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紅
(化州市人民醫(yī)院產科 廣東 化州 525100)
就一般情況而言,胎盤可在胎兒娩出后約5~15 min自行完全娩出,然而若超過30 min胎盤仍無法完全娩出,則此種情況被稱之為胎盤殘留[1]。胎盤殘留將會在較大程度上對產婦的子宮收縮產生不良影響,進而較易導致產婦出現(xiàn)產后出血的不良情況,通過查閱相關的臨床報道可知,胎盤殘留的發(fā)生率高達10%~20%,并且由此而導致的產后感染發(fā)生率約為3%,嚴重時見鬼導致產婦出現(xiàn)死亡的不良后果[2]。因此為避免上述不良的發(fā)生,加強對產婦的保護,則有效的順產后胎盤殘留處理措施成為關鍵。以往臨床中多使用直接行清宮術的方式,然而通過觀察可知,此種方式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效果,但無法獲得徹底的清除效果,甚至還將對產婦造成較大的不良損傷[3]。隨著技術條件的不斷改進,目前臨床中多在超聲引導下為產婦實施清宮術,能夠獲得額良好的效果[4]。本文將探討順產后胎盤殘留超聲引導下清宮術的臨床效果,以便能夠將其廣泛地用用于臨床治療中,確保產婦的安全與健康。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8年10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順產后胎盤殘留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55例,平均年齡與平均孕周分別為(30.1±4.9)歲與(39.1±0.1)周,其中23為初產婦,32例為經產婦;試驗組55例,平均年齡為(30.9±5.1)歲,平均孕周為(39.6±0.3)周,其中24為初產婦,31例為經產婦。
①均為順產,且產后均出現(xiàn)胎盤殘留的情況;②家屬均知情同意研究方式。
①穿透性胎盤植入病例;②無法配合完成治療過程。
對照組患者實施直接行清宮術的方式,告知患者排空膀胱,輔助其采取膀胱截石位,為患者靜脈滴注縮宮素,劑量為20單位,對外陰與陰道進行常規(guī)消毒,使用窺器對陰道與宮頸予以觀察,使其完全暴露,使用宮頸鉗對宮頸10點位置進行夾持,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固定,再次對陰道與宮頸進行消毒,使用探針對宮腔深度情況進行探查,首先將卵圓鉗深入至宮腔中目標位置,使用鉗夾夾取宮腔殘留組織,再使用大號刮匙沿宮腔壁進行搔刮,需要注意的是動作需要輕柔,使用吸宮棒或卵圓鉗再次對宮腔組織進行清理,當操作人員使用手掌觸摸宮腔各壁,若存在粗糙感,且只能刮出血性泡沫時,則術畢。
試驗組患者實施在超聲引導下行清宮術的方式,選擇Edge型與M-Tur60等兩臺 便攜式彩超儀SONOSITE,將彩超儀的探頭類型與頻率分別設定為C60x/5~2 MHz,并選擇三臺電動吸引器。術前需要告知患者使膀胱處于適當充盈的狀態(tài),首先使用超聲檢查儀對子宮整體情況、胎盤殘留位置與大小情況進行觀察,輔助其采取膀胱截石位,為患者靜脈滴注20單位的縮宮素,并常規(guī)消毒外陰與陰道,于手術部位進行鋪巾,使用窺器對陰道與宮頸進行完全暴露,使用宮頸鉗對宮頸10點位置進行夾持,再次對陰道與宮頸進行消毒,使用探針對宮腔深度情況進行探查,首先將卵圓鉗深入至宮腔中目標位置,使用鉗夾夾取宮腔殘留組織,然而后在超聲檢查儀的輔助下使用大號刮匙沿宮腔壁進行搔刮,需要注意的是動作需要輕柔,使用吸宮棒或卵圓鉗再次清理宮腔組織,之后使用超聲進行檢測,若能夠獲得清晰圖像,并且未見殘留組織回聲,則表示治療成功;再次對患者的宮腔深度進行探查,對陰道于宮頸進行再次消毒,然后將窺器取下,手術結束。
①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②手術一次成功率情況。③并發(fā)癥情況。
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收集后采用雙錄入方式錄入Epidata,導入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的手術時間明顯較短,術中出血量明顯較少,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s)
表1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s)
?
試驗組的手術一次成功率為100.00%(55/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64%(46/55),差異顯著(χ2=9.802,P=0.00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對比觀察并發(fā)癥情況[n(%)]
所謂順產后胎盤殘留主要是指第三產程即胎兒經陰道分娩后30 min內胎盤無法完全排出并滯留于母體宮腔內的情況[5]。若未能夠對第三產程進行良好的處理,則較易導致產婦出現(xiàn)胎盤殘留的不良情況。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諸多因素將會導致胎盤殘留現(xiàn)象的發(fā)生,若為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則將較易導致產婦出現(xiàn)感染的不良情況;若超過一周仍未有效處理,則將導致產婦的宮腔內殘留組織出現(xiàn)變性壞死與機化,從而產生胎盤息肉與產后出血情況,嚴重時還將導致產婦發(fā)生死亡,及時有效的處理成為確保產婦安全的關鍵[6]。以往臨床中多使用直接行清宮術的方式進行治療,然而通過對患者的臨床觀察可知,由于直接行清宮術的方式無法獲得直視,并且全程依靠操作人員的經驗手感,因而無法獲得有效的清除效果,甚至還可能對其他組織造成不良損傷[7];同時此種方式無法對存在子宮畸形情況的患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隨著治療技術的不斷改進,目前臨床醫(yī)生多在超聲引導下行清宮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在超聲引導下行清宮術能夠為操作人員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從而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操作的精準性,可有效的防止主觀因素的不利影響,使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顯著的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出血量,在較大程度上加強對患者的保護[8];超聲引導無需出現(xiàn)輻射,并且具有操作簡便與圖像直觀等特點,因而較易被患者及其家屬接受。除此之外,由于在超聲的全程引導下可使操作人員直視,相比于傳統(tǒng)的直接清宮術,無需過度依靠操作人員的技術與經驗,并能達到較好的臨床療效[9]。通過結果可知,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中出血量明顯減少,并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僅為1.82%,原因在于使用超聲引導能夠為操作人員提供清晰視野,便于進行精準的操作,因而能夠縮短操作時間,加強對周圍正常組織的保護,并且能夠獲得徹底清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順產后胎盤殘留超聲引導下清宮術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