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八七會議后,為恢復和重建因大革命失敗而遭受嚴重破壞的黨組織,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出黨員干部到東北開展工作,著手籌建東北地區(qū)統(tǒng)一的黨的組織。同年10 月,東北地區(qū)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哈爾濱召開,會上正式宣布中共滿洲省臨時委員會成立。會議通過了《我們在滿洲的政綱》《滿洲工人運動決議案》《滿洲農(nóng)民運動決議案》等綱領性文件。中共滿洲省臨時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東北地區(qū)有了統(tǒng)一的黨的領導機構,革命群眾開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
1 東北地區(qū)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繪畫)
2 圖為東北地區(qū)第一次黨代會遺址(今哈爾濱市道里區(qū)西十三道街48 號)
3 1927 年10 月,中共滿洲省臨時委員會成立通過的決議案
1928 年9 月,在東北地區(qū)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上,中共滿洲省臨時委員會改組為中共滿洲省委。在白色恐怖下,滿洲省委先后領導了反對日本強修“五條鐵路”的維護路權斗爭、中東路工人斗爭、農(nóng)民抗租抗稅斗爭及士兵運動。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黑龍江地區(qū)的群眾愛國運動高潮迭起,給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以有力地打擊,并不斷擴大黨在群眾中的政治影響。
1 1928年11月9日,哈爾濱愛國學生掀起反對日本在中國東北修筑“五路”的維護路權斗爭,圖為學生隊伍游行示威
2 愛國學生高舉“哈爾濱學生保持路權聯(lián)合會”的旗幟,走上街頭
3 學生與軍警展開激烈搏斗,遭鎮(zhèn)壓,釀成血案
4 在反修“五路”斗爭中召開的市民大會
1 1929年6月,劉少奇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
2 1929年9月,劉少奇到哈爾濱領導工人運動。圖為劉少奇住地舊址(今哈爾濱市道里區(qū)買賣街85號)
3 中共寧安縣委、青年團寧安縣委印發(fā)的《農(nóng)民斗爭綱領》
4 中東鐵路總工會籌備處出版的第一期《火車頭》報
1929年下半年,隨著反帝反軍閥斗爭的深入開展,中共滿洲省委先后在奉天(今沈陽市)、哈爾濱等地建立起群眾組織——反帝大同盟。1929 年12月,哈爾濱反帝大同盟成立,并以此為中心,將同盟范圍不斷擴大至中東鐵路沿線的滿洲里、博克圖、扎蘭屯、齊齊哈爾、阿城、珠河(今尚志)、橫道河子、海林、綏棱、寧安、雙城等地。隨后,陸續(xù)發(fā)動了聲援朝鮮獨立運動、反對英帝國主義鎮(zhèn)壓印度革命的游行示威等活動,黑龍江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開始進入嶄新的階段。
1 哈爾濱反帝大同盟為紀念“七十”事變周年告工人書
2 1929年12月,哈爾濱反帝大同盟成立。開明書店經(jīng)理、進步人士王里封任負責人。圖為東省特別區(qū)第一中學校(今哈爾濱市第一中學)
3 1930年1月,中共哈爾濱黨組織委托王里封創(chuàng)辦了哈爾濱學院,以此為陣地,在青年學生中開展反帝宣傳和教育活動。圖為哈爾濱學院
4 哈爾濱反帝大同盟“二七”紀念宣言
5 中共滿洲省委擁護紅軍勝利反對軍閥混戰(zhàn)宣言
6 1930年5月1日,哈爾濱工人、學生、農(nóng)民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舉行“五一”游行示威,憤怒的群眾搗毀了日本領事館的門窗。圖為設在哈爾濱的日本領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