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河南 鄭州450000)
隨著高血壓疾病在臨床的普遍發(fā)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高血壓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及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為主要特點,患者伴隨不同程度心排出量及血容量增加的情況。作為一種終生性疾病,高血壓需要長期服藥加以控制[2],據(jù)臨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得知,我國每年高血壓醫(yī)療投入費用約400億元,就診人數(shù)占門診慢性病人數(shù)的首位,給家庭及國家?guī)沓林刎摀?]。根據(jù)目前疾病的發(fā)展態(tài)勢可知,高血壓可通過預防加以控制,血壓水平維持在安全范圍內(nèi),可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使得患者的生存治療得以提高,減少再住院率,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及家庭負擔[4]。為了解我院抗高血壓藥物合理使用現(xiàn)狀,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jù),本文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診斷為高血壓并采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8000張電子處方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電子處方12000張,其中診斷為高血壓并采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電子處方合計8000張,對高血壓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綜合統(tǒng)計,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藥物名稱及聯(lián)合用藥等。
1.2 方法采用WHO藥物統(tǒng)計方法合作中心推薦的DDD分析方法,用藥頻度(DDDs)為總用藥量/每日限定劑量(DDD),藥物利用指數(shù)(DUI)為DDDs/用藥總天數(shù),DUI<1表示合理用藥。
(1)含礦巖類(鉛鋅礦化、黃鐵礦化、銅礦化)的視極化率較高(一般大于4%),具有中高極化率特征,極化率的高低取決于礦石含鉛鋅礦和黃鐵礦等金屬硫化物的多少;且視極化率變化范圍大,受巖礦石內(nèi)部金屬物質(zhì)含量及排列情況影響大;氧化礦的視極化率一般較低,主要是因為其鐵質(zhì)成分被氧化為褐鐵礦,硫質(zhì)成分減少。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排名前10的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調(diào)查顯示,我院常用的10種抗高血壓藥物,排列首位的為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其次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厄貝沙坦片,9種藥物的DUI<1,僅富馬酸比索洛爾片的DUI>1,說明本院高血壓藥物使用基本合理。見表3。
表1 抗高血壓處方基本情況
2.2 抗高血壓藥物種類分析統(tǒng)計得知,我院使用頻率最高的抗高血壓藥物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合計2531張、占31.64%,其次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合計2175張、占27.19%,鈣拮抗劑合計1843張、占23.04%。見表2。
本研究結果顯示,我院電子處方12000張,其中診斷為高血壓并采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電子處方共8000張、占66.67%。其中男4122張、占51.53%,女3878張、占48.48%;年齡18~88(平均55.67)歲,其中61~70歲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電子處方最多,共2656張、占33.20%,其次為71~80歲,共2209張、占27.61%,可見50~80歲的中老年群體成為高血壓的主要患病群體。本研究結果顯示,我院使用頻率最高的抗高血壓藥物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合計2531張、占31.64%,其次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合計2175張、占27.19%,鈣拮抗劑合計1843張、占23.04%。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治療高血壓有其顯著的優(yōu)點,其能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生成,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進而起到降壓效果[6]。同時,該種藥物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無影響。該種藥物還能促進心臟及血管重塑,使其恢復正常的結構功能,且對患者脂代謝及糖代謝無影響,是抗高血壓的首選藥物。
表2 抗高血壓藥物種類分析
2.1 抗高血壓處方基本情況我院電子處方12000張,其中診斷為高血壓并采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電子處方共8000張,占66.67%。其中男4122張、占51.53%,女3878張、占48.48%;年齡18~88(平均55.67)歲,其中61~70歲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電子處方最多,共2656張、占33.20%,其次為71~80歲,共2209張、占27.61%。見表1。
表3 排名前10的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
高血壓的控制離不開藥物治療,抗高血壓藥物是控制高血壓的常用藥物之一,臨床可供選擇的藥物較多,以血管緊張素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藥物為主[5]。
當前的民俗學研究領域,不少學術作品以民俗事象為主要研究和表述對象,從生活實踐和交流實踐角度將民俗視為生活事件的研究作品還不多見。生活事件的視角可以幫助研究者將民俗事象從研究客體中拯救出來并將之還原為民眾的實踐行為。民眾通過言語表達和肢體行動來開展和完成這些事件,在此過程中,生活實踐本身被賦予意義,這些意義可能是具體的可見或可感的生活訴求,也可能是關乎社會關系(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世俗關系或人與神之間的神圣關系)的建構。在此意義上,轉向?qū)嵺`研究的民俗學需要引入“過程-實踐”的分析視角。
由本研究可知,我院常用的10種抗高血壓藥物,排列首位的為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其次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厄貝沙坦片,9種藥物的DUI<1,僅富馬酸比索洛爾片的DUI>1,說明本院高血壓藥物使用基本合理。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是一種新型的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其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改變心輸出量,進而緩解由低血壓導致的不良反應,使得腎血流量得以增加,以緩解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引起的不良反應。近年來,隨著各種藥物在臨床的廣泛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作為鈣拮抗劑的代表藥物,其對血管平滑肌的選擇性較高,能起到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效果,降壓效果顯著。同時,該藥物半衰期長,時間為30h左右,藥效持久,對血糖及心功能無不良影響,還能保護腎臟功能,對于腎損害的高血壓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該藥物的長效性及對血管的選擇性能提高患者依從性,使其使用頻率增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觀察兩組病人治療5 d后會陰部IAD治療效果及IAD愈合時間。治療效果判斷標準:治愈為皮膚完全恢復正常;好轉為皮膚潮紅明顯改善,無出血、水皰、滲液,糜爛基本愈合;無效為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有加重[7]。
綜上所述,我院抗高血壓藥物使用基本合理;隨著高血壓患者的不斷增多,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況,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嚴格把握藥物的適應證及禁忌證;高效、持久、不良反應少及性價比高的抗高血壓藥物是未來發(fā)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