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霞,齊艷寧,田艷欣
(1.河北中西醫(yī)結(jié)合兒童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2.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特應性皮炎(AD)屬于慢性炎癥性皮膚疾病,多發(fā)于兒童,好發(fā)于面部及四肢,對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1]。AD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認為與環(huán)境、遺傳、營養(yǎng)、免疫等因素相關[2]。臨床上常采用口服抗過敏藥物及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進行治療,但療效不佳。近年來,臭氧水療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且受到廣泛認可,該方法主要通過臭氧治療儀中的臭氧發(fā)生器制作臭氧,并將臭氧用于患處,最終達到治療的效果[3]。本研究采用臭氧水療治療小兒AD取得不錯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間皮膚科門診的94例小兒AD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2組,各47例。對照組男 25例,女 22例;年齡 1~10歲,平均(6.35±0.56)歲;病情程度:中度29例,重度18例。觀察組男26例,女 21例;年齡 1~10 歲,平均(6.42±0.54)歲;病情程度:中度30例,重度17例。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患兒均符合《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14版)》[4]中重度AD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近期2周口服外用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及口服抗組胺藥物;②合并心、肝、腎等功能不全;③合并其他嚴重的皮膚疾病或感染;④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⑤治療依從性較差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地雷他定糖漿(萬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00009)治療,口服,1~5歲的患兒 2.5 mL/次;>6歲的患兒 5 mL/次,均為1次/d;地奈德乳膏(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725),涂抹于患處,2次/d;同時霍霍巴油嬰兒潤膚乳(珠海市雅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潤膚,2次/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臭氧水療,選用湖南海贄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為2601A型臭氧水療儀進行治療,調(diào)節(jié)臭氧濃度為5 mg/L,水溫35℃,持續(xù)泡浴15 min/次,3次/周。2組均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1.4.1 療效標準 根據(jù)濕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EASI)評分[5]判定,顯效:EASI評分總體改善至少90%;好轉(zhuǎn):EASI評分總體改善20%~89%;無效:EASI評分總體改善低于20%??傆行?顯效率+好轉(zhuǎn)率。
1.4.2 外周血包括白細胞介素(IL)-2、IL-4、IL、干擾素(IFN),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空腹抽取5 mL靜脈血,離心后取血清,采用多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LISA)測定,試劑盒選自深圳晶美生物科技公司,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4.3 記錄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胃腸道不適、困倦、皮膚發(fā)紅、皮膚瘙癢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25.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百分數(shù)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相比,觀察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外周血 IL及IFN 治療前,2組IL-2、IL-4、IL-17及IFN-γ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 IL-2、IL-4、IL-17及 IFN-γ 水平均改善,且觀察組IL-2、IFN-γ水平較對照組高,IL-4、IL-17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外周血IL及IFN水平對比 (ng/L,±s)
表2 2組外周血IL及IFN水平對比 (ng/L,±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 n I L-2 I L-4 I L-1 7 I F N-γ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 7 3.1 4±0.5 3 4.1 6±0.7 9a 1 5.4 7±2.1 5 1 0.3 7±1.9 4a 3 8.2 6±5.3 4 2 6.4 9±4.5 7a 1 2.3 2±2.2 9 1 4.1 5±2.9 6a觀察組 4 7 3.2 1±0.5 8 5.2 4±0.8 2a 1 5.2 8±2.2 6 7.8 9±1.8 2a 3 7.8 1±5.2 8 2 0.1 4±4.0 6a 1 2.1 8±1.1 3 1 7.5 2±3.2 4a t 0.6 1 1 6.5 0 3 0.4 1 8 6.3 9 2 0.4 1 1 7.1 2 2 0.3 7 6 5.2 6 5 P 0.5 4 3 0.0 0 0 0.6 7 7 0.0 0 0 0.6 8 2 0.0 0 0 0.7 0 8 0.0 0 0
2.3 不良反應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不良反應對比 例(%)
臭氧主要指有氣味的氣體,有無色、氣味辛辣、在固態(tài)或液體情況下易爆炸等特點,常溫環(huán)境下其半衰期約20~40 min,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達氧氣的10倍。臭氧屬于強氧化劑,其氧化消毒、殺菌等能力較強,且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近年來,隨著對臭氧研究的不斷深入,其逐漸在骨關節(jié)炎、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骨關節(jié)疾病、婦科疾病等炎癥性疾病的治療中應用,且取得良好成效。靳發(fā)萬等[6]研究指出,臭氧可有效降低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臨床癥狀,且安全性較高;鐘華[7]研究指出,臭氧在婦科陰道炎性反應的治療中有較高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臨床上多認為AD的發(fā)生與免疫紊亂有關,其中以Th1/Th2分化失衡誘發(fā)的細胞因子分泌異常為主。IL-2與IFN-γ由Th1細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介導局部炎性反應及細胞毒相關的免疫應答,對抗體生成起到輔助作用,并參與到細胞免疫及遲發(fā)型過敏性炎性反應中。IL-4是由Th2細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刺激B細胞增殖,使其生成IgE抗體及免疫球蛋白。AD發(fā)生時,多表現(xiàn)為IL-2與IFN-γ低表達及IL-4高表達;IL-17主要由Th17細胞分泌,屬于主要效應細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誘導促炎因子分泌,同時,還參與T細胞、中性粒細胞、樹突狀細胞等的分化及成熟過程中,AD發(fā)生時,外周血及皮損中的IL-17數(shù)量及比例明顯升高。蔣有讓等[8]研究指中對AD患者與健康志愿者進行對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AD患者血清中IL-4、IL-17、IL-23水平均較健康志愿者高,IFN-γ/IL-4與IFN-γ/IL-17均較健康志愿者低,IL-17與AD患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AD患者Th1/Th2、Th1/Th17降低,可見Th1/Th2/Th17失衡可能是AD發(fā)病的重要機制。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且治療后,觀察組IL-2、IFN-γ水平較對照組高,IL-4、IL-17水平較對照組低。表明臭氧水療治療小兒AD的臨床療效顯著,其能夠在小兒AD的治療中通過有效調(diào)節(jié)Th1/Th2及Th17細胞因子,使其保持平衡,進而有效控制患兒病情,抑制疾病進一步發(fā)展[9-11]。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臭氧能夠拮抗炎性反應的免疫抑制因子及細胞因子受到刺激并釋放;通過對抗氧化酶的過度表達起到刺激作用,有效中和炎性反應中過量的活性氧;臭氧還可對細胞內(nèi)皮產(chǎn)生刺激,使其釋放一氧化氮及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等,促進血管擴張,加快炎性反應吸收。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臭氧水療治療小兒AD不會增加患兒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這主要是因為臭氧水療屬于純物理療法,有環(huán)保、天然、無不良反應等優(yōu)勢,該方法主要通過臭氧氣體與水的循環(huán)流動作用,使臭氧水的濃度得以提升,起到治療皮膚炎癥性疾病、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等作用。臭氧水療過程中通過生產(chǎn)的大量的臭氧水,對發(fā)病處進行浸泡治療,可有效防御病毒及細菌入侵,并將其殺死,還可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局部組織氧含量,進而提升抗氧化系統(tǒng)的活性,最終發(fā)揮治療皮炎、濕疹等炎癥性皮膚疾病及感染性皮膚疾病的作用[12]。
綜上所述,小兒AD患兒采用臭氧水療治療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調(diào)節(jié)炎性細胞因子,改善患兒生活質(zhì)量,且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