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莎
9月25日至9月28日,哈巴河杯·第六屆西部文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哈巴河筆會在“會呼吸”的生態(tài)邊城哈巴河縣舉行。來自區(qū)內(nèi)外的9位獲獎?wù)吆?0多位作家、詩人參與見證了這一文學盛會。
西部文學獎創(chuàng)立于2009年,每兩年舉辦一屆,是新疆文聯(lián)《西部》雜志社創(chuàng)辦的期刊獎,也是新疆設(shè)立的首個面向全國的文學獎。每一屆西部文學獎的頒獎典禮都選在新疆的風景殊勝之地舉辦,已在喀什市、伊寧市、特克斯縣、喀納斯和可可托海成功舉辦了五屆頒獎典禮,影響深遠。迄今為止,本著開放、公正、文本至上的原則,西部文學獎已對70多位疆內(nèi)外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給予獎掖,業(yè)已成為具有全國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文學獎項。
此次頒獎和采風活動由新疆文聯(lián)、阿勒泰地委宣傳部主辦,哈巴河縣委、縣人民政府、《西部》雜志社承辦。
這一刻,屬于依然熱愛文學的人們
9月26日,哈巴河杯·第六屆西部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哈巴河縣融媒體中心舉行,由《西部》雜志社社長黃永中主持。
本屆西部文學獎獲獎作品是從2018至2019年度《西部》刊發(fā)的作品中評選產(chǎn)生的。李西閩的《最冷的寒冬里都有暖陽》、王天麗的《維也納森林圓舞曲》獲小說獎;趙樹義的《失憶者》、王族的《狩獵秘籍》獲散文獎;張二棍的《一生中的一個夜晚》、阿蘇的《邊疆冊頁》獲詩歌獎;張光昕的《泥團的變構(gòu)——重解昌耀長詩中的空間問題》獲評論獎;高興翻譯的《盧齊安·布拉加詩選》獲翻譯獎。本屆西部文學獎還特別設(shè)置了“90后新銳獎”,賈若萱的小說《即將去往倒淌河》獲此殊榮。
在頒獎典禮上,數(shù)位獲獎?wù)咴诖鹬x詞中表達了對大美新疆的向往熱愛、對《西部》持守文學情懷的敬意和對寫作的個體感悟。
新疆作家王天麗訴說了自己從一個文學愛好者成長為文學創(chuàng)作者過程中,《西部》雜志給予她的鼓勵和信心:“2012年我向《西部》投了第一篇小說,當時想,如果得到肯定我就沿此道路走下去,如果失敗了,就證明我與寫作無緣,不再幻想當一名作家。幸運的是,《西部》保留了我創(chuàng)造的微光,最終讓小說成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成為我心靈的棲息地?!?/p>
山西作家趙樹義說:“新疆留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我喜歡的散文的樣子——遼闊而混沌。好的文學作品應(yīng)該是混沌的,可以是詩,可以是散文,可以是小說,也可以三者兼而有之?!?/p>
多年游走在西部廣闊大地的新疆作家王族,一直醉心講述形形色色的狩獵故事,他在答謝詞中說:“在新疆,我是一個幸福的索要者,發(fā)生在高山、牧場、雪山和森林地帶的狩獵故事,以及動物身上附帶的生靈脈息,到了動筆寫作時,猶如燒開的水一樣沸騰,讓我覺得作為索要者是多么幸福?!?/p>
生活在察布查爾縣的錫伯族詩人阿蘇在答謝詞中寫道:“作為一名雙語詩人,在用漢語寫作的同時,我還用母語寫詩,完全按照母語的規(guī)律和思維來寫,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象。當我寫出一行行文字的時候,我總能看見直抵生命的蒼涼與悲慟,總會觸摸到綿綿延續(xù)的民族文化脈息……我相信,民族歷史與文化的源流,最終會成為我詩歌的力量之所在?!?/p>
青年評論家張光昕說:“2016年,我曾受《西部》雜志社之邀參加了‘新詩百年 天山論劍的大型活動,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留下深刻的印象。天山腳下,群賢畢至,名家論道,歌舞蹁躚,金色穹廬下燈火通明,宛如一座文化城池。去年秋天,我和妻子曾去喀什旅行,一路陶醉于南疆的人文風光。大美新疆,美在風物,美在文化,這些都深深吸引著我?!?/p>
《世界文學》主編、翻譯家高興在答謝詞中熱情坦承:“西部文學獎,于我,意義非凡,我甚至將它視為獎掖中的獎掖。這同我與西部的特殊緣分有關(guān),同我對西部的特殊感情有關(guān)。曾有幸為《西部》主持過‘周邊欄目,整整四年。那是我人生中一段光榮而難忘的記憶。是《西部》讓我走近了西部,又是西部讓我更加鐘愛《西部》?!?/p>
最年輕的獲獎?wù)哔Z若瑄在答謝詞中分享了自己在家鄉(xiāng)河北圖書館與《西部》結(jié)緣的經(jīng)歷,她說:“在進入大學之前,我和文學之間隔著一扇厚厚的門。也許說出來大家會不相信,那時候,我甚至不知道還有文學雜志的存在?!币粋€偶然的機會,她在圖書館看見《西部》上的“90后小說專輯”,“那些排列整齊的作者和我年紀相仿,讓我十分羨慕,我也想像他們一樣貼出自己的作品?!笪揖桶迪聸Q心,將來一定要在《西部》發(fā)表作品?!睆谋弧段鞑俊芳ぐl(fā)的創(chuàng)作沖動,到現(xiàn)已成為河北文學院簽約作家,她的經(jīng)歷證明了一本襟懷寬廣的文學雜志對新生代寫作者們所具有的特殊意義。
哈巴河縣委書記張道良在歡迎辭中代表全縣8.8萬各族干部群眾對蒞臨活動的疆內(nèi)外嘉賓、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還介紹了哈巴河縣的社會經(jīng)濟情況以及風物人情,并預(yù)祝頒獎典禮取得圓滿成功。
自治區(qū)文聯(lián)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君超在發(fā)言中肯定了《西部》雜志創(chuàng)辦六十多年來,伴隨著新疆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在推介好作品好作家方面盡心盡力、碩果累累,為團結(jié)服務(wù)新疆作家、促進新疆多民族文學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頒獎典禮上還進行了“西部之家·哈巴河文學創(chuàng)作基地”授牌儀式,由《西部》雜志社主編張映姝授牌,哈巴河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永玲接牌。這是《西部》雜志社在新疆范圍內(nèi)建立的第十三家面向基層、服務(wù)基層的文學創(chuàng)作、交流、培訓(xùn)基地。
沈葦、汪劍釗、何子英、張菁、郭曉霞、蔣建偉、趙宏興、楊獻平、張鴻、吳佳駿、習習、王貴剛、亞楠、陳予、李東海、陳漠、彭驚宇、李勇、申廣志、馬康健、蔣曉華、劉河山、李佩紅、李穎超、龔培德、顧偉、郭志凌、曾麗萍、王新梅、二毛、劉慧敏、堆雪、畢亮、青玄、李文強、段蓉萍、榮岳霞、杜佳、何晶等疆內(nèi)外作家、詩人和文學期刊負責人參加了頒獎典禮。
新疆文聯(lián)一級巡視員張新生、阿勒泰地委宣傳部常務(wù)副部長袁兵、哈巴河縣委書記張道良等出席了頒獎典禮。
這四天,被天生麗質(zhì)的哈巴河治愈著
哈巴河縣因河得名,更因河畔密生的白樺林而享譽四方。9月25日,采風團一行從北屯驅(qū)車進入這個靜憩于平坦原野上的美麗小城。整個縣城更像一個被精心布局的巨型小區(qū),寬闊筆直的街道,整齊劃一的樓群,排列成行的樹木,非常能激起晨練和徒步愛好者丈量每一寸大地的興趣。然而馬上就有當?shù)厝烁嬖V我們,他們一般是去縣城邊綿延幾公里的阿克齊濕地公園木晨跑或徒步的,那兒天高地闊、水草豐美,“詩和遠方”都近在眼前,這等豪奢怎能不讓人艷羨?
只有親自來到哈巴河,你才會感受到加諸其身的“額河藥谷·樺林綠城”“祖國雄雞版圖最美麗的尾翎”“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景城一體”的贊譽都是切近而真實的。最能體現(xiàn)其生態(tài)小城特征的稱號是2018年由中國國土經(jīng)濟學會評出的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新疆的哈巴河縣與布爾津縣、塔城市、特克斯縣榮列其中。尤其是在今天,像這樣山清水秀、零霧霾無污染、能讓人放心做深呼吸的人類棲居地更顯珍貴。
白樺是精神之樹。在沒見到白樺樹之前,許多人對它的認知來自俄羅斯文學和藝術(shù)。“是的,可以挨餓受凍,可以走向死亡……但是,哪怕我們只有一口氣,也不會把白樺樹讓給別人?!痹娙宋髅芍Z夫這句頗能代表戰(zhàn)斗民族性格的表白,應(yīng)該代表著俄羅斯人對白樺樹持有的普遍情感。而當你真的走進白樺林,你會瞬間理解為什么它會讓一個民族拼上性命去捍衛(wèi)和守護。
在中國,恐怕只有哈巴河的白樺林可以被稱為“樺林之海”,長138公里,平均寬度1.5公里,總面積達300平方公里。走入其中,會不時地與19世紀俄羅斯畫家列維坦描繪白樺樹的著名畫作相遇。直白強烈的陽光被疏密相間的樺樹林過濾后,就有了畫中柔和寧靜的光影。白樺林是依水而居的河谷次生林帶,她將水的秀潤表現(xiàn)在潔白的樹干、挺拔的腰身、一年四季變幻著色彩的樹葉上,她是樹木中最不顯老態(tài)的樹種。即使倒下,她也讓樹身保持著光滑潔凈的白色,毫無頹敗腐朽之勢。純潔、孤傲、完美、高貴……你會不自覺地用這些詞語贊頌她卻還感到語言的貧乏。寬廣的林帶中,蜿蜒流淌的哈巴河穿林而過,不時遇見倒映如畫的幽靜池塘,還有點綴其中的樸素木屋和小橋,只能讓你感嘆手機和相機取景框的有限。真要感謝世世代代的哈巴河人,他們要多么小心地維護這方水土的純凈,才能在今天讓我們安享這片保留著幾個世紀之前氣質(zhì)和風貌的詩意白樺林。
如果說白樺林之于哈巴河是必然之旅,那么額德克紅葉林對我們來說則是意外中的驚喜。原定去白哈巴采風的計劃因山中一場突降的大雪擱淺,縣里安排我們?nèi)ゾ嗫h城70多公里的額德克紅葉林。當車峰回路轉(zhuǎn)停在紅葉林對面的山坡上時,全車的人都不約而同驚呼起來。在藍天白云和雪山沙丘的映襯下,那一整片如燃燒的烈焰般鮮紅耀眼的樹林,簡直不像真的,得要多么巨大的畫筆才能完成天地間這濃墨重彩的一抹。
額德克紅葉林是生長在沙漠中的2600畝歐洲山楊,進入其中,紅黃褐綠的樹葉散落一地,隨手一拍都是手機屏保。刺眼的陽光被密密匝匝的樹葉改造成了連片的“紅色燈箱”,人在樹蔭下臉上也泛起柔和的紅光。如果不是有接下來的行程,這里足夠讓我們流連一整天。
這幾日,正趕上哈巴河縣3.5萬畝沙棘進入采摘期,金黃色的沙棘果沉甸甸掛滿枝頭。沙棘涼粉、沙棘面餅等是當?shù)氐臅r令特色美食。作為哈巴河縣正在積極打造“沙棘小鎮(zhèn)”和生態(tài)康養(yǎng)旅游品牌的一個物質(zhì)載體,沙棘飲品、沙棘油、沙棘原漿及全果凍干粉等系列產(chǎn)品已作為“阿勒泰禮物”銷往全國各地。
近幾年,哈巴河聲譽日隆,漸已成為阿勒泰地區(qū)乃至全疆旅游西環(huán)線上的重要一站。在縣城賓館的幾天,時時可見掛著內(nèi)地車牌的車輛,隨處可見來此自駕游的疆內(nèi)外游客。這個過去只有畫家和攝影、觀鳥愛好者“小眾游”的偏僻之地,終因它的天生麗質(zhì),被越來越多的人抵達和欣賞。
有采風團成員在微信群里寫道:“大半年的辛苦與傷痛,被哈巴河治愈了?!边@也是所有在這個深秋來到哈巴河的人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