油,澆在荸薺上即成。
特點:清香甘甜,補中潤燥,清熱化痰,消食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