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1. 本索引所錄文章均發(fā)表于2021年第31卷《微循環(huán)學雜志》。2. 本索引為分欄,欄目順序不分先后,錄入同一欄目的文章以原刊的出版順序和排列為準。3. 本索引作者署名為三人,超過三人均只署前三名作者,后加“等”。4. 排列順序為:作者. 文題.(期):起頁。5. 索引未收錄一般性學術動態(tài)、消息、文摘、書訊、新藥及儀器介紹等文章。
▼專家講座
秦任甲,張盛華,鄭鶴鵬.經(jīng)顱超聲直動脈血流頻譜展現(xiàn)紅細胞向軸集中效應.(2):1.
▼基礎與實驗
欒紹華,張 磊,楊 超,等.腫瘤壞死因子-α對微循環(huán)障礙大鼠心功能的影響.(1):1.
王 冰,盛有明,李 媛,等.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淋巴微循環(huán)功能受損.(1):1.
張 伍,劉修恒,王 磊.WDR5在大鼠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1):7.
洪曉綠,黃小華,程 璐,等.乳腺癌耐藥細胞株外泌體中small RNA表達分析.(1):13.
趙海專,袁明杰,余 波.高脂飲食上調(diào)兔子血管內(nèi)膜與血清炎性因子表達.(1):20.
李 念,陽 霞,李 瓊,等.下調(diào)miR-199a-5p對阿霉素誘導的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和機制研究.(1):24.
嚴 政,賴 斌,吳貝貝,等.焦油和尼古丁對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ICAM-1表達的影響.(1):30.
李 康,鞠洪君,蒲 鵬.黃芪甲苷通過RNF10-NF-κB途徑改善小鼠心梗后心室重構的機制研究.(2):5.
汪 宇,付惠玲,陳 蕓.芬戈莫德預先給藥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肺損傷的保護作用.(2):10.
封寶紅,伍 軍,李相友,等.槲皮素對大鼠腎小管上皮細胞增殖、線粒體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3):1.
王 輝,李小麗,張慶軍.紅景天苷對重癥肺炎大鼠肺組織炎癥和NF-κB、p38信號影響 .(3):7.
張麗麗,任志龍,范燕琴,等.C末端Src激酶在高糖誘導足細胞骨架重構中的作用.(4):1.
李偉民,田小菲,田棟安,等.雌激素對一氧化碳中毒小鼠腦白質(zhì)脫髓鞘的抑制作用及機制研究.(4):7.
江 巍,張 磊,柳 星,等.網(wǎng)膜素-1對高糖誘導大鼠心肌H9c2細胞活性和凋亡的影響.(4):13.
▼中醫(yī)中藥與微循環(huán)
杜少英,武延秋,韓敬波,等.黃芪顆粒聯(lián)合輔酶Q10 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療效以及對外周血miR-133、miR-155的影響.(4):17.
汪 冉,張忠晶,曹定雯,等.交泰丸調(diào)節(jié)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改善老年心腎不交型腦梗死患者抑郁和睡眠障礙的臨床研究.(4):22.
▼臨床研究
榮 媛,祁 謹,張黎軍.高血壓和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小板分布寬度、血糖血脂水平變化及其危險因素分析.(1):34.
胡偉芳,李紅芹,徐 靜,等.冠心病患者sST2和NLR變化及與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1):38.
莊世虹,成 蓓,賈海波,等.達格列凈聯(lián)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療效和結局.(1):42.
劉雙潔,呂銘新,王玉琴,等.高頻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聯(lián)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療效及安全性.(1):48.
倪曉俊,鐘璟儀,劉就娣,等.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對抗凝聯(lián)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腦梗死患者出血轉(zhuǎn)化的預測價值.(1):54.
尹向飛,洪求義,梁小亮,等.妊娠期婦女血漿纖維蛋白原生成和降解水平變化.(1):58.
肖櫻艷,陶 京,張正樂,等.急性胰腺炎男性患者入院睪酮水平分析.(1):63.
張 偉,蔡小鳳,汪宏良,等.Foxp3 mRNA和SCCA聯(lián)合檢測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1):67.
閆鳳潔,姚滿紅,耿會欣,等.卵巢癌患者miR-497、miR-125a-5p的表達及與其臨床特征和生存率的關系.(1):71.
宋丹丹,李玉珍,陶天琪,等.理氣活血顆粒改善氣滯血瘀冠心病患者足背皮膚微血管功能.(2):17.
肖 幸,楊夢晨,糜 濤.達格列凈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影響及臨床療效的初步研究.(2):22.
葉林峰,張玉鳳,陸國云.鹽酸多奈哌齊片聯(lián)合通心絡膠囊對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腦血流灌注、氧化應激以及神經(jīng)電生理的影響.(2):26.
劉 煒,張換立,高 超,等.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后血漿中ADMA、NO、ET-1變化及臨床意義.(2):31.
王 霞,劉 琴,周澤華,等.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血清微小RNA-126、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與遲發(fā)性顱內(nèi)血腫的關系.(2):36.
李 澍.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響.(2):41.
柳 舟,張 亮,詹麗英,等.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臨床特征及死亡危險因素分析.(2):46.
黎知青,賀玉娟,閆 萌,等.HPV聯(lián)合TCT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分析.(2):52.
張 青,李承彬,鄧明鳳.彌漫大B細胞性淋巴瘤患者Ki-67、β2-MG、CRP、ESR的水平變化及意義.(2):57.
王 麗,譚遠皎,羅 浩,等.外周血單核細胞自噬相關基因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價值.(3):13.
徐 旭,張麗麗,程 暉.高微循環(huán)阻力指數(shù)和血漿致動脈硬化指數(shù)是STEMI患者PCI術后短期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3):18.
陶 俊,戴 雯,周 漫,等.血清可溶性ST2與冠心病患者腎功能的相關性研究.(3):22.
賈海珍,彭 君,潘云紅,等.常用不同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3):27.
張 泓,李 慧,李 軍,等.sCLU蛋白、S100B和NSE在早產(chǎn)兒腦損傷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3):32.
景正全,陳 明,淡 珂.血栓彈力圖聯(lián)合D-二聚體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繼發(fā)腦出血的預測價值.(3):38.
劉麗穎,司永華,高 陽,等.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5水平與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嚴重程度的關系.(3):43.
袁樂永,謝明水,李 玲,等.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和D-二聚體/血小板比值預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死亡風險.(3):47.
陳軍梅,林 萱.殺傷性T細胞來源的蛋白激酶在胰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3):53.
楊 彥,潘志蘭,張志敏.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細胞周期素D1、D3、p21的表達及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3):58.
瞿 珍,何鳴鏑,趙 磊,等.1例B(A)亞型血型鑒定及分析.(3):63.
孫 婷,樂 娟,李 艷.絕經(jīng)期女性抑郁癥患者血清雌二醇和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4):27.
朱秋霞,雷景超,易 欣,等.血清血管成生素樣蛋白3與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支數(shù)及冠脈狹窄程度的關系.(4):32.
王軍岐,賈 永,申駿龍,等.miR-503和鈣黏蛋白在食管癌中表達及與患者預后的關系.(4):37.
楊 睿,張光戀.多發(fā)性硬化患者腫瘤壞死因子樣弱凋亡誘導因子和神經(jīng)絲輕鏈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4):43.
許澤武,周 溱,周 江,等.替羅非班對腦梗死靜脈溶栓后24h內(nèi)再加重患者治療的療效分析.(4):48.
沈加裙,方 靜,馬春梅,等.經(jīng)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RNA與其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和病毒學應答的關系及臨床意義研究.(4):53.
陶 俊,戴 雯,樂 娟,等.男性高脂血癥患者血清睪酮與血脂、游離脂肪酸水平的相關性分析.(4):59.
王 進,陳夢祎,龔 碩,等.湖北地區(qū)0-12歲兒童血清抗繆勒管激素參考區(qū)間的建立.(4):63.
▼專題:內(nèi)分泌代謝與免疫
劉成思,石 喬,李漢軍,等.急性胰腺炎患者空腹高血糖發(fā)生率及其危險因素分析.(1):52.
吳金銀,楊 楊.2型糖尿病并發(fā)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及橋本氏甲狀腺炎1例報告.(1):56.
張才慶,李 艷.2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血脂指標變化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1):61.
卜文奪,程惠玲,張 丹,等.碳酸司維拉姆聯(lián)合組合型人工腎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皮膚瘙癢的療效觀察.(1):65.
方 露,朱武飛,廖翔宇,等.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年齡、性別分布及自身免疫抗體水平分析.(1):69.
▼病例報道
瞿 珍,包安裕,許婷婷,等.1例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患兒產(chǎn)生類抗-Ce合并類抗-A抗體的血清學研究與交叉配血策略.(4):64.
▼綜 述
李 倩.微循環(huán)監(jiān)測在心血管手術圍術期的應用現(xiàn)狀及進展.(1):76.
姚 錢.瘦素、脂聯(lián)素和視黃醇結合蛋白4與抑郁癥關系研究進展.(1):82.
榮 媛.急性冠脈綜合征與部分炎性因子的關系.(2):62.
饒亞華.乳脂肪球表皮生長因子8與乳腺癌相關性研究進展.(2):66.
胡曉熠.宏基因組二代測序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進展.(2):70.
李麗萍.尿蛋白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關系的研究進展.(2):74.
師 朗.自噬在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2):79.
李中華.細胞自噬在腸缺血性損傷中的作用.(3):67.
孫 婷.雌激素在絕經(jīng)期女性抑郁癥中的作用及機制探討.(3):72.
李建龍.人參皂苷在膿毒癥治療中的研究進展.(3):76.
楊蓮花.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zhuǎn)運蛋白2抑制劑在非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中應用的研究進展.(3):81.
楊盟盟.冠脈微循環(huán)檢查技術的臨床應用進展.(4):67.
劉 恒.lncRNA和circRNA調(diào)控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研究進展.(4):72.
宋楊一嫣.miR-34在非小細胞肺癌細胞耐藥機制中的作用.(4):77.
▼會議紀要
湖北省微循環(huán)學會又添新枝——腎臟病與血液凈化專業(yè)委員會正式成立.(1):62.
湖北省微循環(huán)學會舉辦重癥醫(yī)學幫扶基層紅安行活動紀要.(2):6.
湖北省微循環(huán)學會血液凈化護理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活動紀要.(2):28.
▼稿約
《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21年稿約.(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