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國際視野下大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路徑研究
        ——以《通用學術英語》課程為例

        2021-03-18 09:54:44甲魯海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
        關鍵詞:學科素養(yǎng)英語

        甲魯海

        (山東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2018年6月21日,“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為高等外語教育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會議指出,高等外語教育要主動求變,要著力培養(yǎng)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熟練運用外語,精通中外談判和溝通的國際化人才①參見吳巖:《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語》,《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9年第2期,第1-7頁。。這一目標的提出,是為了使人才能夠更好地應對21世紀世界范圍內全球化、國際化、信息化等帶來的挑戰(zhàn)。在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新時代,國際視野被公認為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最重要認知,它能幫助學習者改進思維、拓寬視野,在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溝通協作等方面有出色表現。具有國際視野、全球眼光的學習者,能夠在世界的舞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和風采,進而推動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在這種背景下,外語教育工作者應該順應時代和政策的發(fā)展趨勢,更新理念,創(chuàng)新模式,努力探索,滿足國家發(fā)展對高素質外語人才需求。本文以《通用學術英語》課程為例,從教學活動、教學內容以及評估模式等方面探討國際視野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現策略。

        一、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與內涵

        2014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重要的概念,要求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國際上,不同的國家和組織對核心素養(yǎng)定義有所不同。例如:歐盟將核心素養(yǎng)定義為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集合,是人提升自我、勝任工作必備的素質,而美國、新加坡、日本等國認為它是21世紀人所必備的技能和能力②參見褚宏啟:《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與本質》,《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年第1期,第1-3頁。。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核心”被用來形容事物之間的關系,表示“主要的”,“素養(yǎng)”則被定義為“平日的修養(yǎng)”。可見,“核心素養(yǎng)”代表著人在社會中生存所應當具備的思想、藝術、知識、態(tài)度等的水平,它突出個人修養(yǎng)、家國情懷等。國內教育界一般將它定義為“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①核心素養(yǎng)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國教育學刊》2016年第10期,第1-3頁。,也有學者提出,它并不僅僅是能力、品格和觀念,而是“這些方面整合在一起的綜合品質”②楊向東:《關于核心素養(yǎng)若干概念和命題的辨析》,《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年第10期,第48-57頁。。可以看出,雖然對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和闡述不盡相同,但廣泛認同的一點是,“核心素養(yǎng)”能夠支持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既包括傳統(tǒng)的知識和能力,也包括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它“從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角度出發(fā),特別關注人與社會的協調發(fā)展”③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課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5期,第79-86頁。。

        二、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現狀

        “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傘形術語,內涵豐富,涵蓋各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概念。學科素養(yǎng)以核心素養(yǎng)達成為基礎,同時兼顧學科特點,發(fā)揮學科特長,體現學科價值④常珊珊、李家清:《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養(yǎng)體系構建》,《課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9期,第29-35頁。。核心素養(yǎng)在整個課程結構中充當宏觀的課程目標,而學科素養(yǎng)則界定了具體的學科目標,學科目標引導著具體課程的設計與實施⑤郭文娟、劉潔玲:《核心素養(yǎng)框架構建:自主學習能力的視角》,《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第3期,第16-28頁。。

        英語作為通用的國際交流語言和我國最大的外國語種,其學科素養(yǎng)對學生的總體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⑥束定芳:《關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山東外語教學》2017年第2期,第35-41頁。。在中國語境下,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它要求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還要促進學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態(tài)度、思想品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發(fā)展”⑦程曉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其測評》,《中國考試》2017年第5期,第7-14頁。。這就是說,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這門課程的特點,通過課堂不同環(huán)節(jié)的緊密結合來實現,如學習目標的創(chuàng)設,教學內容的豐富,活動設計的更新等等。

        總體而言,針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途徑和措施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以2016-2018年為例,在知網上搜索到的有關“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學術期刊文獻共有900余篇,其中絕大部分研究主要聚焦中小學英語教學,有關大學英語課程核心素養(yǎng)的探討較為匱乏,僅有幾十余篇。這些文獻可大致分為兩類,一是體系構建研究,如知識體系、課程體系、總體培養(yǎng)策略等;二是具體個案研究,涉及到不同課型課堂教學策略,如閱讀課、寫作課、聽說課等。針對學科素養(yǎng)的落地,有學者認為,應當首先突出中國特色,構建“中國化的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⑧林崇德:《建構中國化的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年第1期,第66-73頁。。學科素養(yǎng)的實施關鍵在于建立與核心素養(yǎng)對應的“目標、課程體系”,“變革課堂教學方法”⑨楊志成:《核心素養(yǎng)的本質追問與實踐探析》,《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第14-20頁。。要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目標,“需要將其具體落實在單元設計和學習評價等方面”①彭壽清、張增田:《從學科知識到核心素養(yǎng):教科書編寫理念的時代轉換》,《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第106-111頁。,要依據學業(yè)質量標準“改進考試內容”、“創(chuàng)新評價手段方法”②姜宇、辛濤、劉霞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改革實踐途徑與策略》,《中國教育學刊》2016年第6期,第29-32頁。等。除此之外,有的學者建議采用“分層結構”實現目標,即聚焦于“雙基”、“問題解決”和“學科思維”三個層面③鐘柏昌、李藝:《核心素養(yǎng)如何落地:從橫向分類到水平分層的轉向》,《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第55-63頁。。

        上述分析表明,目前教育界對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學科中的落實有待于進一步深化。例如,結合具體情境的行動研究以及具體教學案例數量較少,鮮有對情感陶冶、開放思維、發(fā)展眼光等的實踐培養(yǎng)案例,難以對一線教師發(fā)揮指導和引領作用。同時,對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的評價研究雖然有所提及,但不夠充分,仍有待于深度探討。因此,積極研究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核心素養(yǎng)的實現路徑

        一般認為,核心素養(yǎng)需要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借助問題解決的實踐而逐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起來”④鐘啟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與發(fā)展:挑戰(zhàn)與課題》,《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期,第3-23頁。。這意味著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美國教育家杜威(Dewey)等所提倡的“做中學”⑤郭文娟、劉潔玲:《核心素養(yǎng)框架構建:自主學習能力的視角》,第16-28頁。。如前所述,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是在課堂實踐中落實,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是至關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明確核心素養(yǎng)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內容、活動、以及評價等載體,否則,素養(yǎng)的形成就無從談起。所有的教學必須圍繞素養(yǎng)來設計、組織和展開,只有聚焦課堂,充分理解教學活動的性質,真正把握學科的育人本質,重新構建師生之間的關系,才能使核心素養(yǎng)有效落地。

        (一)教無定法,教學有法

        從教學活動來看,多樣化的形式有利于激發(fā)興趣,活躍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設置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查閱、尋求問題的答案。討論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雙人或多人小組研討,讓學生充分表達看法、進行合作競爭等。改進和豐富活動形式可以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事后,小輝的媽媽在朋友圈里寫道:“媽媽眼中的孩子總是缺點大于優(yōu)點,老師卻善于觀察和發(fā)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并將它放大,使孩子更加自信,也更加努力!謝謝老師!我家輝兒把小紅花很小心地放到自己的‘寶貝盒’里?!?/p>

        表1:創(chuàng)意活動組織策略

        (二)文化引領,提升思維

        在教學中,可通過豐富內容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關注其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的進步,這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審美鑒賞

        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夠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作用,使他們在吸收古往今來人文藝術的精華同時,開拓聯想空間,拓寬創(chuàng)新視野。因此,結合不同主題,使學生借助英語語言的學習,進行藝術欣賞和鑒別,陶冶藝術情操,健全完善人格,提高他們對文學、繪畫、雕塑、音樂等方面的審美鑒別能力。

        表2:藝術情操培養(yǎng)策略

        提高自身修養(yǎng) 加大學生閱讀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和各種不同題材和體裁的語言材料的訓練,鼓勵學生用所學語言去探索和學習。豐富課余藝術生活 鼓勵學生參加社團,參觀畫展等,如簡略了解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等。

        例如:在進行“藝術“主題的學習時,除了推送有關藝術的定義、功能、分類、流派等文章,可在教學中組織“藝術(家)在我身邊”活動,提供學生展示自己藝術才華的機會,包括各種類型的才藝展示,如英文詩歌誦讀、歌曲演唱等,使他們接觸并親近藝術,感受藝術的魅力,理解藝術的形式和功能,體會到藝術無處不在。同時要求學生課余參觀美術館、畫廊、參加音樂會等,以日志形式記錄所見所思,并分享藝術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進行調查研究,才能圓滿完成任務。

        2.文化傳承

        由于課程“涉外”的特點,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應該格外突出“國際交流能力”、“國際視野”、“跨文化”等特點,突出中西不同思維方式碰撞和比較中的“思維品質”的提升①束定芳:《關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山東外語教學》2017年第2期,第35-41頁。。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時,應該特別注重將英語學科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結合,即在學習和探索外國文化的同時,積極介紹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指出,新文科建設的根本任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要堅定‘四個自信’,特別是文化自信”②吳巖:《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語》,《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9年第2期,第5頁。。因此,在課程中應該加大論述中華文化的比例,增加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容,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從而欣賞和珍視本民族文化,培養(yǎng)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除此之外,還應補充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引導學生關注和了解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高鐵、5G等熱點現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過上述內容的學習,可以更好地促使英語與母語的融合發(fā)展,拓寬學生文化視野,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場與態(tài)度,增強對外交往中的自信,正確地定位和分析自己,更好的介紹本國文化。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不要以西方的品德標準、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政治體制為標準來審視自己的國家”,要避免立場的偏離。在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明成果時,應擦亮眼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③張德祿:《外語教學中的評價與品德教育》,《英語研究》2019年第1期,第12-22頁。。

        表3:文化自信提升策略

        隨著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教育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整個世界范圍內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并存,在這種形勢下,應該培養(yǎng)學生開闊的國際視野,能以理性的態(tài)度、良好的辨別能力看待國際形勢。例如: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關系到全人類的命運,在這一主題的學習中,除了引導學生思考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復雜原因、影響、對策,還要引導學生思考作為個人能為解決這一問題做些什么,即為世界的改變貢獻力量,愿意在個人層面采取行動,為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世界而努力。在各國、各地區(qū)之間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人類已經進入了全球化時代,可以說,人人都成了“世界公民”。正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所倡導的,人人需要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美好世界作出應有貢獻。此類活動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全球公民意識,包括參與意識、責任意識、法律意識等。

        再如:進行“文化意識”主題的學習時,主要目標是使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引導學生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樣性。由于思維方式不同,各國在子女教育、民俗節(jié)日、建筑特色、人生哲學、生活方式、審美標準、休閑娛樂、飲食文化等方面表現各有不同。通過學習,讓學生分析、綜合和評價,使他們形成自己的觀點,最終的目標是堅定中國文化自信,尊重、理解和包容文化差異,克服狹隘民族主義,為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為世界公民做好準備。為了提升學生分析、判斷和辨別能力,可以布置論文寫作任務,要求利用所學的“比較與對比”方法,選擇一個獨特的文化視角對中西文化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探究式學習,使學生了解文化無優(yōu)劣之分,應當對不同的文化給予尊重和理解,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態(tài)度都是不可取的。

        3.思維發(fā)展

        對10所世界一流大學制度的文本分析顯示,不同大學在對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上存在共性,其中“問題解決與創(chuàng)新”是最受關注的一個方面①臧玲玲:《國際視野下的大學生核心素養(yǎng)研究——基于文本分析的視角》,《現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12期,第102-106頁。。它包括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性思維、獨立思考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這些高階思維不但是學生進行專業(yè)學習和研究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也是將來從事其他工作必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公民素養(yǎng)。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將各自學科與英語密切結合,通過增加寫作能力訓練、補充文化背景知識等做法,使他們消除思維定勢,發(fā)現問題并選擇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例如:同一主題下,補充觀點相異、相反的不同文章,引導學生仿寫或續(xù)寫,有助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②蔡基剛:《學術英語課程需求分析和教學方法研究》,《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年第2期,第30-35頁。。

        表4:國際視野拓展策略

        例如:轉基因食品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關于它的利弊展開辯論,題目是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辯論分為兩個階段,要求正方和反方在第二階段互換立場。這樣有助于學生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比較全面地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有效提升。

        模擬聯合國活動關注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當今各國面臨的熱點問題,它能夠幫助學生從國際視角看待和解決問題。在教學活動中,可借鑒這種形式,要求學生模擬書寫文件、聽取發(fā)言、表述觀點等等,這些都對學生的語言和寫作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實現這些目標,學生需具備獨立判斷能力,能夠整合各學科知識,進行信息的鑒別、加工、組織、評價等,并密切聯系大會要討論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從跨學科角度學習。

        上述各類活動有助于改變學生既有的觀念和思維方式,讓他們能夠設想如果身處多元文化的環(huán)境中,遇到挑戰(zhàn)性問題時如何應對,這樣能夠促成學生站在一個更為宏大的格局上看待問題,也就是具有前文中所說的“國際視野”。只有充分具備在國際交往中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才能切實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以評促教,相輔相成

        評價是促進教學的有效手段,它能夠為教學提供導向,及時反饋信息,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它可以確保教學按照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對教學有積極的反撥作用。評價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核心素養(yǎng)目標是否達成,因此,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在對核心素養(yǎng)評價時應該超越對學科知識、學習結果的簡單評價,側重于考察學生是否通過學習具備了學科素養(yǎng)包含的各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決策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等。在實施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重視學生不同時期的發(fā)展狀況。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動態(tài)、持續(xù)、變化的過程,因此,有必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建立相應的記錄,加強對學生長期的、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監(jiān)測。

        2.重視考核方式和效果評價模式多樣化。設置合理、多元的評估手段,加大形成性評估的比重,使形成性和終結性評估有機融合在一起。

        3.重視學生的參與。采用同輩評估方式,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對于自己或同輩的表現進行評價,這不但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素養(yǎng)發(fā)展狀況,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自我評價能力。

        4.重視將評價依托于真實的情境①林洛穎、邊國霞、周文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構建——“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綜述》,《教育測量與評價》2017年第12期,第50-54頁。。測試中應注重考查學生參與實踐的程度,以及通過合作式、探究式、項目式等學習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因此,需要調整和改進單一的考試形式,增加真實情境問題考查的比重。例如:在考試中可以創(chuàng)設國際會議交流、跨文化交際的情境,引導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激發(fā)學生探究挑戰(zhàn)性問題的積極性,以此考察其解決具體的、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5.重視不同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關系?,F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往往會涉及不同學科的知識,因此需要在教學中應努力推進英語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引導學生將各自專業(yè)與英語學科密切結合,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找到切入口,使英語發(fā)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凸顯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因此,評價時不能割裂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應當將英語學科素養(yǎng)與跨學科素養(yǎng)結合在一起評量②郭寶仙:《核心素養(yǎng)評價:國際經驗與啟示》,《教育發(fā)展研究》2017年第4期,第48-55頁。。

        四、結語

        在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新的形勢對外語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大學外語教育中最重要的學科,英語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應該充分發(fā)揮其作為人文學科的育人優(yōu)勢。目前,對于大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尚處在探索階段。由于它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所以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和探索,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優(yōu)化授課方式,完善評價模式,進而使這一目標真正融入教學過程中,最終使學生從中受益。由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其他學科不能取代的功能,它值得引起學界更多的關注。

        猜你喜歡
        學科素養(yǎng)英語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七測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tǒng)一戰(zhàn)線學學科在統(tǒng)戰(zhàn)工作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国产精品激情自拍视频|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亚洲狼人社区av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高清不卡av| 亚洲最大成人网站| 搡老熟女中国老太|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国产| 99国产精品无码| 国品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av中文字幕亚洲天| 日韩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五月综合高清综合网| 久久婷婷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免费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不卡|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老熟妇|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观看| 自拍偷区亚洲综合第一页| 又粗又黄又猛又爽大片app| 久久tv中文字幕首页|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wwww亚洲熟妇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下载| 真实单亲乱l仑对白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大片WWW无码| 最新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www|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无网码天堂| 夜夜爽日日澡人人添|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