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醫(yī)科大學,云南昆明市,650500) 馮春麗 周建于 段文越 黎華麗
(武警云南總隊醫(yī)院,云南昆明市,650111) 趙燕香
男性泌尿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前列腺癌,占全球癌癥發(fā)病第5位。前列腺癌重要的腫瘤標記物是PSA,作為單一檢測指標,與直腸指診、TRUS(經直腸超聲)比較,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陽性診斷預測率[1]。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可將部分高危或局部晚期不可手術患者轉化為可手術狀態(tài),可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的切緣陽性率,其總生存期與可手術者相當,且療程6~8個月較3個月降低切緣陽性率更為顯著[2]。本文選取昆明市某三甲醫(yī)院2017-2018年的患者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索3個月的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對前列腺癌患者的獲益。
收集到2017年至2018年該三甲醫(yī)院行根治術且具有完整數據的前列腺癌患者共89例,患者年齡54~81歲,所有患者術前均行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12點系統(tǒng)穿刺確診前列腺癌,并獲得明確的Gleason評分。
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患者基線條件相似的情況下,納入實驗組的具體標準:(1)患者術前均行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12點系統(tǒng)穿刺確診前列腺癌,并獲得明確的Gleason評分;(2)采取了3個月新輔助的治療方案,具體治療方案均為CAB,即最大雄激素阻斷治療;(3)有具體的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前后的PSA數據。實驗組Gleason評分7分的14例,8分的2例,9分的6例。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13.53~100ng/ml,平均 35.92ng/ml。MRI等影像學檢查及產次病檢結果報告: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前3例侵犯膀胱頸,7例侵犯精囊,2例侵犯尿道殘端。經MRI等影像學檢查及穿刺病檢結果嚴格評估,T1期(影像學未捫及,穿刺證實腫瘤)有5例,T2期(腫瘤在前列腺內)有8例,T3期(腫瘤侵犯到前列腺包膜外或精囊)有5例,T4期(腫瘤侵犯到精囊外的其他相鄰組織結構)有4例。術前骨掃描結果顯示無骨轉移患者有12例。根據臨床分析得到有4例局限性的前列腺癌患者(T1-2N0M0),有7例局部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T3-4N0M0),有11例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M+)。實驗組的22例患者均獲隨訪,12例患者術后3個月內晝夜控尿良好,10例患者術后3個月反饋尿控不好,運動漏尿,其中1例有輕微尿痛。
納入對照組的具體標準:(1)患者術前均行經直腸超聲引導前列腺12點系統(tǒng)穿刺確診前列腺癌,并獲得明確的Gleason評分;(2)未采取新輔助治療;(3)有具體的根治術前后的PSA數據。對照組Gleason評分7分的12例,8分的10例,9分的18例。術前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10.72~100ng/ml,平均35.65ng/ml。根據臨床分析得到有8例局限性的前列腺癌患者(T1-2N0M0),有13例局部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T3-4N0M0),有19例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M+)。
對照組的40例患者均獲隨訪,37例患者術后三個月內晝夜控尿良好,3例患者術后3個月反饋尿控不滿意,運動漏尿。
醋酸戈舍瑞林緩釋植入劑,商品名:諾雷得,活性成分:醋酸戈舍瑞林,每支含醋酸戈舍瑞林(相當于3.6ml戈舍瑞林),每28d注射一次。
比卡魯胺片,商品名:康士得,活性成分:比卡魯胺,每片含比卡魯胺50毫克。每天一片。
1.4.1 新輔助內分泌治療
22例患者均行三個月的新輔助內分泌治療(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斷治療),具體治療方案:抗雄激素藥物比卡魯胺50mg,口服,每日一次,聯(lián)合LHRH(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戈舍瑞林3.6mg,腹前壁皮下注射,每28d一次。
1.4.2 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
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后,行前列腺癌根治術,根治術后慣例送病理科做組織檢查以判斷是否切緣陽性。臨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是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并且手術標本病例的檢測能指導更加精確的病例分期。與觀察等待相比,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能顯著減少局部進展和遠處轉移,提高腫瘤特性性生存率和總體生存率。對于身體狀況良好,沒有明顯的手術禁忌并且預期壽命不短于10年的患者,可以考慮行根治術治療。
主要終點:組間切緣陽性的比較、術后PSA值的比較,不同時段PSA值的比較;次要終點:分期后切緣陽性的比較。
數據經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采用卡方和t檢驗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年齡,PSA兩項指標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以上采用t檢驗結果顯示,年齡和診斷PSA在兩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P>0.05)。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切緣陽性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術后三個月的PSA值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P<0.05)。見表2。實驗組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前,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后,手術后的PSA值有顯著變化(P<0.05),見表3。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基線特征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切緣陽性及術后三個月PSA的比較
表3 實驗組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前,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后,手術后的PSA值比較
以上采用卡方檢驗結果顯示,切緣是否陽性在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P<0.05),術后三個月的PSA值在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以上采用配對t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時間點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的22例病例均行前列腺癌根治術,術后病理標本發(fā)現(xiàn)有12例切緣陽性,總體切緣陽性率為54.54%。4例局限期的患者有1例切緣陽性,局限期切緣陽性率為25%;7例局晚期的患者有4例切緣陽性,局晚期患者切緣陽性率為57.14%;11例晚期的患者有7例切緣陽性,晚期患者切緣陽性率為63.64%。
2017年-2018年在該三甲醫(yī)院行前列腺癌根治術的89例患者當中有54例患者有切緣陽性,總體切緣陽性率為60.67%;42例局限期患者中有23例切緣陽性,切緣陽性率為54.76%;21例局晚期患者當中有10例切緣陽性,切緣陽性率為47.62%;26例晚期患者中有21例切緣陽性,切緣陽性率為80.77%。(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組及所有患者的切緣陽性率對比
近幾年許多研究表明,采取新輔助內分泌治療不僅可使前列腺體積減小,臨床分期降低,切緣情況獲得改善,使不少患者獲得手術治愈的機會。雖然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已經被廣泛應用,但由于缺乏明確的證據證明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對前列腺癌患者的存活有益,在臨床上仍存在爭議。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與對照組術后三個月的PSA值有統(tǒng)計學差異,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實驗組在術前對患者進行了新輔助治療縮小病灶利于手術的進行,新輔助治療對患者術后PSA的控制獲益更大。這與米悅[3]等和高強等[4]研究結果相符,在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后能夠降低前列腺的體積,能夠降低PSA的數值。但對于患者的最終生存獲益仍需要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進一步闡明。
實驗組中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前后的PSA值變化是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對于不能進行手術的患者而言能夠降低PSA的數值,患者的病情就可能得到緩解;同時伍宏亮等[5]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不能手術治療的患者通過新輔助內分泌治療縮小病灶后,為以往觀念上不能進行手術的病人創(chuàng)造了手術的機會,增加患者的獲益。
通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發(fā)現(xiàn),三個月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對患者術后切緣陽性有所改善。用了三個月新輔助內分泌治療的局限期患者比未用新輔助治療的患者切緣陽性率顯著降低;降低了32.89%;對于晚期患者也有明顯的改善,切緣陽性率降低了16.36%;對于所有分期的患者總體的切緣陽性率是有降低的,降低了6.65%。三個月的新輔助內分泌治療且行根治術的治療方案無論對于局限期、局晚期還是晚期的患者切緣陽性均有獲益。對于局限期的患者尤為明顯。這與齊浩[6]的臨床研究結果相符,而劉緒忠等[7]的臨床研究結果不符,其原因可能是劉緒忠等人的研究對象均為臨床T4期前列腺癌的患者,而本研究針對的是所有臨床分期的患者,同時切緣陽性率還與手術實施者的操作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于局限期的患者行三個月的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對于切緣陽性有明顯獲益。