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凡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我國江蘇宜興處于江南人文薈萃的地方,其中最為著名的特產便是紫砂壺,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是十分豐富,并且它不僅具有實用性這一特點,還具有獨特的藝術性,這也是為什么紫砂壺能夠成為著名的陶器的原因。紫砂壺融合進了我國的茶文化,現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的瑰寶之一,而要說紫砂藝術中最為獨特的,也在其多方面的制作中都有所體現,比如造型、書法、雕刻等等,每一種傳統(tǒng)技藝聚集在一起之后所產生的便是紫砂壺現有的藝術成就。
大部分的紫砂壺作品外表都是十分精致的造型,內在則是充滿了濃厚的文化內涵,制壺藝人通過對制壺泥料巧妙地堆砌和捏造,所制作出來的造型以及裝飾都在很大程度上將紫砂壺的藝術鑒賞性得到了提升和豐富,除了外表形制上的體現之外,紫砂壺藝術的多樣性還表現在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對于以一般事物來作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造和制作來說,早已經是遠遠不夠的了,制壺藝人要賦予其情感和生命力,就像古代詩人作詩一樣,將自己的情感充分地在詩句中所表達出來,制壺藝人同樣也要如此,要讓每一件作品都有屬于自己的靈魂,這便是紫砂壺藝術中的多樣性,才能使得紫砂壺的文化內涵變得越來越深厚。
對于紫砂壺的造型藝術來說,其中都包含了獨特的視覺藝術語言,制壺藝人充分發(fā)揮出自己對紫砂泥料的制作手藝,再加上一些為紫砂壺增添色彩的裝飾,來讓欣賞者從外表的形態(tài)上能夠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和體會,進而才能夠讓欣賞者感悟到其中多層次的內涵,并能夠通過外在靜態(tài)的造型感受到其中內在動態(tài)的凝聚與擴張,使之空間的韻律感得以展現出來。
圖1
這一款紫砂“花開富貴壺”(見圖1)飽滿圓潤的壺身,選用的制作泥料是朱泥,使之看上去光滑圓潤,質感更是十分的細膩,摸上去也并不會覺得非常的粗糙,壺身向上伸縮至壺頸,壺頸并不是很長,與壺蓋緊密閉合著,壺蓋上則裝飾了花的形狀,而壺鈕在花的中間,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蕊一樣,十分地生動形象,壺嘴與壺把前后相互呼應著,敦實厚重的樣子十分可愛。整個壺器在制作的過程中細致入微,也采用了各種的技術手藝,使每個部件之間十分流暢地銜接在了一起,同時也精準地把握了壺嘴、壺把、壺鈕之間的大小比例,因而致使整體壺型充滿了和諧感。這款紫砂壺不管是外在的造型還是內在文化內涵,乍一看的時候覺得并沒有什么亮眼、突出的地方,但是仔細觀看之后,你就發(fā)現它在各個細節(jié)的地方以及輪廓比例方面上,都處理安排得十分妥當,每一處的制作都顯得恰到好處,值得我們去好好花時間細細地品味,同時這樣的藝術魅力也才是永久存在的。
清晰的個性化特點以及文化內涵是每個作品所應該具有的,雖然整體造型簡單樸素,但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雖然只有點、線、面,但是三者的結合卻有著不一樣的韻律,對比的兩者之間相互融合著、不斷滲透著,去繁留簡,保留最原始的狀態(tài),輪廓分明的同時卻也精致美妙,有著不一樣的特色,給人一種清楚明晰、一目了然的感覺,紫砂“花開富貴壺”便是如此。
我國有著許多的傳統(tǒng)吉祥圖案,而花開富貴便是其中之一,它表示了人們向往著美滿幸福的生活以及高貴和富有,而其中的花一般指的都是牡丹,牡丹同樣也代表了美好的寓意,在人們的心中更是有著不一樣的地位,其中所蘊含的文化象征意義更是十分的豐富,因此,這一款紫砂“花開富貴壺”不僅在造型特征上有著其獨特的美感,在其文化內涵上更是蘊含著美好的寓意,每當人們欣賞把玩這把壺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將其與富貴、吉祥、美好等寓意聯系在一起,人們對此更是會產生向往、流連的情感,這便是此壺所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制壺藝人將自己美好的愿景寄托于紫砂壺上,傳遞給每一位欣賞、收藏者,使之同樣也能夠得到美好的祝愿和情感。
綜上所述,創(chuàng)作紫砂壺的過程也是制壺藝人與壺之間的交流過程,同時也是繼承和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更是賦予紫砂壺以文化內涵的過程,而一把紫砂壺的韻味程度取決于其中的文化內涵,文化內涵越深厚,韻味也就能夠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只有擁有良好的韻味,才能使人獲得更多精神上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對于現代的紫砂制壺藝人來說,除了要不斷開拓自己的眼界、視野以及修養(yǎng)、閱歷等,更要在基于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之上,不斷地融入現代的因素,對于更要不斷地去進行發(fā)現、創(chuàng)作和領悟,才能夠帶給人們更好的作品,才能使得作品更能夠打動人心,更加地具有豐富且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為紫砂藝術不斷地增添色彩,促使紫砂藝術得到不斷地提升和發(fā)展,為我國文化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