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圍內暴發(fā),如今已經持續(xù)了一年多。在全球各地第二波、第三波疫情的浪潮下,截至2021年1月27日,全球確診人數(shù)已達到1億人,其中215萬人不幸病亡。世界衛(wèi)生組織表示,2021年初的全球疫情可能會比2020年大多數(shù)時候更嚴重,而2021年能否扭轉疫情,很可能由兩個因素決定:病毒變異和疫苗?,F(xiàn)如今,病毒還在持續(xù)變異,但關于疫苗的戰(zhàn)爭卻剛剛打響,這場戰(zhàn)爭關乎科學,更關乎大國間的較量。
新冠疫苗的現(xiàn)狀
目前,全球80%的疫苗是由五大國際公司生產的,已經或準備上市的疫苗一共有5種。
第一種,滅活病毒疫苗:作為生產工藝最為成熟的路線,它有研發(fā)快、易儲存等優(yōu)勢,主要缺點是需要多次接種、生產周期比較長。選擇此路線的企業(yè)包括中國國藥集團、北京科興等。
第二種,蛋白亞單位疫苗:此種疫苗研發(fā)快,技術成熟,不良反應小,但也有不小的缺點,例如免疫效果較弱,生產周期長等。選擇的企業(yè)是智飛龍科馬(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
第三種,腺病毒載體疫苗:此前這種路線被應用于埃博拉疫苗,這種方法的基因遞送效率高,并能產生強烈的免疫應答,但缺點同樣明顯,對病毒生產的技術要求很高,存在安全風險。目前中國康希諾生物、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合作)等企業(yè)選取了這種路線。
第四種,mRNA疫苗:此類疫苗爭議較大,目前尚無上市產品,技術不成熟導致人們無法評估其長期風險,mRNA疫苗自身不穩(wěn)定,可能會出現(xiàn)免疫耐受等問題,主要優(yōu)點為可以較快產生免疫應答,工業(yè)化生產相對簡單,比較符合量產的需要。比較著名的是美國輝瑞疫苗與美國Moderna的mRNA-1273疫苗。
第五種,DNA疫苗:同mRNA疫苗一樣,技術相對不成熟,目前主要應用于動物的獸用疫苗,優(yōu)點是研發(fā)快,易生產,缺點是受到表達效率的影響,還有主動整合到宿主DNA的潛在風險,目前美國INOVIO公司的INO-4800疫苗,采用了此種路線。
通過比較發(fā)表臨床結果的疫苗可以發(fā)現(xiàn),滅活疫苗具有最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安全性良好;而腺病毒載體疫苗、蛋白亞單位疫苗和mRNA疫苗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其中發(fā)熱現(xiàn)象較為普遍;在老年組中mRNA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表現(xiàn)較好,具有較高的耐受度。
一般情況下,一種疫苗能夠最終上市,往往需要漫長的過程,只有通過臨床試驗,驗證其安全和有效勝后,才可以上市使用,但是新冠疫苗被作為“緊急公共衛(wèi)生事件”特事特辦,其安全性主要通過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來判斷,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滅活疫苗安全性最好,國藥集團和北京科興的疫苗均未產生嚴重不良反應。
現(xiàn)存疫苗能否應對病毒變異
新冠病毒進入細胞主要靠突刺蛋白和細胞膜的結合,Spike突刺蛋白(以下簡稱S蛋白)像是一柄劍,插入了細胞膜上的ACE2受體這個劍鞘中,這個蛋白具有柔性,可以在病毒表面自由擺動,讓病毒變得更加“靈活”。因此,S蛋白作為關鍵的位點受到了廣泛關注,目前疫苗研制都與S蛋白有關。
但2021年伊始,層出不窮的新冠病毒突變的消息令人感到困惑和擔憂。突變是指病毒在傳播和自我復制過程中發(fā)生的微小基因變化,而變異株是指具有某些特定突變的病毒。所有病毒都會發(fā)生突變。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導致此次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病毒株以平均每月兩次的穩(wěn)定速度累積突變,但大部分突變沒有造成實質性影響。
然而現(xiàn)在情況急轉直下,1月14日,世衛(wèi)組織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正在世界各地出現(xiàn)的多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包括在英國發(fā)現(xiàn)的“B.1.1.7”的新冠變異毒株,以及在南非和巴西發(fā)現(xiàn)的“B.1.351”和“P.1”變異毒株。這三種新冠病毒的突變都體現(xiàn)在S蛋白上,這一突變使得病毒更容易侵入細胞,因而更具傳染性。目前,“B.1.1.7”和“B.1.351”已迅速傳播到至少60個國家。越來越多的人擔憂現(xiàn)存的疫苗可能無法有效對抗這些新的變異毒株,進而增加感染或接種疫苗的人再感染新冠的可能性。
不過好消息是,大多數(shù)專家表示,疫苗大概率仍然是有效的,實驗也正在進行中,科學家還需要進行兩種病毒的序列比對,并進行疫苗和變異病毒的動物實驗,來揭示疫苗的有效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病毒積累了過多的突變,那么最終“抗疫苗”的變異毒株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話,目前的疫苗必須進行升級修改。對于mRNA疫苗來說,這種修改可以在幾周內迅速完成,而滅活疫苗則需要多費點時間。
中國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專家邵一鳴認為,mRNA疫苗升級較快是因為mRNA疫苗是化學合成技術,滅活疫苗是生物技術,后者需要時間來培育細胞、繁殖并滅活病毒,所以滅活疫苗的質控因素較多,會比mRNA疫苗的化學合成和修飾的升級過程稍慢一些,但前后時間差應不會超過1個月。他表示,如果未來真的出現(xiàn)需升級疫苗的情況,我國企業(yè)在拿到變異毒株后,只需要更換病毒發(fā)酵罐中的種子病毒即可,其他工序不需要做任何調整,預計2個月即可完成升級更新。
疫苗之戰(zhàn)
2020年年末,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了國藥集團新冠疫苗上市,這是中國首個正式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2021年1月7日,國藥集團官方信息顯示,除了中國之外,國藥集團的新冠病毒疫苗已在阿聯(lián)酋、巴林獲批注冊上市,在阿聯(lián)酋、巴林、埃及獲批緊急使用。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中國投下信任票,塞舌爾、土耳其、印尼、塞爾維亞、埃及、約旦等國最高元首,甚至直接為中國疫苗代言。
根據(jù)《華夏時報》的消息,現(xiàn)在已經有超過40個國家向中企提出了新冠疫苗的采購需求。國防時報社官方賬號曾計算過,按全球需要120億劑來算,中國可能將需向這些國家提供24億劑至30億劑疫苗。再考慮中國14億人口的這個大市場,僅中國本身就需要24億劑。本國市場與各國的疫苗需求合計,中國疫苗將有50億劑左右的份額。目前,全球有2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總數(shù)接近76億。
也就是說,中國將讓世界上約66%的人口成功注射新冠疫苗。這背后是國產疫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核心原料和關鍵設備已基本實現(xiàn)了國產化替代,可實現(xiàn)產能快速放大。再加上中國走在了全球抗疫的前列,系統(tǒng)化地推進疫苗源源不斷地走向海外。這是中國疫苗走向海外的一個經典縮影。
而國產疫苗在海外大受歡迎的同時,大家關注的mRNA疫苗也有了新進展。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兩款新冠mRNA疫苗獲得批準,一款是德國BioNTech、美國輝瑞、中國復星醫(yī)藥聯(lián)合研發(fā)的BNT162b2,另一款是美國Moderna公司的疫苗。這兩款疫苗,在3期臨床試驗中分別顯示出了95%和94.1%的保護率。
如今,全世界有英國、德國、美國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qū),數(shù)千萬人已經接種了mRNA疫苗。這其中,就包括美國當選總統(tǒng)拜登??蒻RNA疫苗價格昂貴,被歐美等國壟斷,很難真正惠及普通民眾,此外,mRNA疫苗的安全性也成了人們熱切關注的話題。
1月中旬,在挪威,有23例老人接種疫苗后死亡的案例,因此針對mRNA疫苗,網(wǎng)絡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爭議:mRNA疫苗副作用大不大?適合老年人接種嗎?根據(jù)挪威方面的報告,死亡的人群都在80歲以上,甚至還有90歲以上的。也就是說,都是超高齡的,甚至身體本就虛弱的老人。而且,挪威方面認為不排除接種后的副作用(比如發(fā)燒和惡心)導致本來就虛弱的老年人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這也給各國的疫苗接種提了一個醒,對于高齡老人,特別是本就有疾病的老人,要慎重考慮是否接種。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y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說,其實tuRNA疫苗的作用,只是激發(fā)免疫系統(tǒng)。在疫苗進入人體后,人體細胞就會利用疫苗中的mRNA,制造出抗原,足以用來誘發(fā)免疫反應了。真正保護人體的,是免疫系統(tǒng)。臨床數(shù)據(jù)來看,雖說mRNA疫苗的不良反應率比滅活病毒疫苗稍高一些,但低于重組蛋白類型的疫苗,依然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事實上,新冠疫苗的研制看似是一場科技競賽,可背后卻是大國之間的較量。在后疫情時代,一苗難求,甚至在歐美、印度等國,疫苗已經高度政治化,因此,誰掌握了最安全有效的疫苗研制科技,誰便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在這場競賽中,中國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中國不僅幫全體發(fā)展中國家破除了歐美等國新冠疫苗的“奇貨可居”,更是著眼大局與未來,不用疫苗賺錢,不求眼前短利。因為中國深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只有世界好,中國才能更好,只有新興國家集體崛起,才能做到狂風難毀大樹林。
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