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偉,黃衛(wèi)東,呂 泉,關維陽
(1.同濟大學 道路與交通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1804; 2.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低溫開裂是瀝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國北方地區(qū),冬季氣溫通常在0℃以下,隨著溫度的下降,瀝青路面內部的低溫應力迅速累加直至超過混合料的強度從而發(fā)生開裂.在瀝青混合料中,集料的溫縮系數遠遠小于瀝青,故普遍認為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的80%由瀝青的低溫性能決定[1].因此,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一般通過改善瀝青的低溫性能來提高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
TB膠粉改性瀝青(MA-TB)是特殊的橡膠粉改性瀝青[2],TB膠粉在高溫條件下發(fā)生脫硫反應,快速分解并與瀝青融合,形成的改性瀝青外觀與普通改性瀝青無異,可以均勻存儲和工廠化生產.研究表明[3-5],TB膠粉改性瀝青具有良好的低溫性能和耐疲勞特性,但高溫性能較差,因此通常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進行復合改性來提升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疲勞性能要優(yōu)于SBS改性瀝青以及橡膠瀝青混合料[6],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也顯著低于其他種類的改性瀝青[7].魏相榮[8]研究發(fā)現TB膠粉和SBS復合改性瀝青后,其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低溫抗裂性以及疲勞性能均優(yōu)于TB膠粉改性瀝青和SBS改性瀝青混合料.董瑞琨等[9]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出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比SBS改性瀝青具有更好的疲勞自愈合性能.但目前關于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的研究大多側重于與其他種類改性瀝青進行性能對比,復合改性過程中TB膠粉和SBS摻量對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影響的相關研究較少.
目前對瀝青低溫性能的評價,國內外較為主流的評價指標是低溫延度試驗、測力延度試驗以及SHARP推薦的低溫PG分級[10].這些指標給出的是瀝青在某一特定條件下的試驗結果,雖然能區(qū)分不同瀝青低溫性能的優(yōu)劣,但瀝青路面的低溫開裂是由于溫度下降,混合料內部應力緩慢集中而發(fā)生開裂的過程,其無法模擬降溫過程中瀝青內部實際的受力情況.對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的評價,最常見的方法是通過低溫小梁彎曲蠕變試驗(BBR)得到其彎曲蠕變勁度,該方法較為簡單,但評價指標也較為單一,無法評價路面開裂后的裂縫發(fā)展情況.
本文制備了不同TB膠粉摻量和SBS摻量的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通過BBR研究了其低溫流變特性,探究了在溫度下降過程中,瀝青內部低溫應力的變化情況;通過半圓彎拉試驗(SCB)研究了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能;系統(tǒng)地評價了TB膠粉摻量和SBS摻量變化對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及混合料低溫性能的影響,并對其低溫性能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
1.1.1改性瀝青
瀝青為埃索70#基質瀝青(E70);TB膠粉為江陰產橡膠粉,粒徑為0.6mm;SBS為岳陽石化公司生產的線型SBS.改性瀝青的制備工藝為:將TB膠粉加入到基質瀝青中,在220℃下高速剪切16h以上,制備TB膠粉摻量(1)文中涉及的摻量、油石比等除特殊說明外均為質量分數或質量比.為20%的TB膠粉改性瀝青(20TB),其他摻量TB膠粉改性瀝青則通過在20TB中添加基質瀝青稀釋后得到;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則通過向175℃TB膠粉改性瀝青中加入一定量的SBS,攪拌1h后制得.改性瀝青的配合比及基本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文中:MA-TB+3SBS表示SBS摻量為3%的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MA-10TB+SBS表示TB膠粉摻量為10%的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
1.1.2改性瀝青混合料
粗集料為玄武巖,細集料為石灰?guī)r,礦粉為石灰?guī)r礦粉,混合料選用AC-13級配,設計孔隙率為4%(體積分數),選用馬歇爾設計方法,確定最佳油石比為0.049,混合料的級配如表2所示.
1.2.1BBR試驗
按照ASTM D6648—2016《Standard test method
表1 改性瀝青的配合比及基本性能指標
表2 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級配
for determining the flexural creep stiffness of asphalt binder using the 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采用Cannon彎曲梁流變儀進行BBR試驗.采用壓力老化試驗(PAV)后的瀝青樣品進行試驗,設置平行試驗2組,結果取平均值.分別加載8、15、30、60、120、240s,瀝青小梁試件的彎曲蠕變勁度St為:
(1)
式中:P為跨中加載力;L為跨徑;b為小梁試件寬度;h為小梁試件厚度;δ(t)為t時刻的跨中撓度.
取60s時的S60和蠕變曲線斜率m60作為評價指標,并以S60≤300MPa和m60≥0.3作為控制指標進行低溫PG分級的劃分.
根據ASTM D6816-11《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grade(PG) of asphalt binders》,首先通過Christensen-Anderson-Marasteanu(CAM)模型構建彎曲蠕變勁度主曲線,然后采用Hopkins and Hamming方法將彎曲蠕變勁度主曲線換算成松弛模量主曲線,最后完成低溫應力計算.假設從0℃開始降溫,降溫速率為1℃/h,降溫終點為-45℃,線膨脹系數α為0.00017,即可得到溫度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瀝青內部產生的低溫應力.
1.2.2SCB試驗
采用預先開縫的圓盤形試件進行SCB試驗.試件尺寸為φ150×110mm,通過旋轉壓實成型.采用數控機床將成型好的圓柱形試件切割成厚度為25mm 的圓盤,將圓盤對中切開,并在跨中進行開縫,縫深(a)為12.7、25.4、38.1mm.試驗溫度為-18℃,設置3組平行試驗,結果取平均值.加載前將試件置于-18℃的冰箱進行保溫,試驗開始時取出并放置于UTM-100儀器上進行加載.為保證開裂速度均勻,根據預試驗及文獻調研,加載速率定為0.5mm/min,跨徑為120mm.SCB試驗荷載-位移曲線見圖1.
圖1 SCB試驗荷載-位移曲線Fig.1 Load-displacement curve of SCB test
采用應變能釋放速率Jc值來評價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能,Jc值與現場路面的開裂率有很好的相關性[11-12],通常瀝青混合料的Jc值越大,表明其抗裂性能越好.Jc值由不同縫深下SCB試驗的應變能密度U(見圖1)來計算:
(2)
2.1.1低溫PG分級
圖2為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結果.由圖2可見:(1)對于TB膠粉改性瀝青,TB膠粉的摻量越高,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越低,表明TB膠粉的加入能顯著改善瀝青低溫性能.(2)對于SBS摻量為3%的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隨著TB膠粉摻量的增加,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降低;當TB膠粉摻量由5%增加到10%時,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明顯降低;當TB膠粉摻量大于10%時,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比較接近.說明在TB膠粉摻量較高時,SBS的加入對瀝青低溫PG分級的改善效果并不顯著.(3)對TB膠粉摻量為10%的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隨著SBS摻量的增加,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比較接近,呈先上升后緩慢降低的趨勢,由此可見SBS對TB膠粉改性瀝青的低溫性能改善并不明顯,甚至還會損害TB膠粉改性瀝青的低溫性能.
圖2 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結果Fig.2 Low temperature PG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modified asphalts
2.1.2低溫應力
圖3為改性瀝青的低溫應力曲線.由圖3可見:隨著溫度的降低,瀝青內部產生的低溫應力逐漸增大;隨著TB膠粉摻量的增加,相同溫度下改性瀝青的低溫應力逐漸降低,且降低幅度較大;在 -30℃ 時,基質瀝青的低溫應力明顯高于TB膠粉改性瀝青,不同TB膠粉摻量的TB膠粉改性瀝青低溫應力比較接近,說明TB膠粉的加入對瀝青低溫性能的改善非常顯著;對于TB膠粉復合3%SBS改性瀝青,加入TB膠粉后,瀝青的低溫應力也降低,10%TB膠粉復合3%SBS改性瀝青的低溫應力最低,TB膠粉摻量大于10%時,瀝青的低溫應力增大,這說明加入3%SBS后,TB膠粉摻量不宜太高;對于10%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可以發(fā)現幾種瀝青的低溫應力曲線比較接近,也證明了復合改性后,SBS對瀝青的低溫性能改善并不顯著.
圖3 改性瀝青的低溫應力曲線Fig.3 Thermal stress curves of modified asphalts
由圖3還可見:加入TB膠粉后瀝青的低溫應力降低顯著;20%TB膠粉改性瀝青的低溫應力僅為基質瀝青的30%,降低幅度非常明顯;加入3%SBS后,隨著TB膠粉摻量的增加,改性瀝青的低溫應力出現了先降低后增加的趨勢;對于10%TB膠粉改性瀝青,隨著SBS摻量的增加,瀝青的低溫應力也出現先降低后增加的趨勢,但變化幅度并不大.從低溫應力結果來看,10%TB膠粉復合3%SBS改性瀝青是較優(yōu)的復合改性方案.
對3種縫深試件的應變能密度U進行線性擬合,得到Jc值,改性瀝青混合料的低溫SCB試驗結果見表3.由表3可見:隨著TB膠粉摻量的增加,TB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的Jc值也隨之增加,表明其低溫抗裂性變好;TB膠粉摻量為20%時,改性瀝青混合料的Jc值很大,表明其低溫抗裂性改善效果極其顯著;對TB膠粉復合3%SBS改性瀝青來說,TB膠粉摻量的增大使改性瀝青混合料的Jc值提高、低溫抗裂性能提升;在10%TB膠粉改性瀝青中摻加不同摻量的SBS,少量的SBS(2%)可使改性瀝青混合料的Jc值增大,其低溫抗裂性有一定的提高,而隨著SBS摻量的增加,混合料的Jc值降低,表明其低溫抗裂性變差.加入SBS后,隨著SBS摻量的增加,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能逐漸下降,這與低溫PG分級變化趨勢截然相反,說明對于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瀝青的低溫性能優(yōu)劣并不能代表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好壞.
表3 改性瀝青混合料的低溫SCB試驗結果
瀝青低溫PG分級是現行評價瀝青低溫性能最常用的指標,將其與瀝青的低溫應力、混合料的Jc值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圖4、5所示.由圖4、5可見:TB膠粉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與其低溫應力存在很強的線性相關關系,與混合料Jc值也存在一定線性相關關系,即TB膠粉改性瀝青的PG分級溫度可以表征瀝青及混合料的低溫性能,瀝青低溫PG分級溫度越低,低溫應力越小,其混合料的Jc值越大,低溫抗裂性越??;TB膠粉復合3%SBS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與其低溫應力以及混合料Jc值的相關系數均比較低,但隨著瀝青低溫PG分級溫度的變化,其低溫應力與混合料Jc值的變化趨勢與TB膠粉改性瀝青相同,即復合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瀝青及其混合料低溫性能的優(yōu)劣;10%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與低溫應力之間的相關性很低,而與其混合料Jc值的相關性很高.有趣的是,線性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隨著10%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低溫PG分級溫度的變化,其低溫應力與混合料Jc值的變化趨勢與TB膠粉改性瀝青以及TB膠粉復合3%SBS改性瀝青的變化趨勢相反,即較低的低溫PG分級溫度反而會使得瀝青低溫應力更高,混合料的Jc值更小,低溫抗裂性變差.因此對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來說,SBS的摻入使瀝青體系變得更加復雜,低溫PG分級不能反映實際復合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能,需要用其他指標對其低溫性能進行綜合評價.
圖5 低溫PG與應變能釋放速率的相關性分析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 temperature PG and Jc value
(1)與基質瀝青相比,TB膠粉改性瀝青具有優(yōu)異的低溫性能,且隨著TB膠粉摻量的增加,TB膠粉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溫度下降,瀝青低溫應力變小,混合料應變能釋放速率Jc值增大,低溫抗裂性增強.
(2)TB膠粉復合3%SBS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溫性能高于基質瀝青,且隨著TB膠粉摻量的增加,復合改性瀝青的低溫性能改善效果較為顯著,但低于相應摻量的TB膠粉改性瀝青.
(3)隨著SBS摻量的增加,10%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的低溫性能變化并不明顯,而其混合料的Jc值變小,低溫抗裂性能變差.
(4)TB膠粉改性瀝青的低溫PG分級可以很好地反映瀝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溫性能,而TB膠粉復合SBS改性瀝青不能通過單一的PG分級來評價其低溫性能,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共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