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許偉中
李輝興沖沖捧著攝影集進屋,請我給他的新影集寫篇推介,本想推辭,可翻開畫冊,瞬間就看進去了??赐曛?,發(fā)現(xiàn)仿佛自己情感上和“東莊”這個所在已建立了某種鏈接一般,割舍時,竟有不舍。這,還挺牛的。
李輝作品,單看哪張,都算不上驚才絕艷、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那種。畢竟,里面沒有風(fēng)云人物,全是尋常百姓。
但,把這些照片集在一起,瞬間活色生香,一股人間煙火升騰而出。
“頓覺眼前生意滿”。對,就是這感覺。
現(xiàn)在從農(nóng)村殺進城市的人們,常慨嘆自己故鄉(xiāng)被拆完重建后,童年記憶蕩然無存,一腔鄉(xiāng)愁無可寄托,惆悵得緊。
它和青春一樣,只在記憶中,才分外美好。因為記憶就像篩子,留下的都是美好的部分(不信讓你穿越回三十年前沒有手機的時代,恐怕你不抑郁都難)。
而這種美好,其實是緣于情感的支撐。就像我的鄉(xiāng)愁是:春節(jié)前跑過兩條街看殺豬宰雞,暑假里和小伙伴們冒著淹死和被打的雙重風(fēng)險下水撈魚,本家親戚婚喪嫁娶時捏著筷子吃席,夏日里在院子里躺著看星星聽老人講古時的涼風(fēng)習(xí)習(xí)。
凡此種種,因《東莊記憶》,恍若重生。
生活總是要變,時代總在向前。我們住著高樓大廈,沒權(quán)利要求這里的人保留舊時影蹤。
而在舊時不再之前,用影像記錄下全過程,是件不討巧卻很美好的差事。
李輝跟我說,這本集子,拍了一年零四個月。
每逢周末,村書記必開車來臺門口接他。到村里,會委派一個壯漢,專門蹬著三輪,帶著他滿胡同里串,隨便到哪家,都是推門就進,有茶喝茶,沒茶灌一肚子涼白開也行;家長里短、八卦趣事啥都聊,百無禁忌。碰上飯點休想走,必拉扯住,盛鍋里最好的吃食給他,笑吟吟地看他吃撐了算。
說到底,東莊人淳樸、精明。
淳樸到可以掏心掏肺,精明到知道可以跟誰掏心掏肺。
新影集《東莊記憶》發(fā)布的意義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出照片的本身。這是源于作者李輝用心記錄了“東莊”這個北方農(nóng)村生活的面貌,一個個鮮活的歷史瞬間,定格于時代變遷的前夜,讓人永遠(yuǎn)不會忘記這段美麗鄉(xiāng)愁。
——王離湘
怪不得,李輝的每張照片,背后似乎都有一腔故事要講、有一肚子話要說。
故事很長,長到可以絮叨幾天。但偏偏欲說還休,用一張照片,定格、濃縮到殘碑?dāng)嗤?、皺紋笑容、尋常巷陌上,很高級的樣子。
東莊已拆平了,只剩了一棵古槐。
古槐也不惱,仍在北風(fēng)里輕搖。
照片里:拆房現(xiàn)場旁,村民們?nèi)齼蓛删墼谝黄?,坐在板凳上,指指點點地閑話閑說。
特別好。這才是東莊、這才是街坊、這才是親族。
希望過幾年,紛紛搬回這里、住進高樓小區(qū)后,東莊還是東莊,街坊還是街坊,親族還是親族。
另:門雖設(shè)而長開,以便蹭飯討水的李輝隨時再來。
《東莊記憶》,不僅是這1987個村民的往事記錄,亦是當(dāng)前城鎮(zhèn)化進程中,無數(shù)民眾真實生活場景的一個縮影。
換句話說:《東莊記憶》是一滴水,折射的是這個時代的大潮。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所以,是不是浪花中最美的一朵,一點兒也不重要。
跟李輝開玩笑說:《東莊記憶》,屬限量版發(fā)行。每個有緣得到的人,都該分外珍惜。
我想:照片中秋千上的孩子們,尤其要有一本。
時光飛逝,等他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jì),東莊不知又將會變成什么樣子;甚至,不知他會身處何方。
所幸,他可以翻開隨身的畫冊,重溫再回不去、卻永不磨滅的鄉(xiāng)愁:
這,就是東莊;
這,就是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