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瑞容
(江門市蓬江區(qū)荷塘鎮(zhèn)聯(lián)育小學,廣東 江門 529000)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善用它,可以為我們披荊斬棘;誤用它,就讓你誤入歧途,甚至等于用這把“劍”自殺。在網絡環(huán)境下實施德育教育,也許是利用這把“劍”助德育養(yǎng)成乘風破浪。
網絡發(fā)展的速度令人咋舌。大量的網絡語言涌入,令孩子們似乎忘記了語言文字本身的精妙,在書寫語言文字時,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喜歡用上“粉絲”“有木有”“神馬”……這類語言。這樣的語言,第一,語言文字不規(guī)范;第二,有礙品德的養(yǎng)成;第三,影響心理的發(fā)展。其實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孩子出于好奇,他們未必真正理解這類語言的真正含義,也是這種心理影響下,不自覺使用了這另類的語言。有時還發(fā)現(xiàn),同學之間發(fā)生口角時,也用這類怪語進行互相揭短。曾經在課間就聽到有學生居然一連串說出這些網語,聽起來像是粗話、臟話,事后問他是什么意思,他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這樣就令人擔憂,再這樣下去,原先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會毀于一旦。要想徹底改變,教育工作者就要及時了解網絡語言的發(fā)展趨勢,正確引導學生拒絕使用網絡語言,把他們偏離軌道的言行拉回正軌。
在教育教學中,現(xiàn)在我們很明顯感受到網絡的便捷,對德育的影響豈止是一點點。一是網絡可以使德育工作的效率更高,同時也推動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普及,起到輻射作用;二是網絡的資訊,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了解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根據(jù)這些動態(tài)的案例分析,進行相關的德育教育,令德育教育更有針對性;三是網絡世界信息量豐富,應有盡有,為德育教育提供素材,使德育教育更加直觀、具體。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善于利用網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增強自信心,這樣網絡就會給德育工作帶來新機遇。
1)文明上網我能行。我們不可否認,網絡對青少年有著無窮的吸引力。有的青少年一上網就不能自拔,沉淪于往網海中。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專門設計了一節(jié)班隊課,以“文明上網我能行”為主題,組織學生制定文明上網公約:
(1)上網時間不宜長,三十分鐘最合適;
(2)網上學習有選擇,不良信息切勿看;
(3)網上秩序齊遵守,誠信交友莫私會;
(4)網絡安全我維護,虛擬時空不沉溺。
以上文明上網公約是在活動中,讓孩子們充分認識網絡的同時,發(fā)揮大家的智慧一起制定,既然是大家智慧的結晶,就應該全員參與,并互相監(jiān)督,自覺遵守網絡公約,做到文明上網,依法上網,做一個合格的網絡人。只要規(guī)范了上網行為,才能更好地養(yǎng)成道德自律的好習慣。
2)建立家?;ヂ?lián)網。青少年上網一般在家庭(當然也有一小部分曾流連網吧),如果要讓青少年健康上網,與家庭的互聯(lián)是重要的屏障,首先要與家長一起學習班級的文明上網公約,讓家長積極配合并監(jiān)督;其次,家長盡可能陪伴孩子上網,既可以增進親子關系,又可以讓家長參與其中,共同見證孩子的上網自律,這都是品德養(yǎng)成的種子在悄悄發(fā)芽;最后,為了驗證家?;ヂ?lián)網的成效,利用“記賬簿”的形式約束青少年自律上網,如表1。
利用這個“記賬簿”,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網上學習的情況,關注他們從網絡中汲取的營養(yǎng),并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評價、反思,每周利用一節(jié)課進行小結,讓孩子們分享收獲。所以家?;ヂ?lián)這張“網”,必然會對孩子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思想品德養(yǎng)成,起到保護作用。
表1 “上網好習慣”養(yǎng)成記
(說明:時間記錄上網的起止時間,碩果累累以五顆星星為優(yōu)秀,四顆星星為良好,三顆星星為合格,兩顆星星以下為待合格。)
3)我的網絡,我作主。與其停留在瀏覽網站上,不如讓孩子嘗試自己設計制作網頁或網站,主動占領網上陣地,這就需要聯(lián)系信息技術老師,利用網絡提供的一些免費資源,建立班級的主頁,宣傳、推廣班級的先進做法,樹立集體主義觀。班級老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在自建的網頁上傳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推送合適他們觀看的影視作品,在信息技術老師的幫助下,組織網頁設計比賽,展示自己的才華。讓孩子們充分認識到以網絡為友,化負能量為正能量,曾經的“網游”高手可以“一展拳腳”。這些小網民逐漸迷途知返,利用自己的網絡技術為班集體服務,這就是利用網絡,促進德育的最佳方法。
4)推薦優(yōu)秀少兒網站。青少年上網最初帶有盲目性,所以我們必須要向家長和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少兒網站,如中國少年雛鷹網、中青網、全國少工委等,我們也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有意義的網上活動,如2020年期間,每周一次組織同學們參與網上升旗儀式,通過網上升旗,激發(fā)同學們的愛國熱情,為最美逆行者點贊;清明節(jié),網上祭英烈,讓同學們重溫革命歲月,從而更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有這么多優(yōu)秀的少兒網站,他們自己喜歡的內容還看不過來,哪有閑暇時間去訪問成人網站呢?
教育理論上曾說道:“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笨梢姷掠脡脑谌说囊簧惺侵陵P重要的。近幾年,青少年上網的人數(shù)急劇飆升,而且上網年齡漸趨低齡化,網絡上宣揚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等對青少年影響頗深,也給學校的德育帶來沖擊。經常說5+2=0,其實網絡本身不是洪水猛獸,關鍵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網絡,創(chuàng)造德育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徑,正確引導青少年形式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他們的道德情操。學校德育強調三個主旋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利用網絡優(yōu)秀資源實施三大主旋律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德育先行,塑造健康的人格,教育工作者要主動學習網絡知識,變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給青少年一個廣闊的、蔚藍的、純凈的網絡空間,讓網絡成就德育教育,讓網絡成為德育之花綻放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