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鑫(南陽豫西協(xié)和醫(yī)院,河南 南陽474500)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其與脂質代謝異常關系密切,是導致AS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1]。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易出現(xiàn)AS,且斑塊出現(xiàn)早、進展快,隨病情進行性發(fā)展更易引發(fā)多種心血管疾病和器官病變,危及患者生命[2]。目前臨床主要通過藥物調節(jié)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高血糖引發(fā)的血脂異常以抑制AS形成[3]。在各類抗AS治療藥物中,他汀類調血脂作用全面,可有效減少內源性膽固醇合成,是最有效、最主流的AS治療藥物。為了增加藥物治療效果,避免單一用藥導致耐受性,臨床上常將不同藥理機制的藥物聯(lián)合使用。阿司匹林在小劑量時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對AS有很好的預防作用,也是近年臨床常用藥[4]。本研究采用阿司匹林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糖尿病伴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通過對比研究兩種藥物的協(xié)同效果,評價其安全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伴動脈粥樣硬化患者200例。納入標準:(1)經空腹血糖和胰島功能檢查診斷為2型糖尿?。唬?)經多普勒超聲檢查有AS斑塊;(3)無藥物過敏史。排除標準:(1)1型糖尿??;(2)肝腎功能異常;(3)合并嚴重胃潰瘍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觀察組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45~72(62.5±14.3)歲;病程2~19(10.5±3.9)年。對照組中男49例、女51例;年齡43~74(61.9±14.6)歲;病程3~23(10.9±4.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兩組仍按入院前治療方案繼續(xù)注射胰島素、接受生活干預及飲食運動指導。對照組晚飯后服用阿托伐他?。ㄝx瑞制藥)10mg,q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睡前加用阿司匹林(華港制藥)100mg,qd。2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5個療程。
1.3 臨床觀察指標(1)糖代謝指標:抽取兩組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離心管靜置凝固后,于3000rpm離心5min,取血清,測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島素(FINS)、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I)水平。(2)脂代謝指標:取血清測定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3)不良反應:觀察兩組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肝腎損傷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糖代謝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FBG、FINS、HbA1c、HOMA-IRI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指標均下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脂代謝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TC、LDL、TG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指標均下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上升,且日趨年輕化[5]。糖尿病患者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對血脂代謝造成了影響,從而誘發(fā)斑塊沉積及各種心血管病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研究證實,血脂異常為并發(fā)癥產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而降低TC和LDL水平有利于降低并發(fā)致死性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余顯霞等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用于降低臨床上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效果顯著[5]。但單一藥物有一定的局限性,長期使用易出現(xiàn)耐受。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也推薦每天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作為糖尿病患者預防心血管病的一級措施,研究表明,小劑量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通過抗感染作用和抑制AS相關的糖基化終產物延緩AS進展[6]。為探究兩藥的協(xié)同作用,筆者設計了本次對照研究。
表1 兩組糖代謝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糖代謝指標比較(±s)
n對照組100觀察組100 t P HbA1c(%)治療前7.73±1.25 7.65±1.43 0.42 0.67治療后7.43±1.17 5.95±0.36 12.09 0.00 FBG(mmol/L)治療前9.04±1.74 8.93±2.10 0.40 0.69治療后8.27±1.39 7.69±1.18 3.18 0.00 FINS(mU/L)治療前17.29±3.72 16.59±2.58 1.20 0.23治療后12.46±2.39 10.42±2.53 5.86 0.00 HOMA-IRI治療前2.48±0.21 2.45±0.28 0.86 0.40治療后2.15±0.32 1.77±0.16 10.62 0.00
表2 兩組脂代謝指標比較(-x±s,mmol/L)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0周后,兩組TC、TG、LDL水平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下降比對照組更明顯,證明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調脂功效。阿托伐他汀系HMG-CoA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和肝臟中膽固醇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減少LDL的生成,并增加肝細胞表面LDL受體數目而加快LDL的攝取和代謝。AS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是一個多因素參與的復雜過程,與血小板、白細胞等多種細胞和因子有關[7]。血小板是AS的進程中一種最重要的炎癥細胞??寡“逅幬锇⑺酒チ滞ㄟ^阻斷血小板的活化聚集而抑制血栓形成,通過抗炎作用降低血漿脂質水平,遏制了AS的進展。觀察組治療后,HbA1c、FBG、FINS、HOMA-IRI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阿司匹林與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應用對糖代謝和胰島素抵抗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阿司匹林通過氧化應激信號激活了機體內的氧化還原敏感通路,使胰島素傳導通路信號的活性增強,胰島素抵抗效應減輕,改善了IR,起到降糖效果[8]。同時,阿托伐他汀通過抑制氧化修飾而發(fā)揮抗氧化作用,能轉運、清除過氧化物質,能協(xié)同阿司匹林降糖。提示兩者聯(lián)合應用后對糖脂代謝及胰島素抵抗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此外,治療期間,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表明兩藥聯(lián)合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糖尿病伴AS具有良好的效果,更好地調節(jié)了糖脂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