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瑩,王子豪,孟 鑫
(錦州醫(yī)科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高脂血癥是指血脂水平過高,容易誘發(fā)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疾病[1],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目前臨床上應(yīng)用他汀類藥物來治療高脂血癥,但是長期服用不僅會出現(xiàn)肝轉(zhuǎn)氨酶升高,橫紋肌溶解等不良反應(yīng)[2-3],而且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負擔。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通過對血脂、內(nèi)皮、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HGM-COA還原酶及LDL氧化敏感性的調(diào)節(jié),正向調(diào)節(jié)血脂,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概率[4]。棕櫚油酸是一種含有16個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已有研究表明,棕櫚油酸可以降低肝臟質(zhì)量,抑制脂質(zhì)積累[5],但關(guān)于棕櫚油酸降血脂機制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為此,本試驗通過飼喂高脂飼料構(gòu)建高脂血癥小鼠模型,使小鼠形成與人類類似的高脂血癥,并對其可行性進行分析,為后續(xù)棕櫚油酸降血脂機制的研究做鋪墊,也可為動物飼料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配制提供參考依據(jù)。
1.1.1試驗動物
雄性昆明小鼠(SPF級)25只,由錦州醫(yī)科大學動物試驗中心提供。小鼠飼養(yǎng)于SPF級動物房,飼養(yǎng)環(huán)境溫度21~26℃,相對濕度50%~70%,照明晝夜交替,動物自由進食和飲水。
1.1.2主要試劑和儀器
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檢測試劑盒均購于南京建成生物公司;生理鹽水、肝素、棕櫚油酸、普通飼料,由錦州醫(yī)科大學動物試驗中心提供;高脂飼料配方:12%豬油,10%蛋黃粉,2.5%膽固醇,0.5%膽鹽,75%基礎(chǔ)飼料(豬油、蛋黃粉、膽固醇、膽鹽均購于恒盛化工有限公司)。
SW-CJ-2D超凈工作臺,南北設(shè)備集團;LE336D精密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中國有限公司;SF-TGL-16M高速離心機,上海菲恰爾分析儀器有限公司;Varioskan Flash多功能酶標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
1.2.1高脂血癥小鼠模型的建立
取25只雄性SPF級雄性小鼠,飼喂1周基礎(chǔ)飼料后將其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高脂血癥模型組、棕櫚油酸高、中、低劑量組,每組5只。其中,空白對照組飼喂基礎(chǔ)飼料,其他4組均飼喂高脂飼料,連續(xù)飼喂30 d ,誘導高脂血癥小鼠模型。
1.2.2棕櫚油酸干預
棕櫚油酸高、中、低劑量組分別灌胃2.5、5、10 g/kg棕櫚油酸,高脂血癥模型組和空白對照組每天灌胃1次等體積的蒸餾水,連續(xù)灌胃30 d。
1.2.3指標檢測
飼喂30 d后,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眼眶后靜脈叢采血,分離血清,測量小鼠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含量(具體方法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建模成功的小鼠連續(xù)灌胃棕櫚油酸30 d后,小鼠禁食12 h,稱量各組小鼠體重,按照上述方法再次測量小鼠TC、TG、HDL-C、LDL-C含量。
長期高脂飲食會使體重過度增長,逐漸形成肥胖,嚴重危害機體健康;抑制體重增加是緩解高脂飲食損傷機體健康的一項有效措施[6]。各組小鼠試驗前后期的體重變化見表1。由表1可知,各組小鼠的初始體重無顯著差異。經(jīng)過60 d連續(xù)喂養(yǎng),各組小鼠的體重都有增長。與空白對照組相比,高脂血癥模型組、棕櫚油酸中劑量組和低劑量組的體重差異極顯著(P<0.01),棕櫚油酸高劑量組體重差異顯著(P<0.05);與高脂血癥模型組相比,棕櫚油酸高劑量組和中劑量組顯著性降低,而棕櫚油酸低劑量組無顯著性變化。結(jié)果表明,棕櫚油酸劑量越高,小鼠體重增加得越少,即棕櫚油酸可以減輕喂養(yǎng)高脂飼料導致的體重增加。
表1 棕櫚油酸對小鼠體重的影響
血液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過高會使血液黏度增加,導致血管壁上的內(nèi)含物停留時間過久,形成血栓,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7-8]。不同劑量棕櫚油酸對高脂血癥小鼠血脂水平的影響見表2。高脂血癥模型組TC、TG、LDL-C含量極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P<0.01),HDL-C水平極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P<0.01)。
表2 棕櫚油酸對小鼠血脂水平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棕櫚油酸高劑量組TC、TG、HDL-C、LDL-C無顯著性差異;中劑量組TC、TG、HDL-C、LDL-C差異顯著(P<0.05);低劑量組TC、TG差異極顯著(P<0.01),LDL-C、HDL-C差異顯著(P<0.05)。與高脂血癥模型組相比較,棕櫚油酸高劑量組TC、TG、LDL-C差異極顯著(P<0.01),HDL-C差異顯著(P<0.05);中劑量組TC、TG、HDL-C、LDL-C差異顯著(P<0.05);低劑量組TC、TG、HDL-C、LDL-C與高脂血癥模型組相比均無顯著性差異。從以上分析來看,高、中劑量棕櫚油酸均能夠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并能提高HDL-C水平,這表明高劑量棕櫚油酸對小鼠實驗性高脂血癥有一定的干預作用,并能降低發(fā)病風險。
本試驗通過體內(nèi)試驗考查了棕櫚油酸對小鼠體重和血脂代謝的影響,與高脂血癥模型組相比,飼喂棕櫚油酸高濃度劑量組的小鼠體重顯著降低,TC、TG、LDL-C含量極顯著降低,小鼠血清中HDL-C含量極顯著增加,這表明棕櫚油酸可以有效降低高脂血癥小鼠的血脂水平。棕櫚油酸通過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能夠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為進一步開發(fā)棕櫚油酸在降血脂醫(yī)藥保健食品以及動物飼料方面的應(yīng)用研究提供試驗依據(jù)。然而,對于棕櫚油酸降血脂的機制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